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铁证如山

    于冕牵马而行,队伍中除了两名锦衣卫愿意陪行,其余人依旧快马向京城赶去。

    人人都很心急,想要回到京城一探究竟,看看京师里到底出了什么意外?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嘉靖又为何如此纵容文臣。

    总之,每个人心中都有万千疑惑,需要进京解惑。

    与浩浩荡荡出征时不同,众人回京时,并没有人来迎接他们。

    没有皇命,一众勋贵也只能先回自家府邸,从留京家人口中,了解京师最近的变数。

    而王山便不同了,孤家寡人的宦官何来家人一说,

    任在司礼监的他,直接奔向司礼监,去找干爹王振复命去了。

    名义上是复命,实则是关心王振是否出事,

    王山在进京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非是与王振一同死无葬身之地。

    王山一见着王振,看着王振如常的脸,心中的担忧与挂念瞬化为眼泪,哭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王振见王山的奔波劳苦样儿,心中也难忍平静,泪弦暗中拨动。

    可现在人多眼杂,王振不能过于表露感情。

    当大太监的,最忌讳在外人面前表露私情,大太监靠的便是恐骇来驭下。

    “你们先下去,我和我干儿许久未见,让我们爷俩单独唠唠。”

    “诺。”

    一众下人退下,父子二人皆放下戒备,直接相拥而泣。

    “干爹看干儿你真瘦了不少,这一路可是苦了你啊。”

    “不苦、不苦,能为干爹分忧便好。”

    “和干爹说说,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不等王山询问京师情况,王振先问起了王山差事办的如何。

    王山擦了擦眼泪、收拢了收拢感情,开始将事儿缓缓道来。

    “北境贪腐案的实证,干儿已经找到,事儿也闹大了。”

    “关窍便是此物,还请干爹过目。”

    王山从怀中取出一个麻袋,交到了王振手中。

    王振翻看了几眼稀松平常的麻袋,一点也看不出和北境贪腐案有什么关联。

    “干儿,这不过是一麻袋,寻常百姓家都有用它装粮的。”

    “干爹你先看这里,上面有户部的印记,都是于谦收粮时,为了防止贪腐,特别做的。”

    “除了上有户部印记外,又有何特殊之处?”

    “只靠这一点,可做不了北境贪腐案的呈堂证供。”

    “干爹,你把麻袋里外翻看一下。”

    王振顺着王山的话,把麻袋里外翻了个面。

    大同镇官粮五个大字赫然显现。

    此时即便王山不解释,王振也猜出了个大概。

    “干爹”

    “那些贪官污吏胆大妄为至极,卖给于谦的粮,不少还用官仓的麻袋装着,”

    “只不过把里外面翻了个面,便充作民粮销售。”

    “干儿,除了大同镇外,没别的地方儿的了?”

    大同镇已经易主了一次,只要大军光复大同镇,自可随意清洗大同镇的官员,

    北境贪腐案中,大同镇的贪腐之证,最为无关紧要。

    “除了大同镇的外,干儿还收集到了太原、宣府等地的官粮粮袋。”

    “只不过大同镇的最多。”

    王山没说为啥大同镇的最多,还不是因为王山给郭敬写信催粮,搞得大同镇的粮运的最多也最急,换新粮袋的却最少。

    这事本身也属于可提不可提,王山知道,干爹王振又不关心哪来的证据、怎么来的证据。

    “而且于谦那个老东西的性子,干爹你又不是不知道。”

    “只要能在大殿上拿出此证,于谦不止不会假辩此物为伪证,还会主动申请彻查此案。”

    “到时候咱们只需要顺水推舟,准了于谦去查案,”

    “有了于谦这位兵部侍郎的出面主持,加上他的性子,这事想不闹大都难。”

    王振一边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边将麻袋锁入柜中。

    “干儿你干得不错,”

    “此看似普通的麻袋,便可帮咱们父子二人完成那两件事。”

    王山给王振使了个眼色,示意是第三件事还说不说了。

    王振仿佛没有看见一般,继续将麻袋锁好。

    至于第三件事,王振问都不打算问了,故而没有理会王山的眼色。

    对于王振来说,现在有证据便好,不论大小证据,有证据就是铁证如山。

    大同镇易主、甘肃与辽东两镇艰难抵抗、北境其余各地大肆卖粮,

    凡与北境贪腐案所牵扯的人,都没有任何底气来妄动了。

    只要圣上想查案,任何证据皆是铁证,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王山见王振没有回应,也不主动提起第三件事了。

    “干儿,你快收拾、收拾脸面,等等随我去见皇爷。”

    “见皇爷?”

    “干爹您不是被皇爷编排了吗?”

    “咱们还能见得着皇爷?”

    “谁和你说干爹我被皇爷编排了?”

    王振与王山父子二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对方。

    “那干儿我为啥被召回京城?”

    “眼瞅着干儿便能和英国公拿下大同镇,彻底解决也先孽畜,干儿怎么说也能混个功劳,给干爹您长长脸。”

    “干儿被此时召回,干儿的第一想法便是干爹您出意外了,”

    “我一路上给干儿吓的,别说多心里悬乎了。”

    王山的关心之语让王振颇为舒适,

    王振见过太多趋炎附势之人了,王山听得出来什么话真、什么话假,

    所有干儿中,王山这个带点蠢笨,最得王振喜欢。

    无他,只因王山真的关心王振。

    王振将王山搂入怀中,拍了拍王山的脑袋。

    “干爹我也不清楚为何召回干儿你,但干爹和你保证,干爹的位置,目前还没人能动。”

    “别说动了,那些逆子们,瞅都不配瞅一眼。”

    “干爹没事便好,干爹没事便好。”

    “收好了心,等等随干爹我去见皇爷。”

    “干儿明白。”

    听了干爹话,王山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痛快的放下。

    王振帮王山整理了整理仪容,父子二人便一同进紫禁城面圣。

    嘉靖此时如常在乾清宫内修行,坐在软榻上,吐纳着《九阳真经》修来的真气。

    王山在王振的带领下,进入了乾清宫之内。

    王振带王山走到碎砖处前,指了指地上少一块砖的地方,让王山跪了上去。

    “陛下,王山一进京,奴婢便依你的意思,把他给您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