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二卷 政变风云 第47章

    张昺将军率领几百余精锐骑兵一路疾驰而来,在不归谷的中间遭到了燕王朱棣的大军伏击。燕王朱棣派人将峡谷出口方向堵死,然后从谷顶放箭、扔石头。几百轻骑兵顿时人仰马翻陷入混乱之中,张昺将军镇定指挥,可始终没有组成有效防线,也来不及撤退了。谷内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除极少数士兵受伤被俘外,张昺和其余大部分人都战死了。

    趁着斩杀张昺将军的余威,燕王朱棣果断下令乘胜出击。他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北平。几乎是兵不血刃,在一万私人卫队的里应外合的配合下,燕王朱棣很快就解决了群龙无首的朝廷军队,数十万大军被他尽数俘虏。由借来的两万杂牌军、一万私人卫队和俘虏的十万朝廷军队,一共十三万人,共同组成了燕军的基本班底。这十三万军队也成为燕王与建文帝争夺天下的初始资本。

    这是燕王朱棣第一次利用替身,他获得了全胜。这极大地鼓舞了燕王朱棣,也让他认识到替身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让替身在今后的行动中不断发挥作用,燕王朱棣在控制北平之后,便将替身关在燕王府一处十分隐秘的地方。为了防止替身的秘密被人知道,燕王朱棣后来又陆续除掉了其他几名知道替身存在的人。从那之后,除了他和替身两人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回事。甚至在平日的软禁中,替身也被要求全天不论白天黑夜都要带着面具,更不能与任何人说话。

    而朱棣当年成功骗过张昺将军,并非常顺利地俘虏了朝廷十万大军的事情,后来被人们越传越邪。这些传说已经成为燕王的神迹,也是他天命所归的重要证据之一。到现在,这些神迹都被记录在国史之中,以供未来子孙瞻仰。就是朱棣的妻妾与子女们,也一直搞不清楚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明明燕王一直在府中从未出去过,怎么又会出现在外面。莫非燕王有分身术,还是他真的有上天保佑?

    朱棣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因为他是抢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所以一直心虚不已。加之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杀人无数,总有一些人是冤死在他的手中的。因此为了防止有人行刺,在成为永乐皇帝之后,朱棣仍然会让替身代替自己出现在一些公众场合。而真实的朱棣,则或者躲在密室,或者扮作卫士,或者潜出宫中到民间游乐。

    为了让替身更像自己,朱棣每天给替身吃的与自己吃的完全一样,甚至连吃下去的饭量都被要求一样。替身的活动也限与自己的活动范围。为了不露出一点破绽,朱棣甚至让替身也每天看奏折、每天练习自己写字的笔迹。因此,替身不但在外貌和声音上与他本人无异,就连行为习惯也与他一般。到后来,除了永乐帝自己和几名不为人知的太监外,已经没有人能够分辨出这两个皇帝的真假了!

    这次叛乱中,为赵王在宫中打探消息的太监袁小海,每天看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永乐帝,其实就只是他的替身洪金伦而已!

    永乐帝一面给替身吃了特殊的毒药,使其整天躺在床上不起,另一方面自己却潜出宫去调兵潜将,应对政变。

    为了防范三个儿子,朱棣早就已经在他们身边安插了不少的密探。太子与汉王对此一清二楚,这其实并不难知道。除了他们,就是朝中的重臣以及在外统兵的大将,哪个能保证自己身边没有几个皇上的密探。在大明朝,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永乐帝深谙驭人之术。他在各处安插了大量的密探。对此,他不仅不会严格保密,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让人泄露出去。永乐帝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身边有皇上的密探,这样让他们之间互相猜忌。只有大家都没有信任的人了,就无法结成朋党,也就不敢再图谋不轨了。毕竟,谁能保证你面对的人不是皇上的密探呢?为此,不管是太子、汉王,还是朝中大臣和将军们,无不处处谨慎小心,也都格外留意身边人。这正是永乐帝希望看到的。所以,密探的震慑效果要远远大于实用效果。

    太子与汉王两人能力出众,在朝中地位特殊,在权力争夺中各有千秋。所以安插在他们二人身边的密探乃是永乐帝精心挑选的人。但是二人都心思缜密,虽然表面上装作糊涂,背后却对这些密探防范的滴水不漏。只有赵王,平素既没有多少智慧,也不懂得韬光养晦,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几乎全都被密探写入报告,按时递交到了永乐帝手中。

    只是由于永乐帝的监视和防范重点,一直都集中在太子与汉王身上,因此对赵王的动向不甚注意。前些年,永乐帝还偶尔翻翻对赵王的密报,不过看到密报上无非是赵王如何在民间欺男霸女,如何吃喝玩乐而已。永乐帝看到此子果然没什么大的气候,与其因为他的事情而生气,不如索性不看,倒落得清闲。因此,那之后永乐帝便再也没有仔细翻阅过关于赵王的密报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赵王与静嫔之间的奸情才没有被永乐帝及时发现。其实早在他们二人第一次作出不伦之事后,密探便将这件事写在了密报中送呈永乐帝。但永乐帝却一直没有看那份报告。而除了永乐帝本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看密报中的一个字。

    这次赵王与静嫔的事被发现后,永乐帝大怒,回头他翻阅了以前密探的报告,方才知道此事已经持续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