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荒那些年
繁体版

第九章 八荒弟子

    回到郑谷楼忆白喝了口凉茶漱了漱口。

    没一会的功夫门外边有人敲门。

    “忆龙卫,赵姑娘有事找你。”

    门外的声音正是昨日赵婉儿门前的侍卫。

    “我马上就来。”忆白应了一声。

    转身拿上挂在墙上的双刀挎在腰后。

    出了门边见天波府那位兄弟还在门外等他。

    忆白挤出了一脸微笑,“昨日真是对不住。”

    “忆龙卫说这做甚,本就是我们失职,倒是忆龙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人钦佩。”

    侍卫一脸苦笑摆了摆手,领头走向赵婉儿房间。

    “我叫张三和我一起的那位叫李四。”

    张三一边走一边说,自从昨日见面之后,还没好好认识认识。

    “这……你们的名字倒是挺别致的。”

    忆白忍不住说了一句,在从龙卫卷宗里,这种名字大多都是反面教材。

    叫这种名字的人大多都是父辈没怎么读过书,直接按照孩子们的长幼顺序加上姓凑在一起,就成了名字。

    因为没有文化,对律法没有深刻的认知,所以犯罪率非常大。

    张三挠了挠头憨笑道:“我们这边同名同姓的甚多,家里没几个有墨水的。”

    “对了忆龙卫,今日还要劳烦你飞着心思,我和李四要去追查辽人公主的踪迹。”张三面露难色。

    嘴上虽说着不碍事,可事实上这苦差事从他们嘴里报上去的,上面便顺理成章的把任务落到了他们头上。

    忆白抱拳,“日后我定要请二位喝顿好酒。”

    寒酸两句,心里这才舒服一些。

    告别张三进了屋内。

    赵婉儿坐在茶桌前摆弄着茶盏。

    今日她没有在头上别着发簪,垂垂青丝披在两肩。

    比起昨日样子更加亲和了一些,手上头上那些看起来很贵重的首饰一件没戴。

    “今日去聆音楼坐上一坐,此次双盟会晤八荒门派皆有派人前来见证,大家不妨提前见见。”

    赵婉儿指了指茶桌对面的空座,示意忆白坐下。

    “这次除了神威堡,太白、天香、唐门、真武、神刀皆有人来。

    移花宫有唐青枫出面,五毒有青龙会护发蓝铮出面。”

    赵婉儿一口气把这江湖名门正派报了个遍。

    但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忆白挠了挠头,忽然恍然大悟。

    “丐帮呢?”忆白问。

    “这些年丐帮自顾不暇,很少参与江湖纷争。”赵婉儿解释道。

    “如今商贾多如牛毛,很少人能受得了他们的门规了,还好底蕴还在,这天下也少不了穷人。

    即便没有根红苗壮的后起之秀,老一辈的丐帮前辈还是能撑得住场面。忆白感慨道。

    丐帮与从龙卫面临的窘境相似,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门派内部出现了断层,可丐帮掌门是个守旧之人。

    誓不兴变革不修门规,比如还天天督促着年轻一辈的弟子,上街讨饭每日一次。

    诸如此类的规矩数不胜数,现在谁还受得了这个,同样都是学武为何要去你丐帮受尽寒苦呢?

    两人聊到午时,这才起身前往聆音阁。

    聆音阁原来以楼自居,奈何前有郑谷楼名震江南,一说出去总被压一头。

    所以后来老板为了换换风水,改成了聆音阁,谁知这一改直接鸿运滚滚来,出了两名冠绝江南城的花魁。

    铃音花魁琴艺高超一曲高山流水把那些文人雅士的心思吃的死死地。

    舞儿花魁一舞跳来了江南半个城的富商权贵。

    如此绝色双艳镇阁,许多人士开始慕名而来。

    还有越来越多姿色不错的艺女投奔到门下渐渐开始良性循环。

    随着聆音阁渐渐日火朝天,郑谷楼老板坐不住了,去找聆音阁老板谈了一桩生意。

    自此郑谷楼的大厅里可以见到聆音阁的舞女,聆音阁里可以吃的到郑谷楼的菜。

    当然舞女的不是姿色最好的那一批,菜也不是最拿手的硬菜。

    但却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效果,往往进了郑谷楼吃饭的客人都会去聆音阁消遣一番。

    去聆音阁听曲儿看舞的都会去郑谷楼好好吃一顿。

    自此两家的生意往来生生不息。

    携手把江南的酒楼青楼打了一个遍。

    聆音阁在江南西侧的西湖边上依水而立。

    从湖面上看去恰如水上楼阁颇为壮观。

    上百个琉璃做的荷花盏就此随意的飘在聆音阁门前的湖水里,如此大的手笔让人惊叹不已。

    抬脚走过铺在湖水上的青苔石路,聆音阁的牌匾映入眼帘。

    此时正值中午,花魁不出席,客人不算太多。

    走进正厅,内有一池湖水,两条鲫鱼一金一银在里面来回游荡。

    一阵胭脂里的花香味飘进鼻尖,还好这种味道似乎很统一,忆白还能接受。

    聆音阁分两层,一楼设雅座,二楼设雅间。

    那群八荒弟子倒是会选地方,在二楼的雅间里。

    跟着赵婉儿上了二楼,一进屋三个少年郎围桌而坐。

    见赵婉儿进屋纷纷起身作揖,“公主。”

    “怎么就三位?”赵婉儿回礼后入座问道。

    里门口最近的那位穿着厚重的棉袄领口带着羊毛腰旁别着一把青锋剑。

    他率先开口到:“天香的那位师姐出去透气了,至于神刀的人目前还没见到。”

    忆白扫视一眼。

    屋内这三位,除去刚刚开口说话这位春季中旬还穿着棉袄的太白兄弟。

    坐在他们中间那位背着剑匣,子母剑置于其中,仙风道骨衣袍飘飘,应是真武弟子。

    最末尾那位拿着摇扇的应该是唐门弟子,只是不知他是不是女扮男装,面容非常秀丽。

    赵婉儿起身,端着茶杯。

    “诸位叫我赵婉儿便可,我以茶代酒,劳烦辛苦各位远道而来,晚上人齐了,在好生为你们接风洗尘。”

    众人起身。

    “宛儿姑娘客气了,江湖大事我等八荒弟子本就有……责任一同见证,只是门内长辈……事务缠身不好亲自前来。”

    那太白弟子说话有些磕磕绊绊语调有些生硬,和昨天那座私塾的学子朗诵诗经时的状态一般无二。

    “是啊是啊!”*2

    另外两人跟着附和。

    忆白看向身边的这位公主殿下,发现公主的脸色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