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剑歌
繁体版

第24章 紫阳宗

    翌日清晨,燕沧海来到了紫阳宗的山门。

    这山门处的牌坊上镂刻着云彩和仙鹤,倒是与蓬莱仙山颇有些相得益彰。

    牌坊下面,两名一身布衣的紫阳宗弟子立于左右,精神饱满。

    燕沧海走上前,递过去木制令牌,问道:“这位师兄,在下受东海郡琅琊伯引荐,前来参加贵宗论道大会的。”

    左边的紫阳宗弟子接过令牌,核对了一下,又看了看手中的花名册,抬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燕沧海答道:“在下姓燕,燕沧海。”

    两名紫阳宗弟子对视了一眼,齐齐问道:“你是燕沧海?”

    燕沧海不明所以,点头道:“正是在下。”

    左边的那名弟子走到燕沧海身边,引着他走上山门的台阶,边走边说:

    “燕兄,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等得眼睛都快花了。”

    燕沧海愣在原地,这弟子见状,便回身勾搭住他的肩膀说道:

    “琅琊伯给宗主大人也来了信,说你会来。今天正巧是我们两个人在山门值守,钟师兄吩咐了,要找一个叫燕沧海的人,把他带到瀛洲峰。我跟你说啊,我俩天不亮的时候就在这等着,这进山的人至少也有六七十个,没一个姓燕的!”

    燕沧海问道:“瀛洲峰有什么特殊的吗?”

    这弟子笑道:“老弟,你是第一次来紫阳宗,对我们宗门各个山峰的作用不了解也正常。在我们紫阳宗,有‘四大神峰’的称谓,指的就是不老、蓬莱、瀛洲、方丈这四峰。不老峰是掌门一脉居住的地方,也是紫阳宗历代祖先的安息之地,峰顶便是祠堂,八月初一的庆典也会在不老峰举行。”

    “蓬莱、瀛洲、方丈三峰,是专门开辟出来,用以接待来客的。瀛洲峰更幽静,往往是贵客入住的地方。这次其他五家圣地的队伍,入住的都是瀛洲峰,幸亏还余下来几间客房。因为你是琅琊伯推荐过来的人,所以钟傲师兄就将你安排到这里了。”

    燕沧海点头抱拳:“多谢师兄,不然我还一头雾水的,怕是会闹出些笑话。”

    阶梯之上,是洞开的朱红色大门。这里正好是两座山峰的尾部合拢之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闭上大门,没有轻功是绝对进不了紫阳宗的。

    朱红大门的两侧,则是以石砖堆成了一丈高的围墙。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两侧高墙后面,还各自用木桩搭了一座瞭望塔,每座瞭望塔上正站着两名弟子,密切关注着牌坊处的动静。

    燕沧海觉得,既然修了瞭望塔,就应该多修几座,万一有歹人攻打山门,至少还能让弟子们站在瞭望塔上放放冷箭。

    “燕兄,这边来。”

    燕沧海跟着这紫阳宗弟子,一路来到了瀛洲峰。

    映入眼帘的瀛洲峰,并不如燕沧海想象的那般陡峭入云,而是占地极广,高约六七十丈,松柏茂密、郁郁葱葱,时有水鸟腾空,显然是峰中有些池塘泉水;石墙绿瓦的客房沿着山路修筑,鳞次栉比,别有韵味。

    紫阳宗给燕沧海安排的是山脚处的一间客房,虽然是山脚位置,但来往的紫阳宗弟子都明显地绕开行走,所以应该还是可以清修的。

    客房不远处,便是一汪泉水,泉眼处水源鼎沸、声如虎啸,流涌若轮、湍激柱石,令人瞩目。

    燕沧海指着这泉水问道:“师兄,这是什么泉?”

    这紫阳宗弟子答道:“这便是瀛洲峰的玉醴泉,水质甘洌清甜,是最受客人们青睐的取水之处。”

    两人行至客房门口,这紫阳宗弟子道:“燕兄,在下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交差了。这里便是你的住处,如果有什么事情,去旁边那座小屋子找值守的我宗弟子即可。”

    燕沧海抱拳谢过,推门进屋。

    屋中摆了些基本的家具和用品,包括一张书桌、一张床、两把红木椅子、干净洁白的被褥、笔墨纸砚等,还有一张香案摆在正中,其上的铜制香炉中插着三根燃烧的回魂香;墙上贴着一幅半身画像,应该是紫阳宗的开山祖师。

    燕沧海取下包裹,径自躺倒了大床上,鼻尖嗅到一股阳光曝晒过的味道,很好闻。

    聂政还是够意思的,不仅给自己塞了一封引荐信,甚至还直接给紫阳宗的高层去了信,确实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写给聂诗屿的信已经交给了盛宝昌的蓬莱城分号,等聂诗屿收到信,估计就是八月中旬的事情了。

    这是燕沧海第一次来到一个武林宗门。

    紫阳宗山门内的环境典雅大气,弟子行走间也都是低声细语,不愧是当代武学圣地之一,也足以映衬出齐东城的治宗水平。

    只不过待在紫阳宗里,应当减少出门的时间,避免卷入纷争。

    去燕家村的那一趟,只收获了一把木剑,想要钻研也无从下手。

    既然如此,只剩下闭门修炼这一种选择了。

    离紫阳宗的祭典还有七日,七日的时间,足够他把自己学过的功法都回顾温习一遍了。

    《天罡心经》是他用来打根基的心法之一,也是理解起来相对简单的心法。其中的锻体篇《天罡正气》,目前而言是对燕沧海最实用的功法,也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回想磨练的功法。

    《天罡正气》有两层境界,第一层就是把身体打磨的如同精钢一样,固然比一般人抗揍,但有时候死得更快。

    一方面是躯体在刚柔变化的过程中反应速度会下降,整个人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锻体功法在战斗过程中并不是保持身体所有部位都拥有同样的强度和抗击打能力,它也是有针对性的,需要提前预判对手攻击的目标部位。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拳脚打不破《天罡正气》第一层带来的这具钢筋铁骨,但要是某些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天罡正气》的第二层境界,可以为整个躯体提供一层罡气罩。但很可惜,燕沧海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至于那一部文道元传授的无名心法,其下篇燕沧海已经能融会贯通,将那一套拳法很好地融入到天罡正气的使用过程中;但上篇五千多字的深奥表述,他至今也很难理解。

    诸如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读起来都佶屈聱牙、晦涩难明,更不要说理解了。

    但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常常能给燕沧海带来新的感悟。

    譬如下山之前,燕沧海日日驱散玉皇峰顶的云雾,用的都是混合着内力的吼功,吼的声音越响,反而越无法驱散云雾;越是无声无息,反而蕴含了更强的力量。

    无名心法的上半篇,就像是一座宝山,在等着燕沧海一点一点去挖掘其中的矿藏。

    等燕川完整地冥想了一遍无名心法,已经是午时。

    玉醴泉的泉水喷涌声仿佛由远及近,变得清晰起来。

    他摸了摸有些瘪的肚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他忘记问怎么吃饭了。

    正在燕沧海踌躇着要不要出去觅食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燕沧海打开屋门,是一名面容清秀的紫阳宗女弟子,正端着餐盘站在门外。

    燕沧海盯着餐盘,里面有半只烧鸡、一碗米粥、四个馒头、一碟花生、一盘萝卜咸菜。

    他的肚子叫了一声,馋虫已经抑制不住了。

    燕沧海有些尴尬地咽下一口唾沫,问道:“每天三餐,是你们送过来吗?”

    这年轻女孩点了点头:“是的,后厨的师弟们会做好饭,由我们挨个屋子送。”

    燕沧海接过餐盘,道了声谢,问道:“你们这样,得用多少人手?不会耽误修炼吗?”

    这女孩微笑道:“为了这次五年大庆,整个紫阳宗都动员起来了。连钟傲师兄、出云师兄都亲力亲为、忙前忙后,我们肯定也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燕沧海心底倒是暗暗有些敬佩这紫阳宗的高层了。

    紫阳宗不仅有足够的新鲜血液,而且还有足够的动员能力,来让这些年轻弟子参与到宗门的重要事务中。

    这不单需要让弟子们有相同的信念、理想,更需要在平时让他们磨练出足够的凝聚力。

    燕沧海朝山路上瞟了一眼,还有很多女弟子正提着饭盒往山上走着。

    估计整座瀛洲峰,都是女弟子送餐了。

    毕竟住的都是武林圣地的人,让女弟子们来送,既能向各大武学圣地展示紫阳宗的动员力和凝聚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女弟子们的人身安全。

    于细微处见真章。这样的紫阳宗,即便日后没有刀圣齐东城坐镇,在整个东土武林也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势力。

    紫阳宗的崛起,果然不是个偶然事件。

    燕沧海风卷残云地吃完了半只烧鸡和四个馒头,惬意地打了个饱嗝。

    他舔了舔齿间的肉屑,发现香炉里的三支回魂香已经烧完。

    香炉旁边就放着火折子。他本想再点燃一支香,但看着紫阳宗开山祖师的半身像,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燕沧海打开屋门,将餐盘放到了门外。

    他坐到床上,头部顶住床角,四肢腾空,翻身倒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燕沧海决定再冥想一遍无名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