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立功,立言,立德

    “年轻之时,我也信奉过朱子之言,认为这世上只要书读的够多,便一能通晓世上所有道理,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发认识到这话有所偏颇,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处反驳……”

    姚广孝叹了口气,紧张的盯着朱棣手中的书籍,他怕朱棣一用力把书给撕了。

    这种圣书可不能有一点损失!

    “那这所谓的知行合一,便是告诉世人,知和行要一体?不能光读死书?”朱棣咧嘴一笑。

    “皇上通透!只是能否先放下这书?”姚广孝看到朱棣一用力,传习录都被捏出了一条印子,顿时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哈哈哈,好好好,我放下。”

    朱棣看到姚广孝这么紧张,也是轻轻的把书给放了下来。

    看到书放了下来,姚广孝赶紧一把接过,连忙护好。

    “那这么说文塘已经可以成圣了!?”朱棣问道。

    姚广孝点点头,又摇摇头:“成圣并非如此简单,立功立言立德,立言已经初见端倪,极其不凡,但立功立德可是漫漫长路,不敢说一定能达成啊。”

    古时成就圣人首先就需要做到最严苛的三条法则。

    立功,立言,立德。

    三者缺一不可。

    立下功劳,对天下百姓有所贡献,对世俗有所成就,以一己之力立下不朽之功劳。

    这一点简直太难了!

    不过这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能够达到,甚至历史上的开国君王大部分都能达成这个标准。

    这也是因此皇上会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之一。

    而立言,便是要开创一派!或者将一派达成巅峰!

    如朱熹将程朱理学推向巅峰,彻底完善,成就了圣人。

    而最后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便的立德,立下德行。

    德行是存在世人心中,难以界定的标准。

    正所谓世间无善恶,全凭心中所想。

    要让世人皆称此人有德行,有大德行,那比登天还难!

    因此前两项都有人能达到,但唯独最后一项,世间少有人能达到,便是孔圣人在这一方面,也没让世人完全信服。

    “那这么说来,成圣可不容易啊。”朱棣摇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难如登天啊,但苏文塘终究是有成圣之姿的,此人一旦成圣,就将是最闪耀的新圣!或许能于孔圣人并列庙堂!”

    姚广孝已经认定苏文塘未来成就不凡。

    “成圣最难的并非既是外界,也是自我,若是朝堂能够支持,或许成圣要快上一些吧?”

    姚广孝也并不清楚成圣之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这一脉讲究入世便是出世,走绳索修行,于高空之上感悟心神,最终修到出世之境。

    终究还是讲究出世,不染红尘。

    所以他姚广孝知晓自己这一辈子成不了佛陀,也触不到圣境。

    因为圣从俗世而来,进入俗世而去,陷入滚滚红尘之中,立在涛涛尘土之上。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上善若水,追其根本也是立足红尘,而非远离红尘。

    佛,道,儒,三家并无太大区别。

    佛陀,仙人,圣人,三者无非是三类说法,三种道路而已。

    “只要朝堂支持,文塘成圣就能变快?!”朱棣瞪眼,不知想些什么。

    姚广孝看着朱棣这副样子连忙打住。

    “不是如此简单!圣人之道还是需要自身磨炼,朝堂大开方便之门自然轻松一些,但也少了些磨砺,说不定成圣之路还会更加艰难呢。”

    老和尚的一番话,算是打消了朱棣心中小算盘。

    若是真是朝廷大力支持,就能将苏文塘抬进圣庙,他现在就开干!

    “更何况苏文塘如今的心学还并不算大成,将来大成之时才是其彻底绽放光芒,震撼世人之时。”

    姚广孝对苏文塘大肆夸奖,对其很是期待,但也没有希望如今的苏文塘顷刻之间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圣。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朱棣对要姚广孝说的话很是不满,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越发感到身体衰败,估计自己已经没多少年好活了,顶多再活个十年。

    若是在这十年内苏文塘不能成圣,他下去之后怎么对得起自己大哥?这没法交代了。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是要有过程的,这是自然天理,但姚广孝这话说的好像苏文塘得到四五十岁才能成圣一样。

    这话他不认可!

    朱家的孩子,生来就是帝王将相,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另一条光明大道,当然要快点达成这个目标了!

    不然还指望朱瞻基这小兔崽子吗?

    朱棣莫名其妙的看向朱瞻基,朱瞻基被自己爷爷这样盯着,心中发毛。

    “成圣也没什么了不起吧?将来我成为万世之君,封苏……大哥一个圣人称号不就行了!”

    朱瞻基如此说道。

    朱棣顿时气笑了:“你小兔崽子是真行啊,圣人是你随便就能封的嘛?”

    “谁敢不同意?不同意就拉出去砍了!”朱瞻基咧嘴挺胸。

    这话说的到是让朱棣心中爽快。

    “你个小兔崽子将来要是真能这样,那皇爷爷可是没算白疼你!记住,将来若是有人不同意你哥成圣,砍了他!”

    朱瞻基这时反而怂了:“真要这么做啊?会不会太过了?”

    “过什么过?他是你哥!让自己哥哥成圣,有何过分!?”

    朱瞻基顿时不敢说话了。

    这老爷子怎么越活越糊涂了,认的干孙子而已,居然说的这么绝对。

    抬苏文塘入圣庙,这事他一个少年都知道不靠谱,结果爷爷居然如此坚定。

    到底为啥啊?

    难道苏文塘是他亲孙子啊?

    朱棣看到朱瞻基眼神中蕴含不解,他心中早已将苏文塘的真正身份给埋进了内心最深处,暂时不打算对任何人说。

    只是这样对朱瞻基说道:“瞻基你应当知道爷爷有个大哥,那是你太爷爷的大儿子。”

    朱瞻基懵懂的点点头:“知晓,是懿文太子。”

    朱棣摇摇头,叹息一声:“是孝康皇帝!”

    孝康皇帝朱标,这是他大哥死后的谥号,但是朱棣上位之后将其重新改回了懿文太子。

    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操作。

    若是不改,朱棣在朝中便没有大义名分,便不算是大明朝的正统皇帝。

    所以这谥号必须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