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
繁体版

第25章 水面偏能用火攻

    “火攻?”

    提起这两个字,司马懿就有些牙疼,或者说心有于悸。

    建安十三年,他被刚刚担任丞相的曹操强行征辟为文学掾,同年随军南征,参加赤壁之战。

    那年二十八,司马懿如同喽啰,连进曹操中军营帐的资格都没有。

    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他依旧难以忘怀。

    孙刘联军正是利用火攻,在赤壁之上放了一把大火,烧醒了曹操统一天下的美梦。

    如今听到曹叡说准备以火攻对付孙权军队的水师时,司马懿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

    沉默良久,司马懿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后,对曹叡说道:“殿下,当年赤壁之战时,周瑜之所以能用火攻,是因为先帝刚刚平定北方,士卒多不习水战。”

    “故而先帝下令,将大小船只首尾相连,这才给了周瑜可趁之机。”

    有些话,当着曹叡的面不好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曹操有些自大,信了人家的诈降。

    “殿下想要在这里复刻赤壁之战的火攻,恐怕会很难。”司马懿还是给曹叡留了几分面子,没说他异想天开。

    “殿下需知,凭军中现有的小船,哪怕载满鱼膏和柴薪,恐怕也无济于事。还不等士卒靠近伪吴水师之船,就会被弓箭手射杀;就算侥幸靠近,也大概率会被敌船撞翻。”

    这就是司马懿作为古人,其思维的局限性,只能根据现有的火攻方式,推测事情的可行性。

    眼下的火攻,还停留在抵近纵火的方式上。在陆上用车,或者命人手持火把投掷,在水上则用船。

    车上或者船上装满鱼膏柴薪,需要纵火时,派人推着车或者驾驶着船靠近。

    赤壁之战时,黄盖就是命人在船上装满了鱼膏和柴草,然后驾船驶向曹操的战船。

    因为要靠近才能纵火,营地里新造的小船根本无法靠近孙权军队的大船,所以司马懿才会说,曹叡的火攻很难奏效。

    曹叡闻言,淡定的说道:“护军不要急着摇头,听叡细细说来。”

    “普通的纵火方式,确如护军所言,十有八九难以奏效。然而叡的火攻却非比寻常,而是以箭射之。”

    “箭?”

    曹叡点头道:“不错,正是箭,或者说是火箭。将布沾满鱼膏或者猛火油,再绑在箭矢上,发射前将布点燃。”

    “如此一来,士卒并不需要靠近就能向敌船纵火,带火的箭矢自会将敌船引燃。”

    “叡是这么想的,在军中多备些火箭。准备妥当后,命士卒在水流平缓处广造浮桥。不需要铺设的多快,但是一定要够宽。”

    “敌军见我军架设浮桥,肯定会引兵来攻,届时再命士卒于浮桥之上发射火箭,将敌船引燃。”

    “还可以在岸上准备些发石车,同样在石头表面抹一层鱼膏和猛火油,点燃以后抛射出去。”

    司马懿听完,仔细一琢磨,摇头道:“不妥,不妥。”

    “哪里不妥?”曹叡问道。

    “臣不是说殿下的火攻不妥,而是用弓不妥。弓的射程不够,且弓手训练不易,箭矢造价高昂,改用弩会好点。”

    如今发石车的最大射程能达到八百步左右,大型的床子弩,射程差不多七百步,十石的腰张弩,最大射程有三四百步出头,比弓箭的射程远太多。

    还有就是一支弩箭的箭杆,在造价上,要比弓箭的箭杆便宜两成左右。

    司马懿接着道:“殿下还真是奇思妙想,给臣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思路,要不现在就去山后面找个地方试试?”

    “走,去试试,争取早日拿下建业。”

    二人说干就干,绝口不提狩猎一事。

    简易的火箭制作起来非常简单,没用多久,就制作好了几十支弩用火箭。一行人带着这几十支火箭,来到了龙王山的北面。

    有山势阻挡,不怕被吕范看见。

    几个士卒上好弦,旁边的士卒用火把将绑在箭头上的沾满猛火油的布点燃,随即持弩的士卒扣下扳机,箭矢离弦而出。

    一连射了几轮,将临时制作的几十支火箭全部射了出去。

    可惜曹叡设想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简陋的火箭没能引燃远处的标靶。

    绑上布条后的箭矢,射程相较之前短了将近一半。而且绝大多数的箭矢,还没飞出去多远,箭头上的火就灭了,完全起不到纵火的效果。

    曹叡有些失望,但很快又燃起了希望,对司马懿道:“护军,火攻应该是可行的,但是不能直接缠布,得对箭矢做一番改造。”

    “应该在箭头上下功夫,最好把箭头做成中空,里面除了填充猛火油和鱼膏,还可以填充一些硝石、硫磺和松脂,这几样都极易燃烧,且无惧风雨。”

    如今硝石、硫磺和松脂都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应用于战争,而是被当做药材用于治病。

    如《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硝石的功效: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吴普曰消石,农曰苦,扁鹊曰甘,名医曰一名芒消。今之硝石。

    硫磺和松脂,也都在神农本草经里有记载。

    将此三种药品大规模用于战争,得等到唐末以后。

    公元1161年的唐岛之战,南宋将领李宝就是以装有硝石、硫磺和松脂的火药箭迎战二十倍于己的金军。

    在海面上施展火攻,焚毁了金军数百艘战船。

    制作火箭的工艺应该不会太复杂,几年后的郝昭,防守陈仓时,就曾以火箭对付诸葛亮,烧了他不少攻城器械。

    只是想要在水上用火攻,就不能只用普通的鱼膏和猛火油,还得加上曹叡说的硝石、硫磺和松脂。

    有了这三样东西,就能复刻南宋李宝焚毁金军船只的事迹,届时孙权水师将不再是威胁。

    虽然刚刚的演示没有效果,但是司马懿并不认为曹叡说的办法不行,他也觉得是简单制作的火箭不行。

    便道:“殿下,您说的硝石、硫磺和松脂,军中并没有储备,得让人去后方准备。”

    “或许可以让朱将军去后方督造火箭箭矢,如果能造出来,这一战他厥功至伟。”曹叡向司马懿建议道。

    司马懿点点头,说道:“也只能麻烦朱将军辛苦辛苦了,这事臣亲自去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