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七章 不孝子于冕

    “我于家没有那种不孝子,咱们走,该当值了。”

    于谦瞥了一眼于冕的背影气就不打一处来,面色一冷撇头走了。

    “于侍郎,于侍郎,别急着走。”

    “你儿子虽然从事一些修玄与商贾之事,但他可是收养了数十名流民孤儿,这可是一件美事。”

    “你儿子不由科目却有如此觉悟,属实让吾等佩服、佩服啊。”

    “君子之道且能局限于圣儒一条路?利国利民即是君子,在这方面我子不如你儿远噫,他活了二十七、八年,却只是中了个举,连一个人都没帮助过哦~”

    于谦看着身边阴阳怪气的同僚,要不是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科举卷出来的进士,于谦差点信了他们的鬼话。

    归根结底还是于冕那个不孝子,不考个功名就算了,还跑去修玄信道当商贾。

    其实穿越来的于冕也不算不孝顺,若是按现代人隔三差五给老妈打个电话就算孝顺的标准来看,于冕绝对是大孝子,

    于冕除了经常和便宜老妈聊天了解大明情况之外,时不时还用自己做的味精等调味品帮忙做饭。

    可于谦对于孝顺二字的标准太高了——二十四孝起步,上不封顶。

    比如:要求于冕天天比母亲起得早,服侍母亲起床洗漱,三餐扶着母亲吃饭,晚上还要陪母亲睡着后才能回房。

    除了给母亲端端洗脚水外,其他要求对于现代人于冕来说属实是难以接受,

    再加上于冕当时急于用西地那非变现,时不时会公开做一些商贾之事,这在于谦的眼里也是不孝的表现。

    随着时间推移,于冕和于谦的冲突也越来越多,最终在于冕穿越后的第三个月,双方矛盾彻底爆发,大吵一次后于冕夺门而出当道士去了。

    现在父子二人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会见面,于冕届时会带着徒弟们回于家过节,于谦碍于妻子董氏的面子不好赶于冕一行人。

    于谦气冲冲的回到了兵部衙门,一坐上座位,于谦又忍不住思索于冕为什么会进入紫禁城?

    说破大天了,于冕也是于谦的独子,于谦不挂念是不可能的。

    紫禁城宫后苑,嘉靖正举着一个罗盘寻找“风水宝地”,一旁的王振则拿着个本子涂涂写写。

    “坤乙、离中,聚气之位,回头在这里放置蒲团,朕要在这里聚气;”

    “诺。”

    “于冕还有多久能来?”

    “估摸着刚过奉天门的例查,最多再一刻钟肯定到宫后苑了。”

    “于谦可见着了他的独子入宫?”

    “见着了,奴才特意叮嘱了下人,让他们带于冕进宫时必须让于谦发现。”

    “嗯,等于冕进入宫后苑,再命人把于谦也带来。”

    “诺。”

    嘉靖吩咐完王振后又看向罗盘,继续对宫后苑的风水进行点评。

    “坎丑、兑午,不祥、不祥,今日之内找一假石放在这里破了……”

    “诺。”

    嘉靖继续看风水,随便等着于冕的到来。

    正如王振估计的,一刻钟后俩小太监带着于冕师徒三人走进了宫后苑。

    三人一进入宫后苑,布挂壁指着嘉靖与王振大喊道:

    “师父、师父,你快看,那个道长的道袍和你的一模一样!”

    “啪!”

    夏进又一次重重的拍了下额头,这个小胖墩是要害死我们吗?紫禁城里都敢大喊大叫。

    可能是布挂壁这个小胖墩面善,看起来顺眼、讨人喜欢,嘉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被布挂壁逗笑了。

    “哈哈,小胖娃,朕可不是什么道长。”

    “不是道长你拿着罗盘干啥?我师父说过修行不够是拿不了罗盘的,最起码要道长级别的道士才能拿罗盘。”

    “朕乃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宝境万寿帝君,天生已与大道有不解之缘,所有道器皆是朕的臂膀,朕当然可以随意使用。”

    “啥?啥啥君?”

    别说布挂壁这个娃娃了,嘉靖给自己封的道号谁听了不头晕。

    “你年纪尚幼、道根未开,记不住朕的道号也正常,你就叫朕‘万寿帝君’或者‘忠孝帝君’好了。”

    “万寿帝君?还是说了舌头打结,叫你帝君怎么样?”

    “可以、可以。”

    嘉靖晚年从未与儿子孙子有过什么天伦之乐,一时间与这个心大的胖娃娃聊到火热,一旁众人也不敢插嘴。

    “那帝君我能不能问你几个问题。”

    “问吧。”

    “帝君,你为啥自称朕,这里可是紫禁城,你不怕皇帝听见了以后砍你脑袋吗?哪有道士敢自称朕。”

    “哈哈哈!你有没有想过,朕就是皇帝?”

    布挂壁听完嘉靖的回答,居然还挠了挠头、皱起眉毛认真思索起来。

    “不像啊,哪有皇帝不穿龙袍穿道袍,还穿的和我那个吝啬鬼师父一模一样。”

    “你看,你俩的白道袍上面都是只有两个大太极图,其他什么图案都没有。”

    “若你真是皇帝,你的道袍也肯定用金丝线绣满了各种大龙。”

    布挂壁指了指嘉靖道袍胸口与腰间处的两个太极图,然后又指了指于冕道袍上两个位置大小完全一样的太极图。

    于冕的道袍除了陈旧一些外,的确与嘉靖的道袍别无二致。

    嘉靖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嘉靖这身道袍是前几天叫尚衣监专门做的,样式是仿照嘉靖前世修仙时穿的道袍。

    即便是于冕为了讨好嘉靖,专门做了一身一模一样的道袍,也不可能在四五年前就开始穿了。

    只有一种可能,大道又在提醒嘉靖:于冕是长生的关键!

    一想到这,嘉靖对于冕师徒三人的眼神更加柔和了。

    “胖娃,朕的道号可是帝君,你想想看,除了皇帝本人外,哪个道士担得起帝字呢?”

    “确实,这么看来你真是皇帝,还是一个说书先生说的勤俭好皇帝,衣服上居然没有金丝。”

    布挂壁下意识的吹捧让嘉靖很是受用,全然不知道于冕买这身道袍的真正缘由,要是知道了非能气死。

    于冕纯粹是因为京城制衣坊里,图案越复杂的衣服越贵,而一个太极图与两个太极图的衣服价格却一样,

    于冕买这身道袍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