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53章 手不够用了

    有了“大明哥”带货,馒头堡摊前的生意兴旺起来。

    有人扎堆购买,能够带动其余观望顾客的消费热情。想想之前潮男带货的场景,刘向前总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

    新产品上市,“托儿”还是很重要的。

    刘向前一边忙的脚不沾地,一边细心观察馒头堡的购买人群。

    发现周叔说的没错,他眼睛是真毒啊!

    掏钱购买馒头堡的人群中,学生、年轻人是最多的。

    这些买馒头堡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都不错,每天早上在外吃早餐。看到馒头堡这种新吃食,又听摊主吹嘘这与啃哒鸡汉堡差不多。这玩意儿只在电视上看过广告,河阳目前还买不到。

    早上吃啥不是吃?吃个啃哒鸡汉堡的孪生兄弟——刘国强馒头堡,这玩意儿新奇又洋气,可比惯常吃的包子、豆浆、油条什么的有面子多了。到学校吹牛也有话题不是?买它!

    只是刘国强馒头堡这名字有些土气,不管了,到学校就说吃到了汉堡!哪有什么刘国强?

    如果像“大明哥”带货那样,三四个学生搭伴儿上门。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尝鲜,那其他同伴也都会随大流,纷纷掏钱。乐的摊主小刘合不拢嘴。

    其次是年纪比较轻的上班族,他们早上习惯起得晚,经常来不及吃早饭,或者在外买着吃。馒头堡这种拿起就走,路上就能吃的快餐,简直是依着他们的生活习惯而量身定做的。

    以后天天吃这个,岂不是能省十几分钟时间,早上可以再多睡会儿?如果摊主能配杯豆浆就更好了。不过没有豆浆也没关系,到单位了喝几口水就行!

    馒头堡里有主食,有鸡蛋,有蔬菜,营养还挺均衡。对那些经常吃不上早餐的人来说,不买一个走,就是对自己的胃,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

    ……

    总而言之,生意不错。

    问题出在刘向前这里,他做汉堡的速度跟不上趟了。有的顾客等不及干脆直接走人。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这种状况又被周卫东言中。馒头汉堡这玩意儿没可能薄利多销,因为它根本多不起来。跟卖茶叶蛋的没法比,人家一锅几十上百个。

    主要是煎蛋效率提不上来。

    煎蛋用的是店里的圆底铁炒锅,并不方便。起初刘向前一次只能煎一个,现在经过几十个煎蛋的锻炼,他能一锅煎三个了。

    先放一个,等鸡蛋在锅底定型,翻面儿,挪离锅底位置,下入第二个煎蛋,继续……锅里同时有三个煎蛋是最大数量了。刘向前手抡的飞起,大概能三十多秒出一个,效率再想提升就困难了。

    另外,灶台在店里,煎蛋不够用了得跑回去做。跑了几趟,刘向前不耐烦,指使老刘抽空把煤气灶、煤气罐搬出来。刘向前给顾客现场煎蛋,能省下不少跑路的时间。算是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摆摊都这么干!

    煎蛋的家伙事儿摆出来之后,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一直站在汉堡摊边上看西洋景的赵叔,盯着刘向前煎蛋的动作看了几眼,来了风凉话。

    “嘿,你这小子煎鸡蛋倒是舍得放油啊!”

    “啧啧!动作慢一点,煎蛋就糊了”

    刘向前不搭理他。如果馒头店的不欢迎人群排个名,这位赵叔仅次于贾张氏。这位赵叔没事干了,就跑店门口附近说风凉话,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闲情雅致。

    刘国强介绍过这位赵叔,大名赵立达,是附近有名的懒汉,整日游手好闲。老婆跟着他过了几年,受不了跑了,留下一个女儿,现在跟着他的父母过。

    他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缺钱了跑去打几天零工,或者干脆去捡点儿破烂。手头一旦有点儿钱,马上摆烂,算是90年代的三和大神。

    人家三和大神还好,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影响别人。赵立达满嘴风凉话就讨厌了,刘向前见着就烦。可人家张嘴说说话,你做生意的又能怎么着?当恶霸揍他?算了吧,刘家在河阳县城人单势孤,不挨欺负那就偷着乐吧!

    赵立达长得倒是不赖,估计当年能找到媳妇儿是拜脸所赐,颜狗什么年代都有。只可惜太过于不修边幅,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白瞎了那张脸。身上穿的不是捡来的,就是邻居看不过眼送的旧衣服。这一点,颇有后世犀利哥的风范。

    估计现在赵立达正处于摆烂期,不然也不会有闲工夫来看西洋景,说风凉话。

    对刘摊主的无视,赵立达不以为意,他对此早已习惯了。

    又盯着煎蛋锅看了一会儿,赵立达突然指着锅里的一个煎蛋,说道:“我要这个,给我做个一块五的馒头汉堡!”

    这把刘向前整不会了,“这个煎蛋平平无奇,是走了什么大运,有幸被赵叔您给看上了?”

    不理会刘向前的阴阳怪气,赵叔说话了,“这个鸡蛋个头大!摆摊儿的,你别废话,赶紧给我做一个,我拿去给我闺女尝尝鲜!”

    “好吧,赵叔您这西洋景没白看。鸡蛋大小都记在心里!服气!”

    顾客有要求,当然得尽力满足。刘向前用赵立达指定的鸡蛋,做了一个馒头堡,递过去。

    看着赵立达匆匆离开的背影,刘向前也琢磨过味儿来了。估计是这会儿买馒头堡的学生比较多,赵叔看多了,记起自己还有个女儿,想尽尽做父亲的责任。

    赵立达的趣事儿只是插曲,汉堡摊的生意是真好起来了。你想,三和大神赵立达都忍不住出手购买了,那一般人还能忍得住?

    买汉堡的顾客没断过,不时扎堆儿,搞得刘摊主手忙脚乱。

    刘向前感觉这手不够用了!

    他倒是想找老刘帮忙,可馒头摊儿上的顾客三三两两地一直不断。看着倒是清闲,却根本脱不开身。

    直到七点半左右,馒头摊前的顾客少了,刘国强才能抽身过来帮忙。

    煎蛋这种讲求效率的工作,指定不能交给老刘。刘国强就在那儿夹馒头汉堡,西红柿和生菜不够用的时候,他也跑去洗菜切片。

    刘向前专心致志的做煎蛋。

    分工明确后,馒头汉堡的生产效率提高不少,手快了一分钟能出两个。

    枯燥重复的劳动中,总是容易走神。刘向前琢磨起提高煎蛋效率的办法,想到了前世见过的铁板烧,用铁板煎鸡蛋似乎能快点儿?

    有了铁板,煎蛋之余还能做鸡蛋灌饼和烤冷面。刘向前咽了口唾沫,有点怀念它们的味道了。

    难道自己要拾起前世填肚子的本事,把烤冷面和鸡蛋灌饼做起来?

    不要啊,自己跑去搞街头小吃了,老刘怎么办?馒头店怎么办?把馒头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这个吹出去的牛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