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灵,万物生
繁体版

第十五章 苦瓜之死

    鹿图显圣,收尽宋军神兵,仁宗骑虎难下,司徒恪的一句话如石沉大海,未见半字回音。

    兵不能退,二十万雄兵不战而败,仁宗便是帝位尚在,但威信全无。人还得杀,上到辽太后,下到虾兵蟹将,杀一个便是一份荣誉,俘一名便是一重交代。

    向臣子与黎民的交代。

    两军将位之旁,多的是伴君多年的皇亲近卫,他们都知道这点圣上心思?可却谁都不敢吭声。

    雷鸣般的佛号再一次在阴云密布的疆场上响起,萧太后皱紧眉头看向国师苦瓜,这一遭,她可没有传话于他。国师这是在......抗命!

    “哈哈哈哈,仁宗!贫僧不过一句妄语,竟诓骗了一朝天子二十余载,我心甚慰。鹿图,族运?一族之气脉,岂是一人一画便可左右得了的?那鹿图气运是假,贫僧的法力是真,如若不信,问问你那四位废物部下便知。”

    众圣使一听被点了名,赶紧双腿并拢,含胸低头,把一道道怯懦的小眼神飘向仁宗。

    仁宗闷哼一声,兀自顺了口气。

    苦瓜见宋军默认败北之实,趁势规劝道:“今日若再战下去,唯有生灵涂炭,宋辽修睦邻之好多年,何苦毁于一旦,贫僧倒有一提议......”

    苦瓜这边口若悬河,华芯童在画里差点没笑出声,心想这和尚还真敢夸口,什么事都敢往自己身上揽啊。

    画外,鬼泣之声突兀响起,苦瓜的话有了回应,司徒恪施法传音道:“什么提议,说来听听。”

    苦瓜道:“耶律宗真一介凡人,那幅拙画也不过空有其名,仁宗若有意制衡,不如以我换下国君与画,两国重修旧好,至于贫僧......是生是死,悉随尊便。”

    话音一落,窃语四起,宋仁宗帐外,众人已经议论开来。萧太后这边则瞧着城上悬坐的国师苦瓜,眼中皆是敬重之意。

    秋风乍起,阴云愈浓。

    宋仁宗答应了苦瓜的提议,耶律宗真捧着画,自宋军大帐中走出,脚上镣铐摩擦着泥泞的土地,步履艰难。

    辽军这边,萧绰亲自将五花大绑的苦瓜带出城门,太后挽尊,以手相扶,这便是倾国之恩,恩重如山。

    两军阵列的前头,弓箭手已经搭起了百柄弯弓,临阵以待,若交换途中情况有变,手上的弓箭会毫不犹豫的射出,将战火重燃。

    五步、四步、三步......

    疆场正中,耶律宗真与苦瓜终于相见,苦瓜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

    “阿弥陀佛,我萧清自幼流落他乡,历经磨难,于魔窟之中逃生,幸得吾王照拂,知遇之恩,来生再报!”

    耶律宗真听罢,竟单膝跪了下去:“上师大义,以一人之力,救我族于危亡,当的起本王一跪。从今而后,上京之中必有上师一处金身法相,受我族人千年香火,万人朝拜!”

    “谢了。”苦瓜点头,伸手搀起辽国之主。

    二人神情泰然,错身而过,各自走向了该去的地方,只是那背道而行的刹那,他们各自红了眼眶。

    风,停了。

    黑云中酝酿已久的电闪雷鸣轰然而至,涤荡着战场上数百年来染血的亡灵。

    骤雨倾盆,像是天空开了一道泄洪的裂口,水潮漫灌而下。华芯童木然待在画中,他那万千年来早已古井无波的心,竟涌出了一丝波澜。夹着遗憾、裹着不忍。

    天子立威,应时当刻。耶律宗真才被辽军接入城中,苦瓜已经被送上了断头台。

    仁宗就是要那辽军亲眼看着,这万众敬仰的辽国国师,身首异处,再不能护佑大辽子民。

    “斩!”

    仁宗之令,穿破雨幕。

    鲜血,在断头台上飞溅,一代“恶僧”,就此伏诛。

    景佑十七年,宋起兵伐辽,数十万兵马前赴后继......那一战,只死了一个人,大辽国师——苦瓜。

    “画是没有,我记得好像是本现世里的《古今志怪》,成书作者已经无从考究了,书里说了一位恶僧,善御火,误烧了帝王灵卷,引得天降异象,灵精现世,惩治了妖僧。”

    目睹了这一切的华芯童怔怔栖于画中,回想起舒璃向他所述书中的故事。现在看来,哪有什么恶僧,哪里烧了灵卷,又哪来什么天降异象?

    “书里太多黑白颠倒,还是画好些。”华芯童将手搭在太阳穴上,似是要卸去这份略显沉重的记忆。

    恍惚间,他感受到一丝熟悉的气息自远处的断头台出现,像是一种灵气,但又细碎的很。

    他承念而起,捕捉着那丝异样的灵气飘然落至苦瓜尸首前,却看见雾态的幽魂正在暴雨中弥散。苦瓜此生既已终了,华芯童以灵态现身相见,自不会再搅动因果,他信手一握,将苦瓜的魂灵攒成一枚灵珠,置于手心。

    没等华芯童开口,灵珠却先笑了:“我萧清这一世,最该谢的人,应当就是你了吧。只是没想到我苦寻良久,终只能死后相见。如果我猜的不错,救过我两次的人是您。”

    华芯童轻声道:“不错,有点悟性。”

    灵珠道:“我原以为,身后有隐世大能相助,我真是那天选之人,此生定成丰功伟业,想不到还是妥不过一个‘死’字。人死了......会去哪呢?那地方,冷吗?”

    华芯童摇摇头:“这,我也不知。”

    “那我还能在您手中,待多久呢?”

    “最多半柱香的时间。”

    “那您,一定是有话问我吧。”

    华芯童点点头,忽觉这一介凡人,虽命轻寿短,活的倒也通透。他微一沉吟,想着和尚身上这一丝灵气,定不是凡人魂魄之气,而和尚异于常人之处,便是那御火神通。

    索性,华芯童直接开口道:“你那御火之能,因何得来?”

    以凝为灵珠的苦瓜忙回道:“十六岁那年,我于汴梁永泰寺中生火做饭,却被烟火呛晕,倒在灶坑里。将死之时,我隐约感到双目被灶火灼烧,睁眼便见火焰汇入双眼,自此便得了这功法。”

    华芯童听完便举起灵珠晃了晃,果然瞧见珠内灵气躁动,一股火苗横冲直撞,似要冲破灵珠一样。华芯童试着与那火苗对话,可不论换了哪种语言,甚至尝试了手势、意念沟通,都没得到回应。

    华芯童叹了口气,自己也解不出其中蹊跷,见苦瓜魂灵未消,便闲聊着帮他解惑。

    没想到这被晃晕的憨僧开口第一句便是:“你为啥不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