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枭雄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初试锋芒(4)

    冯宇道:“可是,大哥……”

    叶宏颤声道:“马上撬开!”

    冯宇只得使人撬镖箱。镖师们屏住呼吸,镖箱打开一刹那,全都哗然:里面装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泥土或石头,二十只箱全都一样!

    叶宏眼前一黑,大叫一声,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信阳镖局乱成一团糟,冯宇叫人封锁信息,大家七手八脚救醒叶宏。叶宏醒后,长叹一声,不禁老泪纵横;威远镖局的四十四名镖师泣不成声。

    王活破口大骂道:“究竟哪个王八蛋害我们?等老子阉了他然后大御八块再剁成肉酱!”

    叶宏拉过冯宇,谓然长叹道:“也许是命中注定不能躲过这一劫。想不到我叶宏一生纵横天下,声名响亮,到头来落得个晚节不保!贤弟,愚兄不想累你!请马上自立名号,别再叫威远镖局,这样即使找不回镖,分镖局也不至于被查封。事实上,这几年来,你已经超越了我。”

    冯宇握住叶宏的手道:“大哥,别伤心,还有十五天限期,咱们只要在限期内找回镖的兴许能逃过一劫。找回失镖才是现今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叶宏道:“我连怎样被劫、何时被劫、何人劫我一概不知,茫无头绪,要找回失镖谈何容易?”

    冯宇道:“事在人为。我们可以逐个山寨拜访,即使最高明的劫匪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我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事不宜迟。我们就从附近查起,鸡公山一带劫匪大多数跟我有交情,我们先去拜访他们。既然郭大哥说昨天箱子还在,那我们就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定在昨夜,沿路一直追查,肯定有下落。”镖师们个个赞同。冯宇使人留下照料叶宏,其他人分批跟他拜会各个山寨。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走遍鸡公山区大大小小近百个山寨,山寨大王口径一致,个个拍心口保证自己及手下喽啰没劫过威远的镖,因为都知道叶宏这次走的镖是方家被充入国库的财产,名为充公国库,实际是司礼监王振中饱私囊的财物,王振如今权倾朝野,拿了他的东西,朝廷必派重兵镇压,所以人人有此贼心而无此贼胆。

    失镖对于镖局来说是件生死存亡的大事,更何况是家江河日下赔不起银子的镖局?一次次失败后,郭清不禁掩脸而泣:“完了,完了,彻底完了!”他翻来覆去地想,依然想不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们未靠近过那间开张不久的“叶家酒店”,农夫是老实巴交的老夫,老人家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都不可能是盗贼,那条道他们反反复复走过无数次,始终瞧不出任何端倪。还有八天到限期,依然一无所获。

    叶宏出现中风迹象:半身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

    冯宇一筹莫展,终于下定决心报官府。信阳知府闻讯大惊,立即上报二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抚大人,巡抚大人上报朝廷。

    王振怒不可遏,怂恿皇帝下圣旨令二月内必须找回全部失镖,荡平贼寇,否则查封威远镖局、叶氏满门抄斩、河南湖北沿途大小官员及南昌知府全部降职查办!

    九月廿五本是镖队到京交收的日子,现在大批官兵进驻信阳。信阳府院济济一堂,有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河南巡抚及二司、湖广巡抚及二司、信阳知府、还有火速赶到的南昌知府白智渊。白智渊带着高贤前来。

    威远镖局失镖的事情已传遍武林。四十四个兄弟被带去信阳府衙里问话,叶宏独自躺在床上,失神地望着窗外的榆树。榆树落下许多叶,一个孤零零的鸟巢挂在无遮挡的干枝上。他用力地敲打着自己略显麻木的半身,翻身下床,穿戴整齐,对账房先生李清说想到外面走一走,透一透气。李清命两个小镖师随行。三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叶宏立在鹰嘴岩顶。高远的天空中,一队排列整齐的大雁向南飞。一小镖师怕他大病初愈难抵烈日,劝他下山。叶宏见他一脸青涩,但有股沉稳之气,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小镖师竟然满脸通红,另一个则捂住嘴偷笑。良久,小镖师羞涩的说道:“小的名字不值一提。大当家还是别问了。”

    叶宏奇怪,更要追问。小镖师这才羞赧地说道:“回大当家,小的名字与大当家的名讳一模一样,也叫叶宏,镖局里的兄长们都叫俺‘细叶飞扬’。”

    叶宏起初一愕,继而哈哈大笑道:“好!好!我叶宏何德何能?竟然后继有人!”问他师承何人,使何种兵器。

    细叶飞扬答道:“未曾正式拜过师,十八般武器略懂皮毛,喜欢使刀,但刀法不怎样。”

    叶宏解下佩刀叫他耍一通,细叶飞扬便耍了一套刀法。叶宏盛赞一番,指出几处不足,细叶飞扬再耍时果然灵活多变,霍霍生风。叶宏道:“这把刀跟你有缘,我把它赠送给你。盼你以后能在江湖上闯出名堂,超越我,别学我这样晚节不保。”

    细叶飞扬欢欣鼓舞,连忙叩拜道谢。叶宏扶起他,笑道:“下去找个地方好生练习,将来名扬天下。”

    细叶飞扬道:“师父也一起下山吧。”

    叶宏道:“你们先下,我还想再坐一会。”细叶飞扬于是和小镖师高高兴兴下山练习,小镖师羡慕得眼红。

    叶宏站在岩石尖端,抬头望着渺渺云天,两行浊泪悠然而下。他整整衣衫,大叫一声:“天要亡我!”说罢眼一闭,纵身跳下悬崖峭壁!

    冯宇领着四十三名镖师回到分镖局。郭清被河南巡抚留下继续问话,直到黄昏才得归,一归来便欲见叶宏。冯宇道:“李先生说大哥上午外出,至今未回,我正为此事担忧呢。”

    郭清着急的道:“今天我的心总是不踏实,老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大哥近来常常长嗟短叹,似有厌世之意,我怕他想不开。别耽搁了,马上分头去找!”

    众人听此,焦急万分,不约而同地冲向南大街。于街口处遇上哭哭啼啼的细叶飞扬和小镖师赶着没有篷的马车归来,马车上盖着一张白布。

    郭清颤巍巍地揭开白布,一具血肉模糊的躯体呈现在面前,那把花白蓬松卷曲的头发和花白散乱的胡子是那样熟悉。

    两人哽咽着把经过讲述一遍。郭清这条将到不惑之年的汉子抱着头,扯着头发,慢慢地蹲下,旁若无人在街上放声痛哭。其他人则齐齐跪在马车前,涕泪滂沱。

    由于叶宏堕崖身故,王活是叶宏填房的弟弟,细叶飞扬是叶宏新收的徒弟,镖局奏明信阳知府,特准王活与细叶飞扬护送其灵柩回乡。四十三名镖师依然留在信阳协助破案。

    威远失镖一案已成立专案组,马顺自封为组长,命两省巡抚携同二司迅速围剿各个山寨,拿下全部土匪。他大声叫嚣道:“出现劫匪证明地方管理不力,既然没能力管理就该辞职还乡,领着朝廷俸禄在混日子,有没有把万岁爷放在眼里?”众官心下大怒,可是慑于王振的淫威只得暂时强压怒火——马顺是王振的义子。

    马顺正在得意,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马大人既然那么忠于朝廷忠于万岁,何不立刻动身上山铲平贼寇立头功为万岁解忧?还在此与我等磨蹭啥!”

    马顺巡声望去,说话之人年纪四十有余,中等个子,大阔耳兼听八方,望刀目明察秋毫,蓄留三绺长须,蕴含一身正气,脸容刚毅如铁,身材稳健如松,正是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于谦!这个于谦是先帝的重臣,出了名的刚直不阿,不巴结权贵,不奉迎新宠。他先出任江西巡抚,后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清查了许多冤案,替百姓办了无数实事,深得百姓爱戴,管他叫“于青天”。他曾单骑匹马路过太行山,太行山的劫匪听闻是他,马上让路放行。外省官员每年上京述职必带大批土特产或金银财帛孝敬王振,只有他不但没阿谀奉承,还敢当众呵斥王振,令王振又忌又恨又抓狂,于是纠集其党羽硬给他罗列一项罪名,关在锦衣卫大牢三个月,欲要问斩。河南、山西百姓听闻,万人自发上京拯救。王振慌了手脚,即时释放他,摘去兵部左侍郎之职,贬为大理寺少卿,依旧巡抚山西、河南。别的巡抚在外三五年便调回京城,而于谦已经任职十二年了!一因性子刚直,二因两省百姓强烈要求他留任。于谦的诗《入京》正是他为官的写照,也是成语“两袖清风”的来历: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马顺见于谦开口,嚣张的气焰一下灭了九分,换种语气道:“俗语说猛虎不敌地头蛇,锦衣卫虽骁勇善战,终不熟悉地形,贸然进攻难免吃亏,还请于大人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