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 又一曲终散了

    八月二十三,短暂的休整了一日后,明军再次踏上强攻之路。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明军在强攻路上,全军毫无怨言,一同踏上了强攻之路。

    缘由也简单的很,兵部尚书邝埜,亲自披甲先登。

    若非如此,早在文臣们下达强攻命令时,明军便会直接去哗变杀儒狗了。

    邝埜将法剑托付给王佐后,便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先登攻城之路。

    士气已然降到冰点,基层勋贵、将士们对文臣的不信任却达到高潮,

    邝埜除了自身亲自披甲先登出征外,实在想不到其他激起明军士气的方法了。

    有一名永乐年间的进士带头,明军迈着扎实的脚步,一步步向大同镇城墙靠近。

    虽然军士们口头上骂文臣们儒狗,但打心底里,每个大明人还是很敬重读书人的。

    再多的读书人去干龌龊肮脏之事,也无法掩盖,地朝历史上星光璀璨的读书人,

    后者才是真正负重背负地朝前行之人,

    而前者,不过是在后者的光芒下,给自己强行贴金的男盗女娼之徒。

    好似显得是个读书人、是个官员,便可媲美人类历史上的璀璨之星。

    邝埜算不得璀璨之星,但他的节气,也让他无法彻底同流合污。

    邝埜手持剑盾,顶着瓦剌方面的箭雨,一步步向大同镇城墙靠近。

    到底是将军的全甲,哪怕有飞箭划过盾牌,也射不穿邝埜身上的铠甲。

    显眼的铠甲吸引了也先太师的注意,也先太师也明白,是这名将领强提了一波南人的士气,才促使了今日南人们能有攻城的勇气。

    邝埜跟随云梯走到护城河旁,开始借助云梯登城,

    在邝埜的身先士卒下,明军也迸发出了高昂的士气。

    但站在城墙上的也先太师明白,明军此时不过是回光返照,

    只要能击杀这名身先士卒的明军将领,明军士气必崩溃到更低的深渊。

    在几名亲卫的保护下,邝埜登上了城墙,开始依靠兵械之优,与瓦剌人激战。

    到底是老了,邝埜才砍了不到一刻钟,便气喘吁吁了起来。

    但邝埜能砍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亲临一线,还是最残酷的强攻血战。

    明军的士气空前高涨,在邝埜的带领下如潮水般一波波冲击着城墙。

    “嗖~”

    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直接射死了一名邝埜身边的护卫。

    “嗖嗖嗖~”

    接连的利箭飞来,邝埜身边的护卫们应声倒地。

    不一会,邝埜身边便无一站立明军。

    几十名瓦剌雄鹰围了上来,他们要绞杀这名明军将领,好去找也先太师要份厚赏。

    “嗖~”

    最后一支利箭飞来,直接射在了邝埜的脚前。

    邝埜抬头看去,才发现了射箭之人正是瓦剌的领袖——也先太师。

    “把他交给本太师来。”

    “是,太师!”

    也先太师推开身边的儿郎们,提刀走到了邝埜面前。

    也先太师用刀指向邝埜,前者要用最涨士气的办法,来虐杀后者。

    “你便是南人的头领是吧,看本太师如何轻取你的首级。”

    “你也别说本太师欺负你,刚刚能数箭,都是本太师亲射,其精力消耗,不比你砍那几人省事。”

    “多说无益。”

    邝埜只冷冷的回了四个字,便用剑锋指向也先太师。

    也先太师也不继续废话,向身边瓦剌儿郎们证明对方是南人首领便可。

    瓦剌首领阵斩南人首领,此事一传出,瓦剌守军定然士气大增。

    也先太师提刀与邝埜对砍,短短三五个回合,邝埜便知自己要命丧此处了。

    双方的实力差距,属实是太大了。

    若没有身上这幅铠甲,邝埜连一个回合都招架不住。

    邝埜又坚持了几个回合,还是被也先太师找准了机会,一刀刺向了铠甲的薄弱处,捅穿了邝埜。

    邝埜甚至感觉不到痛处,只感觉一种解脱感油然而生,手中的长剑盾牌,顺势脱落跌地。

    临死前,邝埜的一生如走马灯般闪过,

    可能是死前的回光返照,邝埜的思路突然清晰了起来,想通了北伐大军的蹊跷之处。

    圣上啊圣上,你到底算计了有多深?

    是从什么时候便开始算计我们了?

    是昨日的勉励圣旨,还是更早的任命圣旨,亦或者是最初的出征圣旨?

    难不成整个北伐之旅,在您眼中只是一场大戏,或者一盘您亲手下的棋吗?

    邝埜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头看向了西方的京师。

    我邝埜当棋子倒无所谓,万千京营当棋子也无所谓,

    食君俸、为君亡。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可大同镇的百姓呢?

    北伐大军里二十余万的农夫呢?

    圣上您若真有以天地为棋盘的本领,又为何用平民百姓之命,化为棋盘上可随意割舍的棋子?

    唉~

    邝埜越想,便放心不下大明的子民,此等妖孽的君王,对百姓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脑海中的走马灯忽明忽暗起来,邝埜是没机会见证未来了。

    在邝埜的走马灯临近熄灭之时,闪现了瞬息于冕,

    可能只有那个青年,能限制圣上了。

    邝埜现在还记得,于冕眼中的那份仁义。

    一份比其父于谦还要纯粹、还要炽热,却藏得无比之深的仁义。

    于监正、于小友,老夫再也没机会教你观政了。

    “噗!”

    邝埜重重的吐出一口鲜血,直接喷到了也先太师的脸上。

    也先太师也不恼怒,只是淡然的擦了把脸,再看向邝埜时,才发现邝埜已经魂归九天。

    死后的邝埜也得不到安宁,也先太师拽下邝埜的头甲,一刀砍下了邝埜的头颅。

    随即也先太师高举邝埜头颅,对着附近的明军高声喝道:

    “统帅已诛,还不快快投降!”

    “统帅已诛,还不快快投降!”

    “统帅已……”

    看着也先太师手中的邝埜头颅,明军们心生退意。

    不出两刻钟,明军的攻城军队全部退下,退回了明军大帐之中。

    任凭文官们如何叫嚣军纪之重要,甚至要大用军棍、长鞭之刑,

    明军也躲在军营里,不肯出战。

    最后一个能身先士卒的文臣,倒下了。

    其余的文臣,不值得士兵们为之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