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
繁体版

第2章 初露峥嵘

    从四战之地的兖州杀出,统一整个北方,缔造魏国基业的魏王曹操崩了,对于曹家人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甄氏懵了,怔在当场,曹叡却立刻反应了过来。

    祖父曹操已崩,当下最要紧的就是父亲曹丕,他这个魏王的法定继承人可千万不能再出意外。只要魏王之位还没尘埃落定,一切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有两个亲叔叔在外的情况下。

    虽说自己知道曹丕最终会代汉称帝,但万一呢?更何况自己知道,别人可不知道,如今正是他表现的好机会。

    曹叡顾不得再劝甄氏,只叮嘱道:“阿母保重身体,大母那边恐怕还得阿母去照看,孩儿去看看父亲的情况”。说罢便立刻起身离开,冲着王宫疾驰而去。

    从太子宫到听政殿一路畅通无阻,沿途的卫士看到长公子纷纷放行。

    此时曹丕已被转移到偏殿,太医正在诊治。司马孚等人看到曹叡到来,纷纷拱手施礼。

    “长公子!”

    曹叡只是点头回应,两三步间越过众人,来到曹丕榻前。“太医,父亲他没事吧?”

    “回公子,太子殿下并无大碍,只是一时气急攻心,这才晕了过去。只需一剂安神汤,再休息片刻,想来便会苏醒。”

    说话间,宫人已经端着汤药走了进来。曹叡顺手接过汤药,用羹匙舀了一勺放嘴边吹了吹,随后送到了自己口中。

    苦是真的苦,但温度刚好,不冷不烫。就这样曹叡一勺一勺的给曹丕喂着药,还时不时给曹丕擦嘴。

    昔日孝文皇帝为母亲尝汤药,大抵也是如此吧!

    曹叡的一举一动,被殿内众人瞧在了眼里,不少人在心中暗自点头。等他们再往外一宣传,一个纯孝的名声肯定跑不了。

    圣朝以孝治天下,知道孝顺长辈的人,再怎么样也不会太差。

    曹丕确实没多大事,服下安神汤没多久,经过医者一番推拿便幽幽转醒。

    “父亲,您总算醒了!”

    “我儿有心了!”

    曹丕吐血晕厥,不是说他对外界之事就毫无感知。恰恰相反,他对身边之事一清二楚,只是无法做出回应。

    曹叡的举动让他感到暖心,是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夸赞曹叡。本来还想再劝勉儿子一番,可一想到父亲崩逝,悲从中来,不禁伤心落泪,恸哭不已。

    他这一哭,立马引发连锁反应。方才因为他的晕厥,殿内众人将悲伤压了下去,一时顾不上哭。如今有了曹丕带头,君臣哭作一团,场面一片混乱。

    有的抱头痛哭,有的掩面哭泣,都表现出极大的悲伤。

    国不可一日无君,从殿内众人的表现就能看出一二来。此时殿中只有少数人还能保持清醒,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哭了好一会儿,曹叡用衣袖擦掉眼角的泪水,一把握住曹丕的双手,劝道:“大父向来疼爱孩儿,听闻大父崩殂,孩儿悲痛不已。阿父身为人子,想来悲痛更甚孩儿万倍。”

    劝人自有技巧,是人就喜欢听好话,尤其是像曹丕这样的上位者。

    古往今来,能听进逆耳忠言的人,少之又少。想要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先赞同对方,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再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曹操逝世这件事。

    曹操生前那么疼爱曹叡,结果人刚没,你连哭都不哭,还劝自己的父亲不要哭。这要是传扬出去,让天下之人如何看待?

    现如今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是被扣上不孝的帽子,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曹丕恸哭的时候,曹叡也在哭,不仅哭了,还哭的非常大声。如今哭的累了,也到了说正事的时候。毕竟再不说,很有可能会被别人抢先。

    刚刚哭的时候,曹叡也在偷偷打量殿中众人。殿中一众官员,唯有尚书陈矫和太子中庶子司马孚表现的有些冷静。

    曹叡打定主意,起身跪在曹丕榻前,正色道:“如今大父已崩,父亲您身为太子,魏国上下都指望着您。”

    “为了大父辛苦创下的基业,为了天下黎庶,父亲您应该振作起来。想来大父的在天之灵,也定然不希望看到父亲您如今号啕大哭的模样。”

    一旁的司马孚闻言,不由得高看了曹叡一眼。此等关头能迅速冷静下来,还能规劝他人,其才智可见一斑。能够连出三代人杰,真是曹家之福。

    思索间,司马孚也将眼泪擦干,向前一步,在曹丕榻前拜道:“殿下,长公子所言甚是。今大行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

    “奈何效匹夫之孝?”

    家国天下,作为魏王继承人,从被曹操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曹丕就不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贵公子,他身上肩负着无数人的身家性命。

    司马孚是太子府重臣,曹丕的亲信之一;曹叡则是他的长子,关系亲的不能再亲。见二人都如此规劝,曹丕听后也只得擦拭眼泪。

    “多亏叔达提醒,丕险些误了大事。”

    “我儿,替我扶中庶子。”

    曹叡立刻起身,将拜伏在地的司马孚给扶了起来。

    “多谢太子,多谢长公子。”

    “中庶子客气了。”这是曹叡穿越以来,和曹丕重臣说的第一句话。

    曹叡扶司马孚的时候,曹丕也一改之前模样,正襟危坐道:“初闻先王晏驾,丕心甚痛,只觉手足无措。幸得诸君提醒,诸君皆为魏国肱骨,当世人杰,不知有何方略教丕?”

    这是问政于诸贤。

    “我儿既然来了,也一同坐下吧。”曹丕用右手指了指。

    很快便有中人拿来一方软垫,放在曹丕手指的地方。就在床榻之侧,是偏殿中最靠近曹丕的位置。

    此时魏王崩殂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邺城,许多听闻消息的曹魏臣子纷纷入宫求见曹丕。刚一进殿,还没看清楚曹丕的面,就开始放声大哭。

    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偏殿,又变得哭声一片。

    尚书陈矫站了出来,大声呵斥道:“尔等便只知道哭吗?满朝公卿,明哭到夜,夜哭到明,能令魏王复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