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三十九节 羯石得兴(二)

    斩杀了王弥毕竟不算小事,两方还都名义上归属匈奴汉国的管辖,怎么也得给主上一个交待不是,于是石勒便给皇帝刘聪上报一份奏折称王弥谋反,并历数其诸多罪行。

    当刘聪收到奏报后,自然是心知度明,但也不能不表个态度,谴责石勒“专害公辅,有无君之心”,但又怕真的逼反石勒,于是又给石勒加官封爵,没有再惩罚石勒。

    眼见着石勒已然在中原腹地越做越强,刘聪自己也暂时再无得心之人派遣与其争雄,也只能再做个顺水人情,再加封其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持节、征讨都督、校尉、开府、幽州牧等职。

    实力大增的石勒,虽然名义上被匈奴汉国皇帝封了一堆头衔,可这些地区自己根本没有实际掌握,有强军在手的他,当务之急是找寻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再三权衡思索下,他又将目光再次盯上了江南这片膏腴之地。

    自晋武帝司马炎一统江南以来,这里就相对较为平静,战争似乎将这里遗忘了一样,经济社会得以全面赶超,特别是八王之乱以来,北方各地战火连绵,一些权势的世家大族为能促使香火延续不断,或举族或部分向江南之地迁徙,他们所带了先进的文明以及生产力的进步又进一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大。

    久无战争袭扰的建邺城中繁花似锦,避祸至此的琅邪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势力的一路扶持之下更是将这东吴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有钱又没什么实力的大户自然是那些土匪强盗眼中的肥羊了,在全面将收编的乞活军和王弥军整合后,石勒点齐大军气势汹汹的朝着江南方向虎扑而来,其任命将军左伏肃为前锋都尉,顺利攻陷豫州诸郡大掠四方,一直推进至长江边,但因无有足够过江之战舰,只得将大军临时安营驻扎在葛陂。

    期间他一路收降当地一些夷族、楚族等少数民族部落,给这些部落酋长国都封了将军之职授予二千石以下的各种官职,为保障大军的粮草供应,这些官也不是白封的,石勒直接向他们征缴义谷充作军粮,供给士兵们食用。

    供给充足的石勒在葛陂开始整治起房屋,督促民众进行农业生产,并开始建造船只为渡江进攻建邺城筹备。正当石勒踌躇满志之际,老天却不怎么配合他的帝王功业了,连绵不断的大雨一直下到了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足足下了三个月之久,眼见胡兵将至,琅邪王司马睿也丝毫不敢怠慢,尽数征调可用诸将率江南兵众大规模聚集到寿春之地与石勒大军列阵对峙,北方骑马的汉子哪见过这连绵的阴雨天气,加之饮食上的差异,石勒军中各种疫病开始蔓延开来,未战而先损失兵力超过半数。

    这期间司马睿方面的晋军还不断向已方发来各色檄文,一时扰得军心慌慌,见此情景石勒也渐渐焦躁起来,于是立即聚集诸将商议对策。军中右长史刁膺劝石勒应先解决当下的危局,不如假意归顺琅邪王司马睿,对其言明,自己可以帮朝廷扫平黄河以北的贼寇,取得一个正统的名分,也缓和一下军事压力,待到对峙的晋军撤退之后,再慢慢考虑如何行事。

    面对危局,石勒着实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愁容满面的唉声长啸,疏解一下心中的郁闷。

    见主公也没有移兵他处的意思,中坚将军夔安上前,劝到“主公,当前阴雨不见停歇,大营之中积水甚重,江河水位都高于平常,我们驻扎在此很不安全啊,应及早移师高地,防范水淹之灾啊。”石勒则说对其说到:“将军你这是胆怯了么。”孔苌、支雄等其他诸将领也都进言说到:“主公,现在应趁晋军还未集结齐备,我等请求各率三五百步兵,从各处乘船渡江,多点开花,趁夜登上对方城头,斩杀他们的主将,夺下他们的城池,这样我就有足够的粮草补给了。今年定能攻破建邺,一举荡平江南之地,灭了他司马氏全家。”听闻此言,石勒面露笑色说到:“这才是我方勇将该有的态度么。”

    对参与谏言的三十几个将军各赐给良铠一副和宝马一匹。但石勒可不再是那个只顾砍杀的莽将了,行军打仗还是要有良谋支撑的,遣散了众将,石勒又召来张宾问其有何方略,张宾在军帐中缓步走了几个来回,不谎不忙的回答说:“将军是你攻陷了帝都,囚禁天子,并杀害诸多的王侯贵胄,对于晋廷来说,您的罪行比您的头发还要多些,您想想看,是否有机会继续当晋室的臣子,依臣下之意,去年当诛杀王弥以后,您就不应该将大军驻扎在这里。如今,天降久雨在此地,就是要告诉将军不应该再多留在此地了啊,河北邺城有牢固的三台之险,西连平阳,四塞山河,有喉结之势,您正应该引兵北撤占据此地,才是建立不世之功业的根本啊。当下,晋军正固守寿春与我军对峙,就是害怕将军您前去攻击,如果听闻我军回师北去的消息,必定会高兴之极根本不会想派奇兵袭扰我军的。我军可先行运走辎重,大军再慢慢退走,定可保万无一失。”

    张宾分析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让石勒大为开朗,撩起衣袖,翘起胡须说到:“张公之策甚合我意。”与刁膺之言两对比真是高下立判了,对刁膺的怯懦想法嗤之以鼻了,念及其尚是忠心可嘉,免其罪过,降其官职,直接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再加封中垒将军,至此,张宾的威名在军中得以树立,众将见其都尊呼其为右侯。

    依张宾之计,石勒率军从葛陂出发北上,同时派石虎率骑兵二千阻击寿春方向的追兵。正巧殿后大军碰上江南货船到岸,兵士们一哄而上,抢到米布数十船,完全忽视了设防。

    晋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顿时伏兵大举攻出,在巨灵口将石虎打得大败,慌不择路投水而死的足有五百余人,残兵逃奔百余里一直溃退到石勒大军中。见溃兵而来,不明真相的石勒军中也非常惊恐,以为晋军大举来攻,慌忙列阵备战。

    其实此时双方正应了那句老话“麻秆打狼两头害怕”,同样晋军也担心对方有伏兵,也不敢再冒进,于是退回到寿春城,石勒北退之路也并不顺利,所经过的各地都坚壁清野,根本没什么东西可供其劫掠,军粮稀缺,饿红眼的士兵们本就民族各异,矛盾激化之下,相互杀戮而食。

    大军勉强行到东燕时,石勒听说汲郡的向冰有兵众数千,坚壁在枋头,石勒计划在棘津北渡,但又担心向冰截击自己,于是,再次召集众将商议。这回众人都对右侯给予重望,张宾进言道:“探马来报说,向冰的船都在河中,没上枋内,将军可挑选健壮勇敢的兵士千人,秘密地取道偷渡过去,袭击并抢夺向冰的船,用来渡过我方大军,一但我军过河,向冰必会被生擒。”

    石勒自然也是采纳了张宾的计策,让支雄、孔苌等人从文石津捆木筏偷渡,石勒则亲率主力向棘津方向进军。这边的向冰听说石勒大军已到,为免船只被抢,正着手将船拖入枋内,却与支雄等人先头偷渡部队撞了个正着,支雄当机立断,抢下向冰的船三十余艘准备用来继续渡运其他兵众,并让主簿鲜于丰前去阵前挑战,背地里设下三处伏兵以等待向冰引军前来应战。向冰果然中计前来,三处伏兵尽出夹击向冰,向冰大败而退,石勒军趁势抢夺其物资,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