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丢了便丢了

    游牧的不封刀,并非一上来就冲入人户家大杀四方。

    而是先掠夺财物,后奸赢异性,再杀人取乐。

    首次入户,瓦剌人只会抢财物,连粮都不一定会动;

    次入,便开始抢夺粮;

    次次入,才轮得到掳走妇女;

    发展到最后,才轮得到虐杀为乐……

    被劫掠的百姓逐步麻木,明白世上没人救得了他们,一步步彻底沦为劫掠者的玩物。

    这个转变的过程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

    反正对于大同镇百姓来说,讨论快慢没有意义。

    每个大同镇人睁眼的第一件事,便是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活着,

    走出房门,看着街道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与奸嬴异性的瓦剌人,他们亦然生活在了地狱。

    没有人能救他们了吗?

    哪怕是给个痛快也行,

    没有死的勇气,活着又是折磨,

    行尸走肉也不过如此。

    -----------------

    八月初一,瓦剌大肆劫掠屠城之事传入北伐大军中。

    张辅召集众将领,共同商讨大同镇问题。

    众人一进入大帐,张辅便把瓦剌屠城的情报传阅众人。

    大部分将领看完书信后,脸色一黑、沉默不语。

    “英国公、井驸马!”

    “十几万大同镇人!那是十几万的大同镇人!”

    “他们也是大明的百姓,是需要保护的百姓。”

    “咱们出征不就是为了保护百姓吗?”

    “怎么现在百姓被屠戮,咱们却在这里坐视不管?!?!”

    一直想要突袭的将领再一次发话,声嘶力竭的向众人吼道。

    “诸君,末将也懂兵法,知道兵之大事不可意气用事,特别是不可妇人之仁。。”

    “但今日不论是否给末将调兵,末将毅非去大同镇不可!”

    “末将一人一骑,也要奋力杀敌,拯救大同镇百姓。”

    话还没完全落地,这名将领便提着刀向大帐外走去。

    “啪!”

    英国公张辅忍不住了,直接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胡闹!”

    “你也知道兵事不可意气用事!”

    “你现在去了大同镇,哪怕杀了十个、百个鞑子,又能改变什么?”

    张辅到底是英国公,几句话下去,离席将领也停住了脚步。

    “你要留在军中,统御一方,才能更好的拯救大同镇百姓,拯救大明的子民!”

    “若你真要孤身前去大同镇,你才真是弃大明子民于不顾的罪人!”

    张辅都说如此重话了,一时间大帐内无人敢反驳张辅。

    除了一人,官场愣头青——于冕。

    于冕坐在次首座,毫不畏惧张辅严厉的口气,当面质问了起来。

    “那大同镇怎么办?”

    “大同镇人该怎么办!”

    于冕在京师外待了近五年,也尽力试着救过人,

    可数万的流民于冕救不过来,尽全力帮助的上千的孤儿,活下来的也不足百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磨掉了于冕刚穿越时,幻想救国救民的宏图壮志,

    让于冕只想活好当下,只力所能及的去帮助看得见的百姓。

    至于看不见的,于冕不去想,不敢去想,

    因为于冕知道自己想了也管不了,只是徒增悲伤。

    但人都是会发生改变的,自从被皇帝征辟后,于冕一直思考一个问题——

    假如、假如于冕真的站在十字路口,拥有左右万民沧桑的机会,于冕该何去何从?

    在与邝埜参政时,于冕自己先暂时回答了自己:

    做好自己为官一方的本分便好,也不去多管闲事,更不去淌过多的浑水。

    但邝埜却从于冕的行为举止,认定了于冕一定会成为为国为明的好官。

    于冕起初没有遂了邝埜的愿,

    尽可能的回避结交,尽可能的躲杂事,尽可能的孑然一身,

    但随着大军的远征,于冕见识了更多的大明,紫禁城外的大明,京师外的大明,真实的大明。

    于冕曾经被磨灭了的心气,不断的重现,

    特别是听说要放弃大同镇人后,于冕的心在每一个深夜,折磨着于冕。

    现在,于冕要去试着当一个为国为民的人了!

    大同镇之民,当然也是民。

    “于监正,你年轻气盛本驸马理解,但你还是莫激动。”

    “大同镇之难,不会因为你的激动而发生丝毫改变。”

    “现在五万骑兵在大同,大同镇周边三十里内均为平原,咱们虽有三十余万大军,可真正久经操练的士兵不过十万。”

    “在平原上,咱们没有丝毫胜算,”

    “也先近日的屠城,很可能是激怒我们的诱敌之策,为了大局考虑,咱们不可轻举妄动!”

    井源身为迂回包抄计划的制定者,是大帐中最反对直接作战的人。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井源明白,五万草原骑兵非百万精锐不可力敌。

    “谁说非要在平原上打。”

    “咱们可以攻城,我不信鞑子的骑兵能在城墙上横冲直撞。”

    于冕从小到大,是一个喜欢下意识反驳他人的多嘴货,在互联网时代又称杠精。

    让于冕惹得一身骚不假,但也练就了一个反应极其机敏、临场小聪明不断的大脑。

    今日,于冕便要用它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围杀瓦剌大军的办法。

    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赌计划!

    “攻城?只要咱们一靠近大同镇,大同镇内的瓦剌人便会主动出城迎战。”

    “野战咱们毫无胜算,便不可能逼近城墙进行攻城。”

    古代攻城战中,守城方具有的优势不只是城高墙厚,还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当攻城方远道而来时,守城方完全可以主动奇袭,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我没记错的话,十万京营中,有足足两万多的骑兵。”

    “两万骑兵别说五万鞑子骑兵了,五千都不一定能敌的过,有何用之?”

    “不需要他们与骑兵正面作战,只需要搅浑水便可。”

    于冕走到大帐内的舆图旁,指向了大同镇西北方百里开外的山川。

    “大军先向大同西北方向行军,给也先一种我们不敢野战的错觉。”

    于冕的手指在舆图上滑动,指向了大同北部三十里处的一小山丘。

    “我听一个大同的孤儿说过,此山丛林密布不说,还时常起雾,藏不下咱们的大军,”

    “但在夜色下藏个几千骑兵、甚至一万骑兵都轻轻松松。”

    “大部队吸引也先的注意力,小股骑兵趁机藏入此山林。”

    “几千骑兵又有何用,他们对上五万鞑子骑兵不也是送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