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血洒众安桥
繁体版

第57章 上表讨贼

    岳云又说道:“爹爹,矛子叔很能打,很有作战经验,我想请矛子叔来帮忙训练背嵬军。”

    岳飞笑着反问道:“你不恨他啦?他可是杀害你翻叔的仇人哟!”

    岳云诚恳地说道:“孩儿早就不恨矛子叔了。人死不能复生,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翻叔又活不过来。再说,矛子叔的本事和忠心大伙都有目共睹,孩儿亲眼见证他是如何杀敌的,他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悍将。这么彪悍的杀敌勇士,孩儿干嘛要恨他呢?”

    “祥祥,背嵬军训练的怎么样啦?”背嵬军成立有了一段时间,真是天助岳家军,这段时间没有大战事,背嵬军可以静下心来投入训练。

    岳云应道:“启禀父帅,按照您的要求,我们从基础训练抓起,按照实战要求练兵。每天风雨无阻的负重强行军二百里……”

    岳飞打断了岳云,问道:“都学会使用哪些武器了?”

    岳云应道:“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要求人人都要学会长短刀、枪、弓箭、弩箭、各种火器的使用,学习武装泅渡、学会划船、学习攀岩、攻城、索降,还有列阵、破阵等基本功。虽然我们现在的战马不足,背嵬军每个将士都得学会骑马、学会马上格斗和马上射箭等战斗技能。一旦有了战马,就能成为骑兵。”

    岳云看了一眼父亲,见岳飞全神贯注地听着,继续说道:“目前我们骑兵主要装备长、短刀各一把、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用围盔保护脑袋,用铁叶片革甲保护身体。还有部分骑兵装备长枪和长矛。步兵的主要武器有长枪、麻扎刀、手刀、弓箭、弩箭和火器,步兵的主要防护用具除了围盔、铁叶片革甲之外,每人还配备一面防身盾牌。”

    听完了岳云的汇报,岳飞问道:“你们训练了这么久,就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出去?”

    岳云调皮地应道:“能不能拉得出去,您检阅检阅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背嵬军的前身是岳飞的亲兵卫队,负责保卫岳飞的安全,现在要把他们打造成为全军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作战部队,作为岳家军年龄最小的统领兼教头,岳云可没有少下功夫。岳云结合自己学武的经验教训,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根据金军骑兵多,岳家军骑兵少,步兵多的特点,岳飞亲自与岳云、王刚、杨再兴一同研究出对付金军骑兵的打法。岳云、王刚、杨再兴果然不负众望,在他们的精心调教下,果然带出了一支活力四射的新型部队。

    岳云处处以父亲为榜样,跟士兵同吃同住,同娱乐。训练的时候,岳云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可他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背嵬军士兵大多是十七八九,二十郎当岁的小年轻,岳云比他们都要小,玩的兴起,他竟忘了自己是领导,士兵们也没把他当将军,这群大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岳云要父亲检阅部队,与其说是检阅,不如说是让背嵬军将士们表演给父亲看更为贴切。

    检阅开始,先进场的是背嵬军步兵,只见一队队年轻战士顶盔掼甲,手持各种兵器和盾牌,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校场。紧接着是骑兵,按照马的颜色分成红马队。黑马队、杂色马队、灰马队,最后压阵的是白马队。白马的目标显眼,那时候,一般指挥官都不愿骑白马,唯独岳云对白马情有独钟,骑的就是一匹白马,因此背嵬军骑兵队也配备了一定数目的白马。骑兵同样顶盔掼甲,腰佩短刀和弓箭,一手握长枪,或长矛,或大刀,一手提着缰绳,走进校场。跟步兵一样,同样列成整齐的方队,等候指挥官的命令。

    首先是步兵射箭表演,只见岳云手中红旗一挥,一小队士兵跑到距离箭靶一百余步的地方,分成前后两排站定,前排士兵手持盾牌作掩护,后排士兵有的引弓射箭,有的用短弩射马,组成箭雨。几乎就在第一队战士准备射击的同时,第二队士兵跑到第一队后面,同样张弓搭箭,做好了战斗准备。第一队射击刚完毕,第二队立即射击,两队交替作战,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表演完射箭,岳云再次挥舞红旗,两队士兵进行长刀对劈,战术等表演。

    看完了步兵的表演,岳飞接着检阅骑兵。

    宋代战马品种有蒙古马、阿拉伯马、突厥马等,岳飞给背嵬军配置的主要是蒙古马。在战术方面,沿用宋朝骑兵作战灵活,战法多样的打法。

    宋朝骑兵在进攻时通常会采取“绕后”的战术,在防御时宋朝的骑军则采取“掩杀”战术。在遭遇敌军主力时,宋朝的轻骑兵会采用“游击”战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骑兵训练,宋军通常采取“以骑射为先”的原则,要求士兵熟练掌握骑射技能。宋朝军队分为步战和骑战两种,步战中分为轻骑兵、轻步兵和猛骑兵等。刚成立的背嵬军战马不足,骑兵只好暂时当作步兵用,待到搞到战马再当骑兵。

    背嵬军战士还是采用原部队的优良传统战法,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时,往往在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量杀伤敌兵。背嵬军短短的时间便形成了战斗力,成为岳家军中精锐的精锐,尖刀的刀尖。

    毫不夸张的讲,岳飞的岳家军无疑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中最强大的部队,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

    金兵梳着鞭子,人们便把他们叫做辫子军,由于金军强悍,“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便广为流传。然而金军的神话却被背嵬军一次一次打破,或许应该把这句话换换个主语,改为“背嵬军不满万,数百不可不敌”。后来的战斗证明,凭借背嵬军这支强悍的部队,岳飞百战百胜,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战神岳飞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除了岳家军强悍的战斗作风,铁一般的纪律之外,岳飞手里掌握的这支敢于决胜,善于决胜的特种部队背嵬军,还有长子岳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背嵬军士兵的选拔极其严格,岳家军各军每次举行军事技能比武的时候,胜出的士兵都会被登记在册。登记在册的士兵还需要经过多次选拔,只有胜出的决胜者才有可能进入背嵬军。但凡被选拔进背嵬军编制的士兵,享受与岳家军各级统制相同的待遇,犒赏也异常丰厚。一旦旗头和押队一类低级军官阵亡,就能迅速从优秀的背嵬军士兵中给予补充。因此,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背嵬军往往被作为突击队、敢死队使用,岳家军往往凭此取胜。

    经历大规模的清剿,国内大股流寇大多不是被剿灭,就是被招安,最后只剩下洞庭湖的杨幺。全国大局大体稳定,高宗赵构终于能够安下心做皇帝。

    继正月改元之后,绍兴元年(1131年)十月,高宗赵构将越州升格为绍兴府。与此同时,高宗赵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新组织诸班直,强调朝廷控制军队的重要性,废除了御营司,并由宰相兼任枢密院使,设立镇抚司,加强分区防守。虽然镇抚司后来废除了,但是,从此立下了分区防守的模试,使得诸大将的权利得到加强。

    绍兴元年十一月,赵构以“漕运不济”影响了后勤供应为由,移驾返回临安,于绍兴二年正月十四抵达临安。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当然要比绍兴强的多,从那以后,临安就成了南宋实际上的首都,高宗赵构绝口不再提还都汴梁东京了。

    早在建炎四年九月,金穆宗完颜盈歌之子完颜昌立刘豫为伪齐皇帝,同年十月,完颜昌攻破楚州后,又将在他身边担任“参谋军事”要职的秦桧举家放回南宋。

    回到南宋的秦桧对人就称是自己奋勇打死了身边的金人看守,夺得了一条小船,历尽千辛万苦才逃回的。

    建炎四年十一月,秦桧得到高宗赵构的接见。天生演技高超的秦桧发挥他的表演天赋,痛哭流涕地控诉在金营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是如何不顾自身危险,保护赵构生母韦氏的壮举,大谈特谈他又是如何机智勇敢的打死金人看守,如何冒死逃出戒备森严的金营,回到绍兴府的光辉事迹。

    秦桧曾经与高宗赵构一同被扣在金营当过人质,两人接触了较长时间,秦桧摸准了高宗赵构脉搏,深知赵构不在乎父亲宋微宗的死活,更不会管他的兄长宋钦宗死活,但是,最在乎他的生母韦氏和皇后邢氏的安危。

    韦氏原是宰相苏颂的侍女,因为尿床被苏颂认为是大贵之兆,被送进宫中当宫女。韦氏跟一位姓乔的宫女结成好朋友,乔氏得到微宗宠幸,被封为贵妃,便把好友韦氏推荐给微宗,生下赵构,韦氏被封为贤妃。

    每当想到苦命的母亲刚过上好日子又落入金人魔爪,赵构心里就像刀割一般难受。秦桧这番表演正中思母心切的高宗赵构下怀,令高宗赵构感动不已,对他大加赞赏和感激。于是秦桧趁机向高宗赵构进言,希望高宗赵构尽快与金人议和,以换取金人释放韦氏和邢氏回临安,让赵构母子、夫妻得以团聚。

    母子团聚,夫妻团聚,这可是高宗赵构梦寐以求的期盼。高宗赵构想瞌睡,秦桧就及时送上枕头,令高宗赵构心满意足,连声称赞秦桧“朴中过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高宗,赵构“喜而不寐”。高宗赵构决定对秦桧委以重用,直接任命秦桧为试礼部尚书。

    绍兴元年正月,秦桧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八月,秦桧取代范宗尹成为右相,专门负责贯彻执行对金妥协路线。

    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自以为春风得意的秦桧利令智昏,竟然做了两件激怒赵构的事情来。

    秦桧自以为深得赵构重用,公然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搞小团体,秦桧这一系列操作可是犯了高宗赵构大忌。更为糟糕的是秦桧公然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议和方案。这两件事都是高宗赵构所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更是把矛头直接指向高宗赵构。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秦桧这是打的什么鬼主意啊?朕出生在汴京,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想让朕去哪儿呀?”开封府出生的高宗赵构就是秦桧嘴里的北方人,不由得勃然大怒,秦桧这么做,将至高宗赵构于何地,他能不发怒吗?

    秦桧触犯了官家逆鳞,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绍兴二年八月二十六,秦桧被高宗赵构罢了相。高宗赵构气愤地发誓:“终身不再起用秦桧!”然而不知道是高宗赵构犯了健忘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久高宗赵构就食言了,秦桧又得到重用。

    再说,金兀术虽然结束了搜山捡海,但是并没有停止南侵,只是不再进攻江南,改为进攻陕西。

    富平一战,金军大败张浚,占领了大半个陕西,但是,在尚原之战中却被吴玠重创。同时金人扶植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大有取代赵宋皇朝的味道。高宗赵构最害怕丢掉皇帝宝座,金人这一手无疑是直击高宗赵构要害。是可忍孰不可忍,金人咄咄逼人的无耻行径,终于激怒了原本一心想乞和的高宗赵构。

    “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呀?”绍兴二年三月(1132年),高宗赵构任命襄阳镇抚使桑仲讨伐刘豫,命令河南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翟兴、荆南归峡荆门公安军镇抚使谢潜、金房州镇抚使王彦、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陈规、知随州李道等将领相互支援。

    然而仅仅过去几天,讨伐刘豫的主将桑仲就被部将霍眀杀害,幕后指使人就是刘豫。紧接着,刘豫又派人重金收买翟兴部将,将其杀害。当真是雪上加霜,尚未出师,主将却先丧命,导致这次讨伐刘豫的计划胎死腹中。

    七月,高宗赵构命令翟兴之子翟琮接任父职,十二月,桑仲部将、襄阳镇抚使李横从京西寨出发攻打刘豫,翟琮率领山寨余众偷袭郑州获得成功,宋军收复颖昌。十二月,襄阳镇抚使李横会同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翟琮北上,征伐伪齐。

    牛皋、彭圯、赵起率部投了李横,董先、张圯、董震投了翟琮,伪齐各地守军将领趁势纷纷倒戈,加入抗金队伍。北伐声势越来越浩大,捷报频传。李横部队相继收复汝州、颖昌府、唐州、信阳军,翟琮部队收复了东至郑州。西到京兆广大地方,形成了从西面和南面两面夹击东京态势。

    接二连三的失地失人,刘豫急忙向主子金军求援。只可惜李横、翟琮二人的部队不是正规军,不仅武器装备极差,粮草也不足,战斗力不强。第二年,在金兀术和李成数万兵马的反击下,金伪齐联军连连得手,李横与翟琮部队被击败,致使原先宋军攻下的州县尽失,连襄汉地区也被金军占领,李横、翟琮、牛皋和董先等人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率领残部先后退到江西路。

    接到宋军失利的邸报,高宗赵构一面命令驻泗州部队退至盱眙,禁止跟伪齐作战。另一方面,派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充任大金军前奉表通问使,出使金国,谋求与金人和谈。

    绍兴三年十一月,金国派使臣跟随韩肖胄一起来到临安。这是高宗赵构登基以来,金国第一次派使臣来南宋,南宋朝廷上下格外重视,以最高礼节接待金国使臣。高宗赵构高兴的有点过早,很快就大失所望。原来金国使臣根本就不是来议和的,金使公然要求南宋将逃到南方的北方民众全部送回北方,要南宋与伪齐划江而治,从而实现”南人治南,北人治北的目的。金人的无理要求不仅使得有血气的主战派义愤填膺,高宗赵构也无法接受。

    既然议和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开战一条路,依靠武力说话,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就在金使来临安的头两个月,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奉命带着长子岳云来到行在所在地临安,觐见皇帝赵构,这是岳飞第二次,岳云第一次见着皇帝。

    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都是先皇宋微宗时期成长起来的老将,唯有岳飞是在抗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将领,也可以说,岳飞是高宗赵构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岳飞算得上是高宗赵构的嫡系。

    岳飞岳云父子俩来到皇宫,高宗赵构首先召见岳飞,君臣俩探讨了国内外形势。

    “岳爱卿,你很能打仗,是咱大宋的韩信,不可多得的将才。”高宗赵构肯定了岳飞在历次抗金与剿匪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说道,“朕知道你爱带兵,像韩信一样多多益善。朕授你镇南军承宣使,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授你部神武后军称号,你为统制。另外,朕将牛皋、董先、李道所部都拨给你。这下满意了吧?”

    “谢官家!臣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以报君恩。”官家给了这么大的奖赏,岳飞真个是感激涕零,赶忙跪伏在地,磕头谢恩。

    “平身吧!岳飞,朕听说你力大无穷,特地赏赐你这把三百石硬弓和铠甲一副。”高宗赵构令人将弓箭和铠甲交给岳飞,说道,“还有,听说你母亲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鼓励你忠心报国。朕特地让人绣了这面‘精忠报国’的旌旗嘉奖你,你可以把它作为军中大纛张挂起来。希望你不要负朕的厚望,努力杀敌,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臣一定不负官家厚爱,不惜肝脑涂地誓死报国!臣一定谨遵圣意,努力杀敌,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岳飞再次跪谢皇恩。

    高宗赵构换了个话题,严厉地批评道:“岳飞,你打仗是一把手,可是你醉酒打人就不应该了。作为一军主将,醉酒是要误事的,你一定得注意哟!”

    所谓醉酒打人,高宗赵构指的是两年前殴打赵秉渊的事。那时候岳飞部队驻扎洪州,有一次与江南兵马钤辖一起喝酒,两人心情都很舒畅,喝得兴起,两人索性宽衣解带放开来畅饮。结果岳飞喝得酩酊大醉,差点把赵秉渊打死。岳飞部队兵力严重不足,高宗赵构本想将江南西路兵马钤赵秉渊的一万多兵马并入岳家军。然而赵秉渊因那次被打,心里一直怨恨着岳飞,死活不肯奉诏,高宗赵构只得收回成命。自打这回受到高宗赵构面谕,岳飞决定痛改前非,从此滴酒不沾。

    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向朝廷提出收复被伪齐占据的襄阳府,以及郢城、随州、唐州、邓州等州和信阳军的主张。岳飞认为:“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是恢复中原的前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