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婚姻时代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苏夏的日子日复一日地滑过,旅行社的代办咨询依然没有什么起色。半年过去了,也就友情赞助帮助亲朋免费做了几个单子,有一些零零散散咨询客户,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原来任何事情都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这期间苏夏也经历了一点小小的气馁和灰心,毕竟开始是花了心思和心气满满的。但苏夏实在忙碌,并没有那么多多余的时间用来伤感,所以很快这种失落的小情绪也就过去了,后来也就慢慢放弃了。

    “这个不行,再想其它的。”苏夏自我鼓励道。她下定决心是必须要做成点什么的,如果只守着目前一份微薄固定的工资,饿不死,也能维持生活,但是无法抵抗任何风险,也无望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

    苏夏甚至会经常预想自己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四十岁,平淡而清苦的退休生活,穷困潦倒的晚年……一想到现在不努力,到中晚年还要为生计发愁,苏夏是极其恐惧的,所以恨不得不惜一切代价抓住“青春”财富的尾巴。

    不过,自从爱上了绘画后,苏夏的闲暇时光就几乎被完全占据了。当然家里的空白墙面也被苏夏的画不断占据着。

    挂一副是增色添彩,卧室、客厅挂满就是负担了,让本就狭小局促的房间显得更加局促了,况且苏夏画的都是大幅的作品,加上厚重画框后更显得奢华拥挤了。

    画框是这样的,高山除了开了自己的绘画室,还有一个画框等各种辅料入股合作的小加工厂,各种画框应有尽有,当然对画室会员也是很优惠的价格,所以苏夏能以很优惠的价格为她的每幅作品挑选出独一无二的“衣裙”。

    一个匹配度完美的画框就好比一位优雅女人的高跟鞋,不自觉地散发出魅力与灵魂,所以苏夏为自己的每幅画作都配上了画框,这样苏夏的每幅拙作也因合适的画框而更像一幅“名画”,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学习与教学指导,苏夏与高山已经是非常熟络了。高山点评苏夏“勤奋而有感觉”,在他看来有觉察、有天赋对艺术创作而言弥足珍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基础。

    熟络起来,苏夏也慢慢发现高山真是很豪爽,为艺术献身视“金钱如粪土”的老板,课时费、画框经常出现友情赠送价,苏夏有时忍不住开玩笑道:“再送你的画室要没了,哈哈……”,当然这里边有对苏夏的肯定和认可。

    墙上挂不住,苏夏索性后来直接摆在墙边,另外就是赠送苏雨、李默和南心,免费赠送给她们,不感激涕零就也就罢了,反遭各种“嫌弃”。

    “姐姐,别再画了,真没地儿挂了。”

    “你知道这一幅画有多贵吗,好几百块钱的课时费,再加上那么精美的画框,何况再加上我的真心和艺术造诣,简直是无价之宝了好吗,要珍惜呀。”

    “大姐,这么多钱咱去吃一顿烤鸭多好,多浪费呀。”

    “哎,什么也不懂,这是我的新人生好吗。”尽管苏夏自己并不清楚这个临时编出来的新人生是什么,实质上只是单纯地着迷与喜欢。

    “关键你这绘画水平成不成啊。”

    哼,没地儿挂是真,质疑苏夏的绘画水平也是真。

    “哎,三个门外汉,以后还不给你们了呢。”

    每一次满意的绘画作品,苏夏都会忍不住分享展示到朋友圈里,这样苏夏的绘画技能也就慢慢地传播开了,播种到大家心里。

    后来绘画作品越画越多,身边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已经饱和,苏夏索性在朋友圈售卖起来:“以下画作售卖,价格随意。”将自己满意闲置的作品一一精心拍照,统一附在下面。

    朋友圈果然是强大的存在,也蕴藏了很多需求与商机。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人回复道。

    “我喜欢第二幅,可以给我吗?”

    “我家餐厅区正好缺一幅画。”

    ……

    苏夏一一进行了回复,并将一些已经完成的作品转给了需要的人,有些免费有些收费,收费也是大家看着给的,基本大家都会给的,都知道一幅画不是轻易就可以画出来的,苏夏也就象征性的收了。

    尽管收入不多,但卖一分都是赚的,毕竟苏夏从没考虑过要靠这个卖钱,所有收入就当冲抵课时费了,相当于自己免费练习,提升绘画技巧,想到这,苏夏高兴得不得了,不自觉时时偷乐一会儿。

    过了两天一个初中的老同学直接索画。

    “能不能给我画一幅呢?”

    “可以,但我画的会超级慢哈,不急就可以。”

    “不急。”

    “那你想要什么风格或样式呢?”

    “风格居家好看显着高雅一些的。”

    “挂在哪里呢?”

    “我开了一个家居店,放在店里。”这个初中同学上学时成绩平平,甚至倒数,如今却在家居行业干得有声有色,开了好几个家居店。

    “这样吧,我选几个样品回头给你,你看你喜欢哪种风格,或等你找到你喜欢的随时给我就可以。”

    “行,没问题,我相信你的眼光。”

    一个月后苏夏将一幅一米二长的田园风景名画交付给老同学,他高兴不已。

    “苏夏,这画我太喜欢了。你看能不能再帮我画几幅,把我的家居馆挂满?”

    “时限有要求吗?”苏夏是乐意画的,可又要工作又要带娃儿的,时限实在保证不了。

    “没要求,看你时间。油画就是锦上添花嘛,不影响买卖,啥时候画好啥时候挂。”

    见同学都这样说了,苏夏当然没有任何托辞,“行,那你回头把你整个家居馆给我拍一个完整的视频过来,然后具体位置和我说一下,我还像上次选好一些风格和你确认。”苏夏要最大程度做好需求调查,不能罔顾了别人的信任。

    “行,没问题。”同学本就是豪爽之人,当了老板更是豪爽,说完直接发过来一万块钱的红包。

    “哦哦,这不要!”苏夏推辞道,“送你的,祝你生意兴隆。”

    “那怎么成呢,你又花时间花精力的,应该的,只是一点表达心意,淘宝上买这么一副印刷复制品都不老少价钱呢。你这是纯油画,这我还是懂的。”

    “这也太多了,我不能收。”

    “那值几幅就画几幅吧,钱就给这么多,哈哈哈……”同学开玩笑回复道,并非常强硬给了苏夏这笔钱。

    苏夏也就暂先收下了这笔钱,这也成了她绘画上真正的第一桶金,当然欠下的画债接下来的半年是有活儿干了。

    后来同学圈就传开了苏夏是个画家。尽管别人过来问,苏夏都会解释说就是业余爱好业余水平,但她对这个名号也是很受用的。

    人是有强烈的心理价值认同需求的,尤其对于苏夏这种从小到大生活在光环里却遭遇事业挫折工作前途无望的人而言,她强烈渴望自我价值的被认可、被肯定、被需要。

    面临工作的踟蹰不前,“没有任何成绩可言”,挫败的苏夏在这种被需求与吹捧中得到一丝丝满足与生活的尊严,同时,也成为她要朝着这个名号努力,要名副其实的巨大动力。

    喜宝也会说:“妈妈,你画得真不赖!和真的一样。”

    学校经常会留各种板报作业、美术作业,喜宝总会说:“妈妈,你来,你帮我补一下吧。”苏夏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了,以前连构思都是一片大脑空白,这种生活上的小改变给苏夏带来太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多重助力的作用下,苏夏对绘画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已经不能满足于去画室了,那样时间太有限也有局限性,况且每一分钟绘画还需要付费,欠同学的一万块钱的“画债”不能真的半年才能完成啊,所以苏夏决定要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来完成,而不是仅仅依靠去画室。

    晚上喜宝窝在卧室的读书角看《三国演义》,只见苏夏在几十平米的小屋里来回踱步,到处看来看去,什么也没干,却一副心事凝重若有所思的样子。

    “妈,你在干嘛?”当苏夏第三次在喜宝面前穿过时,喜宝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想弄一个画室。”

    听到这个喜宝惊呆了,“在家?妈,您觉得我家这小房子哪儿能腾出一间画室呢?”喜宝直接回问道。

    是啊,五十平米的空间已经被一大一小两个卧室、卫生间、厨房占据了每一寸空间,哪来多余的一点空间开辟一个画室呢。

    一筹莫展之时,苏夏突然想到了阳台。在她的主卧是有一个大阳台的。

    她疾步走了过去,拉开遮盖的窗帘。

    只见宽敞的小阳台被苏夏收拾的干净整洁而温馨,墙的一边摆上了原来家里购置的铜质花架,上下错落有致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绿植,红黄粉紫的长寿花竞相开放,让这个小小的角落流光溢彩,另一头的墙边放着一个三层的置物架,摆放着一些盆、喷水壶等家居用品。

    苏夏心头一喜:“就是这里了!”

    当天晚上苏夏就在网上购置了颜料、画板、画架、美术纸、调色板及各种型号的画笔。

    为了避免阳光直射,苏夏在阳台加装了垂到地面的白色印花纱帘,又将家里的一个中式古香古色的矮柜搬了过来,简单放上茶具,配上各色的花卉绿植,简直无以伦比。

    两天后,东西到货了。苏夏将画架支在阳台的正中央,放上画板,调好位置,搬来凳子,系上围裙,苏夏忍不住坐下来挥毫泼墨了。将卧室与阳台相隔的门锁关上,既可以阻挡颜料的化学味道侵入室内,又为她创造了一个专属于她的伊甸园。

    纱帘轻拂,阵阵花香,点点墨彩……在这座破旧的老楼里,苏夏挥洒着她人生的生机盎然与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