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万不可行

    七月十七日,瓦剌围大同的第三日。

    一场绵雨过后,大同镇附近的土地变得柔和泥泞了起来。

    寅时三刻,东城门微开,十几名大同镇人鱼贯而出。

    正如也先太师的设想一样,大同镇出现了逃亡者。

    首批逃亡者是一户马姓家族,家中世代在大同镇里做工为生。

    在往常的时节,马家众人靠着一手修补军械的手艺,不止饿不死,还算得上大同镇中的富足人家。

    可现在大同镇被围,粮食价格瞬间暴涨,

    马家又不是富商、地主之家,一没存粮二没豪金,那点家产根本扛不住战争的洗礼。

    在给军队修补军械之时,马家老大听闻了瓦剌从东城门方向撤军的事儿,

    回想起家中十几口吃饭的嘴,以及一日一价格的粮价,马家老大壮起胆子贿赂东城门守卫,要带着全家老小出逃。

    思前考后,马家老大最终决定在天亮前出城,

    这个时间点是人最困的时间段,逃过蒙

    “几位兵爷,这是提前说好的。”

    马家老大取出十几两银子,交到了守卫手中。

    守卫颠了颠重量,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马家老大见守卫满意,赶忙带着全家老小向东逃去。

    十几人还没走几步,便被守卫叫住。

    “马大,你等等。”

    “兵爷,你还有什么事吗?”

    被称为马大的马家老大回头,满脸紧张的看向守卫们。

    马大把所有钱都用来买粮和贿赂守卫了,如果现在守卫还和马大要挟索贿,马大一分钱也掏不出来了。

    万幸守卫还挺讲道义,不止没有索贿,还给马家众人指了条明路。

    “趁着天黑,你们一直往东走去,千万别沿着官道走。”

    “大约走上个二十里,那里有一条小河,”

    “水不过腰,你们可以直接淌过去,只要过了河,蒙古人就再也追不上你们了。”

    “谢谢官爷提点,我们这就走。”

    马家上下向守卫拜谢后,赶忙向东快步逃走。

    十几人跑了几里路后,队伍中一名女娃娃向身旁叔叔看去。

    “二叔,你说蒙古人真的发现不了吗?”

    “侄女你放心吧,天色这么黑,鞑子肯定发现不了咱们。”

    “那咱们去了京城后,皇帝天爷真的会管咱们吗?”

    “肯定管,皇帝天爷爱民如子,肯定会管咱们的。”

    “嗯嗯,我信二叔,二叔你从来不会骗我的。”

    二叔也不知道京师外的流民何其悲惨,此时他也只能哄哄自己的侄女了。

    二十里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等众人跑到河边时,太阳刚好微微露脸。

    小河有数十米宽,看上去却不深,目测最深处不过一米有余。

    可水深这个东西,并不是目测能看准的,马家众人一时间无人敢下水。

    “我眼睛好,还稍微有点水性,”

    “我先给大家探探路!”

    刚刚被称为二叔的壮年汉子脱鞋下水,第一个替众人试水。

    可能是昨夜的小雨,水深比守卫说的深一些,最深处漫过了二叔胸腔。

    “各位水不深,你们就按我走的那条路慢慢走。”

    二叔上岸后,满脸笑容的回头向马家众人呼喊。

    可惜小河流水声盖住了喊声,众人只看见了二叔神情动作上的欣喜。

    劫后余生的欣喜。

    二叔不管对面听不听得见,继续向对面教导如何过河,

    “注意扶好娃娃,小心被河底石头滑到,实在不行让老大他们背着娃娃过。”

    喊着喊着,二叔突然神色一变,眼神中也充斥着恐慌。

    二叔眼神很好,远远看见了几十个黑点,

    每个黑点都是一名瓦剌骑兵,他们正在向河边走来。

    “鞑子的追兵来了!”

    “赶快过河!”

    众人听不清二叔喊什么,依旧慢悠悠的脱鞋脱袜,想过河时尽可能少湿一点。

    二叔越说越着急,手脚并用的给众人打信号,叫他们快过河。

    “快下水!”

    “别脱鞋脱袜了!快跑!”

    众人很不解,二叔为何变得如此奇怪?

    “滴答答~”

    身后传来了的马蹄声,为他们解惑了。

    由于昨夜的绵雨,再加上瓦剌缺铁,大部分骑兵并没有打马掌,这支瓦剌骑兵的脚步声并不大,

    直到这支骑兵靠近到不远处时,马蹄声才被听到。

    “鞑子来抓咱们了!”

    “快跑!”

    众人纷纷跳水而入,急慌向河对岸冲去,完全顾不上留在岸边的行李与干粮。

    本来天色也不太明亮,二叔的喊声也被河水声盖过,这支骑兵并没有发现马家众人。

    可现在众人在水里一拨棱,动静便大了起来,瓦剌骑兵们也发觉了众人。

    “兄弟们,那边好像有十几个南人要过河。”

    “走,去杀了他们!”

    “我刚刚看见好像有几个娘们,谁也别抢,老子必须要有一个。”

    “先到先得,凭什么一定给你。”

    “那便要比比谁的马快了。”

    四条腿的到底是比两条腿的快,众人过河还不够十米,骑兵便跑到了河边。

    瓦剌骑兵淌入水中,轻松捅死了几名汉子,又抓住了几个妇女。

    其余的马家人根本不敢搭救,不顾一切的向河对岸跑去。

    不少人身上的干粮,也掉落入了河水中。

    甚至有一个脚滑的,直接跌入水中溺水而亡。

    骑兵们也不急,慢慢悠悠的享受着虐杀乐趣。

    河底滑润无比,一名瓦剌骑兵不小心侧滑倒地。

    马儿倒下后胡乱蹬腿,险些踹到其他骑兵。

    其余瓦剌骑兵警觉了起来,赶忙调转马头上岸。

    “兄弟们,反正他们的财物还在岸边,女人们也被咱们抓到差不多了,咱们没必要追过河了。”

    “说的对,咱们还要给其他兄弟们打水,若是回去了太迟也不好。”

    瓦剌骑兵们挑开马家遗留的行李,发现只是一堆衣服后,便绑着女人们走了。

    马家众人出城时有近二十人,现在成功过河的却只剩下五人:

    二叔、三个汉子和最开始问话的小女孩。

    “二叔,行李都丢了,粮也没了。咱们真的能逃去京城吗?”

    “能,肯定能,二叔肯定能让你去京城。”

    “只要到了京城,一切便会好起来的。”

    二叔摸了摸仅剩的几块干粮,强作镇定的安慰着侄女。

    马家五人看向东方,向东方一步步走去,向京师走去,

    那里有唯一可能救他们的人——皇帝天爷。

    马家只是拉开了大同镇人逃亡的序幕,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同镇人,会试着从东城门逃亡。

    大同镇内不止有马家外,还有李家、张家、王家……

    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余粮,对于他们来说,哪怕出城后九死一生,也比留在大同镇十死无生强。

    在老百姓眼中,皇帝天爷肯定和话本说的一样:

    平日不管百姓只是奸臣蒙蔽圣听,只要能让皇帝天爷知道实情,皇帝天爷一定会管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