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个农家女
繁体版

018 京城

    郑氏给老宋家安排的跨院不算破,但也说不上很好。

    老宋家收拾收拾,便在这儿暂时住下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离京城近了,夜里团穗睡觉的时候一直梦到前世,睡得非常不安稳。

    苏氏爬起来到团穗屋子给团穗盖被的时候,看团穗皱着眉头睡不安稳,便将团穗抱在怀里,轻声细语的安慰,又轻柔地拍着她的后背。

    这一招很奏效,团穗睡得踏实了许多。

    第二日醒来她看着苏氏疲惫的模样自责不已。

    苏氏安慰她道:“娘没事。今日你四哥说想进京看看。你想去吗?”

    团穗点点头,她十分挂念父亲母亲,她想进京看看,万一可以见到父亲母亲呢。

    “那你收拾收拾,一会儿你们便一起去。只一点,你可要注意安全。牵好你四哥的手,千万不能松开。不然你若是走丢了,娘与你爹便会哭死了。”

    “娘,你放心。我一定牵着四哥的手不乱走。”

    苏氏点点头由着团穗去收拾。

    临出门前郑氏来了一趟,说是可以让文洋陪着几人进京,被宋四郎拒绝了。

    宋四郎可看不惯郑文洋那不可一世的模样,他担心一起同行会忍不住出手揍他。况且他有嘴,会问路,再不济还有团穗呢,团穗能将他们从平凉府带到京城,自然能将他们从京城带到郑宅。

    就这样几兄弟带着大福、团穗几个孩子先进京玩,过两日再去著名的湖边玩。

    苏氏等几人走了之后也出门了,她想逛逛涿县,这一个月一直在赶路,只做了新鞋子,还没来得及做新衣服,她想给一家人买件新衣服。

    她看着一件很漂亮的棉袄移不动步伐。太贵了,可是团穗穿上一定好看。

    最后她咬咬牙将衣服买下来了,只这一件足足花了一百二十文,顶得上其他人所有的了。

    昨日宋四郎还没注意,今日一到城门口便觉得这城门怎么如此高大,临江府好像比其它城池建的更雄伟,更壮丽。

    他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感叹:“进京的人也太多了。”

    宋大郎:“那是,你也不说这是哪里!”

    宋二郎:“张袂成阴、繁荣似锦。”

    兄弟几人也听不懂宋二郎什么意思,只一个劲的点头。

    团穗静静看着城门,缓缓随着人流往前走。

    她眼中满是悲怆,这里承载的是她三十几年的记忆,有欢乐,更多的却是悲伤。

    焱儿…

    宋四郎察觉到团穗的不对劲,攥着她的手用了用力。关心道:“穗穗?你怎么了?”

    团穗瞬间回神,将所有情绪掩埋于心,只是道:“这城墙真高啊!里面的人想出来一定不容易!”

    宋四郎听不出来团穗的言外之意。

    “我看城里人想出来容易得很,城外人想进去才是难呢。”

    “那倒也是,想进去也很难。”

    团穗随着宋家人从余杭门进了城。拐过几道街便上了主街御街。

    因着如今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出来买年货,此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宋家人直到今天才深刻感受到京城的繁华,人流嚷嚷,川流不息。

    一条月影湖的支流自西向东流过,两岸商铺热闹繁华。

    街上的叫卖声,孩子的欢笑声,大人的议价声,朋友的劝酒声…一切的一切都让宋家人欢喜不已。

    大福被宋三郎牵着往前走,他见到什么都欢喜,跑着跳着都要看看。

    宋三郎差点被他拽了个趔趄。

    果儿被宋大郎抱在怀里。城里人太多了,果儿这么小,宋大郎实在害怕孩子被人群冲散。

    宋大嫂紧紧揪着宋大郎的衣角不敢撒手,她知道只要一撒手,她这种相貌个头肯定瞬间淹没在人群里。偏她还担心胡乱闯荡的大福会走丢,一个劲欠着脚尖张望着。

    宋二郎一手抱着灵儿一手牵着宋二嫂。

    宋二嫂家里是村子里富户了,过年过节也时常去潘原县城,但小县城终归是小县城,哪里比得上这么热闹。她也属实是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紧紧拉着宋二郎的手不敢撒开。

    灵儿倒是什么也不怕,看见什么都咿咿呀呀的,很是可爱。

    团穗被宋四郎牵着走在熟悉的道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这一切她都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她早已不是那个她了。

    京城有许多大福没见过的玩具吃食,他看到什么都想买。但都被宋大郎一个巴掌一个巴掌的拒绝了。

    团穗看着大福挨了这么多巴掌也不放弃,不气馁,依旧看见什么要什么就想笑。

    不知是不是焱儿自出生便有很多玩具,他如大福这般小的时候什么也不要,只一心读书,就算是大年三十也只和父皇母妃一同参加完宫宴便回去温习功课。焱儿是那样懂事,却不想竟落得那样下场。

    宋家人逛着逛着便到了中午。

    街上每家食肆小摊前都是熙熙攘攘。好不容易他们才等到一家馄饨摊有了空位。

    宋大郎这次很大方,每人一碗馄饨,大福、果儿、团穗每人一个馍,大人们每人两个馍。

    热腾腾冒着烟的馄饨被一碗碗端上来,大福与果儿都哇了一声。

    鲜美的汤汁里有十来个皮薄白嫩馅还大的馄饨,上面撒着些许小葱和香菜。一眼看过去便食味大开。

    大福焦急地看着宋大郎,就等他一声令下。

    大郎看着碗中的馄饨口水不停地分泌,他一声令下:开吃。几人纷纷拿起筷子热烈的吃起来。

    大福一口咬下去,馄饨皮是那个爽滑呀,馅是那样弹嫩呀。

    但馄饨也是真烫嘴,他被烫的吸溜吸溜止不住,但就算是这样也阻止不了大福感叹。

    “京城里的馄饨都这么香呀。”

    宋大郎几人也觉得京城里的馄饨好吃。

    这味道不似潘原县那边的馄饨,潘原县的馄饨口味重,而这里的馄饨更多的是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而且口味还有点偏甜。

    店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包馄饨的是个老妇。二人在这里开店也几十年了,第一次看到吃他的馄饨吃的这么香的。忍不住开口笑道:“客官觉得好吃?”

    宋大郎几人连连点头,属大福点头点的猛。

    “那是,老板你这馄饨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馄饨。”

    他还怕老板不信又道:“真的!老板你这馄饨馅真是的太香了。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排队等着。”

    店老板听到过不少这样夸赞的话,但这是第一次见人表情这么真诚。

    他笑的很开心了。有什么能有自己做的食物得到别人的认可更让人高兴的事呢?没有了!

    店老板开心道:“我这馅不是用刀剁出来的,而是用木棒捶出来的。”

    “捶?”

    “是啊。刀剁出来的都将肉质破坏掉了,不好吃。捶出来的不一样,肉馅口感弹嫩。”

    “你看见我老妻这双手没?”

    店老板笑着指着一旁包馄饨的老妇。

    宋大郎几人顺着店老板的指引看向妇人。

    妇人左手面皮,右手竹签,左右手配合默契,速度极快,像变戏法一样,眨眼间一只只小馄饨就被整齐地码进盖帘。

    微黄的面皮透着粉红的馅,排着队等着被唤醒。

    妇人朝几人笑笑又转过头去,手里一会儿都没闲着。

    “我老妻这双手养活的我们一家子。”

    几人纷纷朝店老板与妇人露出大拇指。

    碗中一只只小馄饨圆鼓鼓的,像一条条胖墩墩的肉粉色小金鱼挤在一起,无比可爱,秀色可餐,吃在嘴里那就更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