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而已
繁体版

感情,孤僻

    我的感情事

    我的感情一定是丰富的,内敛的。我从幼儿园就对小朋友,叫梦圆圆的可爱女生,有了好感。小学倒也没啥好说的,后来就是和我的初恋,相遇相识相知到相望,相忘......

    我的这些事倒是写了很多我的情事了;我不否认什么我与秋风皆过客;但是我也不能抹去出现在我生命里,给过我鼓励的女孩子们!

    特别是在我最需要“特别关心”的时候。

    说起来,其实像我这种人:

    有时候我也需要一些特别关注

    我总是需要一些特别关注

    不一定是要实质性的帮助

    而是关注本身存在着的,使我感受到的一种“被在乎”。

    如果有人能时不时的给我创造这样的一种感觉。那么这就是我的极大的幸福了,就会对我的人格造成征服。

    当然,其实和我们这种敏感的人打交道,很简单——你给与一点恰如其分的特别关心即可,使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暖意,即使仅是短暂一瞥,就足以使我兴奋不已。

    但是和我们这种敏感的人打交道也是很难得——你往往掌握不好这个“恰如其分”的度;也就是对我来说,我的内心活动是:往往是你的关心多了——到显得啰嗦,进一步倒是显得我的软弱了。

    或者是你的关心、帮助,倒使我感受到一种控制欲;促使我更想逃离。

    好像对付我们这种人——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不是“束缚”,不是控制,不是各种各样的“驭人之术”。

    而是靠你的品行你的德行你的为行;靠你的人格魅力来征服我!

    和我们这种人交往建立的基础是:你有人格魅力;在你有了吸引到我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

    反过来也是说,我这种人啊,有点贱,或是很贱!当你吸引我的时候,上述这一逻辑才存在;当你没有吸引我的地方的时候:你对我再好,我也不会动心。

    不存在不可知论,只存在学艺不精。

    高中当“坏学生”的时候,我和一位和我有着相似底色的“坏学生”,华子同学;我俩都是孤僻的人。整日待在一起;我们干啥都一起。

    那时候我们像是“报团取暖”的关系,真正的患难之交。虽然至今已是多年不再联系——朋友有时候是阶段性的。

    但是我也不能忘记那时候我俩干过的所有蠢事。

    因此:与人交往,就没有真正孤僻的、难以接近的人——只是你的方法有误;你看不见看不清对方真正想要什么,而仅仅是想当然的,靠自己的想法来给对方提供什么。

    你说,这样好累哦,我与人结交本来就是想的放松心情,但是要是按照你的这些逻辑来思考别人,那我还结交个屁啊!

    是的,我无法反驳;但是有个道理是这样说的:做任何的事情,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难的不是做,而是做好。

    与人结交便是这样:难的不是点头之交泛泛之交,不是见了面能打个招呼,知道对方叫啥。

    难的是“生死之交”,是过命的交情,是这样的程度。

    而你与对方结交的程度(感情的深度),就决定了这一过程的难度。

    而你与对方结交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对方的兴趣度。

    我从小到大是没有朋友的——因为我太虚伪。

    怎么说?大致到高中,甚至直到现在之前——我都不能做自己,我都不能与人交心;我只是扮演一个又一个的角色,戴过一个又一个的面具。

    不敢交心,不敢展现真正自我——这大概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表现吧。

    你不敢和一个“骗子”深交,一个连自己都欺骗的骗子是没有朋友的。

    我想起来一个笑话:一天,一个政客、一个哲学家和一个骗子在一起讨论谁是最大的骗子。

    政客说:“我是最大的骗子,因为我能让人相信我会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但实际上我只在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哲学家说:“不,我才是最大的骗子,因为我能用复杂的逻辑和抽象的概念迷惑人们,让他们觉得我知道一切,但实际上我也许什么都不知道。”

    骗子听了,微笑着说:“你们都错了,我才是最大的骗子。”

    政客和哲学家都好奇地问:“为什么?”

    骗子回答道:“因为我能让你们相信我不是骗子。”

    哈哈;我们都说,政客是最有欺骗性的一种角色;政客存在的基础是权力;封建时期权力最大的人是皇帝。

    皇帝是位高权重的“大骗子”也正因如此,皇帝自称“寡人”:一方面皇帝没有朋友;另一方面,寡人也是谦称的“寡德之人”——事实倒是如此。

    真诚是人可贵的品质。

    忘不了媛媛对我的好;对我们“特别关心”;那时候他是学妹,初次见面,是因为借书。那时候她看着我哈哈笑;觉得我这个人奇怪,但却可爱。

    而后我们开启了好几年的“长跑”。

    那时候我们是:相互追求。

    我们是彼此聊天最热切的好友;她的感情上的问题也来找我出谋划策;如今看来,倒有些给我创造“竞争”的意思。

    再后来也曾对我表白;可是我呢?一如既往地做了懦夫,倒是吊着她。害。

    再后来我们一起吃饭——我的第一次;第一次和女生一起吃饭,便是同她一起。

    再后来我们依然保持着相互联系。

    哎!人有着的时候是从不珍惜的。

    我从不珍惜她对我的好,倒是总觉得理所应当。

    再后来她复读,我们也是断了联系。

    可是多年以前的我总是做不到真诚对人,真诚对己。所以我是没有朋友的。

    所以我也单身,所以我也无法和女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认为和我作对的冤家,

    内心和外外貌都美好绝顶

    我遭她嫌弃是咎由自取

    折磨我是爱神的专政

    我既已折磨与这种痴想

    加之身心也被牢牢缚定

    你的鄙夷为我指明道路……

    也正因为我友谊的稀缺,所以我总是忘不了对我好的人。

    后来与阿月同学,小刘同学打电话;先给阿月同学打的,而后互道晚安挂断后又给小刘同学打过去;也是如上流程。

    第二天我才知道她俩一个宿舍。

    哈哈哈,那时候倒是颇像方鸿渐先生在回国游轮上,与苏小姐和鲍小姐的流连。

    任:那时候我调戏她,我对她凌空飞吻

    她说,你干嘛

    我说,对不起,职业病

    她说:你职业是和女生亲嘴?

    答:我的职业是流氓。

    再流氓的恐怕就是那时候我曾经拍了小陈同学的屁股,倒是也建立在了我的“个人魅力”的基础上?

    哈哈哈,有够流氓了。

    我抑郁的时候;在我离校之前,我始终记得两位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月与刘;教室只有我们三人;她俩嬉戏打闹,丝毫不注意到坐在后面角落里,心里难受的我。那个感觉我至今难忘:我是真正的脱离了,无法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体了;我无法与她俩建立联系了——孤寂感!

    也就是我和她们这么接近,我们却也不会说一句话,也不能对我表现出一点关心——这是我当时想的。

    也正是这一点,也正是连我的朋友都不能“在乎”我;那时候我崩溃了。

    “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

    放出来和打碎这一监狱,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

    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我一直处于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倒不全是我自视清高,倒也是因为我无法融入;很多时候我又不能真正的不受他人影响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他个人的天地忽从世人公共生活的天地里分离出来;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魂,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人家的天地他进不去;而他的天地又是谁都能随时进来!”

    人家的世界我进不去,倒是人家谁都能进到我的世界,对比出我的失败,我无法融入的失败,我摆脱不了孤独监禁的完全失败!

    而后我离校了。

    我不能忘记几位女生对我的鼓励——这种恰如其分的特别关心。

    当然;也是她俩;还有小陈同学;后来联系我,对我表达了一些“特别关心”。

    小陈同学对我说: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别想太多,像从前一样

    打起精神来!

    你在思想中死循环。

    小刘同学对我说: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早点睡吧

    别瞎想了

    那段时间和阿月同学聊的很多;即使她学习很累,即使她也只能偷偷的用手机和我联系。

    “生活还有许多美好,希望你早日康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加油!”

    “别干傻事了,这个世界上比你痛苦的人多了”

    “野心太大,能力太小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你是不是在逃避些什么,单纯想旅游

    早点休息吧......”

    如果回想起来,其实,我的家庭我的亲情是我能融入的,是能不断给我能量的;可是矛盾在于:我不能总是在家,我需要到学校,我需要融入“同学关系”;然而当这么多年以来的,无法融入;到高中的“完全”格格不入。

    这就是所谓的,我不能和同学,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建立这样那样的联联系;我感到一种无能为力,面对人际关系时的无能为力。

    主要是钻牛角尖;和自己过不去,不放过自己!

    我的抑郁怕是就来源于此。

    再加上我对学校的厌恶不断的加深,终究达到了:因为讨厌学校而讨厌学习;学校往往是以控制来控制。

    所以学校这样的环境也成了我无法融入的了:你不能融入使你感到难受的环境。

    而我的性格又不允许我遭受这样的控制。

    触摸自然的生灵,是对他天性的违背。

    自然地野生动物是不可能自己进到笼子里的,不可能任人观赏的。他不会劝说自己:进到笼子里,就是公务员了,就吃喝不愁了,就有铁饭碗了。

    小时候我们农村的野物,譬如野鸡,野兔;农民常常会在开垦土地的时候抓住几只幼崽。我也养过,但是无一养活的。

    那时候我不解,明明为他提供的生活环境这么好,比野外好得多,又安全又舒适。我问我父亲:为啥养不活呢?

    父亲说,野物气性大,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其实现在我才明白:驯化不是一朝一夕的,驯化家禽家畜是几千年的努力,不可能在我手上就驯化得了它。

    更何况,它需要的压根就不是吃喝不愁的金笼子——马奇诺防线呢?

    监禁桀骜不驯的人,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做出困兽之斗。

    学校监禁我,我的孤独感监禁着我。

    于是我作困兽之斗!不自由毋宁死的困兽之斗。

    抑郁者自杀,大抵是:他摆脱不了孤独对他的监禁,故而以死明志。

    我倒是还没有被监禁到如此程度,我只是换了环境。

    我的牢笼还没有稳固到可以把我关住!有些鸟你是关不住的!

    那时候我在家;那时候我和外祖父耕种后院土地;那段时间我当农民。

    以及后来的旅游.......

    大学以后,或许是因为我的特立独行?还是我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闷骚气质?

    说起来相由心生,气质也是来自于你的内心,建立于你的一切元素的基础上。你是什么人,你就有什么样的气质;你有什么样的气质,倒是又反作用于你要成为什么人。

    譬如我的“孤寂”,我的“高冷”,一方面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很少融入“集体”,另一方面我却总是孤独的,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气质类型——疏离感。

    而我形成了的这种气质,又在最开始组织了很多人想要了解我的热情——也就是我以我的冷漠的外表,浇灭了别人靠近我的热心。

    虽然内心也是渴望;哈哈哈,可望而不可即啊!

    但是还有这样一句话呢:你越是害怕与众不同,你便愈是不容易交到朋友;被喜欢与否,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真因为有人讨厌你,所以才有人喜欢你......

    这就是所谓的“不放初心,方得始终”:你内心坚持这样的一种形式标准,这就是你的原则;偶尔你可以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原则兼容一下某件事;但是已经确立的原则,你思想的最底层逻辑——不能改变。

    外圆内方是什么?就是内心的底层逻辑是方的,是不变的;变得只是因为你顶层逻辑而产生的行为的形式!

    什么人最讨厌?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而是见人做人事,见鬼做鬼事,表里不一的,没有原则的人。

    其实这样说起来,对他们好像有点不公平哦,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受其思维的底层逻辑(原则)的指导,所以好像不存在没有原则的人;那么我更正:有些人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有些人的原则就是一直在变的原则。

    没有原则的人,往小了说就是小人;往大了讲,就会形成汉奸。

    说起来中国的汉奸日伪好像都多于侵华日军的数量,大概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底色是圆滑;但是科学的圆滑该是“外圆内方”;而后来教育的缺失(战乱饥荒),导致了家庭教育道德教育有所缺失,所以出现了一大批以“没有原则为原则”的人。

    大学以来,倒是不断出现欣赏我的人。

    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圈内朋友。

    但是通过一直以来的,我的行为来看:我好像需要的仅仅是那样的“特别关心”其本身,而非以关心我而做的事。

    很多人看见我是眼前一亮的!好像我这种人在社会上越来越罕见!

    有些人会目不转睛的望着我出神,道理也很简单:你见到了罕物。

    一个人类文明社会的罕物,一个穿着衣服的野物,一个不入世俗的稀物。

    当然我在一些人的眼里也是“怪物”,哈哈哈,这就是一体两面嘛;有人因此欣赏你,有人因此鄙夷你。

    大致如此吧。

    这些年我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美女;也见证了太多美女的堕落了。我羡慕他们的美丽;我称赞他们的美丽!

    但是我也不禁思考:美貌是天赋,是天赋的礼物;但若你不能捍卫它,他便成了上天的惩罚。

    美貌是天赋,也是天罚。

    自古以来,因为自己的美貌倒是深受其害的美人,不计其数,终究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难以捍卫自己。

    所以演化出了慕强心理,于是常常说:美女配英雄,英雄来捍卫其美。

    霸王别姬般的故事,倒也是古而有之;可是谁能说这不是慷慨悲壮、不胜凄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呢?虞姬因之青史留名,引得身后羡慕无限!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是缺少爱情故事的,虽然情事也有,但是不曾发展为爱情。

    所以那时候高中学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而后两情相悦却终不可在一起,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再到后来的双双殉情。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那时候学这首我便在课堂上落泪;我想到我搁浅的夭折的爱情;我的初恋!

    再后来我给我姥爷讲这个故事,最后讲到,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我又落泪。

    现在我敲下这些文字;我又落泪。

    我不是缺少感情的,我只是不懂得怎么经营感情;我不是不爱人不自爱的,我只是不知道......

    我曾经梦到我的一女性朋友在我眼前自杀: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那时候我哭着醒来!

    再后来看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唉,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可是,感情是不讲道理的!是教人生死两不相随的!

    是啊,天地绝,乃敢,与君合......

    何哉?不敢把君相忘,心中遥想;虽然思君不见,但也是常在眼前啊!

    天不老,情难绝!

    我又何尝不想与君,合。

    可是得不到的,却是最好的,于是,不敢......

    我的感情史,就像韩国的历史一般短暂;我的感情知识,倒像是跟英国的烹饪知识一般匮乏。

    金陵岂是池中物!但是如若你不能靠自己,靠英雄,来捍卫你的美,那你总是会沦为玩物的。譬如皮条客:靠着各种手段控制的一些女子——无一例外,都是美的不可方物。

    可是......

    我的怜香惜玉,总是怜惜不相干的香,珍惜不相熟的玉。

    但是啊,希望美丽的你,好好珍惜自己,好好保重自己,让我少点怜惜好吗?

    “知己又红颜,大河绕青山。

    莫道日月长,只恨相逢短。

    春风度关山,明月照无眠。

    两地相思苦,一世回望甜。

    一只孤雁云天路,万千寂寥写长天

    是谁一曲灞陵柳?

    如梦如幻,花飞满天

    风华绝代总是乱世生

    江山不负美

    美人如江山”

    霸王别姬,冲冠一怒为红颜;古今有之;可是,谁能说这不是——对真爱的,对爱情的,最伟大最悲壮的解释呢?

    ——我的一些感情事

    -----------------

    写书的一些事

    最后一次和兄弟们聚会;当时吃川菜,喝扎啤;而后去KTV唱歌;是夜我大醉;我记得当时耍了流氓:当时路过几位美女;她们在吧台等人。

    我一次路过,再次路过;再三路过,我心里想了一严密的逻辑,证明我到底是不是矮穷矬的论证思路,即:我要耍流氓;我要在这几位美女身上通过耍流氓,而后引发:1女生厌恶——报警或是让我出名——证明我是矮穷矬。

    2女生不厌恶——证明我不是矮穷矬。

    说来,当时确实也是醉了,于是想出来这么一条“醉汉的逻辑”;

    而后第三次路过,我拍了对方屁股,该说是手背蹭过对方的屁股。

    额额;而后我既没有被抓也没有被拍抖音之类的;这么来看,我也不是矮穷矬嘛。

    哈哈哈。说来惭愧,说来矛盾:我到底是自信呢,还是不自信?

    我若是足够自信,就不必要再测试。

    我若是不够自信,恐怕也不敢做此。

    而后第二天在契税姐姐家醒来,吃完汽水姐姐准备的早饭;而后返校。那时候还是昏昏沉沉的,恐怕吹一下就能把我吹进去。

    而后我走路,想着走完便散了酒气;由汽水姐姐家走路半个小时到停车场。而后开车回了学校。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开始了我的写书之路。

    已然忘了最初是怎么产生的这一想法。大抵是我在现实生活里,物质生活上,没有建树?

    说来也是;历史学上对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到底该封给谁,倒是一直没有确切答案。

    但是我说,千古一帝可以是李煜,你说对也不对?

    亡国之君,连自己的女人都捍卫不了,算什么千古一帝?你在反讽吗?

    绝非反讽;我说的这个千古一帝,是说:千古第一词中皇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哎;总觉得我生活幸福,家庭条件尚可,而后就不以为我也有烦恼。

    哈哈哈,我说李煜该是天下第一二代了吧?在他的朝代。

    可是李煜家庭条件这么好,他真的快乐吗?恐怕也不完全是。

    话说回来:从实际上来说,李煜在词中造诣是古今皇帝里的独一份!

    从对比上来说:李煜正因为在政治上没有建树,所以他的诗词造诣倒是衬托的更具光彩了!

    而且再退一步来讲:倘若李煜躬身于国家建设里,那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花明月黯笼轻雾”

    还能看到“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这些词句吗?

    说来羞愧:人家的国破家亡伤心事,倒是都付我的书中笑谈中。但是哦:历史总是由人民所书写,历史人物的功过大小,倒是也能成为人民谈论的了;即:我(人民),赋予历史人物以功过以意义,便也能够作为我评论的对象。

    与之类似的也有唐玄宗李隆基,除了政治上的开元盛世,除了可歌可泣的悲伤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一提的便是他在曲艺上的造诣——霓裳羽衣曲;

    还有乾隆大帝,倒是因着爷爷老子留下的丰厚财产,一生作诗万余首。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在追求安全感;在世俗里,往往衣食住行是最先需要考虑的——丰衣足食是安全感的最初来源;而后便是经济富足;当一个商人在商界有所建树,那么他就要步入政坛。

    一个人如果在物质生活上没有太大压力,那么他的安全感,要么来源于“纵欲”,要么就来源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因此大概这就是我写书的最重要原因:追求我的安全感;通过写书来获得我的安全感,给自己找点事干;在此过程中倒是不能满足性欲,不过自我实现的欲望确确实实的得以满足!

    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虽然不能满足性欲,但是也把你的思绪拉到文学的世界当中,也就是转移你追求“性欲”的注意力。

    当然,我也是血气方刚精力十足的大小伙子,倘若说不思一点“淫欲”,也怕是不可能的;而人最怕的就是想没有的。

    譬如曾看过一位领了贞节牌坊的老寡妇,说她的当年怎么过夜:把豆子泼到地上,一粒一粒的捡起来,一颗一颗的数;拾完便复行一遍;天亮了,也不在想那事了,而后睡下。

    用伟大的SamSnead的话来说:

    “如果你不考虑pussy,你只是没有集中注意力。”

    却是如此;而且如果我要是总想着pussy,恐怕我的书写着写着是要变味,是要变色的。

    但是我是怎么做的呢?

    引用某位文人的话来说:衣食保暖思淫欲,小命不保求生欲。

    那就从源头上来制止:不使自己衣食保暖。

    也就是我吃得少——这些日子仅仅是一天两顿饭。

    吃的不好:每日仅仅是白米饭,方便面(不含调料不泛油花),就着同样有机的辣椒酱——也得是不过油的。

    哈哈哈,这就也是究竟思维的具体表现啊,哈哈哈——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至于营养不良,也是不可能滴!每日补充一些维生素片,加之饮茶。

    其实作家文人他们常常自言:吃的简单。

    或许也有这样一层道理在里面呢!

    其实这段时间我是很累的:学习不累,累的是考试,是学不会。科学的学习是充实自己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是不断“吸收能量”的。

    譬如看自己喜欢的书:看上一天一夜也不觉疲惫,那是因为自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是休息的,是吸收能量的。

    但是写书,恐怕恰恰是相反的:是释放自己的能量的,是把自己的知识运用起来,调动起来的。

    是自己对自己知识储备的检验,是自己对自己的考试。

    写书是累的。

    而且我突然发现:这年头信息化时代,没有点知识太难了!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说来,怕是猪不会说话;倘若给一头猪看几天手机短视频,猪都能和你聊两句含有知识点的话!

    哈哈哈,其实这就是碎片化的信息啊!现在也是碎片化知识的信息化时代!所以难得从来不是有一些知识;难得恰恰是不看手机,一点知识不了解。

    但是真正困难的,就是“长篇大论”:系统化的表达对某事的看法。

    这个系统化就是相比于碎片化来说的:问你任何东西,你都知道一点点;好像自己无所不知;但是深入下去,发现你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啊!发现你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啊,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啊,你所回答的不过是你刷抖音快手小红书刷到了而已;而你刷的短视频越多,你得到的这样的碎片化信息便越多;倘若你善于思考还好,你多少能获得一些自己的想法。

    可是难就难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量不给你思考的时间,你只是一条一条的刷而已。

    所以说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想法、知识,整备下来,也是很难得。

    看的书渐渐多了起来,竟是发现:人类似乎古今中外,文学、思想好像仅仅是形式上有些改变,本质上的道理亘古不变!

    人事无非是:仁义礼智信;

    世事也无非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于是从人事、世事出发的作品、思想,本质上就没有了什么变化——因为其建立的基础就不曾变化。

    难道是我们从来不需要新思想、新文化吗?

    恐怕绝非如此。世界上的所有的道理虽然都可见于书籍。

    但是人和人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时候你对同样一个道理的接受度,不取决于其可信度,而是取决于谁来表述!

    就比如一个名人说的一句“梦话”,你都会细细思考其中含义。

    倒是一个小偷说的一句“名言”,你也要鸡蛋里挑骨头。

    而后我想,我们需要的,似乎其实是对一些“旧道理”的新解释,来源于不同维度(人生阶段,社会阶层,年龄等元素)的不同的人的新解释。

    在不同的时代、年代,以不同的题材、语言来阐述来表述的新解释。

    刚开始写书其实是迷茫的:倒像是纯粹的自我安慰,不知道写什么题材,不知道写上什么内容,不知道写到程度多深,写到内容多少。

    说来,我写的书也是、仅是从我的立场来出发的,定位就是我的位置我的思想高度;定位是什么?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

    我的书也一定是处在我的维度,由我的元素来出发的,故而一定会受到非同维度的他人的排斥,这对“他人”来说,就是排他;这本书也一定不是“搁哪儿都行”的。

    但是当我第一次“下笔”破万字的时候,这就跟有瘾一般,越写越上头;本月倒不是天天废寝忘食;天天食不下咽寝难安,但也是月中三十日,无日不相思的!

    4.07

    书写一半或三分之一,字数五万。

    也是写着的过程之中,本书也越来越确定了其“题材”——介于自传体小说与小说体自传之间;因此也得说明一下:本书中的“我”是“假我”,这个假是相对于真正自我来说是的假;当然,这个假我却也是无比真实的“过去我”,比于现在,总得有点“假”。

    书中的情节,故事,是无比真实的——不因时间的转移而改变的真实性;这个真,是比珍珠还真的那个“真”,是不经掩盖,无需掩盖的;历史真相的那个真。

    但是书中提到的人物,与我而言,是虚无缥缈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

    至于人物的化名,便是“纯属虚构”了,不必窥探。

    后来看到堂吉诃德里的前言,一些作者的话;我想这是可以借用来我的书上的:我的书上可什么都没有——书页的边上没有引证,书尾没有注释;人家书上参考了哪些作品,卷首都有一个按字母排列的名表。

    哈哈哈,我是流氓,我是不管那一套的;我是拿来主义的!

    说来,曾看过一句话:真正让你成长的一件事,便是完全由你负责,靠你主导进行的一件事;按此来说,大概我这些日子这么累,也与此有关吧!

    毕竟写自己的书是自己的事;到今天,27号,我又是一个人基本上完成了编辑修改的工作,倒是全书有上百个硬性的毛病,数百个可有可无的瑕疵;也是修改了一番。

    大概从今天开始,我的这一个项目就能告一段落了吧?

    我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了。

    ————我写书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