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54章 刘国强的小辫子

    七点五十左右,馒头堡摊位前的客人散去,刘向前累的坐在凳子上不想动。

    刘国强却仍处于亢奋之中。

    他没办法不亢奋,今天早上最少卖出去六十多个馒头堡。扁馒头都用完了,后面拿正常馒头凑合。

    这意味着,一两个小时的功夫最少赚到30块钱,比卖馒头两天赚到的还要多。刘国强从未想过赚钱可以如此容易。早上那会儿还在为每月损失168块而懊恼,现在感觉168块什么的,毛毛雨!

    扭头看到儿子坐在凳子上发呆,说道:“老二,你愣什么呢?赶紧再吆喝两句!这会儿没人了,不吆喝咋整?”

    有一个卷王父亲是什么样的体验?在线等挺急的。

    指了指表,刘向前无奈地说道:“老刘,你不看看现在几点了?哪里还有什么人?吆喝也是白费劲儿!”

    刘国强不为所动,“你又没吆喝,咋知道没人了?不要想当然!”

    “我吆喝了一早上,嗓子都疼了!爸你想吆喝,你来吧!”

    “你这孩子!多练练嗓子就不疼了。我没你吆喝的美,赶紧,快起来!别整天跟懒驴拉磨似的,干点儿啥让我催你好几次!”

    我啥时候成懒驴了?还拉磨。老刘,你说的明明是你自己好不好?

    “就剩三四个鸡蛋了,卖完了心净!老二你快点儿!”

    “那三四个鸡蛋我还想吃呢!”,刘向前心里嘀咕。嘀咕归嘀咕,不敌老刘喋喋不休地劝说,刘向前也懒得和他斗嘴。与老刘斗嘴不仅费嗓子,还得费脑子。吆喝两声,只费嗓子,省劲儿!

    也不起身,刘向前直接坐在凳子上吆喝起来。

    刘向前学精了,之前通过观察,摸清楚了馒头堡的主要目标客户。于是只在路上有这类人群出现的时候,高声吆喝两句。其余时间养嗓子。

    这个点儿,学生该上学的基本上都到学校了。余下的主要客户人群,只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至于其他的老头、老太、大妈大婶们路过了,刘向前眼皮都不抬一下。

    好在嗓子没有白费,一番吆喝下来,还真逮到几条漏网之鱼,又卖出去两三个馒头汉堡。鸡蛋彻底用光,打完收工。

    收摊后,父子二人这才张罗着吃饭。

    看老刘心情不错,刘向前提出自己上手炒土豆丝的要求。刘国强大手一挥,随你去。

    刘向前乐颠颠的去炒了一盘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土豆丝。吃饭时,问老刘:“这不加水的土豆丝,味道怎么样?”

    自顾自狼吞虎咽的刘国强,根本不理儿子的小心思。刘向前大乐,自己总算要摆脱老刘手下的煮土豆丝了,伙食水平提高了那么一丢丢。

    饭后刘向前美滋滋地盘账,卖出去18个双蛋馒头堡,49个单蛋的,共计67个。算上何静撇下的10块,一共收入119.5元。

    赚不了33.5元,只有28块。因为另外做了四个馒头堡作为样品,供顾客品尝。一个单蛋的,三个双蛋的,成本差不多是五块五。

    两个小时赚到28块,不少了。馒头店以前一整天才能赚十三块多,父子二人除了睡觉,其他的时间都耗在店里了。刘向前记得前世在商都上大学时,去校外小餐馆打工,一小时老板只愿意给10块,那会儿都2011年了。

    卖小吃果然赚钱!怪不得前世大学期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校外推小车卖肉夹馍的夫妇三四年赚了一套房。每天风吹日晒的,吃苦是真的吃苦,赚钱是真的赚钱。

    盘过账,又到了熟悉的小刘邀功环节。在馒头店里,刘国强既是父亲,也是老板。刘向前既是儿子,也是员工。有了成绩不汇报,不邀功。老板怎么赏识你?怎么给你提工资?

    听取了儿子的汇报,刘国强黑黢黢的脸上笑开了花。顾不上表扬儿子,准备起身回村,到炳富家买鸡蛋,为下午的馒头堡生意做准备。

    临出门前,刘国强提醒儿子记得把今天早上买的十斤鸡蛋记账上,用了店里多少馒头也不能忘。

    好家伙,账目清晰的生意经被老刘学到手了,时刻记在心里。

    “买鸡蛋花了多少钱?爸,您得给我个数啊!”,刘向前翻白眼,今早买了多少鸡蛋他没问,只是猜测有十斤而已。

    “三十……”,刘国强刚说出两个字,突然起了小心思。

    这馒头汉堡今天早上生意这么好,看来是能赚钱的。利润里有自家老二的两成,虽说这两成自己根本没打算给,账面上划过去我也心疼。鸡蛋价格报高一点儿,利润就能少给老二划拉点儿。

    鸡蛋是咱老刘买的,老二又没去,照着昨天的价格报他肯定不会起疑。以前只听说采购油水足,今天咱老刘也体验体验。再说价格是我凭本事砍下去的,揣自己腰包里怎么了?

    “三十几来着?买了十斤,价格和昨天一样。整天听你吹自己算术好,你自己去算!”,刘国强甩下一句话,便加快脚步,不给老二瞎琢磨的时间直接出门。

    嗯?不对劲!

    老刘说话怎么说到一半儿拐弯了?他算术水平再烂,买了十斤鸡蛋,单价乘以10,这种挪个小数点儿的简单问题还能不会?如果买了七八斤我还信一点儿!老刘昨天刚买了五斤,今天又买十斤,依着他的脾气怎么可能不杀杀价?他跑什么?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起身大步撵上老刘,站在他身前,刘向前质问道:“你没砍价?今天买的到底多少钱一斤?”

    刘国强老脸一红,嘴上仍旧倔强,“和昨天一样,还是三块八一斤!早上那么急,哪有功夫砍价?”

    “老刘你老实交代!到底什么价拿的鸡蛋,我去菜市场跑一圈就能问出来!到时候别搞得大家都难看!”,刘向前威胁,作势要出门去菜市场。

    “砍了,砍了。一斤降了三毛。”,刘国强看瞒不住,老二真跑菜市场去问了那更没脸,只得坦白。

    “好哇!老刘!买个鸡蛋你都瞎报价!生意才刚开始你就来这一套!别忘了这馒头汉堡上你可是大股东!”

    “别的人揩油水都冲着别人的裤兜,你老刘狠起来,连自己的钱都坑!”

    “今天早上你还想收馒头汉堡的钱,幸亏我拦住了!不然生意再好也抵不住你监守自盗!”

    “老刘啊老刘,你如果当官,肯定是个大贪污犯!”

    “你让我怎么说你!你现在去村里买鸡蛋,我作为馒头汉堡项目的股东之一,还怎么信任你?你再谎报价格怎么办?”

    …

    刘向前抓住了老刘的把柄,劈头盖脸就是一阵数落!心里倒是没多少愤怒,更多的是畅快!怼人原来这么爽的吗?怼到爽处甚至一蹦三尺高!

    “你你你,你这么干,我可不客气啦!钱盒子还在我手里!”

    以一句威胁收尾,刘向前结束了怼人历程。

    特么还有点儿累!这领导乱发脾气也不容易啊,他得调动情绪、组织语言、配合肢体动作,付出这么多,只为了取得一点点精神上的愉悦。嗯…俩字儿,高级!

    刘国强被儿子抓住小辫子,有脾气也发不出来。这么大人了犯错被儿子怼呛,场面着实让他尴尬。早知如此就不动那点儿小心思了,现在可好,老刘贪污,小刘真有样学样也贪污,这生意怎么做下去?

    愣了半天,刘国强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等回来时老二的气估计也消得差不多了,那时再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咋跟恁爸说话嘞?张口老刘闭口老刘,成天没大没小!不就三块钱么,你急个逑?下回肯定说实话。老二你赶紧让开,我急着去买鸡蛋办正事儿!有啥话等我回来咱再说!”,刘国强虎着脸教训儿子两句,执行自己的逃跑计划。

    “不行,我不信任你了!你这回去买鸡蛋再虚报价格怎么办?十斤贪三块,一百斤贪三十,我可受不了!”,刘向前不让路,堵住一心逃跑的老刘。

    “那你说咋整?不让我去,今儿下午的馒头汉堡还卖不卖了?你这么大点儿年纪去买鸡蛋又不中!你能耐大,你给个主意!”,逃跑失败,刘国强摊摊手,让儿子自己定。

    老刘的话有理,为了下午的生意,还真不能一直拦着。刘向前眼睛咕噜噜一转,有了办法,说道:“那你卖鸡蛋时让人家写个收据,价格数量都标清楚!以后买东西都这么干!”

    “中中中,你说咋整就咋整!这回买鸡蛋就让炳富写收据,拿回来给你看!你放心了吧!”,刘国强没想到老二真有主意,有理有据,只能接受。

    让开位置,刘向前又对现行贪污犯老刘说道:“你在村里打听打听看有没有种西红柿和生菜的,这两样在村里买肯定也比菜市场便宜!也得要收据!”

    “不用你说,恁爸我不憨!”,倔强老刘,仍不服输。

    等刘国强出门,刘向前想起今天得给周卫东厂里送馒头。老刘回村,正好顺路带过去,免得自己跑一趟。

    “爸!你等等,把周叔他们厂里的馒头带过去!”

    刘国强闻言身体一僵,心道:糟了!把这茬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