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44章 刘国强馒头堡

    今天的刘家馒头店外比较新鲜,支起了两个摊位,明显是要卖两样东西。

    前来店里买馒头的顾客看到了,不免问上两句。

    刘向前热情的介绍一番馒头汉堡这种新吃食,吹一吹自家产品与啃哒鸡、洋快餐的渊源。

    顾客们起初都很感兴趣,啃哒鸡、洋快餐听着就高大上!可问出价格后纷纷摇头,直说两块钱太贵了。

    即便刘向前请他们品尝,人们也纷纷拒绝。

    大部分人都是要面子的,一个馒头汉堡两块钱,摊主切了八块。一块两毛多,顶一个馒头了。既然不打算买,何必沾人家做小买卖的这点儿便宜?

    只尝不买这种事情,除了贾张氏这类人,一般人干不出来。

    七八位顾客来了又去,挥挥手不带走一个汉堡。

    只有一位不差钱的大爷问明了情况后,买了个一块五的馒头汉堡,拎回去尝尝鲜。

    面对这种情况,刘向前并不慌张。

    能在六点多出门的,都是勤快人。来买馒头的,家里早餐只是缺份主食而已,没必要花那份冤枉钱。

    老刘看到这一幕,凑过来数了数盘子里的煎蛋,十四个,成本价高达七块。换算一下,这得卖出去三百六十多个馒头才能赚回来。

    小气病发作,胸口微痛,抱怨道:“我说的咋样?生意不好做吧!你一口气煎了十几个鸡蛋,这下砸手里了吧!”

    “这才刚到六点半,街上没几个人!等人多了生意自然会有!大清早的,爸,你别说丧气话!多晦气!”

    为了不听刘国强老和尚念经,刘向前不惜挥舞迷信大棒!

    怕不吉利,刘国强乖乖地闭上了嘴。

    咦,老刘真对这个有忌讳?嘿嘿,以后对付起他来,又多了一把武器。迷信大棒效果非凡,刘向前得意。

    老刘闭上了嘴,可琢磨琢磨又不是那个味儿。想起昨天光买酱料和原料,花去了八十多。如果全赔了,卖馒头得五六天才能赚回来,着急啊!

    看刘国强一副欲言又止、神思不属的模样。刘向前刚被狗叼走的良心,又被塞回来了。老刘急的团团转,自己看着也闹心。

    想了想,刘向前说道:“要不我吆喝两声?”

    刘国强眼睛一亮,还是老二有办法,催促道:“那你快试试!”

    刘老二挥挥手,赶老爹离开,说他在旁边,影响自己酝酿感情。

    刘家馒头店一直是坐地生意,哪有什么走街串巷叫卖的经验?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刘向前清清嗓子,几次张开嘴都没叫出声!

    也不是嫌丢人啥的,只是感觉很怪异。路上人不多,街面比较安静。自己这一嗓子吼出来,总觉得像个二傻子!

    老刘回到馒头摊后,一直关注着这边。老二跟个癞蛤蟆似的,张张嘴又合上,再张嘴再合上。

    刘国强想笑又笑不出来,开了嘲讽,“剩蛋货!你中不中!?”

    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刘向前直接怼回去,“当然…”,张嘴话说到一半儿却拐了个弯,“…你能耐你上!”

    老刘不忿,这有啥难的?菜市场满大街都是吆喝声,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准备给儿子打个样,让他好好学学,不要整天眼高手低!

    “中中中!你学着点儿!”

    刘国强咳了两声,清清嗓子,张了张嘴,却同样没吆喝出声来。

    场面有些尴尬了,牛皮刚吹出去就破了。

    刘国强心虚地瞄了老二一眼,见这兔崽子在幸灾乐祸,一脸欠揍的模样。

    老脸红了红,恼羞成怒地对儿子吼道:“还不是你瞎折腾?!昨天跟我讨价还价那股劲儿呢?!只会在家窝里横,出门干啥啥不中!”

    “你上去不也是个哑巴?还好意思吼我,到底是谁只会窝里横?”,划掉,这话没怼出去。

    虽然心里很想这么过瘾的怼一怼,可老刘一副要吃人的模样。顾忌他的一手擀面杖,小刘最终只敢怂怂的在心里吐槽。

    有道是解决不了麻烦,还解决不了找麻烦的人?估计刘国强眼里,刘老二现在就是那个找麻烦的。

    也怪自己嘴贱,没事儿瞎出什么馊主意?

    “吆喝就吆喝,有啥难的?”,弱弱的回敬了老刘一句,刘向前反思。

    不用找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说到底还是嫌丢人。不能做嘴强王者,咱得支棱起来。赚钱嘛,不寒碜!

    回想一下电视里沿街叫卖的场景,刘向前又做了一番心里建设。

    咬咬牙,眼一闭,心一横,大声喊道:“瞧一瞧,看一看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馒头汉堡,两元一个!好吃不贵,价格实惠!”。

    刘国强欣慰的点点头,老二怪上道,这不吆喝的挺好嘛!

    吆喝声在大街上回荡,刘向前睁开眼睛。马路上,除了极个别人会好奇的扭头瞅两眼外,其余人该干什么干什么!

    咦……吆喝叫卖并不难嘛!

    只要我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一嗓子过后,刘老二吆喝的更起劲儿了。人呐就这样,脸皮戳一次没破,再多戳戳便长厚了。

    反复吆喝了几遍,刘向前感觉只有这几句词儿,重复单调,没有新意。体现不出咱【河阳馒头王】的水平,结合现实编了几句新的顺口溜!

    “有馍有菜,方便快捷!营养丰富,别有风味!”

    “借鉴外国快餐,做出河阳风味!”

    刘国强听得频频点头,老二怪会吆喝的。还能编两句顺口溜,书没白读!什么外国快餐的,弄得挺洋气,肯定能吸引人!

    破孩子这回表现不错!馒头汉堡挣钱了,可以考虑给老二点儿零花!

    正琢磨该奖励儿子几毛钱呢?刘国强耳边传来一句新的顺口溜!

    “刘国强馒头堡,河阳人自己的汉堡!只要两块钱,只要两块钱!”

    “两块钱,你就能品尝到商都啃哒鸡,七八块钱排队才能吃到的汉堡!”

    刘国强的脸瞬间黑下来,什么玩意儿?怎么就刘国强馒头堡了?坑爹货,你爹的名字是这么用的?

    吃人的目光如同刀子般直刺刘老二!

    刘向前正在兴头上,哪关注这个?继续吆喝:

    “刘国强馒头堡,河阳人自己的汉堡!只要两块钱,只要两块钱!”

    “两块钱您买不了吃亏,两块钱您买不了上当!”

    “两块钱您就能品尝到商都啃哒鸡里,七八块钱才能买到的汉堡!”

    除了刘国强馒头堡那句,其余的完全是一元店,两元店里的叫卖词儿,魔性洗脑,让人上头。

    与“王八蛋老板黄鹤带着小姨子跑了”相比,虽然少了点故事性,可琅琅上口,吆喝起来后根本停不下来!具有成瘾性。

    刘老二越叫越兴奋,老刘忍不了了,低声喝道:“刘向前,你给我停下!啥逑刘国强馒头堡?难听死了!你给我换一句,不准用我的大名!”

    小刘翻白眼。

    刘国强馒头堡怎么难听了?

    没听过王致和臭豆腐,王守义十三香吗?老干妈商标干脆直接用陶华碧女士的半身照!

    没见后世开满全国的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连锁店吗?张亮和杨国福这俩名字,难道比刘国强好听?

    开个餐馆都得把名字和产品挂钩!XXX水煎包、XXX胡辣汤、XXX羊肉烩面之类的店名遍地都是!你甭管好不好吃吧,挂出来就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

    顾客们一看店名,不管听没听过这人吧,都会下意识的觉得老板应该有两把刷子,味道肯定不错!不然敢明晃晃的把名字摆上去?还不够丢人的。

    老刘大惊小怪,没见识!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

    转天儿这馒头汉堡被别的小摊小贩学去了,也吹自己是河阳第一家咋整?把馒头堡与刘国强绑定,别人好意思叫馒头汉堡,好意思叫刘国强么?敢这么干,他爹能把他腿打折!

    “用你名字咋了?卖馒头堡丢你人了!两块一个的馒头堡,不比两毛一个的馒头贵?人家王守义十三香卖的多好,咱家都买过!”,现在没法儿多解释,刘向前先用一句话,把刘国强的无理要求堵回去。

    “那你说馒头汉堡,馒头堡不行,听着跟满头包似的……”,老刘话里的怨念,挡都挡不住。

    是吗?

    咦……馒头堡,满头包。

    刘国强馒头堡,刘国强满头包……

    啊…哈哈哈哈…啊哈…

    没心没肺的笑了两声,既然如此,那就……那就更不能改了!

    刘向前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样多好!人们听到后,不就更容易记住了?馒头汉堡喊起来多拗口!”

    老二这理乍一听有点儿歪,可仔细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儿。刘国强满头包比刘国强馒头堡,更容易让人记忆。

    刘国强想反驳几句,一时还找不出话来。

    “一传十,十传百,相当于给咱们免费做宣传、打广告!爸,您得高兴!这种好事儿,哪儿找去!”,兴奋地补上这么一句,刘老二完成绝杀!简直是坏透了。

    老刘欲言又止。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算了算了,为了生计,刘国强满头包就满头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