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
繁体版

第26章 龙族图像2

    尽管南帆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急性子、尽全力表现出很有耐心地模样,但看到脑中闪现出的那一卷又一卷盖过天空的录像带,忍不了的情绪还在逐渐滋生,并且逐渐壮大。

    时间悄然流逝着,但小白龙手中的录像带却依旧望不到尽头…

    一卷有一卷,一带又一带,如同连绵不绝的群山,让人升起了无边无际的绝望…

    ……

    貌似又过了一个小时,但小白龙整理录像带的姿势和录像带的景象,还是一点未变。

    与此同时,自己还一直在漩涡里转着呢,旋转的姿势也一点没变。

    但头晕得厉害,而且越发严重。

    南帆终于忍耐不住了,险些昏厥了过去:

     “我终于明白流体中的连续性定律是啥意思了,原来不是流量相当,而是无边无际啊。”

     小白龙伸出一只整理录像带的爪子,变成了大拇指:

     你真棒!

    “询问一件事。”

    南帆突然想到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小白龙投射过来一张影像:两个脑袋,一个箭头。箭头源源不断从一个脑袋进入到另一个脑袋。

    意思是:有什么要求你发到我脑中,咱俩现在可是建立了一对一的心灵感应连线,畅通无阻啦。

     “为啥你给我放录像带,得让我一直这么转着?”

    小白龙恍然大悟,投射来一张影像:站立的人类,旋转的龙,旋转的龙上面打了个×。

    意思是:南帆是人类,用不着像液态的龙族人一样,一直保持着舒适的旋转姿态。

    说完停止了南帆身边的旋涡。

    南帆终于回归静止了,即便身体停止旋转,但一抬头,还是感到天地都在旋转。

    “呃……”

    南帆呕了好一阵子,显然在人类世界待久了,短时间内无法拜托人类固体世界的生理习惯。

     但南帆见到小白龙孜孜不倦低头忙碌的模样,又转念一想:

    “看来还是固体世界好啊,有始有终,有边界,流体世界啥都要整成无边无际的,好让人绝望啊。”

    南帆眼见这么有始无终的录像带,犹如到了西伯利亚大地,放眼望去,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

    雪盲症估计也就是这么患上的。

    再比如到了大海之上,你划着一艘小船,没有指南针,没有导航仪,只能凭借手上的双桨寻找着方向。但放眼望去,四周一片汪洋,以及水天相间的一线,看不到任何希望,巨大的恐惧感会不会逐步爬上心头?

    如此说来,生在固体有形有边界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幸运,至少有始有终,充满了希望。

    …

    小白龙所在的世界真是太大了,南帆突然发现:他貌似也受不了无穷无尽的无限空间。

    于是眩晕感窜上心头,再加上他是个急性子,不觉吐槽了起来。

     小白龙显然又有些不开心,但这次没有“作”,而是给南帆传来了这样一系列影像:

     6500万年前,当恐龙遭遇灭顶之灾,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迎来了难得的进化机遇,开始走出山洞出来晒太阳时,位于液态星系-格玛系的龙族也开始进化;

     1000万年前,当地球上的哺乳动物正在拼蛮力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时,拥有着广阔无垠水世界的龙族已发展发展出了高度文明,正在研究翘曲空间技术,以备星际旅行……

     “等等,啥叫翘曲空间?”

    星际旅行南帆是知晓的,这可是科幻片里的“名词”啊,但说实在的,怎么星际旅行?不负责任的科幻电影要么不介绍,要么搞一堆你听不懂的名词术语,力图欺骗观众、蒙混过关。

    好不容易听到了靠谱的星际旅行之法,南帆可不想错过。

    小白龙于是暂停画面,投射过来这样一组画面:

    一个曲面上,前后两个端点,由前一个端点走到另一个端点,很远;

    但是将这个曲面弯曲了,两个端点靠近,再走,是不是很近了?

    小白龙绘声绘色、很是用心地导引图像,事无巨细地解释着。

    见小白龙这副得意劲儿,南帆明白了,因为这是地球人不知何时才能拥有的超远距离传输技术。

    但在小白龙这么解释的同时,叮咚,南帆的大脑有反应了。

    等等,对于这个词,记忆中似乎有痕迹。

    试试最强大脑吧。

    大脑,你知道吗?

    叮咚

    时空旅行,宇宙星体之间距离往往长达几百光年到几亿光年,如果是光按照直线去跑,都要几百到几亿年,更别说宇宙飞船了。

    但换个思路,不是努力提升思路而是改变空间,将原本相距几百到几亿光年的距离缩短到一公里,是不是就瞬间飞过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翘曲空间”技术

    说白了,就是将原本一块平板弄弯了,平板间隔最远的两端点是不是可以靠到一起?

    好比一张对边相距200mm的纸,从一边走到另外一边,你走直线也得走200mm;但如果你将它对折,原本相距200mm的对边就挨在了一起,不用走就到了。

    当然空间不可能对折,只能弯曲,虽没有对折那么有效果,但也比平整的平面近得多。

    哦,有道理,明白了。

    不对,弯曲?这不是流体问题吗?为何我的脑子装上了?

    叮咚

    来自《哆啦A梦》里的解释。

    《哆啦A梦》,虽然你是给小学生的读物,但我听下来受益匪浅哪。

    南帆不禁对这本儿童漫画钦佩不已。

    “停,我懂了,你往下讲吧…”

    南帆见小白龙还在导引着各种图片,精力充沛地解释着翘曲空间技术的点滴细节,但被南帆野蛮打断了。

    打断别人的讲话很不礼貌,况且还是“女朋友味十足”的小白龙。

    南帆果然窥见了小白龙阴沉的表情。

    危!危!危!

    南帆赶紧解释道:“你讲得真是太好了,所以我很快就明白了。”

    这话果然有效,小白龙阴沉的脸转晴,似乎还俏皮地莞尔一笑。

    于是心情大好地停止了翘曲空间技术的详细解释,重新转到龙族和人类历史的进程对比:

    600万年前,当地球上的类人猿开始下地行走时,龙族已经完全掌握了星际旅行的技术,并且不停探索外太空;

    8000年前,当地球上的人开始使用石器时,龙族已经探到了地球,并且超远距离给地球输送了大量原龙之水……

    “等等,什么叫做原龙之水?”

    南帆见到小白龙不停地切换影像,自己还来不及消化,于是急忙打断。

    小白龙于是传来一组对比图像:两滩一模一样的水,一滩一直静止不动,而另一滩奔涌不息,并且张牙舞爪、长出了细长身躯。

    啥意思呢?

    南帆赶紧启动快速理解模式,哦,懂了。

    意思是:第一滩是地球上死水,没有生命,第二滩是龙族传来的原龙之水,能生蛟龙,有生命,平常时候与地球上的死水无异,但关键时刻能被激活原龙属性,并且听命格玛星系的调遣。

    而且不论是普通的死水,还是原龙之水,都有溶解一切的能力。

    有了原龙之水在地球上的开疆拓土,地球的液态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而且蛟龙的活动帮助地球孕育了生命。

    这很好理解,当初地球是一颗到处充斥着砂石铜铁的硬邦邦固体,一片死气沉沉,水只占极少部分,别说液态生物的龙族成员无法生存,地球上本身的生物也难以发展壮大。

    但原龙之水被传输到地球之后,与地球上原本存在的一小部分水很好地相容,并且不断溶解砂石铜铁、撕裂大陆,从而不断延展水在地球的比例。

    传统的铜墙铁壁一样的固态世界被打破后,生命就有了发展的空间。

    当地球超一半的面积都被原龙之水占据,打造出了一片液态海洋之时,其他龙族成员即可登陆地球了。

    之后,很多龙族成员纷纷移居地球。

    地球说不准就是那个时候才会让水占据了大部分,之前的地球可是实实在在的地球啊。

    说到这里,小白龙再传来一张影像:

    龙与龙之间的交流从来都是以密密麻麻的图像为基础的,这样信息量多、大,不像人类,用数字、语言等少得可怜的媒介相互交流,导致错过了很多重要信息,而且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复核,因为语言表述不全面,很容易导致歧义。

    照这样发展下去,人类估计再等1000万年才能达到龙族600万年前的文明水平。

    南帆听明白了,总结下来:人类现有的文字、语言储存信息量太少,导致很多信息漏掉,一直循环反复的重复,文明进步实在缓慢;不像龙族一样一开始就全面吸收掌握这个世界的信息,因此虽然与哺乳动物同步进化,但他们的文明进步飞速。8000年前他们应该就把宇宙的边边角角探了个清楚明白,接下来就是改造这个宇宙了。

     南帆点了点头,突然对小白龙说:

    “就刚才那样不是挺好吗?8000年以来的历史你几张图像就播放清楚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接着往下讲吧。”

     小白龙愕然了,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