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四章 公事公办的标准

    于冕困惑的看向两名锦衣卫,听对方话的意思,自己是今天突然被锦衣卫盯上的,

    要不然自己四五天前对外宣称闭关、准备跑路的时候,他俩就该第一时间来道观找自己。

    “敢问二位,能告诉我是为啥吗?”

    “您刚刚也说我算得上一个善人,怎么想回钱塘县老家都不行吗?”

    “不清楚,我们也只是听命行事的。”

    朱十三已经打算公事公办了,怎么可能透露情报。

    于冕没和锦衣卫们打过交道,但和不少文人士大夫们常有往来,大明官场的规矩于冕当然懂了。

    于冕从一旁的行李箱里取出几大玻璃瓶的西地那非放在桌面上。

    “总旗大人,以您为代表的锦衣卫们日日夜夜为大明朝殚精竭虑、风吹日晒,想必平日里肯定有不少人为了大明操劳到病倒。”

    “本人平日里十分敬仰像您们这样为大明朝做贡献的人士,可惜我从小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在心中默默支持与感谢您们。”

    “今日有缘见到真正的锦衣卫,本人为了感谢您锦衣卫对大明朝的贡献,我决定捐赠西地那非来支持锦衣卫的伟大事业!”

    百户朱十三没听过西地那非,一旁的徒弟田虎倒是知道这“神丹妙药”。

    “师父,这东西在京城里一小瓶就能卖好几两,而且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这桌面上的丹药保守估计也有大几百两。”

    几百两的好东西朱十三肯定就要收下了。

    在大明朝官场,拿钱办事就是公事公办的标准。

    朱十三拿了于冕的好处,给于冕透露几句话也是应该的,

    但话不能说多、不能说透,这也是公事公办的标准。

    朱十三走到于冕刚刚打开的行李箱,从中取出了几个之前于冕说没洗干净的烧杯。

    “于道长,京城最近几天出现了一批琉璃宝器,听说都是你道观出品的。”

    “比如这一个琉璃杯,放京城里少说能卖五十两。”

    “多的我也不说了,田虎,拿东西走了。”

    朱十三和田虎带着东西走出了大厅,朱十三顺势还多拿了两个烧杯。

    朱十三话还没落地,于冕瞬间想明白是玻璃制品引起了京城里大人物的注意。

    可是自己几年来一直严格控制着这些化学器皿,怎么可能卖到京城里呢?

    等等!

    于冕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宝贝”徒弟,怪不得他们二人争先恐后要去看门。

    俩锦衣卫走出了道观,夏进和布挂壁再次关上了道观的大门。

    得益于锦衣卫拜访了一次,门口的人群不再吵闹,二人可以回门房睡个踏实觉了。

    一进门房,布挂壁径直拿起桌上的半个鸡腿,坐在炕头上开始大快朵颐,夏进则是直接爬上了土炕。

    吃完了鸡腿,布挂壁边嗦手指,边看向了已经躺下的夏进。

    “夏进,你说咱们卖东西的事会不会被师父知道了。”

    “我可不想再洗烧杯了。”

    “布挂壁,你就放一万个心吧。”

    夏进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完全没发觉于冕趁他伸懒腰的时候走进了门房。

    于冕给布挂壁比划了个手势,布挂壁立马像入定了一般一动不敢动。

    “这几天收拾行李打碎了不少玻璃,而且管玻璃的燕妮儿分的钱,比咱俩拿的钱加起来还多。”

    “师父怎么可能知道咱们在偷偷卖东西,只要等几天咱们动身出发,师父再也没机会知道这件事了,只当是搬家途中打碎了不少玻璃。”

    “更何况,师父知道了又怎么样?”

    “大不了给师父分钱呗,只要分钱师父肯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这次打算给为师分多少呢?”

    于冕故意用怪腔向夏进说话,夏进还以为布挂壁又在学师父说话。

    “和拦门收礼的分成一样,三七分呗。”

    “三七分就行?”

    “七成还不够?那老家伙还想分多少。”

    “看来你平日里背地都叫为师老家伙啊,为师记得为师也才二十出头,哪里老了。”

    “布挂壁,别学师父说……”

    夏进也感觉出不对劲了,布挂壁什么时候学师父说话这么传神了,

    于冕只有生气的时候才自称“为师”,这口气也“学”的有点太像了吧。

    夏进扭头看向布挂壁,发现布挂壁神情扭捏,不像他平日里快乐小胖墩的形象。

    再顺着布挂壁的眼睛看去,夏进看见师父于冕正冷脸瞪着自己。

    “继续说啊,为师在这听着呢?”

    “你刚刚说,要是为师发现了以后,打算给为师分多少?”

    “三七……”

    “不对,二八……”

    “不不不,全给您!”

    夏进稍微试探了一下于冕,从于冕的表情上看出来自己必须将钱全部上缴上去了,这么多天白和布挂壁一起倒卖玻璃器皿了。

    “这次卖的玻璃器皿本来就是您做的,当然要把所有钱都还给您。”

    “这还差不多。”

    “还等什么,快把钱拿出来。”

    于冕伸出右手,等二人把钱拿出来。

    布挂壁和夏进翻出来自己的钱袋子,目含泪光的将十几两的财物交了出来。

    “嗯?怎么才这么一点。”

    “师父,就这么多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妮燕儿啥样,我们俩能分多少。”

    “就是就是,数我分的少了,我才分了几两,连多买几只烤鸡都不够。”

    于冕想了想也是,大明这个时代没有P2P直销平台,中间商不把价格翻个几番才怪,

    玻璃杯卖给京城老爷高达几十两不假,但从二人手中出手的时候,最多一两银子,

    再加上自己徒弟燕妮儿是一个雁过拔倠的狠人,他俩能分十几两也不少了。

    “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居然背着我偷偷联系妮燕儿卖玻璃器皿。”

    “今天你们敢拿道观东西偷偷卖,明天就敢给我订个棺材活埋了我,后天指不定还敢干什么!”

    “罚你们俩明天把所有玻璃器皿洗一遍,我挨个检查。”

    “啊,不要啊~”

    “洗烧杯也太痛苦了。”

    于冕无视了布挂壁的哀嚎,继续给二人安排任务。

    “你们俩也别睡了,现在去开门纳客、来者不拒。”

    “师父咱们不南下了吗?”

    “南下?南个屁!”

    既然走不了了,还不如继续开门做生意,多赚点钱也方便于冕在京师保卫战中贿赂军官、躲到后方。

    接待西地那非客户期间,于冕思索了一下玻璃制品到底是被谁看上了,又为什么被看上了。

    想着想着,于冕想到了正确答案。

    能动用锦衣卫的人,除了紫禁城里的那位外,也没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