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影院
繁体版

第6章 蛊惑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洛言站在金銮殿上,面无表情的唱了一嗓子。

    大殿之下,文武群臣站直了身体,随着洛言一嗓子下去,立刻就有几个御史言官蹦出来开始弹劾刘瑾。

    不得不说,亲自经历一次早朝,是相当新鲜的体验,但是体验了一会儿,又觉得有些无聊。

    因为有一半是出来骂自己的,另一半是保自己的。

    下面这帮大佬个顶个的猴精。

    每个派系都控制着一大批的言官,不管什么事,都让这群冲锋陷阵的小弟先上,大佬们始终站在旁边冷眼旁观。

    要是谁家的小弟发挥出色,给对方撕开一道伤口,那大佬才会考虑亲自下场,把伤口彻底撕碎!

    乱七八糟的朝会俨然有点菜市场的意味,吵得不可开交。

    偷眼打量了一下明武宗朱厚照。

    不得不说,这个时空里的朱厚照,年纪不大,很是英俊,最重要的是,据杨玉的情报来看,朱厚照本身的武功造诣,就非同小可。

    虽然一对一未必是江湖上一流高手的对手,但更多的原因是,朱厚照学的是军中杀法,越是大规模复杂的战场,越厉害,而且依赖战马,战甲,和军阵,单打独斗并不是他的强项。

    “天天都是这点破事吵个没完,当真无聊,大伴最近可有什么有趣之事,说给我听听!”龙椅上的朱厚照看到洛言打量他,立刻扭头说道。

    他私下里依然不喜欢以“朕”自称,大多还是自称“我”,“咱”,经常一时嘴瓢,口无遮拦,没个皇帝样子,为此没少被太后和大臣们数落。

    “陛下,奴婢还真听到一些趣事……”洛言沉下心开始扮演刘瑾。

    “哦?快快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奴婢听说,那福建沿海的富商豪门,最近在斗富……”洛言弓着身子,小声说道。

    皇帝在龙椅上跟太监聊天,置文武百官于不顾,立刻就被人发现了。

    当朝内阁大学士李东阳面无表情,心里却是叹了口气。

    “真真是个祸国殃民的佞臣,奈何阉贼势大啊……”

    半个月都不开一次的朝会,就此不了了之,洛言则被朱厚照拉着讲了一天的斗富故事。

    洛言随口瞎编,什么雀舌宴啊,活驴涮啊,名妓万两金银买一面啊……

    听得朱厚照又是震惊又是气愤又是羡慕。

    咱才是皇帝啊,怎么跟这些沿海富商一比,他们更像皇帝?

    直到傍晚下值,回到自己府上,洛言才猛然惊醒。

    “坏了,这个身份固然是权倾天下,上朝什么的也确实新鲜,但是却也被束缚的死死的,恐怕连离开京师都不现实!每日还有公务缠身,根本难有空闲……”

    “而且这个时代,交通太慢了,我现在赶去福建,再怎么权倾天下恐怕也得一月有余,一道命令传达,也得半个月,除非能走海路……”

    洛言回想了一下今天早朝之上,几位文官首领的表情。

    “我要是离京,怕不是就有人要为国除贼了啊!”

    其实每每有些时候,看到一些东西,忽然想起一些“刘瑾的记忆”,他自己都想弄死自己……

    洛言坐在书房中,有些烦躁。

    他忽然意识到这次的剧本,想完成,唾手可得,但是想搞个大活儿,对他来说难度非同一般!

    “不知道福威镖局灭没灭门呢,这种消息太轻微了,根本不值得朝廷关注,杨玉他们也得花点时间才能知道!”

    洛言皱着眉头,挥手驱散了一丝令人窒息的熏香味儿,脑子里开始不断规划。

    60天的时间,以他现在的权势,无论辟邪剑谱是在林家祖宅,还是到了岳不群手上,他都能拿来。

    但是整场戏就跟他没多少关系了。

    想出戏,他就得切实的参与到剧情之中!

    “今天给皇帝吹了一天的福建‘趣事’,好奇的种子已经埋下……”洛言沉思许久,他之前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但是具体执行还没想明白,早上忽悠皇帝,不过是留一手伏笔。

    翻阅着一大堆武林势力的介绍,洛言忽然停住了。

    “少林寺有地二十万亩?武当三十万亩?”太特喵壕了吧?话说为什么武当比少林还多?

    洛言很快就明白了原因。

    虽然原著里少林寺威震一方,堪称武林泰斗,但从现实角度来说,他们的性质终究是一间佛寺。

    而这个时代,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少林寺撑死了也就能排入佛门前十。

    “天师府有地三十八万顷,仅京师所属的白云观,龙泉观,就有数十万亩,方圆数里土地尽为所有,而天师府名下有天下一百零八观?”

    就这,还仅仅是可查的,天师府的总规模甚至堪比孔府还大!

    “等会?三十八万……顷??我勒个去!这是个隐藏的大BOSS啊!”洛言好悬摔个跟头。

    不过他还是知道原因的,历朝历代,信道的皇帝不少,朝廷赏赐的不少。

    更重要的是,道观手中的土地不纳税,无数人把自己的土地投献过去,再加上一些富人为了求签卜卦所捐献的,全国各地加起来,这个数字倒也不是太离谱。

    不过他现在手握的皇庄,加起来都没有这数字的百分之一!

    真要拿土地问题开刀,龙虎山绝对是一个好选择。

    “算了,先不想刷boss的问题了,福威镖局灭门是笑傲江湖的开场,但是刘正风金盆洗手才是核心事件,问题是,刘正风是衡山派的,额,衡山在哪啊?”地理学渣哀叹一声。

    “有了,我一个人跑这么多地方,是跑不来了,但是我可以让他们过去啊!老子现在是刘瑾啊!”洛言忽然计上心头,豁然开朗,心里的计划也逐渐成型!

    “看来得送几封信了!”

    ……………………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闲不住的主,而且怎么说呢,就像一个叛逆期的熊孩子!

    满朝文武大臣越是想管着他,他就越想对着干!

    甚至搬出了皇宫,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自己动物园兼大别墅——豹房!

    在文臣武将看来,这是妥妥的昏君没跑了。

    但是在洛言看来,这还真怨不得朱厚照!

    传到明武宗时期的紫禁城,外人只以为皇宫大院,多么富丽堂皇,奢华无度。

    但是实际上,年久失修,到处都漏风漏雨。

    偏偏皇帝还不能修!

    当时明朝的财政状况,靠着先帝弘治皇帝对文官集团的“妥协”,不能说府库充盈吧,也称得上一穷二白。

    到了朱厚照手上,那更是连年赤字!

    修宫殿?不可能的!陛下你不能奢华无度贪图享受啊!国库里的钱财那可都是民脂民膏啊!什么?动用私库?不行啊,你是一国之君,内帑的钱也是国家的钱!

    由于弘治皇帝一心相当明君,文武大臣习惯了皇帝的软弱退让,因此习惯性的打着“正义”的旗号倒逼皇帝,根本无视紫禁城糟糕的居住状况,反正反对皇帝花钱一定是“政治正确”,自己是大大的忠臣!

    遇到弘治皇帝那种主攻帝王心术搞权利平衡,只在乎文臣的“明君”,也就从善如流了,还得咬着牙把这些大臣夸奖一番。

    然而遇到朱厚照……

    哈,吾皇直接摆烂!

    紫禁城不让修是吧?我直接修动物园!

    皇帝后妃住的宫殿阴冷潮湿,漏风漏雨,不能随便修,因为那是皇帝自己居住的,修了就是为自己享受!就是浪费民脂民膏。

    但是动物园可以修!

    因为大象虎豹之类的,虽然一年也就动用那么一次,但却是“国之重器”,“礼仪之征”!

    对,这些猛兽什么的,在特别隆重的场合,是拿出来装门面的东西,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刘瑾搜罗来送给朱厚照的!

    不仅能修园子,还得修的好!

    朱厚照用魔法打败魔法,在动物园里修了个大宅子,然后就开始耍无赖,我就在豹房办公,你们有本事别来啊!

    其实这事看着荒唐,但也是朱厚照对此时文官集团的一种反击。

    历史上的弘治皇帝是个什么人,洛言并不知道,但在这个时空背景下,以洛言的视角来看,弘治皇帝既是明君,也堪称大坑。

    以文抑武在弘治一朝,被弘治皇帝纵容的已经积重难返,文官集团权势滔天,几乎架空了皇权和军权。

    落在朱厚照手里的江山,就是这么一个无奈的局面。

    所以他第一步就想摆脱大臣们精心打造的“猪圈”——皇宫。

    而为何朱厚照宠信刘瑾呢?

    一方面,刘瑾确实有能力充实他空空如也的内帑,让他堂堂皇帝不必受穷。

    另一方面,以刘瑾为首的一批内宦,也是他扶植起来跟文官打擂台的代言人。

    备受宠信的洛言此时就陪在“日常翘班”的朱厚照身边,陪他一起吐槽。

    “陛下莫要心烦,那帮老东西,不过是欺陛下年幼,所以总想管着陛下,方能显出他们的本事!”

    “但是呀,陛下英明神武,胸中韬略直追太祖,岂是他们一群老朽腐儒能比的?”

    “他们就像这笼中的虎豹,各个自以为强大凶狠,实际上啊,都是陛下笼子里的玩物而已,他们朝陛下吼叫,见陛下不作声,便洋洋自得,殊不知只是陛下不愿跟这些‘禽兽’一般见识罢了,陛下赏他们一口肉吃,是陛下的恩德,若是哪天这帮‘禽兽’太过,杀了吃肉也是陛下一念之间!”

    洛言满脸媚笑,弓着身子,极尽谄媚之能!

    “哈哈,大伴说的好!这满朝文武可不正是衣冠禽兽嘛!哈哈哈哈哈!”朱厚照此时穿着一身蒙古衣服,刚玩完扮演蒙古大汗的过家家,正在休息换装。

    “不过太祖皇帝,我是比不了啦!唉,真想有朝一日策马草原,扬我大明国威!”朱厚照叹了口气,把cosplay蒙古大汗的大氅一扔。

    他这个皇帝一心追随太祖功绩,想当一个武皇帝。

    奈何,朝堂之上处处制肘,尤其是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官员恨不得把皇帝捆在龙椅上!

    “陛下,老奴向来知道陛下的雄心壮志,也知道朝臣左右掣肘,让陛下无法一展所长。”

    洛言酝酿了几秒钟的感情,忽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就哭了出来!

    “老奴见陛下日夜忧思,堪比太祖的领军之才,却如虎豹一般被困于樊笼,尖牙利爪无用武之地,陛下豪情不得舒展,老奴心疼啊!”

    “但是陛下,老奴日夜思虑,倒是心有一想,奈何老奴愚笨,还望陛下指点一二!”

    洛言低着头,看似在摸眼泪,但是心中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他搜集无数情报,从那个大胆的想法开始,一步一步谋划了三日,终于到了第一个关键之处!

    “大伴不必如此……哎呀呀,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就是!”朱厚照伸手拍了拍洛言的肩膀。

    洛言终究不是真正的刘瑾,言语中刚把大臣比作虎豹,转头又用虎豹比朱厚照,换个皇帝说不定就把他拖出去砍了。

    但是朱厚照根本不在乎,他还觉得,刘大伴一心为了自己,这比喻恰当啊,自己可不就是被文武群臣困在紫禁城这樊笼之中的猛虎么!

    哼,一个土木堡之变吓得文武群臣都丢了胆气,可耻!

    “陛下,文武大臣不敢让陛下领兵,是因为他们不知陛下将才,若是陛下能打几场胜仗,那满朝文武必然拜倒在陛下脚边,高呼洪武在世,到时候,陛下出兵草原,扬我国威,就再无人敢反对啦!”洛言一边说着,手心实际上捏了一把汗。

    “大伴说的容易,但是朕别说领兵打仗了,出紫禁城都不行,总不能放纵鞑子杀到皇城,朕再领兵决战吧……”朱厚照挥挥手,一说到领兵打仗,他又开始自称朕了。

    “陛下,打鞑子,现在确实不行,但是沿海的倭寇……”

    朱厚照眼睛一亮。

    沿海倭寇可谓大明的一块心病,多少年来都整治不了,他们倒也不是厉害,人数也不多,就是仗着从海上来,抢一把就跑,官兵根本没法防御漫长的海岸线!

    “大伴有什么消息尽管说!”朱厚照眯着眼睛,扫了洛言一眼。

    洛言强自镇定了一下心神。

    朱厚照皮归皮,但是自身的帝王威压,认真起来也不是开玩笑的!

    他这一套说辞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归根结底是想蛊惑皇帝去福建!

    但是以他获得的“刘瑾常识”,和自己几日的相处来看,要是他直接提及去福建,朱厚照绝不会同意。

    但是如果诱导着朱厚照自己想去福建……

    呵呵。

    “老奴最近从锦衣卫处得知,沿海倭寇难以禁绝,其实跟很多豪商关系不浅……”

    洛言眯着眼睛开始忽悠。

    什么沿海豪门走私猖獗,勾结倭寇,赚取巨额资产,却一个铜板的税款都不交。

    什么江湖多豪侠义士,武功高绝,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常有抗倭之举。

    什么少林武当龙虎山,受朝廷册封,圈占良田数十万顷……

    洛言的话,看似支离破碎,但是每一句都是深思熟虑的语言诱导!

    朱厚照听到沿海富商豪门走私猖獗,勾结倭寇,必然动怒,又听说他们巨富,必然动心。

    但是朱厚照不是傻子,他就是动怒又动心,也知道贸然跑去沿海,必然会被这群豪门坑死。

    于是洛言又抬出江湖豪侠,特意出名他们适合“刺杀”。

    朱厚照自然会想到收拢这些豪侠为己用,但是又会纠结,如何管教这些桀骜不驯的江湖人士。

    最后洛言抬出的就是少林武当龙虎山……

    看,江湖最牛叉的三个势力,受到朝廷册封,良田万顷,江湖谁不羡慕?陛下你可以用“册封”这个空头支票哄人卖命啊!

    果然,朱厚照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

    “大伴的消息很好,非常好!你且安排人去天津港准备一下,朕得仔细思索一二!”

    洛言连忙答应。

    呵呵,朱厚照这家伙,嘴上说思索一二,却让自己去天津港准备!

    世人皆知大明禁海,更有片板不得下海的说法。

    但这其实是个误传,最初禁海禁的很宽松,仅仅是不让三桅大船下海而已,二桅以下的小船,朝廷不拦着。

    否则真要是片板不得下海,沿海渔民吃什么?总不能像某些赶海主播一样,在国内沿海沙滩上徒手捕捉帝王蟹吧?

    然而相对宽松的禁海政策,一直到了弘治时期,被极大强化了。

    起因是弘治皇帝实在要穷疯了,而他发现,当年成祖皇帝在时,五征漠北,结果内帑还富得流油。

    一直到英宗皇帝,也就是有大明战神,坑王之王之称的朱祁镇,意欲重新开海,结果被满朝极力反对,最终反而把海禁强化了一波,自此之后,大明的皇帝越来越穷。

    不能说完全和开海有关,但弘治皇帝果断发现,开海是真特么的赚钱啊!

    结果呢……

    兵部尚书刘大夏抗旨不尊,焚烧郑和海图,大明自此再也无力下海,弘治皇帝自此绝口不提开海。

    这一把火几乎拔掉了大明最后的氧气管。

    所以哪怕洛言此时以刘瑾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滔天,他也几乎没办法带皇帝走海路——没有大船!

    唯一还能从海上走的途径,据他所知,就是天津卫港口,那里还有一些官方的货运海船,但是都不太大,除此之外,便是几艘官船,大多用来在漕运不畅的时候,冒险从海路运送粮食进京。

    然而那些运货的船,怎么能让皇帝乘坐呢!

    其实港口倒也有几艘皇室的仪仗大船,然而那几艘已经多年未曾使用了,修缮的银子似乎大部分都落入了他刘瑾的腰包,不用想也知道,那些船没有银子维护,怕是已经劈柴烧火了。

    “不行,得赶紧落实一下,要不走漕运河道?不行不行,太慢了,还是得走海上!”洛言想着,又叫来几人,开始设计规划路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