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不世名将糜芳
繁体版

第91章 东城战孙郎(一)

    宴席匆匆结束,刘备吩咐完徐州事宜,委孙乾与曹操暂且沟通边境事宜。

    士仁本来要赶往东莞赴任,但此用人之际,只能改任简雍先往。

    徐州之事如糜芳与刘备商议,关羽为下邳太守,代刘备行州事,与陈群一文一武整顿徐州事务,委托袁涣把关徐州和豫州各地屯田事务。

    数日整顿后,刘备集结兵马四万,计划于徐县先乘船南下东城,因船只不足,刘备只能和糜芳诸将在地图前商议军务,此时两方兵力分布如下。

    -----------------

    “此次袁术兴兵近五万,号十万,却不聚兵一处,袁术纵使不知兵,也不至于如此!”

    刘备想了一会,“袁术向来自矜,广陵庐江为他久据,收复失地,张其形势,也无不可能!”

    糜芳不赞同,但兵无常势,刘备的推测也不无可能。“以芳观之,此除历阳外,其余皆为疑兵,关键当在历阳-合肥,若历阳失守,扬州局势则危,孙策骁勇,又久在扬州,许令合恐怕不是其对手。主公,不如我们分,我与温侯引前军两万走陆路,走东城奔合肥,主公引水军两万在后,沿淮水南下,相机行事,广陵急则援陈元龙,不急,则合肥相会,一举进逼丹阳!”

    刘备点了点头,同意了糜芳的建议,商议既定,糜芳当即引兵两万准备出发。

    陶商不日将赶赴琅琊郡和东莞郡,不能随军同往,临别前,士仁及麾下将士潸然泪下。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再受将军驱使!”陶商感慨道。

    糜芳也有些伤感,前番大战,二人同生共死,感情远非每日饮酒为乐可比。

    “君且去,我等来日方长,待江东平定,中原之地,芳当与君共往!”糜芳紧紧握着陶商的手。

    “赵子龙素来敬慕主公,他借兄故离开公孙瓒,宪和当遣人寻访招募之!”糜芳叮嘱简雍。

    简雍重重地点头,“诺!”

    陶应也十分感怀,一番话别后,糜芳引军出发,万余兵力,船只百余艘,延绵十余里。

    数日后,糜芳等到达徐县,鲁肃身披札甲,引兵迎候多时,袁术骑兵之时,鲁肃正在下邳,东城兵少,为孙策麾下程普所夺。

    两人一番寒暄,糜芳才知道形势必预想中更为紧急。

    “孙伯符引前军两万,已经攻破历阳,中郎将丹阳太守许令和力战而亡!”

    糜芳得知许耽战死,心中好生伤感。

    想来自己之前只当许耽是自己收服丹杨兵的工具,可许耽却以死命相报,不由怅然叹息。

    “我曾许诺令和带他衣锦还乡....”

    潘璋等人与许耽也伤感不已,糜芳近卫多是丹杨兵,朱承李援更泪流不止。

    “将军,此时不是伤感之时。孙策已经渡江,其人虽年幼,但用兵如神,更有周公瑾相助,若肃所料不错,孙策必在对岸设有伏兵,待将军渡河而击之。以肃之见,当改走陆路,急行军自寿春渡河,支援合肥!”鲁肃说道。

    糜芳却摇了摇头,“东城为徐扬要地,进可逼下邳,往广陵,退可阻断徐扬联络,不下东城,此战便难以施展!”糜芳嘴角一弯,“虚虚实实,袁术此战关键乃是九江,孙伯符必料定我不敢在此处急渡淮水!”

    糜芳当即下令,以鲁肃吕布高顺引所部兵马三千为前锋,乘船急渡淮水。

    糜芳更征得船只百余只,糜芳命遍布旗帜,直冲盱台而来。

    岸上守将为邓当,见糜芳来势汹汹,忙引兵迎战,飞将吕布一马当先,引十余骑越过壕沟鹿角,四处冲杀,邓当本就兵少,为吕布斩杀,

    邓当军登时四散而逃,东城守将程普仅有千余兵马,本欲弃城,但想起来时孙策曾命他拒守东城,便闭城固守,同时命人急报孙策。

    历阳,孙策军帐中。

    孙策周瑜与诸将坐于军帐中。

    孙策俊朗的脸上闪过隐隐有些不悦。

    “此时不进取合肥,直逼寿春,待刘备糜芳援军前来,则事不济矣!”黄盖嚷嚷道。

    诸将都看着上座的孙策,默然不悦。

    他们都知道袁术用着孙策,更防着孙策,等孙策攻破历阳而命其停军,就是不想再让孙策得收服寿春之功。

    “左将军何时能到历阳。”孙策问帐中阎象。

    “左将军正在收拢兵马,预计七日后便到。”阎象回答道。

    孙策一听,难抑愤怒,猛地站了起来,周瑜朝他摇了摇头。

    孙策情绪稍缓,“东城为徐扬要地,若刘备自东城进兵,则事难成,策愿引兵五千往东城拒守,助府君引大军收复九江!”

    “是啊是啊,东城紧要之地,不能为糜芳所夺...”

    “几万人马可不能在此处贻误...”

    诸将发声附和,孙策盯着阎象。

    阎象知道孙策所说不假,他更敬佩孙策英才,但他被派往孙策军中监军,便是受命让孙策破历阳后按兵不动,因此面露难色。

    “仆不知兵,但左将军有令,命将军留历阳,等左将军大军回合。”阎象站了起来,“伯符,此时乃我军危亡之际。前番因糜芳离间之故...以左将军之威仪,伯符之用兵,东城事小,君臣失和为大!”

    孙策听阎象这么说,脸上满是愤恨,但如今寄人篱下,诸将家小更皆在曲阿,孙策痛苦地闭上眼睛,诸将皆叹息。

    “报——”

    孙策神情大变,跑出帐外!

    “说!”

    “刘备帐下糜芳引军两万围东城,校尉邓当战死!中郎将程普告急!”

    孙策目眦尽裂,恨袁术掣肘,害死孙家宿将邓当。

    “阎公,当如何处之?”

    阎象知道军情有变,忙作下拜谢罪状,“军务之事,决于破虏将军!”

    “可能出兵东城!”

    阎象俯首,“战机难测,全凭将军定夺!”

    孙策冷哼一声,转身走入帐中,“诸将听令!”

    “在!”

    “周瑜韩当黄盖周泰引军两万随我救援东城!”

    “诺!”

    孙策扶起阎象,“历阳一战,贼军胆破,必不敢来犯,策留兵五千,阎公安坐军中,待左将军前来即可!”

    阎象点头如捣蒜。

    孙策上马,身后旌旗蔽日。

    “出发!战东城,擒刘备!”

    “战东城,擒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