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叙春秋
繁体版

第69章 听说书宝玉绎新理,赏夜景杨缓会尤氏

    重阳佳节,那些荣府仆人站的直挺挺的,丫鬟各个都簪花打扮,临近黄昏,飘扬的旗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同时,那些穿在丫鬟身上的那些五彩缤纷的衣服也因此显得醒目。

    贾母厅中,酒正酣热,是热闹时候,说书的女先生在贾母身旁讲笑话,时不时引得贾母开怀大笑。

    “老太太,二位老爷,二位太太,各位奶奶,杨姑爷来了。”

    贾母笑道:“请进来吧。”

    “孙儿拜见老祖宗。”贾母满脸带笑的让杨缓坐到自己旁边,这孙女婿前途无量。

    贾元春和贾迎春倒是只能在一旁和王夫人、邢夫人一并坐。

    林黛玉原是贴着贾母坐的,杨缓来了,只能退了一席,挨着杨缓坐,

    不得不说,黛玉身上确实有股独属于她的芳香,初闻不觉,待陷入之后,别有一种醉魂酥骨。

    “我不会被判刑吧?”跨时空的道德追问而来,可是说起来,这待遇还是神仙出身呢,仙草也是仙吧,年岁不知大到何处去了。

    “这故事说的是五代时候,杭州有个做琴的匠人,一日得了一个上好的桐木,做了一把上好的琴,金声玉应,自以为了不得,把它献给太常,太常让国工去看,这人说:‘不古’,就退了这把琴。这工匠回去了,就让那些漆匠给他为这琴做断纹,又在上面做了篆文,弄成古款。”

    贾母笑道:“这后来怎么样了?”

    一旁的王熙凤道:“老祖宗发笑,定然是听过了。”

    贾母微微摇头:“这故事我也是第一遭听。”

    “那老祖宗必是有什么喜事。”尤氏笑着看来,却与杨缓觑来的眼神撞上,心中恰如水火冲撞,裙摆下的双腿一时夹紧了些。

    杨缓注意到尤氏羞怯的眼神,心道:“贾珍需要支付的利息,她算一个。”

    贾母道:“想来这工匠把这琴埋了,百年之便成了名琴,是不是?”

    “老太太可真是神了。”说书的女先生挑起大拇哥,王熙凤笑道:“老太太什么书眉看过?便是没看过,猜也猜着了。”

    众人皆笑,杨缓道:“老祖宗,我以为这故事倒是有令一个说法。”

    “说来听听。”

    杨缓道:“这工匠把这琴只埋了三年,一朝取出,立时就名誉京师,当时的皇帝心里喜欢,派人去寻,那匠人看见这情况也乐不起来,寻思这太常也就这个水平,转身抱着琴就入了深山,再不听闻他出来的消息,要孙儿说,这事情就得是现世报啊。”

    贾宝玉到:“姐夫这结尾,听着倒是有意味得多。”

    贾母道:“你来说说,你听出些什么了?”

    “这太常只知道古的便好,埋没了他这宝琴,想来这世上人云亦云的多,有真知灼见的少。”

    杨缓笑道:“凭宝弟弟这番学问,日后蟾宫折桂,也在招手之间哪。”

    宝玉听了心里不喜,他最不喜欢这什么经济仕途的文章,贾母听了杨缓这话,看向宝玉的眼里倒是愈发慈爱了。

    酒席的氛围也为之一浓,美酒佳肴,欢声笑语,贾母又让弄了一出《将军令》,和弦一罢,王熙凤道:“再弄那什么《永团团》来。”

    杨缓想起此前中秋时候的话了,谁想这贾府竟然那么记在心里,想来是贾母真的喜欢“永团圆”这三个字,这曲调欢快,杨缓听着很是喜欢。

    一时贾母不吃了,大家散去,尤氏也起了身,不知怎么,贾珍走后,她愈发自在了,看着沿路的风景,夜风中桂花飘香,枝丫在上空相接,月亮不圆,但却亮,尤氏道:“好,好,好。”

    猛然,一旁的桂树底下走出来一个人,尤氏吓了一跳,几乎要走,那人笑道:“嫂子好巧,”

    “哦,原来是你。”见是杨缓,尤氏回了头,斜看了身旁的丫鬟银蝶一眼:“姑爷,怎么不见二位姑娘?”

    “都去见二太太了,把我抛下,嗳,说着辛酸,我才散心呢,不想就在这里遇见了嫂子,岂不是有缘?”

    尤氏心道:“好你个登徒子,哪有逛到这儿来的道理?”面上笑道:“既是有缘,你倒说说还有什么有缘事儿?”

    天上一只飞鸟飞过,杨缓抬头一看,觉得好像一只飞机,摸了摸头:“不相瞒,我这番来,有一件事就是要求嫂子的。”

    “既是说,还是去我那边说,路上也就这一个丫鬟,有你随着,我这里也安些。”

    杨缓听了,心头一阵的跳,难不成今夜....

    去得宁府,来到尤氏的院中,尤氏安排了茶水,杨缓美美喝了一杯,说道:“劳烦嫂子这一片心。”

    尤氏叹气道:“往日你那哥哥在时,我也没少这样,可他不理睬,为了这事儿,我没少气出病痛来,你还是第一个夸我的。”

    杨缓笑道:“我却不信,风辣子怎么能不夸你这个妯娌一句呢?”

    尤氏笑道:“她的嘴?”拿起茶杯扬脖子一喝,把茶碗翻过来给杨缓看,笑着摇头:“男人。”

    “爷们的话才算是话呢。”

    杨缓摇头:“我今儿来是求嫂子的话的。”

    尤氏斜着打量杨缓一眼,“说。”

    一阵凉风吹来,吹得杨缓耳朵苏爽,她道:“我那媳妇留在这儿的嫁妆,还请嫂子还了我。”

    尤氏向椅背懒懒一靠:“这事儿只怕要元春姑娘来说。”

    “所以说缘分呢,咱们就在这儿定了,岂不方便?”

    “这是你那舅哥的意思,我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法子?”

    杨缓叹气道:“罢了,罢了,既然嫂子说不通,我来日再来就是了。”

    见杨缓起身,杨缓罢花瓶里的桂花拔出,对杨缓道:“等等。”

    杨缓转身,尤氏把桂花递了来:“这瓶子里的花也该换了,劳烦你帮我把这花丢了吧。”

    杨缓把花拿在手里,深深鞠了一躬,抬首时和尤氏又对了一言,攥住桂花,出门去找元春。

    银蝶看尤氏的举止古怪,也不敢私自则声,“奶奶自大爷去了后,心情好了不少呢,这次和杨姑爷又这个样子,莫不是发新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