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十二节 废乱再起

    元康九年(299年),转眼平静的八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里权势熏天的贾家可谓极尽奢华,物欲的足却无法抚平心灵的缺憾。

    贾皇后与傻皇帝也没少在龙塌上努力,可结果仍然不尽让人满意,无奈的现实,让贾后的那个嫉妒心爆棚的亲妈郭槐,也苦口婆心劝诫女儿将太子视为己出的重要性,并对司马遹颇为照顾。

    原本希望二女儿贾午与韩寿之女为太子妃,却因两女儿的双双反对而作罢。即使如此,郭槐仍时常要求贾南风应慈爱对待太子司马遹,甚至还曾责备恃贵而骄、欺侮太子的亲外孙贾谧。

    可贾后有着极强的个人主意,将母亲的忠告当成耳旁风,不但未能善待,还暗地里,将一些城狐社鼠派遣到太子身边,让太子充分放飞自我,任其自由疯长,在贾后“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太子也果不负众望,吃喝嫖赌可谓样样精通,还将祖父市井屠羊卖肉的本事练就的炉火纯青。

    但不管怎么颓废,人家毕竟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将来还是要继承大统的,多年来傻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想换一时半会儿也是找不到可替人选的。

    在贾母郭槐临终时,她紧握着贾南风的手,交代她务必要全心全意善待司马遹,还应要疏远那些贾家心术不正的亲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可惜已经飘飘然的贾皇后根本听不进母亲的金玉良言,只将这当成母亲临死前说的胡话了。

    估计是受到前汉成帝飞燕皇后的启发,生不出亲儿子那就抱一个,正好妹妹家子嗣兴旺,这个骚操作,充分证明与傻子一起时间久了,真得会影响智商的。

    皇帝傻,天下人可不傻了,尤其司马家的王爷们那可是各个人精,但面对贾后的掩耳盗铃之事,都在认真配合着,尤其是打仗外行,马屁一流的赵老王爷司马伦。既然有了可扶立的“亲儿子”那么这个太子司马遹就可以滚蛋腾位了。

    让司马遹主动让位是不太现实的,那就得动用些手段了,黄门令董猛、孙虑等奸佞小人作用再一次发挥,经过贾皇后精心的策划,终于等到了动手的时机。

    京城之中最有权势的家族当数贾氏一门了,作为贾家的继承人,贾谧自然是不会缺少才俊朋友的,经其一手撮合,以当时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潘岳、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一批清流士族子弟组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团体“金谷二十四友”。

    要是放在当下,妥妥的高富帅组合,名为诗书文汇,实则骄奢淫逸。作为二十四友”之首的潘岳自然与这贾谧走得也是亲密无间了。

    说起潘岳其实他的别名流传更广,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美男子潘安,掷果盈车更是家喻户晓。作为名士才子,不但相貌出众,更有得一手模仿人笔迹的绝活,对于有所图谋的贾皇后来说这样一个人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于是乎,一个精心安排的见面会如期而至,对于美男子潘岳来说,权贵女人也算是阅遍京畿,可直面这位国母之时,还是有些惶恐之色的,特别是知道此行来意之后,更是顿感汗如雨下,虽说富贵险中求,但自己这也玩得太大了,进退两难,不答应马上就可能人间蒸发,答应了一但事败那可是要遗臭万年,正犹豫间,看见贾皇后和昔日密友那摄人心魄的目光之后,还是咬牙认下,先解决眼前生死为好。

    转眼时间来到了十二月末,隆冬时节,贾后谎称傻皇帝患上了风寒,急召太子司马遹入宫内服侍。

    虽太子有百般的不愿但还是奉诏进了内宫,贾后故意不安排太子直接觐见皇帝,而是将其晾在一边。

    正当太子等的不耐烦之时,将事先安排好的心腹侍女陈舞派遣过来,给太子带了些枣子与美酒,在伶牙俐齿的一通忽悠之下,虽太子不胜酒力,但也架不住高度的拔升,不吃不喝就等同于不仁不孝,在那清流横行,孝廉当道的时代,除了傻子外估计也没谁敢担得起这样的罪过,三升酒水下肚,已然是醉的一塌糊涂。

    贾后将之前由潘岳模仿太子口吻与笔迹写好的一封给傻子皇帝老爹的“秘函”,让心腹侍女太监们伺候着烂醉如泥的太子胡乱的签字画押……

    十二月三十日,白痴皇帝呆呆地坐在殿上,众公卿奉命入见。黄门令董猛将贾皇后预备好的两张纸卷呈给众臣过目,一张是太子“密函”写曰“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从这段文字叙述来看这太子殿下的文学功夫也未必强过皇帝老爹多少啊,另一张是皇帝御笔赐死太子的青纸诏书。

    公卿大臣们看后,各个都是目瞪口呆。殿上寂静无声,良久,老臣张华见始终没有人肯先开口,只得硬着头皮到:“这是我大晋的不幸啊,华夏自古以来,常因废黜嫡长而导致国家变乱,我朝开国时间尚短,对于废立之事,更应慎重,还望陛下详察原委啊!”

    老狐狸本质尽显无疑,他避开太子“密函”真伪这一要害不谈,只说废立之事的用意自是不言而喻。有人开了头,自然就有人接续跟进,尚属年轻的尚书左仆射裴頠,就抓住要害言到:“这太子密函,真伪难辨,应详细调查一番,需与太子字迹进行比对才是”。

    贾后早有应对,立即将准备好的十多份太子写的文书呈给众人核验。大家核对过后,没有人敢说不对。但也没人敢随声附和妄议废立之事,眼看日头已经西斜,大殿之上众公卿还是议而不决。

    贾皇后怕时久生变故,就亲自上表请求饶司马遹一死,仅是废太子位贬为庶人。各怀鬼胎的公卿权贵们也不敢再持异议,事情就此了结。

    大除夕之夜,废太子司马遹在东宫改换了服色,无奈的拜受诏书,徒步出宫门,坐上一辆简陋的牛车,和正妃王惠风及三个儿子,被押送到金墉城去,其他妃嫔就没那么好命,宠妾蒋美人被活活打死,同时,一并被仗毙的还有太子母亲谢淑妃。

    王惠风本是大名士、尚书令王衍的小女儿,这个当朝名士的老丈人为避祸及其身,立即上表皇帝,请求准其女儿离婚,对于这么有眼力见儿的王尚书大人,贾皇后也是就坡下驴立即准许,王氏无奈,只能忍痛离别夫君和孩子返回娘家。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正当贾后如愿得志之时,新的阴谋也一直在暗地里酝酿。太子得废,傻皇帝又再无子嗣,理论上姓司马的皇族子弟们都有荣登大宝的机会,一颗颗躁动不安的野心悄然的被激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