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九十六章:去除煤烟

    “这事朝廷没人上奏说一说吗?”

    苏文塘问道。

    一提起这个,朱棣便是双眼瞪大,看向了一旁的朱高炽。

    太子爷顿时额头冒汗。

    “大臣们也没想到今年的寒冬会如此严峻,所以也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这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毕竟这种类似天灾的事,真没几个正常人能预料的到。

    就算是钦天监,也根本没办法预测。

    那是主管天象的部门,平常也就根据节气定定黄历,风调雨顺的时候当个吉祥物。

    大灾大祸来临之时,就可以当替罪羊,祭天了。

    “哼,没想过?一群饭桶!吃白饭的!”朱棣嘲讽。

    朱高炽也不敢反驳了。

    老爷子对这事是真生气了。

    “四爷爷,这到是真可能没想过,今年的寒冬太冷峻了,换成了谁也想不到啊。”

    苏文塘为朱高炽说话。

    朱棣他听了之后又是一声冷哼,但是面色到是缓和了一些。

    朱高炽擦着冷汗,对苏文塘又是更亲近了几分。

    老爷子认的这干孙子,是还真挺不错的。

    “哎,你个小崽子也不用帮那些人说话,反正如今这冬天,百姓难过啊。”

    朱棣对苏文塘说道。

    其实不光是这个冬天,而可能是往后的每一个冬天,百姓都难捱。

    大明的小冰河期,持续的时间虽然对整个华夏文明来说不算很长。

    但对大明来说却是太长了。

    长到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

    苏文塘点点头,朱棣说的是明摆着的事情,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对了,你小子平常不是鬼点子多吗,要不给朝廷想一个好点子,让百姓度过这冬天?”

    朱棣看着苏文塘,眼中饱含期待。

    苏文塘一笑:“四爷爷这就是开玩笑了,我不过刚中秀才,又不是为官多年的能吏,我能有什么好点子。”

    如果是富贵之家,这冬天自有他们的取暖之法,穿厚皮毛,烧香炭,甚至是开个地暖。

    封建王朝早在宋朝便已有了地暖这种东西,甚至皇宫之内就已经开始用上了。

    在屋子建好前,在下面挖一条空心通道,在里面烧上炭火,就能将整个屋子变得火热。

    一点也不影响屋内之人。

    至于平民百姓,就连一件棉衣都可能买不起,只能穿纸裘。

    人们以楮树皮为原料,蒸煮、调制、压实后制成衣服。

    用这些东西做出来的衣物柔韧、厚实,且穿旧、穿破后稍作修补还能继续使用。

    但说实话,也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保暖。

    只是勉强度过一个冬天而已。

    “说的也是,哎,到也不能总是指望着你来为朝廷想法子。”

    朱棣点点头,到也没对苏文塘抱有多么巨大的期待,只是随口一问而已。

    而苏文塘真的没有办法吗?

    当然不是。

    昨天抽到的无烟煤制作技术,就能保证这冬天,起码应天府内不被冻死太多人。

    但这办法,苏文塘没办法实现。

    不是制作无烟煤很困难,而是如今应天府周围的煤山都掌握在权贵手中。

    手中没有煤山,没有煤炭,那有了无烟煤制作技术不就是空中楼阁嘛。

    “要不,小兔崽子你多酿点酒,把价格降低点,让朝廷采买一批?发给这应天府中的百姓?”

    朱棣看着手中的酒碗忽然脑洞大开。

    他喝过这酒水后,浑身发热,感到很是抗寒,如果百姓能在冬天喝上一点小酒,那或许不会有那么多人冻死?

    苏文塘听到朱棣这样说,顿时笑了笑。

    “四爷爷,也不是我小气,不愿意降低酒价,如果真能帮助大明的百姓,朝廷出个原料价,我也是愿意免费酿一批酒水,分发给百姓的,只是这是治标不治本,而且甚至连标都治不了。”

    喝酒发热,只是将身体内的热气,迅速的挥发出去了,时间一长,其实人是会感觉到更加的寒冷。

    因此这是真的连标都治不了。

    更何况大冬天,粮食价格定然是会飞速提升的,高粱同样是粮食,真要朝廷来负担这原料费,朝廷还真不一定撑得住。

    朱棣听这苏文塘的解释,点了点头,觉得确实是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不过到也是对苏文塘是另眼相看了。

    之前还以为苏文塘虽不重权势,但却是个实打实的财迷。

    如今看来,还未必是这样。

    能说出免费酿酒分发百姓,自己大哥这孙子,还真有股子天下为公的气概。

    “这要让百姓过好这个冬,还是得在煤上入手。”

    苏文塘说道。

    朱棣点头:“这到是不错,炭太贵,木柴如今也开始涨价,唯有煤,却到没涨的太凶。”

    这是众人都清楚的尝试,甚至今日自己在问宫里太监时,那太监都是如此回他的。

    “可若是用煤,一是怕百姓不愿,而是可能更会害人性命啊。”

    皇宫里可以用煤,那是因为皇宫内的地下有通口,那烟尘并不会流进室内。

    而即便是这样,朱棣也不喜用,把那皇宫里熏的漆黑,很不好看。

    “爹说的对,这煤啊,实在是不妥。”朱高炽在一旁也是认同的点头。

    朱棣冷眼扫过:“就知道对!你给想个好点的办法啊。”

    朱高炽顿时就不说话了,眼神一转,就当块木头。

    反正咱不说话成了吧?

    这老爷子诶……

    苏文塘笑道:“也不用对伯父这么严苛,四爷爷您说的确实也对啊。”

    朱棣喝了口酒点点头。

    “但煤也并不一定就如此不中用。”苏文塘接着说道。

    朱棣,朱高炽顿时看了过来,一齐问道:“文塘你有主意了?!”

    苏文塘哭笑不得,想了想也就说个实话吧。

    “这事,我还真有。”

    朱棣立刻说道:“讲讲,给四爷爷讲讲!”

    苏文塘便说了。

    “煤炭百姓不愿使,其实只有一个愿意,浓烟呛人。”

    朱棣点头:“对!”

    “那去处掉这烟不就行了嘛。”

    朱高炽立刻笑了起来:“大侄子,你想的到的简单,但我可还没听过有谁能除去煤炭升起的浓烟。”

    苏文塘见两人不信,于是直接喊来伙计小五。

    “小五,去买一斤煤来,再买一斤生石灰,不用太好的煤炭和石灰,一般的就行。”

    小五点头,立刻去买。

    朱棣两人则是一脸奇怪的看着苏文塘,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