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4章 从小卖蒸馍,啥事都见过(中)

    正畅想时,摊位前来了一个头发花白,有些驼背的干瘦老头。

    刘向前碰巧也认识,这位是住东边居民区的王大爷,他经常早上来店里买馒头,而且每次只买一个。

    由于行为特点鲜明,刘向前曾以为王大爷是个独居的鳏夫,特意向刘国强打听。

    没成想老刘说,“王老头家里三代单传,儿子30多岁才让媳妇儿给家里生了个孙子,一家人整天围着孙子转,宝贝得不行!王老头每天早上特意来店里买一个馒头给孙子当早饭。”

    “他们家里其他人都不吃吗?”刘向前好奇。

    “吃家里自己做的。”

    这种宠爱令人咋舌,刘向前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王大爷早,又来给您孙子买早餐了?”,刘向前招呼道。

    “是啊,还是拿一个。”王大爷回答道,只是情绪不高。

    “天天吃我们家的大白馒头,您孙子肯定能长得高高壮壮,身体健康!”,刘向前自吹自擂的同时,不忘记说一些王大爷爱听的话。

    前世最后三个月的白酒销售生涯教育刘向前,自吹自擂和拍客户马屁是卖东西的基本技能。

    听到有人祝福自家宝贝孙子,王大爷的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是啊,你们家馒头确实做的不错!只是现在的小孩子,不比以前,昨天馒头买回去居然闹着说馒头吃腻了。我小时候不说白面馒头,二合面馒头能吃到就美得不行,哪里会吃腻?!”,说完叹了一口气。

    刘向前哈哈一笑,想起了前世熬夜刷小视频时看到的【100种馒头的花式吃法】,说道:“大爷,您别担心,我给您出一个主意,保证您孙子今天吃馒头不用费心!”

    王大爷闻言眼睛一亮,问道:”什么主意?你说,能行的话,我今天买两个!”。

    “哈哈,行!馒头一早上吃俩儿,早日长到一米八!”,先是开了一句玩笑,刘向前接着说,“非常简单!您先用油煎一个鸡蛋,撒上点儿盐和五香粉,把馒头掰开煎蛋夹里边,跟个肉夹馍似的,保证您孙子胃口大开!”。

    王大爷起初并不在意,馒头夹鸡蛋嘛有什么稀奇的?

    但听到像肉夹馍,想起自家宝贝孙子上次吃肉夹馍时狼吞虎咽的模样,这才重视起来,觉得这办法不错!

    “你小子还挺会吃!今天给我装两个馒头,我回家就让孩儿他妈煎俩鸡蛋夹里边,给孩子尝尝!”

    刘向前哈哈一笑,说道:“您放心,小孩儿保准喜欢!我小时候为了吃这一口,可没少祸祸家里的鸡蛋。一个不过瘾夹两个,搞得我奶奶后来都把鸡蛋藏起来!亲身体验,这可比干吃馒头和白水煮蛋味道强多了!”。

    王大爷点点头,自家孙子确实不喜欢吃煮鸡蛋,每次都把蛋黄扔掉,把自己心疼得不行。付钱后提着馒头急匆匆地回家去了。

    自此陆陆续续有人上门,大部分是附近居民区的回头客。一部分顾客是起晚了,没时间烙饼,急匆匆地跑来买几个馒头回去当主食。

    有路过的,看到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感觉不错,也会买几个回去尝尝鲜。

    到七点半左右客流就少了,刘向前抽空算了算,馒头卖出了不到二百个。

    这个结果让刘向前皱起眉头,从六点到现在一个半小时,感觉顾客也不少,没想到才卖出这么点儿,合计不到四十块钱。

    仔细想想也对,并非每位顾客来都会一块两块的买馒头,更多的是两三个,还有只买一个的。看着人不少,其实流水并没有多少。

    刘向前有些发愁,早上生意高峰期已过,才这么点儿营业额。别说利润了,就这惨淡的营收,什么时候能攒够资金对店里的设备进行升级?

    添置和面机的小目标遥遥无期,前途简直一片昏暗,正思索间有道尖刻的声音传来。

    “今天刘黑子怎么没出摊儿,换了个小孩?”

    刘向前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原主记忆里老刘并没有这个外号,而且听来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熟人之间开玩笑的样子。

    扭头看去,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妈,身量富态,吊三角眼,一身蓝黑碎花棉衣,看面相就知道十分不好惹。

    “刘国强是我爸,他这会儿有事不在。大妈您要买馒头?”,先是强调了一下老刘的大名,刘向前接着问道。

    “哦……你就是刘黑子那个在学校打架被开除的儿子啊!你在学校不学好,这卖的馒头还能吃吗?”。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被学校开除这事儿都成社区新闻了。

    被人揭了短处刘向前心里很不爽,对方说话又这么难听,刘向前是真不想伺候。可想起老刘的暴脾气和其回家前的交待,只能忍住心中不快,说道:“瞧您说的,谁出摊儿馒头都一样!都是我爸做的,哪会不能吃?大妈,您要多少?“

    吊三角眼大妈不答,反而大拉拉地问:“小伙子,知道你得喊我什么不知道?”,仿佛自己是刘向前的亲戚长辈一般。

    这大妈肯定和我们家不沾亲,不然老刘早和我说过了!要知道这年头农村人有个城里亲戚还是很长面子的一件事儿。

    对方一看就不是个好说话的,而且到店前张口就敌意满满,估计是曾经和老刘有过节,今天来找麻烦。看老刘人不在,觉得我年纪小,诈唬一下!

    刘向前在心里快速分析后,不回答,对着吊三角眼大妈咧嘴傻笑。

    “我们家和你爸可认识好多年了,他当年能从后泉村进饮料厂,还是靠着我们家老贾!”

    老刘当年进厂不是走武爷爷的门路吗?打小起逢年过节,老刘都要带着孩子去登门拜访,这点前身记忆里还是清楚的。哪里又冒出来个老贾?

    心里虽然腻歪,可开门做生意,不能摆脸色。刘向前仍然笑着说,“哪能不认识贾家大妈您呢?在家里总听我爸提起您和贾大伯。您看看要几个,馒头刚出笼没多久,正热乎着呢!”

    贾家大妈闻言脸色一变,抽了抽鼻子,大声嚷道:“怎么有股酸味儿?!刘黑子不会是今天馒头蒸坏了,不敢见人,让你个小孩子出来糊弄事儿吧!”

    突然抬高的声音把刘向前吓了一跳,听到内容后更是脸色一变!这人绝对是来闹事的,这不睁眼说瞎话,故意要坏馒头店的名声嘛!

    环顾一圈,果然附近有好几个人扭头朝馒头店看过来。

    刘向前大脑CPU疯狂运转,想出个办法。

    喉头滚动一下,也扯起嗓子,争取让附近注意到这里动静的人都能听到,“大妈,您可快别拿我一个小孩儿逗闷子了!这馒头都卖了一早上了,没有一个人说闻到有酸味!您再仔细闻闻!”。

    喊话的同时,刘向前掀开笼盖,用手把笼屉里的蒸气朝外赶了赶,一副坦坦荡荡,不怕大家来看的样子。

    不等贾家大妈再说话,又高声说道:“家里地该锄草了,我爸今天五点多忙完就回村,把店交给了我!您可别再拿我开涮了,这白白胖胖的大馒头要是今天卖不出去,小本儿买卖赔了钱,我爸回来得拿皮带抽我!”,语气里夹杂着些委屈,说到最后甚至带上了点儿颤音。

    这番表现半是演戏,半是真实。没办法,老刘武德充沛,挨过毒打的小刘深感惶惶。

    一番操作下来,刘向前让该听的人听到了,想看热闹的人看到了,最后再卖一个惨,应该能消弭对面大妈造成的不良影响。

    果然,几个附近原本扭头看过来的人,此时已对这边的动静失去兴趣,该干嘛干嘛去了。

    “贾家的!你可别看老刘今天不在,欺负人家一个小孩子,做点小买卖不容易!”,一道浑厚的男声传来。

    刘向前听到有人帮腔,精神一振,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扭头朝声音来处望去,看看是谁在关键时刻仗义执言,解救自己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