一万年的梦
繁体版

第四十二回 归程

    兄弟携手闯天涯,怎比家中赋闲暇。

    万水千山难阻隔,父母在处便有家。

    浩海我们驱车回到自己城市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之前我用浩海的大哥大提前给家里去了电话,所以我到家的时候,老爸老妈他们已经到楼下迎接我们了。

    车在我家门口停稳,浩海第一个下车,我看着从家里出来的老爸老妈他们,心里也有一种久别重逢之感。

    浩海和他们打过了招呼后,打开越野车的后备箱开始搬东西,我在一旁提醒浩海道:“浩海,我就要几样东西,剩下的你留着吧,我朋友可没有你多,还是你留着给你朋友好了。”“那可不行,再说这是五哥给你的心意。”浩海摇头道。

    最后我提议,将这东西一人一半,浩海看我态度坚决,最后,才勉强点头同意,可是即使这样,搬出来的各种物品也堆的像一座小山一样高。

    之后,我们几个一起将这些物品搬进了家,这下可给我们几个累的不轻,由其是浩海,平时疏于锻炼,到最后都有些气喘吁吁了。

    到家后老妈招呼浩海他们坐下休息,老爸则把他多年珍藏的好茶拿了出来款待他们,老妈在厨房开始忙活,一会儿的功夫,端上来三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路上我们着急回家,也就没有吃饭,之前早就跟老妈说过了。

    这时,看着这香喷喷的面条,我们几个也没犹豫,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边吃面条,浩海还一个劲的夸赞,说我妈这面条做的是他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面条啦,我老妈高兴的,都已经合不拢嘴了。

    在一旁的老李师傅,也说道:“大姐,这面条真太香啦!俗话说的好‘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还真是这样!”

    我在一旁说道:“李师傅,这‘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大家都这么说,有什么寓意吗?”“当然有啦!你想啊,这饺子形状像元宝,在出门的时候食用,象征外出‘得财得利’;其次饺子谐音为‘交子’,预示着广交朋友,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也是祈求旅途顺利,凡事有贵人相助。回家面呢,是因为面条每一根都长长的,便有了‘长长久久’之意,是家人希望归家的人能长留家中。其实这一切的讲究,都是一种惦念和期望的表达,更多的是祝福。”老李说道。

    大家听完老李的解释,也都在不住的点头,看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真是博大精深,连这小小的一碗面条都包含着这么深刻的内涵。

    当我们吃完了面条,又在家里闲聊了几句后,浩海他们便离开了,我给他们送到了外面,在临别之际,浩海将我拉到一旁,跟我小声的说道:“兄弟,等年后的正月十五那天,我们公司有个年会,到时候要邀请社会各界的朋友,那天我来接你,我带你去见识一二,有些可是大人物啊,对你未来可能会有帮助。”“浩海我看还是算了吧,我还是个学生,认识他们干什么,我可不去!”我摇头拒绝着。“不行,我大伯也说过这事,我不管了到时候我来接你,就这么定了,我走啦,咱们回头见!”说完不等我答话,他钻进车子,便驱车离开了。

    我看着离开的车辆,心中感叹这个浩海的性格还真是一阵风,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我刚进家门,就见老爸老妈他们在那里整理着这些土特产品,着实有些多了,我们忙活了好一阵子,才将这些东西分类放好。

    收拾完,老妈将我叫到近前,有些神秘的跟我说道:“这几天你那女同学小玲,天天的给家来电话,问你的情况,你没给人家去个电话啥的?让人家女孩子这么担心你。”听老妈说完这个,我一拍大腿,心想坏了,这几天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把这事给忙忘了。“我这就给她家去电话。”说完我就急匆匆的去客厅,拨通了小玲家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朱叔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传了过来,他一听到是我的声音,刚开始明显一愣,然后就是开心的笑了起来,嘴中还不住的笑骂道:“你这臭小子,我以为你再也不回来了呢,这几天让我们一家人担心的,由其是我们家玲,茶不思,饭不想的都瘦了,怎么也不来个电话。”于是,我就把这几个的经历简单的向朱叔说明了下。我也问了一下阿姨的病情,朱叔说阿姨已经回到了家,已经没有大碍了。

    我们通完话,朱叔把在楼上看书的小玲叫了下来,当她接过电话听到是我的声音的时候,刚开始明显在电话这头的我听出了她的不满,跟她说了好多拜年的话,她这才破涕为笑。

    这次带回来的土特产品很多,心里面想着给朱叔他们一家带点过去,所以,我在电话里面说,明天去她们家一趟看看他们,小玲的笑声从电话那头都传了过来,于是,我们约定好,我明天过去她家,中午就在她家吃饭,她这才满意的放下了电话。

    当我放下了电话一转身,一张脸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吓了我一跳,只见老妈的一张脸近距离的靠近了我,冲我诡异的笑着,我有些脸红的道:“老妈你这是干啥?吓我一跳!”“哎哟!老公你快来看啊,我们家小泫脸红喽!”老妈调侃着说道。

    在一旁的老爸则是咧嘴哈哈的笑着,我们一家子又回到了,那种欢声笑语里面,我在客厅和他们笑闹了一阵,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躺在了自己久违的小床上,闭目养起了神,我在回想这几天的全部经历,我也在反思这段时间的得失,虽说出门的时间不长,但也给我恍若隔世之感,自己也算是九死一生了,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圈。

    我想到了师父,也不知道他老人家什么时候会再出现,心里面有好多想说的话,还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他,还有…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间我竟然和衣睡着了,慢慢的再一次进入了梦乡,来到了那熟悉的大峡谷。

    我、小德、小羽我们二人一鹤,每天就在这片天地间自由的玩耍,自由的翱翔,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这天我们几个正在潭水中嬉戏,在我们头顶的位置一阵空间波动传来,一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身影再一次的出现了。

    来人正是小德和小羽他们的师父,那名白衣老者,现在我都是称呼他为“前辈”,当他出现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恭立在了他的身旁,只听那白衣老者道:“现在人世间的历史进程正在有序的推进,小德、小羽你们两个有别的事情需要处理,要跟我出去一趟,至于孩子你嘛。”那白衣老者说着话看向我这边。

    只听他接着道:“你将会有新的使命去完成,同时,你将会塑造一段传奇的人生,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去吧,我们等着你再次凯旋!”说完,那名老者挥手间,将我的灵魂体卷入一道白光之中,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已经逐渐的消失在了原地。

    小德和小羽都用一种恋恋不舍的眼神,看着我消失的地方,白衣老者对他们,说道:“你们两个就不用操心他了,他有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完成,和你们两个不一样,他是背负着重要使命的人,未来的某一天,你们将会去协助他去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同时,有许多事情你们也要配合为师完成,你们先收拾一下,准备和我出发去参加诸天法会,这次法会非同小可,你们赶快去收拾吧!”小德、小羽不敢怠慢马上下去准备。

    我的灵魂体再次穿越这无数虚空,无数的隧道,投生到了南齐南兰陵郡东城里,名叫萧衍,字叔达,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的儿子。

    自从我出生后,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

    长大成年以后,我受家族庇佑,当上了当时南朝齐雍州刺史,负责镇守襄阳。我乘齐朝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了梁朝。

    当时我发现前面宋、齐两个朝代皇族内部互相残杀,引起内乱,从而导致亡国,所以对亲属十分宽容,即使有人犯了罪也不责罚。

    我在当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做过很大的贡献。我在建康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两次,都要到寺院去烧香拜佛,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积功德,替老百姓消灾。

    公元519年,我到寺院受菩萨戒。由于我的提倡,王侯子弟都以受戒为荣。南朝佛教在这时进入全盛期。在我的影响下,长子萧统、三子萧纲、七子萧绎,以及许多官员,都信奉佛法。

    有一次,我接到当时南海最高行政长官刺史萧昂的报告,从佛教发源地印度来了一位叫达摩的高僧。我不敢怠慢,马上派人专程前往,迎接达摩到都城建康。

    当时的我一见到达摩,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一直致力于建寺、造塔、写经、度僧、造像等佛门的基本建设,做了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不紧不慢地回答:“没有功德。”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诚恳地说道:“因为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不是实在的功德。”

    我听了很失望,这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沉默了一会儿,他又换了个话题:“什么是佛学的真谛?”

    达摩回答:“没有绝对的真理。佛在心里,心即是佛。”

    又是这种不着边际的话、不冷不热的态度!梁武帝有些不愉快,甚至没有了提问的热情。达摩见话不投机,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达摩后,我吐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想,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达摩面前,总觉得有些压抑。

    我把自己与达摩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师父志公禅师。志公急切地问道:“现在达摩大师在哪里?”

    我轻描淡写的,说道:“他走了。”

    志公顿足道:“怎么能让他走呢!”“为什么?”我不解的问道。“因为他的话说得妙极了,不是常人能说、敢说的。这位达摩大师能为我们解说佛法的真谛,皇上怎么能怠慢他呢!”志公禅师哀叹着说道。

    我听听志公禅师这么一说,也是懊悔莫及,派人去追赶达摩。但已经迟了一步,达摩已去了北魏,他成为中国禅宗的开山祖师。

    我到了老年,决定舍弃皇位,出家到同泰寺去做和尚,以显示自己对佛法的虔诚。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出家了,朝廷大事由谁说了算?大臣们急得团团转,我才做了四天和尚,大臣们就把他接了回来,要他继续主持朝政。

    我回宫后,想想不对:“普通百姓出家后,要还俗还得拿一笔钱向寺院赎身;我是堂堂一国之君,还俗怎么能不出钱呢!”

    于是,我再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这次大臣们又来请他回宫,他说什么也不答应了。有个大臣忽然灵机一动,说道:“皇上既然‘舍身’为僧,我们就要为他‘赎身’,才能请他回宫啊!”

    大臣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就化了一万万钱,去同泰寺为梁武帝“赎身”。寺院住持收到这么一大笔赎金很高兴,十分爽快地同意这位皇帝和尚还俗。

    过了不久,我第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而且,我为了表示自己虔诚信佛,不但“舍”了自己的身子,还把宫内的人以及全国的土地都“舍”了。

    我“舍”得多,为我“赎身”的钱也要化得更多。大臣们花了一个月,凑足了二万万钱,又把我赎了回来。

    过了一年,我第四次又到同泰寺出家。大臣们只得又用一万万钱为他“赎身”。

    我前后四次出家当和尚,大臣们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把国库都给折腾光了。

    我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崇佛皇帝,在位时间四十七年,继位第二年就放弃道教信仰,改信佛教。我深通佛学,著书立说,还创立了著名的梁皇宝忏,为了传播佛法,我还经常亲自登台讲经。除了我所舍身的同泰寺,我还修建了许多寺院。

    在睡梦中的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大家都知道汉传佛教食素,但不知道这并不是佛教的根本制度,在梁武帝之前,僧人是可以食肉的。

    当时我根据佛教典籍,邀请精通戒律的高僧修订有关戒规,并以皇帝的权威发号施令,颁布《断酒肉文》,要求全国所有寺院僧尼遵照执行,我以身作则,带头食素,从此汉传佛教食素的规矩就一直沿袭下来了。

    我自从受了菩萨戒后,就严守戒律,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日常生活,清苦得就如同一个苦行头陀。坚持日中一食,有时因为公务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一天就不再吃饭了,平常穿的是布衣草鞋,戴的是葛布帽子,一个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我不但勤政,而且爱民如子,确实是一代贤君,菩萨皇帝。

    我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我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我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

    正在此时,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政敌高欢不合,转投了梁朝,我封他为河南王。侯景为人阴险奸诈,他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勾结萧正德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最后叛军攻进了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我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过问他,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在宫里。

    就这样我这传奇的一生又再次的结束了,当我的灵魂体,回到大峡谷的时候,只有那名白衣老者出现在这里等待着我,当我一出现,看我不住的四下张望,那名白衣老者笑道:“你在找小德和小羽他们吧,我让他们去完成别的任务了,现在这里只有你我,这次你的人生将佛法发扬光大,可谓功不可没,所以上面将要安排你与那位大人物结缘。”“什么大人物?”我不解的问道。

    那名白衣老者却只是笑着,神秘的冲我道:“此乃天机不可泄漏!到时等你们结缘后,一切自见分晓!哈哈哈…”他的笑声声如洪钟,将我从睡梦中震醒。

    我从床上坐起了身,那名白衣老者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飘荡,我轻抚了一下有点僵硬的脖子,看了看时间才早上五点多,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纷乱的思绪,静下心来想到了那名白衣老者口中的那位“大人物”,他到底是谁呢?

    就这样我坐在床边静静的发着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被老妈的喊声惊醒,原来都已经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于是,我出去跟他们边吃边交待今天我的活动轨迹,当说上午要去刘玲家一趟的时候,老妈看起来很高兴,还特意嘱咐我多拿点土特产过去,去人家家里别寒碜喽,说完还给我挑了挑眉毛。

    看的我和老爸都有些不明所以,老爸对老妈道:“你别瞎掺和他们同学之间的事,成天事事的你,你把我和儿子照顾好就行啦!”“你们我照顾的不好吗?你这没良心的!”说着话老妈笑着打了老爸一下,结果一顿早饭又在他们二人的笑闹中结束。

    吃过早饭,我按照老妈的吩咐,先洗了个澡,同时也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老妈在那些物品里面挑了几样最好的,递到了我的手里,嘱咐我路上注意安全,之后我便大包小包的出了家门,好不容易打上了出租车,向刘玲家的方向而去。

    很快,我出现在了刘玲家别墅的门口,当我按响了门铃,给我开门的正是刘玲本人,她看到我的第一眼,眼神就给了我一种温暖的感觉,她今天穿了一身深色调的衣服,瞪着一双卡通样式的棉拖鞋,她不施粉黛却那样的清丽脱俗,美人星眸却纯真清澈,在那一刹那我竟看的有些痴了。

    我们就这样静立在门口,看着彼此,最先打破沉默的是小玲,她红着脸小声的对我说道:“你来啦,快进屋里,咱们别在这傻站着了。”我这才回过神来,跟在他的身后进了她家。

    我摇晃了一下自己的头,心想自己还真是不堪,我还是个修行之人呢,居然在那一刻动了心,看来自己的定力还有待提高啊。

    心中想着,我跟在她的身后,进了家门,别看她家是别墅,屋子很多很大,但是进来后给我的感觉一点也不空荡荡的,很温馨,也很暖和。

    小玲进入家后,就冲楼上喊道:“爸!妈!你们看谁来了,是阿泫过来看你们了。”“哈哈,是小泫来了啊,快进来!”一个浑厚的男子声音从楼上传来。

    听声音就知道是朱叔,看着他从楼上快步的走下来,我的心情也很是激动,我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迎了上去,发现朱叔搀扶着阿姨一起下来了,我便开口说道:“朱叔、阿姨,好久不见了,我这来提前给你拜个早年,阿姨身体恢复的还可以吧。”“哈哈,你这臭小子,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快坐!你阿姨现在没有大碍了,吃了你的药更是快速的恢复着,这不已经自己可以活动了,大夫说下周就跟没事人一样啦,还真是多亏了你啊!”朱叔高兴的道。

    我暗中用天目观察了一下阿姨的身体情况,发现确实如朱叔所说,已经真的没有大碍,我也放下心来。

    我们都坐下后,刘玲已经将沏好的茶端了过来,也坐在我的身边,问我这几天玩的如何,于是,我将这几天的经历详细的和他们讲述了一遍,当然只能说一些华山的风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华山斗法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和他们说的。

    当我说起在去华山一路上,交了几个好朋友,还帮助了一些人的时候,朱叔不住的点头,说道:“小子可以啊,男人就应该这样,有担当,做为一名医者,有责任,不错!不错!”朱叔一家听我说完也是不住的点头。

    朱叔陪着我又说了会儿话,站起了身,对我们说道:“今天小泫过来,非常高兴,我这个当主人的,一定要尽到我这个主人的地主之谊,你在这坐着,我去厨房给你准备几个我的拿手菜,让你小子见识见识,我炒菜的手艺不比你阿姨差哩!”说着话示意我坐着,他便到厨房忙活去了。

    阿姨也笑着起身和我说道:“小泫,你在这坐着我去给你朱叔打个下手,你和小玲你们聊着。”看着他们两口子都离开了,小玲抓住了我的手,说道:“走,今天虽然是你第二次来我家,我带你参观一下其他房间吧,待着也没啥事。”看我点头,于是我们在这别墅里面,小玲领着我看起了房间。

    这别墅楼上楼下的面积加起来,我感觉足有四百多平米,每个房间的摆设和一些设置,一看就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我虽然不懂得五行八卦这些东西,但我用天目观察的时候发现,它们的摆设暗合了这里的一种气场,无形中加强了这里的气场,当然也就对这房间里面住的人的气场在无形中有了烘托的作用。

    我看到这里也是很佩服设计房间这人,设计的倒是没有什么大的纰漏,不过这设计师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物极必反,月满则亏”的道理,任何事太过了就起了反作用,就像人世间的事情一样,哪里有什么圆满的事情啊,所以造成了朱叔他们一家才出了那档子事。

    不过现在看问题也不是很大,所有的风水都有一个根本的支撑点,那就是人心,当人心向善的时候,身上便自带了风水,什么风水阵的也就不起多大作用了。

    当刘玲领着我把楼上楼下的屋子都转的差不多的时候,在一楼一间房间的转角处的一个小房间吸引了我,原因你在那个位置我感觉到了和这房间不一样的气,而且是一种灰色的气。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便随口问刘玲道:“那个房间里是什么?怎么这个小角落里还有个房间。”“这是我爸的佛堂,里面供着佛像呢。”刘玲边说边将我领了过去,打开了房间的门。

    我向里面望去,发现那股灰气就是从那佛像上面冒出来的,我便问刘玲道:“平时朱叔都拜这佛像吗?”“也没有就是偶尔初一、十五的过来拜一下”刘玲答道。

    我点头向刘玲说出了我的想法,对刘玲道:“这佛像给我的感觉不是太好,还是提醒朱叔他还是不要拜了吧,时间长了对他的身体会有一些影响的。”“对身体还有影响?这佛像我爸他已经供奉了快一年多了,这样贸然的让他不拜,有些说不过去吧,得有个正当的理由才是啊。”刘玲有些担心的道。

    我想了想对她说:“这样等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我看看时机,提醒一下他吧。”小玲对我的话现在是言听计从,没有任何的犹豫。

    这个时候,朱叔和阿姨已经将饭菜都已经摆好,招呼我们过去用餐,我们大家围坐在了饭桌前,大家边吃边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