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雄北宋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童贯府邸 蔡懋合议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二十五夜,京师城东童太尉府邸,太尉兼枢密院副使童贯和执政兼枢密院使蔡懋相坐于大堂,礼节性寒暄完毕。童贯并道:今日请蔡执过来,就是有一事请教蔡执,那就是这二天皇上的旨意着我院及各部衙等全力支持太子爷组建新军,不知蔡执对此有何指教也。只见蔡懋微笑道:童太尉客气了,枢密院之兵事童太尉胜我十倍有余,童太尉毕竟从监军起有着二十来年的兵事经历,论兵事组建大宋新军,应该是我向童太尉请教也。

    童贯哈哈一笑道:蔡执客气了,毕竟你是正使,我是副使,理应我得向蔡执请教也。蔡懋也笑道:童太尉不必客气,我只是来枢密院打酱油的而已,说白了就是个过渡,童太尉平西夏、平定方腊等战绩深受皇上器重,亦在军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只是暂时受了点委屈,看着目前的情景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皇上很快就会启用童太尉,这枢密院正使之位早晚是童太尉您的。当然在其位必须谋其政也,今天童太尉提起兵事了,那我的好好向童太尉请教一番,还望童太尉能指点一二也。老臣感激不尽也。

    宋朝军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于皇帝。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只有统领职权并无任免等权利,而且统领人经常调换;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吏部负责武官铨选。其核心军事部院是枢密院,由枢密院正使和枢密院副使负责总体工作,下设一十二房分管具体和各路(省级单位)事物。分别是:北面房(掌行河北路、河东路吏卒,北界边防、国信事)、河西房(掌行陕西路、麟、府、丰、岚、石、隰州、保德军吏卒,西界边防、蕃官)、支差房(掌行调发军,荆湖北路边防及京东、京西、江、淮、广南东路吏卒,迁补殿侍,选亲事官)、在京房(掌行殿前步军司事,支移兵器,川陕路边防及畿内、福建路吏卒,军头、皇城司卫兵)、教阅房(掌行中外校习,封桩阙额请给,催督驿递及荆湖南路边防)、小吏房(掌行两省内臣磨勘功过叙用,大使臣已上历任事状及校尉以上改转迁遣)、吏房(掌行差将领武臣知州军、路分都监以上及差内侍官文书)、广西房(掌行招军捕盗赏罚,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民兵房(掌行三路保甲、弓箭手)、兵籍房(掌行诸路将官差发禁兵、选补卫军文书)、支马房(掌行内外马政并坊院监牧吏卒、牧马、租课)、知杂房(掌行杂务)。

    而所谓“三衙”既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掌管禁军全部骑军、马军,其长官依次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骑兵司令)、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骑兵副司令)、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骑兵副司令及军中执法),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掌管禁军全部步兵、炮兵、水兵、弓弩兵等,其长官依次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步兵司令)、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步兵副司令)、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步兵副司令及军中执法),殿前都指挥使司,掌管内廷、皇宫、重要皇家建筑的护卫,并为皇上等皇族人员出行护卫、担任仪仗、开道等相关工作,其长官依次为殿前都指挥使(御林军司令)、殿前副都指挥使(御林军副司令)、殿前都虞候(御林军副司令及军中执法)。

    见蔡懋把话都说道这份上了,童贯便微微一笑道:蔡执夸奖了,我也只是出于运也,才偶得此薄军功所在不值一提也。若说到兵事我便提几点供蔡执参考,对我大宋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彻底全面收复燕云十六州,原因是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这就等于掐住了大宋的命门,因为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会被被严重阻隔,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而没能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等于将大宋的北方第一道防线彻底放开,北方骑兵可以纵横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当然燕云地区严密的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天然屏障还包括人为防线,那就是长城及五关。特别是燕云地区的长城,在阻挡北方铁骑入侵中原王朝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此外,该地区的“五关“在战略防御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幽平之间,以五关为形胜”这五关分别为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及渝关。雄伟险要的长城和五关构成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线。但是目前兵事松懈,加上边界百年不识兵事,恐怕这道人工防线很难防御目前风头正锐的金人铁骑,再南下就是黄河天险,然后就可以直达京师汴梁城了。

    童贯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所以这就是本朝将近半数的精锐禁军驻防在京师周边的原因,据我估算皇上和太子正是顾忌于此,所以才在京师组建大宋新军,而新军的第一要务和针对目标,必定是北方的金人铁骑,要是从纯军事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也,也是目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我之前跟金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他们的骑兵确实远胜辽国和西夏骑兵,更不用提跟我大宋相比,这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据出使者回报,辽国铁骑在金军面前那是顷刻间便灰飞烟灭也。面对如此之兵事之局,我亦十分赞同皇上和太子的兵事变革之举,组建大宋新军,不知蔡执以为如何呢?

    蔡懋沉思了片刻道:之前对边境边事略有了解,但是经童太尉这么一说,并更加具体也。听童太尉言罢确实情况不大乐观亦,虽然我对兵事不精通,但是我相信你童太尉专业人士的见解和眼光,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定会竭力支持!童贯则欣喜道:蔡执果然深明大义、忧国忧民也,此乃大宋之幸,天下百姓之幸,更是边疆将士之幸也。

    童贯接着道:兵者国之重器也,亦是国之大事也,理当慎之又慎,目前既然皇上和太子下了决心,有是下旨意执行,我感觉这事肯定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蔡懋也接道:经过童太尉这么一分析,我也确实感觉这事必须从快处理,之前太子的表现已经超越之前我的想象,总感觉变化就是那么一瞬间,不管是福宁殿诗词、还是太清楼论大观帖、或是游览艮岳、还是对茶道等的深刻理解,太子年纪轻轻便在一些方便超越我等,着简直不可思议也,也是我打心底的佩服,也许皇家对皇子特别是对太子的教育那真的跟我等不一样,我等应该庆幸能遇到一朝未来之明君也。

    童贯听罢呵呵一笑道:自古乱世出英雄,有难处明君,看来目前北方战火纷飞之际,老天爷给了我大宋朝廷一位威武霸气的开明储君,真乃是我等臣子的幸运之事也。说罢二人便在一片对未来的憧憬中规划着美好的未来........

    直至近深夜时分蔡懋才有意未尽的散去,童贯便命人去叫干儿子童师闵起来,半晌童师闵到来,行礼毕,童贯便道:闵儿明天下午去一趟东宫太子府邸,找府内夏香告诉她,晚上干爹和蔡执政深聊到午夜时分,蔡执政表示枢密院将全力支持太子爷组建大宋新军,将提供一切资源及调动全国之资源支持太子爷的新军。请太子爷放心,其他诸事都在按部就班筹备和进展中。此事就你一人知道,切不可透露给第三者,这关系到儿等及童家的未来之走势也,吾儿定要切记、切记也。只见童师闵跪拜道:谢干爹信任,小儿必将谨记干爹嘱咐,定能恪守此事,并全力办好此事,请干爹放心,要是有点点差错,干爹可取小儿项上之人头也。童贯看着童师闵半晌,越看越想念边疆的将士,只有西夏边疆的将士,历年来跟西夏不断的交战,才能锻炼出如此干练又有胆量的将士之后人也。想到此处不免多了一份惆帳便道:吾儿请起,很好,干爹相信你,下去休息吧。便亲切的出手扶起童师闵,童师闵向童贯一拱手露出坚毅的眼神便快速转身而去。

    童贯望着童师闵渐渐远去的背景消失在夜色中,便长吁一口气心念道:上天还是体谅我童贯也,为臣者能遇一明君圣君,乃是多么的难得和幸运,只是我身体亦老,不能跟随太子爷征战四方,恢复我大宋开朝之初的兵峰凌厉之势,那是该是何等的荣光也,建隆三年(963年)灭荆南、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开宝四年(971年)灭南汉、开宝八年(975年)降南唐、(978年)收吴越国和漳、泉二州......也许他们会看到我大宋再次雄起的那一天,此生甚幸也,便更加坚定了紧跟太子的步伐,缓慢抬起脚向内殿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