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卿不渝
繁体版

灵魂拷问

    在场的将领面面相觑,沈靖远无疑是对军中事物最为熟悉的人,只是她年轻,并没有什么威信,在场的人对于沈姝的话其实是多有不服的,只是碍于她是僚子弟子,又深受田毅喜爱才没有发言。

    田毅皱着眉头,问出了在场所有人都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沈姝平静道:“两天前,我让斥候去探查了一下,运送粮草的甄将军已经遇害,而他们遇害的地点就在靖楚相交的边境漓水青芒山附近,这附近的匪徒且有胆量做这事的似乎屈指可数了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田毅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沈姝,他的确没想到沈姝早就调查好了这一切,当他同时又有些心冷,沈靖远明明早就知道,却选择一语不发,这是何等冷硬的心肠。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田毅平静地对沈姝下了军令。

    沈姝愣了,在场的众将也都愣了,沈姝在短暂的吃惊后,对田毅道:“我是女的。”

    “我知道。”

    “我不是军人!”

    “我知道。”

    “我没权力调兵。”

    “我给你派。”

    “我不懂调兵遣将。”

    “你是国尉的弟子,说这话不怕打脸吗?”田毅看着沈姝反诘道。

    沈姝尴尬的笑了笑,看来她是非去不可了,只是她不知为什么田毅为何执意让她去,在场众将,她是里面最年轻,资历最浅的,无论怎么排都轮不上她才是。更何况她也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个来学习的学子。

    沈姝无奈领命,然后去点将,沈姝点了两个与自己较熟的两人,李信、邓显然后让他们各领麾下一万人马,然后浩浩汤汤的向青芒山去。

    沈姝骑在马上,直觉心中豪情万丈,她也带兵点将了!哈!哈!她就是当代穆桂英!不!是是樊梨花!

    正在沈姝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信看着沈姝一路傻笑,与身旁的邓显交头接耳,道:“先生,这是怎么呢?”

    邓显嫌弃的看了沈姝一眼,没好气的撇嘴道:“疯了!”

    李信看着兀自发笑的沈姝,点了点头,时光悠悠,在这个异世界沈靖远已经开启了她的一生传奇。

    子都在审完月羽后,心中确无半点波澜,这本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却因牵涉到命中注定的意中人而变得有些不凡。

    子都从懂事时便知道这世上希望自己死的很多,从他的兄弟到帝国的谋臣,他是靖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从身份上来看他将是靖国未来的继承人。

    他的兄弟很多,这其中有野心之人也不少,可靖王眼中只有子都一人,从小到大,子都就被靖王寄予厚望,亲自教导,或许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宗法制的有力贯彻,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靖王心底对于那位丧身于叛乱之人的愧疚和深深爱意。

    在子都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入奏章中时,他收到了沈姝的第二封信,信中的沈姝已没有了初入战场的新鲜,更多的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震撼。

    “命不由我时,几时由天命,我本不信天命,奈何世事殊异,容不得半分彷徨。昔日少年儿,今日白骨沙,自古英雄寂寞,谁问芥子何辜。

    近日夜梦君子,常忆昔年旧事。乱世几多彷徨,余体妄为人生。若是他年再回,怎知负君与否。君自兰琪芬芳,妾不过蒲柳依依,何能与君相依?”

    语气中透露的那种对于生命的悲哀和无奈,还有对于人生前景的失望,和感情上的彷徨无助。让子都一下子陷入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恋人的担忧。

    他不知此刻他的恋人正经受着怎样的煎熬,那是一种对于死亡本能惧怕和畏惧的考验,对于战争的深深无奈。

    写出这封信的沈姝刚刚离家一月,真正经历战场的沈姝,根本无法冷静的面对书上冷峻的数字化为眼前鲜活的生命。

    战场上厮杀的双方士兵,他们或许并不相识,彼此也无深仇大恨,只是如今他们不得不以命相搏,在战场之上,你死我活,别无选择。

    这对于沈姝,一个从未直面生死的人是何等的震撼,颍都城破之时的惨景,沈姝因为有僚子护着,只从后来经历过的人口中了解只言片语。

    在人性深处,有向善的本能和相恶的本能,前世的沈姝相信孟子“人性本善”的理论,可乱世之中,沈姝耳闻目见了一些关于生死的搏斗,那种毫无人性的本能,令她一步步改变了自己以前的价值观。

    沈姝无法想象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孟子是如何提出“人性本善”的理论,或许人性本无善恶,有的只是那些为了生存道义而坚守的乱世之人。

    只是子都即使从沈姝的信中读到了深深的悲观与失望,他却毫无办法,他不能离开平都,身为靖国的长公子,他不能出现意外,特别是在这个天下一统的关键时刻。

    若是了解靖国国政的人便会知道,子都公子对于靖国而言早已是有名无实的太子了,太子无故不得离都,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都知道的。

    子都心中焦急,却毫无办法,当他一次次怀中对于恋人的思恋、担忧,重回当年两人共同走过的地方时,子都方能有片刻的宁静。

    子都从不知一月时光如此漫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月不见,如隔三载,子都不知该如何回复沈姝的这封信件,所以他选择了静默。

    对于恋人的心理困境,他无能为力,无法与恋人感同身受,但他知道此刻的他是没有资格对沈姝轻言,战争就是如此这样的话来的。她所能做的竟然只是默默向神灵祈盼。

    是的,他是靖国的长公子,对于很多人而言,他的起点便是很多人穷极一生也无法到达的终点,可他的身上亦有着太多的无奈。

    身在王家,虽锦衣玉食,享用世间繁华,但身上靖国长公子的他,自幼便明白自己肩上所肩负着的重任。

    他的父亲一统天下做武帝雄才大略,而他则要接替父亲筑造盛世图景,这是他自幼便知道的,若是他的父亲不能完成的统一大业,那么便由他来完成,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业,这项事业对于百姓对于和平盛世的祈望至关重要。

    因为肩负责任,他明白靖国律法对于靖国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都按着靖国律法做事,他所做的是一个帝国公子该做的。

    可是这样他对不起他的意中人,那个一直放在他心中的白月光,那个在他看来如同深谷幽兰一般的姑娘。

    沈姝离开身为知己他不能出言阻止,如今沈靖远心中迷茫时,肩负责任的子都却不能离开给予自己心意之人半分安慰,终是他愧疚沈靖远。

    他亦有着无尽的无奈。

    终于第三封信来了,信中一改第二封的死气,多了几分平静与理性,在沈姝心中记载了她对于靖国整个军事体制的认知和对于楚国军事布局的预估。

    最后附诗一首,“若有一日,我终究死亡,愿黄沙埋没我空洞的身躯,遗留下片刻存在的痕迹。”

    这次她在心中没有记叙她对于子都的情感,只是平静的叙说着,仿佛是一位久别的老友讲述着过路的风景。

    最后一段更像是诀别,一封遗书,子都却真正开始担心起远方的沈姝,他想寻个机会去探望自己的恋人,却毫无办法。

    无奈只得回信一封,“余见淑女之书,心中感慨万千,淑女之志终不负青云,余常日游昔日旧处,恍惚若见淑女倩影,余又尝与淑女梦中相会,淑女飘飘兮若神妃仙子,余羞愧不敢直视,醒来直觉夜寒难寝,四卿愈杂。

    望卿摒杂物之恋,全心于先圣之事,传先人之礼,卿自是云中秋月,余一直仰慕非常,心生感念,愿卿长安无虞。”

    沈姝看着子都的来信,笑了笑,然后将信压在了箱子底下,若是一个月前,她多么盼望着有一人能帮助她走出生命困境,可那时她孤寂无助。

    她本就不是一个诉说需求与欲望的人,可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子都诉说着自己的无奈时,她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如今她已经不需要了。

    人真是一种可怕的生物,习惯也的确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一个月前看见人类自相残杀时还会瑟瑟发抖奔溃的要疯掉的人,一个月后却可以冷静的站在高岗之上俯瞰人类的相互残杀,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然后分析着战争双方的利弊,这真是一个可怕的转变。

    沈姝不是一个容易对人给予信任的人,身处异世,她带着本能的对于未知的恐惧和警惕,她无法信任任何人,而在平都的那些日子中,她的心逐渐敞开。

    可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却只能她一人面对,是的,人性深处来自灵魂的拷问,是无人能够帮助的,可是那种一望无际的黑暗却是她所惧怕的。

    她明白当时她的心理压力绝非子都几句话就能过释然的,可她仍旧期盼着,子都却亲手毁了这一期盼。

    这是她自己选的路,无论前方如何艰险,她都得去面对,她没有后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