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十章 人人都骂王振,人人都想当王振

    于谦对于冕的负面情绪,归根结底是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爱。

    于谦自己以及祖上数代,全是大明朝科举卷出来的官员,结果于冕反而去从事贱商和修仙,如今还蛊惑圣上修玄,于谦能不气吗?

    于谦把于冕推给邝埜后,快步走回房间处理公务。

    邝埜对于谦的为人为官极其敬佩,爱屋及乌,邝埜对于冕的第一印象也不错。

    “于冕,你这些年在京城里的名声也不错,再加上常言道‘虎父无犬子’,我相信你可以和令尊一样当一个好官。”

    “随我一起来,我来教教你如何处理政务。”

    邝埜带着于冕没走几步,兵部一众大小官员围了上来。

    “邝尚书,您每日都是要处理兵部军机要务的,若是让于冕直接参您的政,不是拔苗助长吗?”

    “要我说,还是先让于监正来和我学习一些简单的基础政务,由浅入深,等于监正熟悉了基本政务的处理流程,再去找您观政。”

    “此言差矣,你分管的是兵部后勤事宜,那有什么好学的,应该先让于监正和我一起了解大明的军制。”

    “你也说了于监正要由浅入深,咱们可是兵部,于监正要是连最基本的军制都不熟悉,何谈学习其他政务的处理方式?”

    刚刚还在对着于谦落井下石、说风凉话的大小官员们,现在反而一拥而上抢于冕这个香饽饽了。

    在场的老油条、老狐狸都不蠢,听于谦的描述,于冕简在帝心,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王振。

    不趁着现在讨好于冕,等于冕以后上位了,可不一定巴结的到了。

    “诶诶诶,我刚刚好像听见于监正要入朝为官了,按规矩不应该先来我礼部学习礼法吗?”

    “万一早朝于监正一不小心御前失礼了,这个罪你们兵部替我们礼部担吗?”

    “于监正现在才刚刚观政,又不用日日上朝,还是先来我吏部登记在册,好为于监正按时发放俸禄。”

    不只是兵部官员想靠于冕走捷径,门口其他五部的官员也凑了上来。

    在此时的大明朝,人人都骂王振不假,但人人又都想成为王振。

    他们骂的不是王振祸乱朝纲,而是在骂王振抢了他们祸乱朝纲的位置。

    真有当王振、或者当王振党羽的好机会,他们比狗见了骨头都兴奋。

    几名大臣挡在邝埜与于冕的中间,不停的劝导于冕先来自己的部门,由自己先教导于冕何为“官场之道”。

    看着眼前熟悉无比的大明官场,邝埜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唉。”

    邝埜默不作声走向自己的房间,他不知道于冕的本心究竟是如何。

    万一于冕本心想当一个庸臣贪官,邝埜此时强行带走于冕、影响于冕结交党羽,恐怕是因此会被于冕记恨上。

    邝埜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大明朝的官场,他只能保护想当好官的人不会被玷污。

    于冕到底是和于谦一样的好官,还是一个大明官场中普通的庸臣呢?

    决定权在于冕自己手上。

    邝埜离开后,于冕身边的大臣们更加肆无忌惮了,拥簇着于冕向兵部大门走去。

    没办法,兵部那几个官员还是挤不过其他五部的官员。

    于冕被一众人裹挟出了兵部大门,一直不说话的于冕终于忍不住了。

    “各位大人,请等一下。”

    “于监正怎么了?是不是工部那些莽夫挤着您了?”

    “胡说什么呢?我刚刚明明看见是吏部有人踩到于监正的尊脚了。”

    “你!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

    “你们不要再吵了。”

    于冕再一次打断了这帮官员,觉得这帮官员根本不像读书人自喻的“圣贤”,反而像市侩的商人。

    其中的差距无非是商人为了利,官员为了权。

    “你们的意思我都懂。”

    “这样吧,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各位直接竞价吧。”

    “竞价?竞什么价?”

    “竞我跟谁去观政的价啊!”

    “你们所有人轮流出钱,谁出的钱多,我跟谁去观政。”

    “???”

    于冕此话一出,所有官员脸又一次开始抽抽了,而且抽抽的比刚刚还厉害。

    于冕真不愧是于谦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谦还不懂官场的“潜规则”。

    哪有索贿在大厅广众之下明着索贿的。

    大家都是在私下场合谈好贿赂的东西,然后借着对方办宴会的时机,用送贺礼的方式送给对方。

    “于监正,咱们大明朝自有律法,哪有官员出售带自己观政名额的呢?”

    “莫要说笑了,于监正还是快随我去礼部学习礼法吧。”

    于冕肯定懂得这些“潜规则”,但于冕今天偏偏要当众索贿。

    “我没在说笑,算了吧,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是在和你们要钱。”

    “谁给我的钱多,谁就是我于冕的朋友,不给钱?”

    “哪里凉快去哪里呆着去。”

    当众贿赂可和带于冕观政完全不同,在公众场合下向于冕贿赂,相当于把一把刀递给了嘉靖。

    于冕深得圣眷的时候,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嘉靖肯定不会追究。

    但若于冕倒台了,所有贿赂于冕的人都难逃一死。

    虽然于冕也不知道皇帝为啥突然修玄,但一朝得宠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

    于冕急需组建一个政治联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众索贿这一手,能在快速构建班底的同时,保证这些人未来绝对忠诚于于冕。

    六部官员们当官的日子比于冕做人的日子都长,他们也想得明白当众索贿是什么意思,这是于冕要他们效忠。

    大好的机会摆在六部官员的面前,他们却迟疑了。

    让这些人豁出命追随于冕,去拼搏一个权势滔天的未来,他们不敢。

    于冕看了眼这些人畏畏缩缩的样子,得到了一个和嘉靖早朝时一样的判断——清流难成大事!

    于冕也不想和他们废话了,转身走回了兵部,径直向邝埜的房间走去。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锦上添花又不肯献上忠诚的庸臣们,不值得于冕浪费时间。

    于冕还不如用宝贵的时间,去和邝埜学习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