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三十二节 汉国易主

    匈奴汉国河瑞二年(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幽、并、司、冀、秦、雍等六州接连遭到百年不遇的严重蝗灾,蝗虫不但将草木吃个精光、甚至牛马的毛也被啃食光了。

    造成中原各地饿殍遍野,民无生计,为了过活各地民众不得不在一些有威望的地方官员组织下形成了亦民亦军的一个个流民团体,号称“乞活军”,游走于中原大地之上。

    日渐颓废的晋帝国之上各路神仙鬼怪此时都现出了原型,各地民变频现,晋帝国已无力管控,只能任由各处野蛮生长。

    于此同时,仍在积极谋划再取洛阳的汉国皇帝刘渊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

    自年初以来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已自感大限将至的他,将长子刘和立为太子,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后事的人事任免,封宗室刘欢乐为太宰,刘洋为太傅,刘延年为太保,儿子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将太子刘和托给这四个人辅佐。

    同时,刘渊也封了其他三个儿子刘裕为齐王、刘隆为鲁王与刘乂为北海王并领有兵权,力图让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能够长久永续,殊不知在他身后匈奴汉国也同样会经历晋室宗亲同样的命运。

    没有意外,死神如期而至,八月,刘渊在汉国都城光极殿去世,估计那会游牧民族对出生年月的记述也没有什么意识,只是个概数,因此史书上并未留下其确切的出生年月,根据过往经历推测其享年六十岁左右,共在位六年。

    作为最新在虚弱的晋帝国身上下口的人,刘渊的人生是十分成功的,他用行动再次燃起了匈奴人的民族野性,同时也带给了中原大地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诸多民族以无尽的灾难,其实纵观历史的发展,即使没有匈奴刘渊,也会有其他什么族的李渊、王渊之流出现,并不是个人创造了时代,而是时代塑造了个人,刘渊恰逢其时而已。

    长子刘和如愿继承了汉国皇位,同样史书也未对其有确切的生辰年份的记载,作为长子想必也应是正值人生壮年之际。

    可能和其家族拥有汉匈和亲的血统关系,长得雄伟刚毅,仪表堂堂,这或许就是混血儿的优势,不但长相英俊,刘和还有一颗博学多才的头脑,应该是跟随父亲在洛阳为质时见识了诸多的大世面,对汉家文化也是十分的精通。

    可人无完人,老天也是公平的不能好处都他一个人占了,自然也存在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史书记载他为人寡恩且多疑,且对兵事及谋是略都是一窍不通

    这或许和长期在汉地洛阳受到士族大家的世风所影响有直接关系,标准的纨绔子弟,虽有匈奴血统但却失了草原男儿的气概。

    再加之身边自然会汇聚一些阿谀奉承之辈,被左右思想也是在所难免了,特别是在亲舅舅呼延攸和西昌王刘锐等没什么真才实学的这帮人的蛊惑之下,本就对自己那几个手握重兵的弟弟们就不放心的算计更加无限放大,于是在老爹尸骨未寒之际就准备动手将几个弟弟也一并送去陪他老人家了,直接召集比较亲近的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马景等人来共同商讨如何杀人除患之计。

    对于新皇帝如此奇特的脑洞,刘盛直接谏言道:“如今先帝的棺椁还没有入土为安,四位王爷也没有任何谋反叛乱的迹象,陛下一旦开此杀路,诸王自相残杀,天下国民会怎么议论陛下啊?同时,汉国还有未尽事业待众人合力而为之时,陛下可不能听信挑拨离间的小人谗言来疑忌兄弟啊,连自己兄弟尚且都信不过,那还有什么人能值得陛下依仗呢。”

    眼见,刘盛不但不支持还拆起台来,这怎么能得了,刘锐和呼延攸互对眼神后,同时发难道:“今天商议之事,不是让你等来判断可不可行,而是让你们表态是不支持这么干吧,安昌王你这是在涨敌方志气而灭自家威风啊。”

    为了表明决心,趁众人犹豫之时,呼延攸不等刘盛反应,挥手招呼早已准备好的刀斧手将一脸惊愕的刘盛直接给斩杀当场。

    其他几个眼见如此情景,只得点头如倒蒜般的表示誓死效忠陛下。

    为了彻底将他们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皇帝陛下玩起了歃血结盟的把戏,让几人发誓见证。

    商量妥当,皇帝直接兵分几路各自出战,刘锐带领马景奔赴单于台攻打楚王刘聪,呼延攸带领永安王刘安国去司徒府攻打齐王刘裕,侍中刘乘带领安邑王刘钦前往攻打鲁王刘隆,又派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打北海王刘乂,准备将四王给来个一勺烩。

    其他诸人那都是捆绑一体的联盟,偏偏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两人可没有血盟的束缚,两人私下就与楚王刘聪结交甚深,只是逶迤于新皇帝的命令,带队直接与北海王刘乂汇合后,趁京城众人不备,杀死守城门的兵丁,投奔刘聪的大军营中去了。

    如此这么一折腾偷袭变成了明攻,刘锐自知不是战阵经验丰富的刘聪对手,也不敢再去强攻,只得悻悻退回城中。

    田密、刘璿的到来让刘聪军中士气大振,既然撕破了脸皮,刘聪也没什么顾及的了,直接领兵杀进了皇城,一群草包哪里是刘聪这个久经沙场之人的对手,且内部又产生了分裂,呼延攸和刘乘此时对刘安国、刘钦也有了狐疑之意,怕他们也玩起无间道,干脆直接杀了他们消除内部隐患,却不成想反而事得其反,本就不齐的军心更是大为动摇。

    刘聪领军直接从西明门攻入皇宫将新皇帝刘和以及刘锐、呼延攸、刘乘等人尽数擒获,刘聪对自己的这位异母哥哥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就在光极殿西室将他送去地下陪老爹去了。

    至于刘锐、呼延攸、刘乘等人,更是拉到繁华的街市上当众斩首示众,夷灭亲族。虽刘聪反推迅速,但不幸的是另两位亲王刘隆、刘裕也恰如其分的刚好死在了叛军手里,其间过程不得不让人遐想连篇。

    在位仅七天的刘和就以这么戏剧性的结局走完自己的皇帝生涯,也是让人唏嘘不已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死了旧皇自然要立新皇,群臣自然是明白事理的,都请命让刘聪继承帝位,刘聪却推托到要以北海王刘乂即位才对,并言明其是单皇后之子自然是嫡子正朔,刘乂坚持由刘聪继位。

    刘乂此时虽年少不更世事,但此时也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强才,执意让贤于刘聪,经过再三推让,最终以刘聪“极不情愿的”答应,才算结束了这场谦让大戏,虽同意暂即皇帝位,但言说要在刘乂长大后将皇位让给他,并在登基后,册立刘乂为皇太弟,同时改元光兴,给刘渊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将其下葬于永光陵。

    尊刘渊的后单氏为皇太后,其生母张氏为帝太后,封妻子呼延氏为皇后,儿子刘粲为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一并加封石勒为并州刺史,汲郡公。

    新朝自然也需新气象,在即位三个月后,刘聪即派刘曜、王弥、石勒和其子河内王刘粲领兵再进洛阳。各路军兵回于渑池大败晋将裴邈,成事直入洛川,掳掠梁、陈、汝南、颍川之间大片土地,并攻陷几百个屋堡壁垒,尽占洛阳城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