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不世名将糜芳
繁体版

第93章 东城战孙郎(三)

    糜芳有点生气,“不可少年意气!汝才几岁,岂能应对妥?此事不要再说了!”

    “老师天天夸我,难道都是虚言?”诸葛亮不卑不亢,“如今两军交战,老师若遣使前往孙策军中,必定会使孙策起疑又是老师计策,而由亮去于孙策军中,孙策必不生疑心!”

    糜芳看着诸葛亮试图,说服自己哭笑不得。

    “哼,离间之计,岂能无中生有?”但糜芳态度已经有些软化。

    他现在确实需要一个能言善辩且讨人喜欢的人去探探孙策的口风,就算按历史时间线走,这个时间点,孙策已经在和周瑜谋划脱离袁术自立了,如今袁术已经强弩之末,孙策周瑜不可能没有别的想法。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游说孙策?”

    “动之以人情,晓之以利害!”诸葛亮答道。

    “如何【动之以人情,晓之以利害】?”

    诸葛亮神秘一笑,“亮当相机行事!”

    糜芳正要开口训斥,转想这人是诸葛武侯,骂不得,回头又看见士仁和李援等人正在偷笑,关平新来,只觉得有趣。

    “你们以为如何?”糜芳干脆问士仁和李援。

    “末将觉得可使孔明前往。”士仁答道。

    糜芳莞尔,士仁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了。

    士仁的数据浮现眼前。

    统率:77

    武力:85

    智力:65

    政治:55

    魅力:65

    这是谁人的部将?糜芳直接被这数据给惊呆了!

    统率过75,绝对是良将之才了!

    想到士仁那惨不忍睹的统率,糜芳憋得很努力才忍住没笑出声。

    是啊,这本就是应该的,想想士仁那几战,无一不是血战,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如张勋、如纪灵、如...许耽!

    历百战不死者,必成名将!

    赢了,就是酣畅淋漓,输了,就只剩一具尸首了。

    【特性:豪杰、长驱、破阵、不屈】

    【长驱+破阵】冲阵无敌....

    【亲爱:糜芳、刘备、关羽、张飞】

    【厌恶:无】

    君义真是大度坦荡之人,糜芳不禁感慨。

    “君义,你说说!”

    “将军你也说了,孙策现在与袁术已是离心,如今放眼天下,豪杰可托身者,除主公大哥外,仅有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凉州马腾,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耳,而益州凉州万里之遥,荆州刘备与孙策有杀父之仇,曹操袁绍亦是帮凶,他日袁术败亡,孙策能投奔的,仅有主公大哥一处了,怎会杀使断绝呢?”

    糜芳点头赞许,拍了拍士仁的肩膀。

    “将军若不放心,末将可乔装同往,我是曲阿人,与孙策母鸡家同乡,若僵持不下,或可回旋!”

    糜芳看了一眼士仁,士仁微微点头。

    “好,季阳同孔明同去。”糜芳同意了,“记住,你们此番都是使者,万不可起动武之心!”

    “诺!”

    糜芳目送二人离开,自从得知许耽战死后,每当身边亲近之人远离,心中就会生出忐忑之感。

    孙策与周瑜站在沙盘前,与周瑜商量着作战计划。

    韩当走了进来,“将军,糜芳军中有使者到,求见将军!”

    孙策看了周瑜一眼,“如今我与袁术情况微妙,当不当见?”

    周瑜笑着,“见或不见,袁术都不会与兄长坦诚相待,眼下袁术败亡之日不远,我等又无根基...”

    孙策素来大志,听周瑜这么说,虽是实情,但想到自己还要继续寄人篱下,心中结郁难平,狠狠地砸了案桌,桌腿几乎开裂。

    周瑜忙道歉,“兄长,瑜失言了!”

    孙策扬天长叹,沉默良久,最终长长地探出一口气。

    “悠悠苍天,何故如此薄我孙氏!”孙策泪下难止,“吾年未及弱冠,便投效袁术,每战必先,刀矢入骨而不退,数有大功!却不见恩信,吾知袁术不能大事,本欲取吴越以为根据,与群雄逐鹿,可大势方兴,却中道而止!”

    “兄长,兵法有云:【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凡成大事者,无不几经磨难,天时未至,亦不可强求也!”周瑜黯然神伤,形势比人强,糜芳的出现,让孙策失去了据江东自立的窗口期,周瑜和孙策虽皆是天纵奇才,眼下亦无法如历史那般成一方霸主了。

    孙策突然身子一震,双眼泛红地拉着周瑜肩膀,“公瑾!不如回军丹阳,袭杀袁术,以丹阳吴郡之地,公瑾代我守当涂以拒刘备,策挥军取会稽、南昌,据长江而守,若汉家不起,吾当北进中原而若汉家再兴,吾当以江东归顺,亦能自成一方诸侯!”

    周瑜知道孙策急脾气上来了,心中更知道孙策这计划万难成功,但二人生死之交,岂能拂其志向?当即下拜。

    “若伯符心意已决,周瑜当为前驱,万死不辞!”

    孙策见周瑜语气诚恳,断无虚言,自己冷静下来,笑着摇头,两人放声大笑。

    “公瑾有为策死命之心,策却不忍公瑾为策死命!”孙策神色恢复如常,“来人,请使者进来!”

    “诺!”

    过了一会,军士引着身穿常服的诸葛亮和李援走了进来。

    孙策和周瑜见诸葛亮行于前,而李援在侧,确定使者就是这个十几岁,只有些许浅须的少年,不禁相视而笑。

    “琅琊诸葛亮拜见孙将军,周将军!”

    “曲阿李援拜见二位将军!”

    孙策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诸葛亮。

    “汝是琅琊人,琅琊诸葛仲昱(诸葛玄字)是汝何人?”

    “乃是家叔!”

    “汝数乃左将军(现袁术官职)故吏,献城叛离而去,汝有何颜面来此作说客?”孙策语气丝毫不客气,但没有嘲讽的意思,似乎有意试探诸葛亮的应变。

    诸葛亮不卑不亢,“刘扬州攻豫章家叔独力困守年余,左将军未遣一兵一卒相救,家叔已尽故吏之忠。”

    “那为何汝叔又奔左将军仇敌刘表而不返?”

    诸葛亮再拜礼。

    “家叔与尊父孙公俱为汉臣,因不忍汉室倾颓,心存君父之念,故而追随袁氏。而袁术受朝廷左将军之职而有扬州尚不知足,却阴欲行叛逆之事。若孙公尚在,想必也会与家叔一样,必不会随袁术行叛逆之事!”

    诸葛亮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更机敏地提及孙策亡父孙坚,孙策和周瑜心下都暗暗赞许。

    “刘备是何等样人?”

    “玄德公宽仁下士,所到之处,俱有仁德美名;信义见著,能得人死力,盖有高祖之风。”诸葛亮观察着孙策的神情,“与尊父创业一般,玄德公出身微末,因举义兵平黄巾而知名于世,志在匡扶汉室,济世安民,乃当世英雄!”

    孙策这下是更加嫉妒糜芳了,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英才少年,自己二弟孙权与此人年纪相仿,虽聪颖过人,似乎并没有这般机敏。

    孙策大笑,“我看不然,刘备若是英雄,岂会帐下无人?”

    “恩师糜子方以数千兵马破左将军精兵四万,不过月余,取九江、庐江、豫章三郡之地;关云长张飞世之熊虎,士君义潘文珪,数斩袁将,更有飞将温侯吕奉先投效,就连我身后的李将军,岂有百人之勇,岂曰无人?”

    “那为何遣一黄口小儿为使?”孙策戏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