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准备好就穿越
繁体版

第16章奖励到账,双喜临门

    “初入乱世系列任务(3/5):

    求贤若渴

    幽州城南的卧龙岗上正有一位怀才不遇的大贤在等待着自己的明主,请宿主收服诸葛孔明,让世人明白燕王的求贤若渴,渴望改变的心情,建立自己的名望,这样更多仁人志士才能投靠宿主。

    任务时限:无。

    任务状态:已完成。

    请宿主选择,政治,军事,经济,民生,人才任意一项,剩余时间五秒。”

    赵恪正缩在被窝里,准备接收任务奖励。

    “政治?军事?经济?民生?赵恪完全没有选择的兴趣。

    在某种程度上,赵恪现在根本没有地盘,没有军队,没有百姓,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所以赵恪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了人才,毕竟前两次无论是卫青还是孔明,人才红利自己是实打实吃到的。

    没有卫青自己的很多事根本办不成,不过孔明来的时间太短,现在还体现不了他的实力。

    “我选择人才。”赵恪没有丝毫犹豫。

    “宿主已选择人才,此次召唤偏向统率,请宿主选择。

    一,战国时期,四大名将,武安君,李牧。

    二,秦末时期,西楚霸王,项羽。

    三,秦末汉初,汉初三杰之一,淮阴侯,韩信。

    四,三国时期,温侯,吕布。

    五,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

    赵恪听到系统的名单,立刻陷入沉思。

    这五个最先舍弃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自己一个没兵没势的燕王,吕布这家伙不一定服自己。

    其次,项羽,理由也是一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赵恪当然想手底下多一个项羽一样的猛将。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势力太弱了,自己恐怕压不住项羽。

    至于剩下三个,李牧,韩信,徐达。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的主要战绩是对抗北方匈奴,在反击和防御能力上十分出色。

    李牧的主要战绩集中在抗击匈奴和保家卫国上,相比韩信徐达,大规模兵团对决的经验较少,尤其是在复杂的战争或统一战争中几乎没有啥战绩。

    这也是历史的原因,不是说李牧没有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如果李牧在秦国,战绩不一定会比秦国的两位差,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比着韩信,徐达在大兵团作战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韩信就不说了,赵恪从小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他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的忠诚问题就有待商榷了。

    而且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韩信估计还真看不上。

    当年,他投靠刘邦,刘邦给了一个治粟都尉,韩信根本看不上,直接就走。

    总之,韩信对自己的本事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也有着十分的自信。自己不给个大将军,韩信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打天下。

    相比之下,赵恪还是觉得徐达最靠谱。

    首先,个人武力。徐达出身农家,自幼习武,能从普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肯定有一定武艺基础。

    其次,徐达大兵团作战能力绝对也是历史级别,从徐达北伐时的战略布局,高效指挥,协同作战都能体现徐达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最后,就是徐达性格,他战功赫赫但是行事低调,治军严谨,深受士兵爱戴的同时,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综合来说,还是徐达比较适合现在的赵恪。

    “我选择徐达。”

    赵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开口道。

    “宿主已选择,徐达目前身份是锦衣卫第三小队队长,在宿主不断宣扬新思想后,深受启发,对宿主忠心耿耿。”

    系统的机械人声在赵恪脑海中回荡。

    “好,这下我不用再费心招揽了。”

    赵恪听到徐达就在锦衣卫中,还是小队长之一,内心十分高兴。

    “初入乱世系列任务(4/5):

    雪中送炭

    今年燕云地区冬季节气骤转,温度降至历年罕见之低,连绵不断的寒潮使燕云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尤以边陲乡村及贫寒之家为甚,他们保暖衣物匮乏,御寒设施简易,艰难应对此番冰雪严冬。

    请宿主在冬季帮助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村子,让他们安全过冬。

    任务时限:无

    任务状态:未完成”

    系统在发布奖励的同时又发布了新的任务。

    就在赵恪准备继续睡觉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房外传来。

    “王爷!王爷!”

    “大清早的,吵什么嘛。”

    赵恪在柔软的大床上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觉,太困了!

    没办法,他太爱学习了!昨天晚上又和慕容潇学到深夜才入睡,这还没睡多久,大早上又被系统叫起来发布奖励。

    “王爷,好消息啊!”

    赵恪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小丫鬟琳儿。

    小丫鬟的脸蛋红扑扑的,有些婴儿肥,可爱极了。

    “琳儿,什么好消息呀?”

    “王爷,刚刚萧王妃帮王爷给静王妃说话,没想到静王妃同意解除王爷的禁足啦!王爷,这算不算好消息?”

    “哈哈!琳儿,让王爷亲两口。本王很开心。”

    赵恪说完抱着琳儿在她软糯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琳儿本就红扑扑的脸蛋显得更红了,脸颊就像布满傍晚的红霞。

    “王爷,你……”

    “咱先走了,谢谢你琳儿。”

    赵恪趁说话的这会儿功夫已经熟练地穿好繁琐的长衣,提着自己的配剑出门了,只留下一脸红晕的琳儿在原地发呆。

    “孔明!孔明!告诉你个好消息,咱的禁足已经解除了。”

    在那天赵恪和卫青拜访诸葛亮之后,诸葛亮第二天便来到王府,任职于赵恪麾下。

    赵恪安排他管理自己的小金库,辅佐卫青帮助锦衣卫的训练,做锦衣卫的思想工作,顺便分担谢钧的一点压力等等。

    这不是要把谢钧手里的权力分走,而是考虑到谢钧一把年纪了,本身有一些王府的琐事,现在还要晚上加班,谢钧就是想加把劲帮赵恪干事业也是有心无力了,年纪上来了,不服老不行。

    相反,孔明现在正年富力强,帮谢钧分担点工作也还游刃有余,谢钧是算是两朝老人,赵恪在心里早就都把他当作长辈一样。

    “是吗?殿下,可喜可贺啊!我们的计划终于可以开始了。”

    孔明摇着羽扇笑道。

    “那事不宜迟,孔明你去采集一些路上所需物品,规划行进路线,只到万事具备,我们就以游玩的名义立刻出发。”

    “遵命,殿下。”

    孔明说完便下去准备了。

    赵恪又去跑到王府后院空地,准备去看看卫青,让他也准备一下。

    刚到王府空地,赵恪便看到整齐划一的队伍正在空地上齐步走。

    啪!啪!啪!

    空地上将近五十个人一齐行走,动作整齐划一,每次落地都在青石砖上落下清脆的响声。

    动作整齐,姿势标准,让赵恪仿佛看到了后世的军队影子,当然想到达后世的效果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正专心致志训练卫队的卫青在高台上站着,眼神不断游走于队伍之间。

    队伍分成五排,算上队长一排十个人,此时五个队长正在队列外,专心的看着盯着自己的那一列,看看有没有人出错。

    赵恪此时也注意到了队伍外的五个队长。

    第一个比较皮肤黑的是陈彪,最开始训练的时候,赵恪还记得罚过他跑圈,只是没想到后来还当上队长了。

    后面比较青涩的是程度,在思想课上学习积极,爱问问题,经常把谢钧问的哑口无言,还要赵恪来解围。他平时爱跟在卫青后面,十分崇拜卫青。

    另一个比较清瘦的是李裕,他平时沉默寡言,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但令赵恪没想到的是,他是这个队伍为数不多识字的人,也给赵恪留下了一些印象。

    还有两个队长,赵恪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了,只记得他们饭量极大,前几次吃饭的时候都把赵恪惊住了。

    他还是头次见一次能吃五大碗米饭的人,另一个人一顿吃了十几个馒头,赵恪都怕他们把胃吃坏了。

    卫青看见赵恪来训练场,立刻走下高台向赵恪打招呼。

    “殿下,有何吩咐?”

    因为赵恪平时一般都是在花园或者书房,只有晚上回来后院转转。平时训练是卫青全权负责,今天赵恪白天一来,卫青有些疑惑。

    “卫青,本王的禁足令解除了,这几天要有行动,我们准备南下,你提前准备一下。”

    卫青听到赵恪的话,心中一喜,于是抱了抱拳,立刻回去开始准备了。

    “对了,卫青你把徐达叫过来,咱有话要说。”

    卫青立马跑步去到队伍里。

    “徐达,出列。”

    队外的一个队长走向卫青,卫青在他耳朵边说了几句话,他便跑向了赵恪这边。

    “殿下,某就是徐达。”

    赵恪抬头,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大汉正站在自己面前。

    他身材魁梧伟岸,身高八尺有余,体格壮硕且筋骨强健,显然是常年锻炼所形成的坚韧体魄。

    他的脸庞方正,颌部线条硬朗,鼻梁高挺,眉毛浓密而略带弧度,双眼深邃明亮,犹如鹰瞵虎视。

    比之卫青的英武,徐达少了几分儒雅,多了几分军人的粗狂霸气。

    赵恪盯着徐达看了会儿,缓缓开口。

    “徐达,你是队长中唯一一个王府的人,也是为数不多识字的人,我听卫青说过你,好好干,现在我们的队伍人数太少,以后一定会有你大展身手的时候,我和卫青都很看好你。”

    “承蒙殿下和卫指挥使关心,属下一定会尽心辅佐殿下。”

    徐达面色依旧,只是表了表忠心。

    难道当这种大将军的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吗?赵恪有些纳闷。

    赵恪笑着拍了拍徐达宽厚的肩膀,就让他回去继续训练了。

    赵恪则是看着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