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剑歌
繁体版

第37章 刀圣的讲述

    三碗米粥下肚,燕沧海的气色好了很多。

    他的体质本就优于常人,久昏未醒,吃些流食,足以补充日常活动的能量。

    他套了件短袖,裸露出来的胸膛和臂膀上还缠着麻布。

    燕沧海就这样大马金刀地坐在床上,双手扶膝,目中神光来回打量着面前的齐东城和李出云。

    齐东城坐在椅子上,李出云坐在马扎上。

    燕沧海沉声道:“现在,我们应该谈谈正事了。”

    齐东城微笑着看向他,抿嘴不语。

    “刀圣大人,请您严肃一点!”

    齐东城毫不介意,用指尖拂过颏下虬髯,颔首道:

    “沧海颇有乃父之风啊!”

    燕沧海眼神一亮,略带兴奋地问道:“刀圣大人见过我爹?”

    齐东城再度颔首:“嗯,素未谋面。”

    这都是什么毛病啊?

    琅琊山区以外的人说话都这样?

    燕沧海气得牙痒痒,深呼吸做了两次,平复了心情,问道:“烦请刀圣大人讲讲,您是怎么认出晚辈师承的吧。”

    齐东城张口欲言,却看见燕沧海拼命给他打眼色。

    他心下会意,抬手道:“出云是老夫的真传弟子,知根知底,放心吧。”

    燕沧海点头,聚精会神,等待齐东城的下文。

    齐东城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怀念,缓缓开口道:

    “乾元六年正月二十,五名黑衣人造访紫阳宗。那时老夫已是紫阳宗宗主,便出面接待了这些人。他们没有说明自己的来头,但是许诺,只要老夫能杀死文道元,便会奉上四十万两白银的酬劳。

    “空手套白狼的例子太多了,老夫自然不肯轻信。但领头的那个黑衣人,当场就取出了一张二十万两的银票,是广荣行承兑的。老夫震惊不已,当即遣宗中弟子下山验证。不到半日,下山的弟子回禀,说是可以兑换。

    “那个时候,紫阳宗的扩张面临瓶颈。宗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很多元老安插了大量不懂拳脚的弟子进来,给宗门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老夫虽然是一宗之主,但财权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元老们共同决断。

    “如此一来,很多大事都要被那帮老匹夫掣肘!他们的胡作非为,让那些想要学武功、想要在紫阳宗扎根的天才俊杰纷纷转投其他宗门,即便论道大会举办得再勤快,也挡不住这个败家法。

    “堵不如疏,老夫很需要钱,用以更快地拔除这些宗门毒瘤。所以面对黑衣人的条件和承诺,老夫答应了。

    “正月二十一,约战书经由广荣行之手,快马送往金陵。正月三十日,广荣行传回消息,说是正月二十六日的时候,约战书就已经送到了文道元手中。

    “对战的日期,是老夫定下的,就在二月二十;对战的地点也是老夫定的,就在琅琊山的碧落崖。等了许久,本以为文道元不会答应,但没想到他竟然回了信,应下了老夫的约战。

    “既然是约战,加上些赌注才有趣。老夫便将自民间搜罗来的《天罡心经》作为赌注,只要他赢了,《天罡心经》的原本,老夫双手奉上;但如果他输了,他就要把命留下。

    “乾元六年二月二十日,老夫一早便在碧落崖等着了。那一次,老夫是提前三日、孤身前往,没有从宗门中挑出随行人员。大概是辰巳之交,老夫看到了文道元,寒暄了两句,然后就开打了……”

    燕沧海听得入神,直到齐东城陷入了沉默,燕沧海才发现故事已经讲了一半。

    燕沧海喝了口茶水,点头道:“刀圣大人,对战的部分可以略过。”

    齐东城瞪了他一眼,不满道:“你小子天生就是欺师灭祖的东西!”

    燕沧海嘿嘿一笑,说道:“刀圣大人,您都输给我师傅了,还想着收我当徒弟呢?”

    齐东城一拍桌子,虎目环视间散发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老夫就问你一句话,《天罡正气》用着顺手不顺手?!”

    燕沧海一时语塞,沉吟了片刻,才颔首承认。

    齐东城沉声道:“这《天罡心经》,虽然是前朝某位大太监的招牌功法,但确实有成为绝顶武学的独到之处。你小子练了这门功夫,就是老夫的衣钵传人!”

    燕沧海点了点头,哑口无言。

    齐东城气顺了些,继续心平气和地讲故事:

    “文道元的武功,属实出神入化。太祖虽强,但老夫无缘得见;文道元却是真正活在当世的人物,所以给老夫的震撼更大!这一战,老夫输的心服口服。对战结束,我们聊了很多,随后文道元连夜启程、赶往金陵,老夫也是没有歇息,直奔宗门而来。

    “回宗门之后,老夫才发现,宗门中死伤甚重。原来在二月十八,就有一名宗内弟子持剑行凶,袭击了大量毫无防备的同门,多亏有大长老出手镇压,才及时止损,只可惜老夫首徒已魂断那魔剑之下……

    “吴王起兵是在二月二十五,首先攻打的,便是江南郡郡治金陵城。江南郡守燕云于城墙督战十七天,按理来说,文道元即便中间歇息一两天,也能在三月十三之前赶回金陵、救出燕云,但不知为何,他晚了一步,唉。

    “据文道元所说,燕云是他生平唯一的知己。文道元早年一心入仕,但命途多舛、科举不顺,最后只能放弃,想着碌碌了此余生,直到在长安城遇见了燕云,文道元才重新翻出了祖传的拳法开始习练,终成一代宗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夫虽然与你父亲未曾谋面,但既然他能与文道元这种绝代强者交情莫逆,那必然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可惜了,可惜了。

    “等老夫为首徒处理完身后事,黑衣人又找上了门。那时候老夫正悲恸万分,以为他们是来要钱的,便一股脑把他们全揍了一顿。揍完之后才发现,他们只是为了通知一声,四十万两没有了,但预先支付的二十万两不用归还。”

    燕沧海若有所思道:“四十万两,已经远远超过某些城府一年的岁入了……对一个宗门来说,这些钱不少,但也算不上太多;但如果拿四十万两来买我师傅的人头,我觉得有些离谱。”

    齐东城颔首附和道:“老夫觉得也是。如果黑衣人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是文道元,就说得通了。”

    “刀圣大人的意思是,黑衣人的目标一直是我父亲?”

    齐东城神情有些纠结,欲语又止。

    燕沧海摩挲着下巴,否定了自己的推论:“不可能,我父亲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杀他,也不难。”

    齐东城轻咳一声,“文道元的武功深不可测,小规模的刺杀,连燕云的寒毛都碰不到。”

    燕沧海只觉得荒谬无比。

    难道吴王之乱就是为了踏破金陵、击杀父亲?

    这绝不可能。

    甚至在自己那个长长的梦里,父亲与那些黑衣人,本来就有交集。

    齐东城对世事的关注,集中在武林,再问下去,也很难获得更多线索。

    燕沧海话锋一转,问道:“刀圣大人,您能给我讲讲那名入魔的弟子吗?”

    齐东城点了点头,思考了片刻,娓娓道来。

    那名入魔的弟子,姓罗,名全,是紫阳宗六祖罗涛的后人。二三十年前,凭罗涛后人的身份,罗全轻而易举地进入了紫阳宗的山门,成为某位长老的弟子。

    他天资平平,岁数有些大,习武更不刻苦,但也没什么不良的嗜好,平日大多待在屋里,是个标准的倚仗祖辈余荫混吃等死的家伙。

    但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居然在拿到那柄魔剑的情况下,化身疯魔,屠戮了大量同门,甚至还刺穿了齐东城首徒的心窝。

    只可惜魔剑的效果似乎有时间限制,罗全在发疯将近一个时辰之后,气力不济,被大长老一击毙命。

    齐东城回宗之后,曾经察看过罗全的尸体。

    虽然尸身有些腐烂,但其腋下的火烙伤痕依旧扎眼。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引人注目的地方——罗全的手上关节,只有浅浅的一层薄茧,都比不上很多未及二八的年轻弟子。

    那柄魔剑,剑身长约两尺,体态呈现轻微的弧度,有些诡异;剑身的一侧光洁无比,另一侧则以类似于篆刻艺术里阳文的技艺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且细看时才会发现,每一段线条阳文,都有微不可察的细长凹槽;剑柄略长,两手握住也绰绰有余;剑尖部位则是斜切出一个三角形。

    大长老结合各家武学圣地的观点,得出一个推论:花纹线段中的凹槽,就是放置毒药的地方。

    千百年来,武林中从未发生过这种遥相呼应的怪异事件。

    各圣地的话事人齐聚无相寺,在销毁了缴获的魔剑之后,达成口头约定,不再公开谈论此事。

    魔剑之乱,虽然给几家宗门都带来了比较惨痛的后果,但也远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改朝换代时,前人见证了那么多的兵燹烽烟,也没让自家的宗门断绝传承,何况这种及时消弭的内乱?

    就此,大家心照不宣,将魔剑之乱的故事,尘封在记忆深处。

    若不是燕沧海从盛宝昌的资料中查到“魔剑之乱”、专程来紫阳宗探秘,可能齐东城永远都不会再讲述那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