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王安石
繁体版

一梦千年

    “大哥,出来吃饭了。”八九岁的刘俊应声从房间里出来了。

    看着桌子上的食物,虽然已经吃了好几天了,但吃惯了后世地沟油外卖的二十一新青年的刘俊,还是一点食欲都没有。

    看过不少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的刘俊终于被迫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村子东边那座城市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宋开封城。

    听说刚刚举办完科举考试。有一对四川来的兄弟都考上了新科进士,一家江西来的兄弟和妹婿六个一起中举。更传奇的是状元有一个二十出头的族叔,因为三十多岁的侄子得了状元比自己名次高而放弃了进士身份打算下次重考。。。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首都人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是不认识几个字的农民,但俊的便宜老爹刘老四还是在饭桌上津津乐道的和刘俊说这。老妈更是望子心切的看着刘俊,这意思是指着自己将来考个进士?

    大宋是有不少寒门状元寒门宰相之类的,但人这寒门可不是穷人啊,还是官宦世家,只不过没落了而已。欧阳修小时候是穷,不过人父辈祖辈也还是官员啊。刘俊这种撑死算个庶民。就算是新中国,要想出头也就比登天容易点。

    刘俊这辈子家里条件算是还可以,父母在这祥符县有二十来亩地,养活自己和三岁的弟弟还是可以的。

    开封城在这个年代是地球上最大的城市,号称百万人口。其中军队和官吏这些吃皇家饭的就占一多半,所以消费能力旺盛。城边郊区种粮食当然不合适,都是种菜,卖到城里比粮食挣钱多了。

    首都居民自古就有不少好处,至少粮食价格稳定的多,不用非得种粮食。各种灾年政府都会想办法稳定物价,天子脚下大规模饿死人可不是好玩的事。

    宋代蔬菜水果种类很多,白菜萝卜娃娃菜啥的天天吃,价格也还行。刘俊上世家里也是农民。家里种了几十年的香菇。夏天也种些别的菜,所以多少懂点。

    刘俊待了这几天,经过开头措手不及的惊慌,终于看开了,虽然这里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衣食住行都与后世没法比。但这也是真没办法,自己连咋来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咋回去了。就当一场梦吧。。。

    仔细思考了一下人生,今年周岁也才八岁。正常这个年纪应该上小学三年级了,可这个年代要上学可不容易。开封城里的确有不少教书先生,可这要的束脩也不低啊。家里两个儿子,父母最多供养一个。要想两个都读书,就得想办法多挣点钱啊。

    父母本来是供刘俊读书的,也已经学了两年。可现在当然是全忘了。。。。宋代的学习体系和现代是完全不一样,连汉字都不一样,这可不是繁体字,繁体字是清代才形成的,之前汉字经过千年变革,不过大体都能看懂,现在要学习怎么写。

    书籍纸张太贵了,刘俊只能找出自己以前抄写的字看看,在地上用树枝写写。还得带着三岁的弟弟,平民百姓的生活那个朝代都是这样,上世刘俊小时候村里也是这样,当然物质上要好很多。不过也是这种父母去工作挣钱,年长的孩子看着小点的孩子。那时候被看着的是自己。

    上一世自己平平无奇,按部就班的上学,工作,相亲,其实也还挺好,刘俊本身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并没有太多的雄心壮志什么的,没想到居然能遇到如此神奇的事情,用后世的知识也许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吧。

    中国历代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要想出人头地,做官是最好的方法。官员分文臣和武将,最好是做文官,不单是大宋崇文抑武,而是文官相对而言对平民门槛低一点,至少可以通过科举进入,虽然也是登天之难,但至少有个机会,而武将在这个年代基本不可能。

    有宋一代,军队大至上禁军和厢军,禁军基本都是世兵世将,都是从唐末五代时期就开始世代传承,有极强的沙陀文化特色,父死子继,相互通婚,自成体系,外人很难进入。武将级别更是如此,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根本进不去。年初去世的狄青狄枢密,际遇逆天,传奇无比,有无数贵人相助,更有当今皇帝青睐有加,加之自身能征善战,智勇双全,天地同力相助,才创造奇迹,以赎罪参军的底层身份一飞冲天,直至武将巅峰,大宋枢密使。就这样最后还是被排挤至死。

    狄青之死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自己的问题,有整个体制的问题,但核心的还是自身出身太低,大宋高级武将基本都是世代相传,相互联姻,更和皇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被弹劾的时候没有将门的支持,最后被吓死了。等到狄青下一代,就算进入将门体系了,狄青的几个儿子在大宋混的就比他爹轻松多了。

    至于厢军嘛,那就是干苦力的,基本都是各地受灾之后,官府为了维稳招收的,怕他们闹事,算是给个事业编凑合养起来。那待遇条件惨的不行,啥活都干,收入还低的不行,加上层层盘剥,到手的也就能保证饿不死。自己要真混到去当厢军,那可以去找块豆腐撞死了。

    自己家里辈辈务农,往上数多少代也没个当官的,虽然经过近百年的和平年代,又在天子脚下,家里生活条件勉强可以了,但是要想入仕也基本等于痴人说梦。光刚过去这一科据说全国就有十几万人参加考试,虽然绝大多数都在第一关发解试就被刷下来,但敢报名的绝对都是读了十年以上书的。

    后世自己虽然也读了十几年书,但知识体系和现在天壤之别。再重新学习十几年四书五经可真是要命啊。而且宋代科举和明清那时候的八股文还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主考官的影响。比如嘉佑二年这科的主考官欧阳修,直接把太学体干趴了,一群人学了好几年全废了。怪不得去骂这个真学士。

    大宋的科举直到王安石变法,要求太学统一学习他的新学,进士科都按新学来,才算有了统一的标准。虽然后来王安石被打到了,不过换了哪派人主政都按自己的学说来,这也是八股文的开端,所以王安石真是个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