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明月祭河山
繁体版

第十二章 酒桌上的迷雾

    “我砍下的贼人的脑袋,居然还要我去找回来,这还有天理嘛。城防司这帮没用的东西,看个死人脑袋都看不住,什么时候丢的都不清楚,一点点线索都没有,到哪去找?东奔西跑一上午,一根毛都没找到”。

    “有没有查清楚是什么人偷了那些脑袋?”有人问。

    “什么人?贼人呗”牛大力没好气地道。

    这顿饭的气氛刚开始还是非常融洽的,大家频频举杯预祝沈爷一路顺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对丢掉脑袋的猜想和议论再次摆到了桌面上,这顿饭就改成了破案研讨会。牛大力是亲临一线的指挥官,理所当然是以他的大嗓门为主,别的人只是偶尔插上一两句奇思妙想。

    末央和沈惟敬却没有加入大讨论,而是俩人小范围的讨论。

    末央举起酒杯和沈惟敬碰了一下,沈惟敬道:“这常州府要开始不太平了”。

    “沈先生,以你对倭寇的了解,他们入城抢劫最常规的做法是怎样?”末央问。

    “倭寇在沿海城镇抢劫都是流窜犯案,跑到那就抢到那。一般都是冲进去杀人抢财抢女人,抢了就跑,等官兵来,早跑的没影了。这倭寇里面也有好多汉人,抢远一点地方,一定有汉人引路,不然那些倭寇真就是无头苍蝇,也只能是误打误撞。常州府离海边可不近啊,他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一定也是有人在引路”沈惟敬道。

    “上一次我和牛大力在野菇岭遇到有十多个倭寇,干掉六个,里面也一定有引路的汉人”末央道。

    “要抢常州府,来的人不会少。即便是他们抢劫得手,要想全身而退也不会那么容易”。

    “你我都知道的道理,他们能想不到?来了就是九死一生,他们还是要来找死?”末央和沈惟敬说着讲着,把自己讲糊涂了。

    “这些倭贼来了肯定是送死。我们常州府卫指挥使司在附近有三个卫所近四千人马,你说来几十个倭贼,还不够塞牙缝的”牛大力插进话得意地道。

    听他说话的人都频频点头。

    “来来来,喝酒,喝酒”。牛大力端起酒杯“咕噜”一口干了,大家也一起端起酒杯。

    第二天吃过早饭,又安排知了读书写字,末央自己朝小楼过去。沈惟敬也早早吃过了饭,独自一人坐在桌边喝茶,见末央进来又拿过一只茶碗倒上茶放在他面前道:“阿四去叫马车了。常州府这阵子要不安宁了,末央公子可要谨慎点”。

    末央笑笑“我这里不会出什么事,倒是沈先生路上要小心。倭寇乱窜,我听说土匪也是经常出没”。末央喝了一口茶。

    “从这里到无锡县的官道倒也平坦,也没有什么山路,两天就能到了”沈惟敬道。

    阿四苦着脸走进来道:“老爷,轿车没了,都被官府征了”。

    “怎么就没了,昨天不是定金都付了吗?”沈惟敬问。

    “官府把所有的马车都征了,车行让我们等两天,一有车先仅我们用。定金也退了”。阿四把定钱放在桌上。

    “官府又再搞什么名堂,怎么把所有的马车都征了呢?”沈惟敬问。

    “听说是送户籍黄册罚没的银子到应天府”阿四道。

    末央和沈惟敬对看了一眼。“这有多少银子要送,把所有的车都征了?”末央问,“沈先生,这是老天留你在常州府多待几天,你就待着呗”末央又笑着道。

    “也只能多待几天了”沈惟敬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候,知了出现在门口道:“伯伯,三哥来了,找你有事说”。

    “好,就来。”末央应了,又和沈惟敬说几句话,就随知了回精舍。

    三儿把卖另一匹马的银子递给末央道:“这匹马多卖了一两银子”。

    末央从碎银当中捡了一块大一点的银子丢给三儿道:“拿去喝茶”。

    三儿道:“大哥,我怎么能拿你的银子”就要还回去。末央道:“既然喊我大哥,这碎银子你就拿着”。

    三儿也就不再客气了,把银子收了起来,对知了道:“知了,去到前面冲壶热茶来”。

    支走了知了,三儿道:“那个事我打听清楚了,那人来的当天见的是巡抚府的师爷,那人叫侯学仁,后来他们就到红翠坊里耍去了,第二天才从那里出来”。“好,三儿,这事我俩知道就行了,不要跟任何人再说这事”。

    三儿点头应了。

    “还有件事我想问你,户籍黄册罚没款是怎么回事?”末央问。

    知了拎着茶壶进来,给末央和三儿倒了茶,又接着写字去了。

    三儿喝了一口茶笑着问:“大哥是不是听说好多银子都送进巡抚府里了。这些银子聚齐了就被送到应天府。那些都是官府刮老百姓的钱。大哥,你才从外面回来不知道,现在人人都要登户籍纳黄册税。这黄册税就是登完户籍再出银子把户籍做成黄册,再把黄册送到应天府。”

    “怎么又出来个户籍黄册罚没款,而且还这么多?”末央问。

    “听说应天府当官的每页黄册都检查,跟以前的黄册不一样就是错,再把黄册退回各州县重做,还要交罚款,不重做不交罚款就办你的罪”。

    “该罚,各州县当官的办事认真一些不出错,不就不重做没有罚款了吗?”末央道。

    三儿苦笑了一下,又喝了一口茶说:“大哥,你不知道各州县当官的都喜欢交这个罚款啊”。

    末央吃了一惊“这些人头脑有病啊,喜欢交罚款?”

    “你以为这罚款是那些当官的出吗?他们会再把罚款数分到各里,各里再分到各甲,各甲再分到各户的头上。各家各户你就是卖房子卖地卖儿卖女都要交上这份银子,不交就拉你进官家大狱”。

    “那些个当官的怎么就喜欢交罚款,跟老百姓过不去呢?”

    “应天府叫交一两,他就说要罚二两,你说他喜不喜欢吧?”

    “原来是借机中饱私囊”末央这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我也不知道什么饱什么囊,也就是这么回事吧”三儿道,把剩下的茶全部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