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开始制无烟煤

    “文塘,这是干什么?煤球和生石灰?”

    朱高炽摸着自己的大肚子,琢磨了起来,但琢磨了个半天也没想明白。

    苏文塘也不好解释其中的原理,只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去简单的表达一下。

    “大伯知晓为何木炭燃烧,没那么多的烟尘吗?”

    朱高炽摇摇大脑子,这让自然是不知晓的。

    “这是因为木炭中近乎纯炭,不掺杂其他物质,因此燃烧之时,只燃烧一物,烟尘便不多。”

    朱高炽听的半懂不懂。

    毕竟古代还没发展出现代化学知识,自然也没人能动。

    而朱棣这时问出了声。

    “那这意思是,若是煤炭中的杂质去除掉,便也和精致木炭没有区别?”

    苏文塘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难怪煤炭也分品级,宫里用的便是精煤,确实不产生多少烟尘。”

    无烟煤在大自然中天然存在,例如山西煤山中便蕴含大量的无烟煤炭,碳含量接近百分之九十以上。

    不用经过任何处理就能使用。

    这就是一等精煤,几乎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上。

    因此当熏香木炭不够用时,也会用些这种煤炭。

    “那小崽子,听你的话,是能把煤中的杂质去除,不生烟尘?”

    “略懂一些。”

    “略懂一些?”

    朱棣盯着苏文塘,脸上惊讶。

    怎么什么这小子都略懂一些?

    “反正姑且一试,试的好了,就给四爷爷你当个查考吧。”

    半个时辰后,小五把东西都买回来了。

    苏文塘便让朱棣和朱高炽移步到茶楼后院。

    后院内,解缙正一脸好奇的看着不断运来的煤炭和生石灰,只是也没上书房去问苏文塘。

    如今解缙在这茶楼是极自在了。

    自从苏文塘考中案首后,他便成天想着皇上来提他出去。

    毕竟他也算是初步完成了皇上交给他的任务。

    该调回内阁了吧?

    就算不调回内阁,那也得重回六部当个郎官吧?

    因此解缙虽然不说,朱棣每一次来茶楼他也没有凑上去,但内心却极渴望。

    看到苏文塘带着朱棣两人来到后院,解缙立刻直起了身子,在院内踱步,似是在欣赏掉光了树叶的大枯树。

    “谢师,天不冷吗?”

    苏文塘看着解缙一脸疑惑。

    这天这么冷,解缙还穿着薄衫,在院子里吹着冷风,这让人很难理解。

    “刚好颇有诗性,闻冬日之伤感,出来感悟感悟。”

    解缙剁着脚,身体打着哆嗦。

    苏文塘没说之前他还没意识到这天太冷了,现在这么一说,他还真是感到天气严寒不可忍耐。

    只是强撑着在朱棣和太子面前的面子,想要保持所谓的文人风骨。

    苏文塘到也不是没给解缙发钱让他去买点衣物御寒,只是解缙总说,即便师生之间,嗟来之食也不可食!

    这话说的很有风骨,苏文塘想了想,选择尊重解缙,把钱给收了回来。

    “文……文塘,你这生……生石灰,和煤……有何作用?”

    解缙哆哆嗦嗦的问出了声,同时眼神瞥向了朱棣。

    苏文塘解释道:“用来制造无烟煤炭。”

    “无烟煤炭?”

    解缙疑惑。

    “把生石灰掺入煤炭中,搅拌均匀,在倒入清水搅拌,便能初步得到无烟煤炭。”

    生石灰会和水产生发应,形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和硫产生反应,最终将杂煤中的硫化物给中去除掉,将煤炭中的碳含量提高。

    这方法其实在汉代便已经有人初步运用。

    只是未曾大范围传播过。

    “如此简单?”朱棣发问。

    苏文塘摇头:“基本如此,但这样处理的煤炭,依旧还是会有一些烟尘,只是好上许多。”

    “那要做到完全无烟,应当如何?”

    “那就还需要硫酸之类的酸性物质。”

    “硫酸和盐酸?”朱棣一脸不解。

    这种名词,苏文塘也没办法解释,只能含糊带过。

    想要在大明制造硫酸和盐酸到也不算太难,等有时间苏文塘再弄上一点,用来制造上等无烟煤炭。

    但光是他表面上说的那种次等无烟煤,其实已经能满足大明百姓过冬的需求了。

    解缙站在一旁,对苏文塘和朱棣两人说的话是完全不了解,很是懵逼。

    只知道,他们两人可能是在说一些很新鲜的事物。

    “那按照大侄子你这样说,那不就能解决这寒冬问题?”

    朱高炽在一旁惊讶的说道。

    苏文塘点点头:“若是顺利的话,到确实能行,但……”

    朱棣皱眉:“但是什么?小兔崽子说话别总说一半啊。”

    “但应天府的这些煤山都掌握在权贵手中,若是被他们知道了无烟煤一事,难道百姓真能完整的度过这寒冬?”

    要是真被权贵知晓了他的无烟煤技术,就算是刚才说的最初级的无烟煤技术,那都要翻天了。

    大明内的煤炭价格将要疯涨,绝不可能再是普通百姓能购买的起的。

    朱棣和朱高炽两人对视一眼,沉思着。

    要是真这样,那到还确实如苏文塘所说。

    “所以啊,我这点东西弄出来给四爷爷您看看还可以,制一批无烟煤来让你府里的下人用用就好,至于真要推广至两京一十三省,怕是难如登天。”

    苏文塘接着说道:“别说是两京一十三省了,就算是推广至整个应天府也是相当困难。”

    他说的很中肯,也很客观,由权贵和乡绅豪组把持的煤山,就算推广了苏文塘的无烟煤技术,那也不可能推广至整个大明朝。

    有他朱棣在,权贵们不可能打的了苏文塘的主意,但也绝不可能让苏文塘把这无烟煤的事情给扩大。

    “反正说不如做,我先把这无烟煤给你们弄出来,看看成色。”

    苏文塘也没在意无烟煤对大明究竟会如何,反正把这东西先弄出来看看。

    真要是被四爷爷拿到朝廷里去说了,要推广开来了。

    那也不是他能管的了的。

    苏文塘说着就让小五等人在后院挖一个大坑,把煤炭和生石灰混合在一起,全部推入大坑中,在往里面浇入清水。

    坑洞中,不一会便冒出滚烫的气泡出来,生石灰开始和清水发生反应了,再等一会便会和煤炭发生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