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雄北宋
繁体版

第十七章 蔡京家族 纳投名状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四夜,昨天无话,今天刚吃完晚饭,便见侍女来报:启禀太子爷,管家王锦和侍卫长张恒求见。我便点头示意进来,不一会儿便听见一声洪亮和苍老的声音响起:属下王锦(张恒)拜见太子爷。二位请起,都是府内老人不需此繁琐礼节,二位有事吗?我笑哈哈道。

    便见管家王锦道:启禀太子爷,府衙内各侍女、太监、侍卫、杂役等人员一共四百零七人,经过二十多天的仔细甄别核实,目前发现其来历有问题者八人,分别是太监四人、杂役四人,这是花名册名单,请太子爷过目,另水源、食材等已经安排多道检验流程,并布置多人监督,除非出现系统性问题,不然则全府上下的用水、饭食尽可请太子爷放心,说罢便呈上花名册。我便随手放在桌上,手指轻触花名册道:尔等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些人?管家王锦和侍卫长张恒对视一眼,便齐声道:听候太子爷训示!我便用手指敲击着花名册严肃道:直接秘密处理掉,以后凡是有此等类似事件一律按此处理,不必禀报。管家王锦和侍卫长张恒猛然一怔,片刻便答道:属下遵命!见此我便道:政治的游戏规则就是要吗隐忍不发,要吗一发击中便置对方于死地,任何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哪怕是假象的敌人,本府的任何事都是关乎大宋王朝的大事,皇家更无小事,任何事要是被泄露出去被歹人利用或抓住空隙,都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偌大的太子府邸首先要保证的绝对的安全及可靠,能让本太子及家人晚上睡的安心及踏实。非本太子弑杀,政治往往都是残酷无情的,尔等明白乎?管家王锦和侍卫长张恒起身跪拜道:属下愚钝,属下明白,谢太子爷!我便轻轻一推花名册道:这个拿去,尔等起来吧!

    侍卫长张恒:启禀太子爷,经过近段时间的梳理和甄别,侍卫队人员没有任何,人员都是源于禁军“上四军”及殿前司各队,目前侍卫共计一百三十八人,分三班全天候值班,另外配置府内流动执勤队全天候巡视及加前置、明哨、暗哨三级哨兵严密防护府邸安全。为了以防万一,扩大防卫纵深,府衙外增加了便服侍卫,全天候对府衙周边进行巡视,另外四香出行分别安排四位侍卫防护,太子爷及太子妃等出行,安排十二位侍卫防护,请太子爷指示!听罢道:张侍卫长,此等安排甚好,尔等辛苦了!另外对于府衙内人员,近期将其家眷全部迁于内廷西侧殿前司宿舍,以确保万无一失,此事,管家到时执本太子手谕去落实。便见二人拱手道:属下明白!正说着只见春香来报:启禀太子爷,府衙外蔡太师求见。我便道:尔等下去办差去吧,有请蔡太师,便让人准备茶水。

    不一会儿,只见春香领着蔡太师至大堂,便听见蔡太师苍老的声音响起:老臣有罪,咋敢让太子爷坐候着老臣,太子爷折老臣寿了,老臣还想多伺候皇上和太子爷几年!说罢拱手并下跪,我便连连摆手道:蔡太师言重了,本太子也是刚好在大堂喝茶凑巧而已,蔡太师请坐,春香给蔡太师上茶。

    片刻便见蔡京道:启禀太子爷,军器监长陈规已经安排妥当,另外着四子蔡绦专门负责军器监所需之贵重金属及相关人员并做好随时调集各路军械人员增调及配合,所需用度老臣亦安排妥当,非国库支用,人员手续都是通过老臣私下变通,请太子爷勿怪!听完我便哈哈一笑道:毕竟姜还是老辣,各方面考虑甚是周到,蔡太师果然老道!只见蔡京拱手道:为太子爷办事老臣甚感荣光!见春香奉上茶,我便道:蔡太师费心了,请用茶!

    蔡京茗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杯并手袖中拿出一锦盒道:启禀太子爷,近日老臣与众子商议并思索再三,决定将蔡家几十年的家业特奉先于太子爷调度使用,老臣并无他意,只是感觉太子爷非常龙所比,有着远超汉武的雄伟大略,远胜唐太宗“贞观之治”,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现在太子爷未隆登大位,无内帑可调用,老臣及蔡家几百号人这些年赞下的家业愿为太子爷的大业贡献绵薄之力,还望太子爷能成全老臣等全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听罢我便思考片刻道:蔡太师过赞了,本太子也是常人,非古代圣贤君主能比,更无太师所言的雄伟大略。只是蔡太师一家几百口经过几十年积累的家业,本太子怕受之有愧也。蔡京听闻便起身拱手道:此乃蔡家全家商议的结果,望太子爷笑纳,薄财虽不堪大用只是尽微薄之力而已。听罢便哈哈一笑道:既然蔡太师及家族有此心,那本太子也不客气了,只是暂时代为保管而已,蔡太师若有用度的地方,尽可派人来取即可,蔡太师看如何?蔡京便道:老臣一切按太子爷指示办理!

    我便示意春香过去接了锦盒,蔡京微笑的双手奉上道:那老臣告辞了,太子爷万福!听完便道:那蔡太师保重,春香送蔡太师!只见秋香放锦盒于茶几上,搀扶着蔡太师向大堂门口行去。我起身拿起锦盒并吩咐侍女道:叫会记田再安到我房间,说罢便行向偏殿。

    不一会儿只见会计田再安带着算盘进来,便手指着桌上的锦盒道:不必多礼,劳烦先生帮算下锦盒中的产业有几何?会计田安拱手道:小的遵命!便坐下来放下算盘,打开锦盒拿出里面的纸张噼里啪啦起来。我坐着便思索道:今天蔡京也来纳投名状,之前童贯纳投名状蔡京这个老狐狸一定是知道的,可是过了这么久蔡京才来,看来刚才所言不假,确实跟家人商量过了。毕竟蔡家目前可谓是家大业大,更何况蔡京的几个儿子非常人,都在朝中担任职务,五子蔡鞗还是驸马,不像童贯就几个收养的义子,看来也是下了决心看清了形势,做出这个决定也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周全,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能将蔡家的家业都交出来,绝非易事也。

    突然一声启禀太子爷,属下已经大概算清这锦盒的价值,便打断了思绪,答了声:好,辛苦田老先生了,具体是多少?便见会记田再安严肃道:禀报太子爷,此锦盒内物业价值约一百八十二万贯,包括庄园、不动产店铺、田地、宅院等,三千七百六十两黄金(北宋一两黄金等于10贯铜钱),白银合计三万四千五百两(北宋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铜钱),铜钱五万零八百贯,以上合计约二百万二千九百贯,另附粮食清单合计斤四万八千石左右及澶、郑、曹、拱州为四辅屯兵各二万,共计八万屯兵也一并呈太子爷。听罢便久久不能言语,都说蔡京贪污受贿巨大,想不到确实如此,看来是上下齐手啊,目前呈报的家业就到二百万贯之巨,那还不包括其家族运回福建老家的家业呢,更气人的还私下养了近八万的屯兵,这是要干啥?怪不得民间传谣道: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看来此言非虚也。

    想到此便道:辛苦田老先生了,麻烦先生再核对一次数目,本太子爷感觉这有点不可思议,还是慎重些为好,毕竟财务数值巨大。只见书记田再安道:小的马上再次核实,请太子爷稍后片刻!接着又是一阵噼里啪啦声音响起!

    二百多万贯,京师“上四军”禁军每个士兵月薪才一贯钱,每个士兵就能保证整个家庭衣食无忧,而蔡家的家业足足可以支撑一十五万军队一年多的薪水,这还是最优待的上禁军,要是普通的京师护卫禁军,估计可以养二年了。这还是在而今的宣和年份,要是更早些年,通货膨胀没有这么厉害,还这财富的价值还得翻好几番,看来能诈出此等巨贪也是幸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一个宰府太师家族就贪墨如此巨款,看来其他人并不比蔡家少,看来还得继续深挖此等奸臣、逆臣、宦官......

    过了片刻便见书记田再安道:启禀太子爷,小的反复核算了二次,数目跟第一次大体一致,请太子爷过目,说完便呈上核算的明细纸张。我伸手接过来道:辛苦田老先生了,尔等退下,让本太子独自呆会儿。便见众人依次而退并带上房门,我端坐在椅子上,望着前面的蔡家家业明细,深深的陷入的沉思,后人都说北宋富裕,百业兴旺,商贸发达,乃都不知看到的只是京师汴京的情景和表面现象而已,固然宋代是对商人最开放的年代,那也是以举国之力养一城而已,通过大量的钱币发现,王安石等多次的改制,最后到了目前百姓课税众多跟商人富豪形成明显的二极分化,京师汴京的繁华跟各路的乡村的贫瘠形成很具有讽刺意味的对比,看来今后的道理漫长而遥远,很多事情绝对不能一概而就,而是需要缓慢推进,兵事、国事、经济、文化......千头万绪的事,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