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的梦
繁体版

第四十一回 剑刃丢失

    君自故乡来,回返故乡去。

    意将朝暮归,行行重回顾。

    临别赠君言,遥望登高处。

    丹心天地间,此情庶无负。

    从华山回来后,虽然身体带了一些内伤,但还好没有对我自己造成太大的伤害,我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酒店房间里面休息,先洗了一个热水澡,祛除了这几天身体上的乏累和寒气,之后便在床上打起坐来,因为我的内伤还没有完全恢复,需要静养与修炼使受损的内脏逐渐恢复生机。

    浩海由于被箫史利用密法控制了心智,所以我并不担心他这两天如何游玩,我想明天我们就可以返程了吧,再过十几天快要过年了,也该回去了,打定主意后,我便静下心来进入禅定状态之中。

    这次入定,和以前入定的感觉都不一样,在打坐的时候内视,我发现体内的经络大部分都受损严重,有的经络都已经断裂和堵塞,可是随着我的功法的运转,原本干涸的经络又散发出了勃勃生机,身体内的经络被能量逐渐的充盈,断裂的经络在在强大能量的作用下,正在自行的链接恢复着,而且我的经络比之从前更加的宽阔,能量也更加的浑厚,我的身体内又再一次了散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当我从禅定状态中清醒的时候,发现浩海他们还没有回来,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我心中不免有些担心起他们来,于是穿好了衣服,向酒店外走去,准备寻找一下他们。

    我用天眼神通找寻了一下浩海他们的踪迹,发现他们二人正在这个镇子上的一间茶馆休息,于是我便向他们的所在而去。

    我推门进了这间小茶馆,服务员看新来了一位客人便上前招呼,我向他们摆了摆手,径直向浩海他们的位置走去,我发现这小茶馆面积不大,也就是不到二百平米,屋里有十几张桌子,可以说是座无虚席。

    我刚拉过椅子坐在了浩海他们身边,浩海便笑着说道:“下午你不是说困了吗?怎么歇过来了?”听到这话,我心想箫史前辈的幻术还真是厉害啊,我抬头向他笑道:“刚在酒店睡了一觉已经恢复了,所以就过来找你们了。”

    这时浩海显得有点兴奋,小声的对我说道:“这小茶馆有点意思,我和老李半天没走知道为什么吗?”看我摇头。浩海解释道:“这茶馆里面有个说书的先生,,那评书说的叫一个好听,我和老李在这已经听了他说好几段评书了,真是有点意犹未尽之感,现在他下去休息了,一会儿他还上来说,咱们听完这段再回酒店。”看我点头,我们便坐在一起安心的等待那说书人的出现。

    时间不长,就见后台处门帘一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身穿蓝色长袍,手拿折扇的说书先生,见他也就四十岁上下,个子不高,多少有点小黑胡,身材倒也匀称,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很精神。

    我对评书这东西,自小就很感兴趣,很好奇他会讲什么,于是和大家一起认真的听了起来,当这说快人说出内容的时候,我一下坐直了身体更加认真起来。

    只听说书人道:“下面我给各位说的这段书叫,‘三代积德行善,瘟疫避而远之’列位请听。”于是,这说书人大声的说出了这个故事。

    原来,在宋朝时期的状元冯时行,在他还没有考取功名的时候,有一年元旦,他很早出门,碰到了好多长相奇特的人。冯时行胆子很大,不但没害怕,还呵斥他们、问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说:“我们都是疫鬼,年初要到人间去散布瘟疫。”

    冯时行问:“我家也会有瘟疫吗?”疫鬼说:“没有。”冯时行问:“为什么?”疫鬼说:“你家三代人都积德,看见有人干坏事的时候会制止,看见做好事的会称赞。所以你们家的子孙都会很有成就,我们哪里敢到你家去呢?”说完就不见了。

    那一年,瘟疫流行,当地只有冯家安然无恙。历史是留给后人宝贵的智慧,自古以来,社会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瘟疫的流行往往结伴而来。古人讲“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千百年来,历史反复不断地演绎着这些疫情故事,就是在提醒和启迪后人:只有重德行善,持之以恒,才能在灾难来临时,安祥有福。

    眼下,为自己、家人、亲朋好友能做的最大好事,就是做一位真正的好人;对家人和社会做的最大坏事,就是做恶事,且对作恶之人推波助澜、不知悔悟、不知将功折罪。要知道普世真理是永不会随着时代变更的,做好事的人,上天会回报其以福祉;做坏事的人,上天会报应其以祸殃

    我在下面听着说书人在上面滔滔不绝,也是暗自点头,感叹这说书人说的没有错,事实确实如此。

    后面这说书人又给大家讲了几个小故事,最后讲完后,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段书一听,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晚上十点多,最后,是这个小茶馆关门歇业了,我们大家这才起身离开了这里,回到酒店。

    我们三人在茶馆里,已经吃了不少的东西,肚子也不饿,在路上浩海不停的问我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说书人说的报应有没有,我不好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他,做个善良的人一定不会错,一切随缘便可。

    我们回到了酒店的房间后,直接倒头大睡起来。一夜无话,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老高的时候,我被一个人用力的摇醒,睁开眼看到的就是浩海那张熟悉的脸,他在床边微笑的看着我道:“这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咱们今天该返程了,你忘了?”

    我揉了揉脑袋,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了起来,看向钟表已经上午九点多了。今天的体力恢复的不错,浩海挺有心,提前把早饭已经给我准备好了,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收拾行李。

    浩海替我准备了很多当地的纪念品,有吃的有玩的,不一而足,东西倒是不少,还说让我带回家孝敬父母,我向他表示了感谢,本来是要给他钱的,我被他一顿数落也就作罢,于是,我们踏上了返家的路途。

    回去还是按照原路返回,在车上浩海征求我的意见,还去不去洛阳看看,我略微思索一下,道:“王虎大哥对咱们不错,应该去看看他,不如咱们转道洛阳吧。”

    浩海听到这里,打了个响指,一拍李师傅的肩膀,道:“老李,咱们转道洛阳!”开车的老李答应一声,不由得加快了车速。

    我们是在下午到的洛阳,入住的还是上次那个酒店,只是房间号变了,五哥看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热情的分别给了我和浩海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们收拾好行李,五哥带着我们准备一起出门四处逛逛,就在这时五哥的大哥大电话响起了铃声。

    五哥拿起电话,还没有说话,就听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女声道:“老公!你在哪?快回来带着咱爸去医院吧,这几天他都心烦意乱的不知道怎么了?”

    五哥听到这回道:“好,我知道了,这就过去带老爷子去医院!”放下电话向我和浩海说明了情况,刚要离开,五哥就被浩海一把抓住了。

    浩海道:“五哥,身边就有一位神医,你还去什么医院,走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老爷子。”

    五哥一拍脑袋大声道:“嗨!我都懵了,对阿泫兄弟,你得跟我走好好看看去。”

    我笑着点头道:“五哥,你这不是废话吗?赶紧的!走吧!

    于是我们驱车向五哥的岳父家赶去,路上无话很快我们驱车来到了一个气派的小区门口,五哥将我们引进了家中,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嫂夫人,看嫂子的神情有些焦躁不安。

    五哥上前安慰嫂夫人,同时向她介绍起了我,刚开始嫂子对我还不太信任,毕竟看我的年纪不大,看不去也不像个大夫,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就差从嘴里说出“你行不行?”几个字了。

    我也没废话问嫂子道:“嫂子,大爷在哪让我先看看行不行?

    五嫂一指里面的房间道:“在里间屋的床上躺着呢。”

    我们一众人来到里屋,床上躺着一个肥胖的男人,肚子用好像要被吹爆的气球一样,脸光光的没有胡子,五官倒也端正,只是现在面红耳赤,在床上来回的翻滚。

    五哥上前道:“岳父你怎么了?我给您领来一位神医,让这位小兄弟看看你的病。”说着话把我让了出来,我走到床上,用右手搭上了这人的脉搏闭上了双眼。

    这时我开启天眼神通,向他的全身扫描而去,发现在他的肠胃一带有一些密密麻麻的小虫子在蠕动着,数量还不少,看到这里我心中自然有了定数。

    我收回右手睁开了双眼,众人将目光都望向了我,我点头道:“老爷子平常最爱吃什么东西?或者最喜欢喝什么东西?”

    站在一旁的五嫂说道:“我爸平时爱吃肉食,蔬菜很少吃,酒偶尔喝上一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笑了笑说道:“常言道病从口入,老爷子这个病就出在吃上面,要是肉食和蔬菜绝对不会出这个问题的,他还吃过什么?”

    站在旁边的五哥,一拍大腿补充道:“对了,我岳父他爱吃生冷的东西,比如三文鱼、生鲜之类的,说是这样吃可以保持鲜嫩的口感。”

    我点头道:“这就对了,现在老爷子的体内由其是肠胃都是虫子,就是吃生冷的东西吃太多了造成的。”

    五嫂显得很着急的说道:“虫子?这太可怕了!小兄弟那怎么办?可以治疗吗?”旁边的浩海安慰许嫂道:“嫂子你放心,我兄弟阿泫在我们当地那是有名的神医,没有他医治不好的病人。”

    我也没理浩海对我的吹嘘,拿出身上的纸笔开了一副药方,交给了五哥让他派人快去药房抓药。

    五哥接过单子叫过来一位小弟,小弟快速的离开去药房买药了,我们则是回到客厅等待。

    我们没等多长时间,那个小弟手里拎着几副中药回来了,我起身接过药亲自下厨房为老爷子熬药,一边熬药一边叮嘱五嫂熬药的注意事项和方法,五嫂在那里认真的学着。

    因为事情比较着急,这次的中药并没有提前浸泡,而是我直接熬制了。我将中药熬制好后,倒在了一个小碗之中。

    五嫂这就要给他父亲端过去,被我叫住,我说道:“等等五嫂,先准备几个脸盆,放老爷子那屋里,一会儿得用。”

    五嫂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办了,我看准备工作都做好后,示意五嫂可以给老爷子喂药了。

    老爷子刚把药喝下,不一会儿,猛的坐起身,这时他的脸憋的更红了,头上虚汗直冒。刚一张嘴就听“唔!呜!…”不停的呕吐起来,这时地上摆好的脸盆就派上了用场。

    随着老爷子的呕吐物中夹杂在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些红色的小虫子,这些小虫子吐出来后,还在不停的蠕动着,看的让人心里发麻,而且屋中弥漫出一种酸腐的味道,非常难闻,大家一个个的都捂住了口鼻。

    就一会儿的功夫,地上的两个大脸盆都要吐满了,老爷子这才停止了呕吐,五嫂在一旁伺候着,这时再看老爷子的脸色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坐在床上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五嫂和五哥看到这里,都激动的抓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着感谢的话,我则是摆摆手道:“都是自家兄弟还跟我客气啥?不过老爷子这个病还没有根治,半个月后在把这个药喂下,还是这样再让老爷子吐一次,之后就是三年以后,将这个药喂下,还是让老爷子吐一下就彻底根治了。”之后我又补充道:“不过切记!以后不要再让老爷子吃生冷的东西了,切记!切记!”我再次提醒他们。

    五哥显得非常高兴,对五嫂说道:“你在家好好照顾爸,我带弟兄们出去好好耍耍,今天太高兴了。”

    在临行前我又特别的嘱咐了一下五嫂道:“以后生冷的东西不要买了,那个东西寄生虫很多,有的高温根本杀不死那些寄生虫。”五哥和五嫂不住的点头称是。

    我们离开小区后,五哥在前面副驾驶的位置回头冲我们说道:“晚上我请客咱们去当地最有特色的餐厅吃顿大餐,然后我带你们去歌厅咱们晚上好好嗨皮嗨皮!一切消费我全包了!”

    听到这我倒是没什么感觉,不过旁边的浩海表现的很兴奋,指着五哥道:“五哥!这是你说的啊!不能反悔啊!哈哈”

    大家在车上开心的笑着闹着,我则是坐在那里看着他们笑而不语,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简单快乐吧!

    今天的五哥显得非常高兴,在吃饭的时候一个劲的夸赞我的医术,我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这也是一名医者的责任。

    酒过三巡的时候,大家逐渐的开始放开了,话匣子一打开,大家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及,天南海北的闲聊了起来。

    这时,在五哥身旁坐着的一个小弟说起一件事情,让我们大家颇有些兴趣。

    就听这小弟讲,在河北某县有一个远房亲戚姓史,由于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家里也有了些许积蓄,攒了几万块,这在90年代初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这一天,他的这位亲戚史某从外面回家,见村中有一家三口正相拥而泣,便前去询问缘由。

    邻居告诉他:“是因为自己欠下了一大笔外债,被催逼还债,人家看他的妻子有几分姿色,就让他们两口子离婚,让他媳妇嫁到债主这家,这样就可以抵债了。因为夫妻俩感情很好,加上孩子还没有断奶,更加令人可怜,所以十分悲痛。”

    史某就问欠了多少钱,那个村民回答说:“欠了三万多块。”又问:“你妻子同意吗?”答道:“史大哥,这怎么可能同意,可是这笔债务也是太多了啊。”“如果把钱给还上就没事了呗?”史某问道。这个村民说:“那是当然,可是这么多钱谁能有那么多钱啊。”

    史某听罢,没有片刻犹豫,径直回到家中,把家中准备盖房子翻修的钱给了村民,说:“这里有三万块钱,你先解燃眉之急,先还给人家,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

    村民夫妇感激涕零,坚决要杀鸡做菜,款待史某。酒酣之时,丈夫抱着孩子出门,并以眼神示意妻子,为报史某大恩,让她以身答谢。妻子会意,便向史某表达了这层意思。

    史某知道后正色的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我也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如果乘人之危污辱良家妇女,我是绝对不会干的!”说罢他掉头就走了。

    半个月后,史某所住的村子突然夜间起火,当时正是秋收季节,家家房前屋后都堆满了柴草。很快,许多茅草屋、秸秆被大火吞噬,其中也包括史家。

    火势迅猛,把史某一家人困在屋中,无法逃脱,他只好与妻儿在家中闭目静坐等死。

    我们大家都静静的听着,心中不免为史某担心起来,这时五哥身边的这个小弟,停顿了一下,说道:“大家一定会认为这家人一定很危险吧,可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听的就有些让人不可置信了。”他接着往下说起。

    恍惚间,他的这位亲戚史某,突然听见屋顶上有人喊道:“大王有令,史某一家被豁免!”话音刚落,屋后的墙壁突然莫名崩塌,史某立刻领着妻子,抱着孩子,迅速从火海中逃了出去,简直就象身上长上翅膀一样。

    大火熄灭后,村中着火的人家共有九人被烧死。史某将刚才他听到的声音跟邻居们说了出来,有的邻居对史某说:“前些日子还笑话你傻!没想到三万块钱可以赎回三条命。”

    我们听到这里,大家都不禁感叹人生如梦啊,我则在旁边插话道:“他花三万块救了他们一家三口,固然有一些功劳,其实也只对了一半。”

    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我,我进一步跟大家解释道:“在中国古代,淫乱被看作是人间大恶。如果史某当时做了好事后,又把持不住自己,接受了那对夫妇的不寻常的感激方式,那么就抵消了那三万块的善举。所以这件事多亏司命之神的保佑,捐钱之功占十分之四,拒色之功其实占十分之六。”

    我给大家解释道:正如古语所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看这件事情的因果,再拿现代发生的事来对比,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事,就会发现,因果报应的规律是不管你相不相信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会对你起作用的。

    因此,正视因果法则,遵循天理而多行善举,才是做人最重要的,才会有好的际遇和未来

    人生如画,岂知作画之人?人生如棋,又岂知下棋之人?几千年来,中国人都相信因果报应之说,相信冥冥之中有天理,善恶有报终有时啊。

    众人都认真的听着,都陷入了沉思,我看到这里也是明白,人们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善良的念头在心里,只是缺少激发他的那个源动力。

    我趁此机会,又给大家讲了一个过去古代的故事,让大家加深理解。

    话说,古代浙江余杭一带有一位陈医生,治好了一个贫穷快病死了的人,没有要任何回报。一天陈医生避雨路过这人的家,因天黑雨不停,病人母亲留他过夜,暗中叫媳妇陪陈医生睡,以报救命之恩,媳妇也答应了。

    半夜妇人来到医生床前对他说:“感谢您救了我丈夫,我是遵从婆婆的心意来的。”医生见少妇年轻美貌,心动了,但马上克制自己说“不可。”

    少妇再三要求,医生连连回避说“不可!不可!”通宵未眠,坐到天明。到最后,当他差点不能克制时,就大声喊道:“不可二字最难!”天亮后悄然离去。

    后来陈医生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阅卷后准备放弃他时,忽听一个声音说:“不可!”主考官挑灯再阅,还是认为不行,决定放弃。

    此时又听见有声音连叫:“不可!不可!”最后主考官拿定主意,不再考虑。那声音再次叫道:“不可二字最难!”叫声连续不停。主考官甚感奇怪,便把他的儿子录取了。

    放榜后,主考官找来其子,想问个明白。其子亦不明何故。儿子回家将此事告知其父,医生听后叹道:“这是我壮年时做的一件好事,没想到老天会用这种方式来善报我啊!”

    大家听完我讲的故事,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看在眼里又讲了另外的故事。

    李登十八岁时就考中了解元,后来到五十岁了还没及第,便去拜见叶靖法师问原因。法师叩拜文昌帝君请求指示。

    帝君命令官吏拿籍簿出示说:“李登初生之时,玉帝赐玉印,让他十八岁中解元,十九岁作状元,五十二岁时出任右丞相。而他中解元后,私下调戏邻家女儿,事情虽未得手,他反而将邻女之父告下狱,因为这个原因功名推迟十年,并降二甲。后来又因侵占他哥哥的房基地打官司,因此功名又推迟十年,降三甲。后来又在长安旅店中,奸淫一位良家妇女,又推迟十年。而今又奸淫邻家女子,作恶多端,不知改悔,官禄全被削去,死期快到了。”

    法师将上述情况告诉李登,他听后羞愧悔恨至极,不久便死了。

    在我身旁的王虎五哥,听我说完这几个故事,也是感慨颇多,不住的说道:“古人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看来果真如此,就是有时确实太难把握啊!”

    我也是不住的点头称是,人们常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把警戒色欲看得很重。

    然而今天的中国社会,人们打着追求个***的幌子,却在无止境的放大着个人的欲望,早将道德、情操、人伦、社会责任,甚至做人的底线都放弃掉,很多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随波逐流,欲海沉浮着。

    我又对大家强调道:“我讲的这些故事,不是说说玩儿的过眼云烟,它们流传了几百几千年,就是为了告诫后来的世人不可以任性胡为,否则,偿还所造恶业之时,就只留给自己无边无际的痛苦了。因此,咱们可不要跟自己过不去,要从故事中得到警戒,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妄为才是正道啊!”

    故事讲到这里,浩海和五哥等一众朋友,也都是长舒口气,我微笑着看着大家最后说道:“这个事情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去分析吧,希望大家从中可以领悟出自己的东西来!”

    我们这顿大餐,可谓大家吃的都很尽兴,可以说是尽欢而散,晚上我们在五哥给安排的酒店住下。

    第二天,很早五哥就带个一帮小弟赶了过来,当看见我们正在收拾马上就要出发,五哥大笑着走了过来,招呼后面的小弟把我们的车门打开,结果从他们车上搬下来一包包的当地土特产,浩海笑着拒绝道:“五哥,你看我们的车也差不多满了,就别再装了吧。”“那可不行,这是我媳妇说的,不能让你们空手回去,我得完成任务不是?”五哥嘿嘿笑着。

    当我们再次出发的时候,看着后备箱里面堆的像小山似的,满满的一车东西,也只能是苦笑着摇头,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向家的方向,一路绝尘而去。

    我坐在车的后排,通过后视镜,再次遥望那,在云雾间若隐若现的华山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