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等白首
繁体版

第二十六节 劝慰

    县城虽不大,因有码头,四周商贸汇集,难得的热闹。

    阿若歪在床上,冰盆罗列在两旁,窗外幽静,唯有鸟声蝉鸣。

    “若姐,今日好些了吧?杨公子真是有心了,搬了这么多冰来,来,喝点酸梅汤。”

    王婆和雪柳围坐在侧,室内清凉宜人。

    “好多了,头不痛了,我不喝了,有点冷。”

    阿若拉了薄被盖在身上。

    “啊,怎么会冷?”

    雪柳摸摸阿若的手,手指冰凉,心下一慌。

    “若姐会不会快来癸水了?”

    王婆一心挂念着癸水的事情。

    阿若不置可否,掀起被子查看,

    “妈妈,真的来了。”

    王婆高兴的忙和雪柳帮着给阿若换衣服准备东西。

    “癸水对咱女人可是大事,尤其是没生孩子之前,推前推后都不好,总算来了,延迟了十多天啊。”

    王婆叨叨地说着。

    “快快,这边的冰都撤下。”

    王婆放下床帐,向门外招呼。

    杨宝带两个侍卫跑进来,把侧面的冰盆抬了出去。

    “怎么搬出来?这么热。”

    杨宣摇着扇子大跨步进屋里来。

    “若姐这几天怕凉。过几天就好了。”王婆笑眯眯解释道。

    “嗯?这几天怎么了?发烧了吗?”

    杨宣担忧地上前想近前看,

    “不是,那个,女孩子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

    王婆挡住杨宣解释道。

    杨宣疑惑地看着王婆,

    “就是癸水,女孩子来癸水都怕凉的。”

    王婆无奈解释道。

    杨宣明白了,看向阿若的脸腾地红到了耳朵根。

    “奥,好,你们照顾好她,有事喊我。”

    杨宣红着脸有点小尴尬地匆匆走出去。

    “杨公子有时候也蛮可爱的。”

    雪柳捂着嘴笑道。

    “哈哈,男人没成亲前不懂很正常。这个杨三小时候很可爱的,但调皮的很。”

    王婆跟阿若、雪柳讲起在大同时,杨宣和阿若的趣事。

    阿若听得不觉嘴角上扬,雪柳哈哈大笑,王婆三人这几天难得的笑出声。

    杨宣在旁边房间里面正翻书“恶补”。

    杨宝在门外憋着笑。

    “笑什么笑,进来!”

    杨宣说道,

    杨宝一脸笑的进来,

    “主子,阿若姑娘也笑了。”

    杨宣抬头看看杨宝,再侧耳听听隔壁,哼笑道,

    “滚一边去,快去买红糖生姜,还有温补的东西,交给雪柳。”

    “是!”

    杨宝喜笑颜开地出门去。

    “杨公子真是个有心人,这么快就把东西送来了。”

    王婆夸赞道。

    “我家公子心细,姑娘的事情上心的很,翻了半天书呢。”

    杨宝说道。

    “改天我做几道菜谢谢杨公子。”

    王婆笑道。

    两人一唱一和,阿若和杨宣在两边房间都听到了。

    杨宣觉得脸都被杨宝丢尽了。

    阿若觉得这个杨宣看着很精明,有时候还挺呆的,不觉弯了嘴角。

    太阳落山,白天藏在阴凉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出来乘凉。

    暑热虽在,但靠着码头的街道时时江风吹来,丝丝凉意。

    用过晚饭,阿若又想歪着,王婆担心她积食,劝她出去走走。

    “阿若,江边凉爽,出去看看如何?”

    杨宣走进来,素衣白衫。

    “正好,公子你来劝她一下,又躺着,这样天天躺着,没病也躺出毛病来。”

    王婆絮絮叨叨地说着。

    阿若只好站起来,雪柳给她整理一下衣衫,跟着杨宣出门去。

    路上行人不少,江边铺着凉席或坐或躺,还有不少人打着赤膊。

    杨宣阿若经过,不少人扭头注视。

    小城虽四方商客汇集,但这样的一对璧人确实少见。

    杨宣抬手扬扇遮住阿若面部,往行人稀少处走。

    “地方粗鄙,你莫在意。”

    杨宣说道。

    “不碍事,我和妈妈雪柳逃难时,遇到过更不堪的都过来了。”

    阿若说道,出来走走确实比在屋里来的舒畅。

    杨宣一听,好奇阿若这样的姑娘家逃难时怎么过来的。

    阿若便讲起逃难时三人乔装改扮的故事,杨宣听得入迷,不断问问题。

    两人边聊边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

    不觉月影偏西,王婆提醒,杨宣护阿若走回客栈。

    几日停留,杨宣每天陪着阿若吃饭、散步、聊天,事无巨细,亲自过问。

    阿若心情渐渐好起来,身体也恢复了。

    “既然阿若喜欢看江景,那我们就走水路。”

    杨宣说道,路线都已安排好了。

    阿若、王婆和雪柳听到走水路都特别高兴,之前只是坐过看景的游船,时间短不过瘾。

    杨宣看着阿若高兴也很开心。

    码头不大,水浅,没有大船,便找了中等客船,两支小船随行,其他人骑马走陆路。

    江风习习,杨宣和阿若凭窗远眺,远山如黛,白鹭翻飞,江宽水阔。

    “殿下昨日信到,让你安心养病,勿挂勿念。”

    杨宣不经意说道。

    “信呢?”

    阿若急切问道。

    “密函,看完就得烧掉,殿下刚到京城,诸事待决,肯定焦头烂额,他心里是记挂你的。”

    阿若看着江面沉默很久,眼泪掉下来

    “我知道,他很忙的,可是我很想他。”

    “我想告诉他,我病好了,我看到江景了,江景很美…”

    阿若低低啜泣道,瘦弱的肩膀趴在窗栏上微微颤抖。

    杨宣心疼又无奈,靠近些,掏出帕子轻轻给阿若擦眼泪,

    “你不要哭,你一哭我就…,他会知道的,我会写信告诉他,让他专门给你写信好不好?”

    杨宣低声劝慰,阿若接过他手上的帕子,捂住眼睛点点头。

    王婆雪柳、杨宝站立在船另一侧,不敢说一句话。

    杨宝轻声催着王婆和雪柳到船舱外去。

    “阿若,我有你二哥的消息了,你要不要听?”

    杨宣轻声问道。

    “二哥?在哪里?他怎么样了?”

    阿若停止啜泣,放下帕子,靠近杨宣急切地问道,

    “我刚得的消息,他好像在梧州,还成了家。我已经着人去联系。此事千万不可声张。”

    杨宣靠近阿若,低低地在阿若耳边说道。

    阿若感激地抬头看着杨宣说道

    “谢谢杨公子,我明白的。”

    “阿若,以后喊我杨宣好了,不要叫公子,我也不喊你姑娘,好不好?”

    杨宣看着阿若娇俏的脸庞,宠溺地想碰一下她,但还是忍住了。

    “嗯,妈妈说我小时候叫你宣哥哥,以后还是叫你宣哥哥吧,就像我二哥一样。宣哥哥!”

    阿若大眼睛忽闪忽闪地说道。

    杨宣被这声软糯糯的“宣哥哥”酥了骨头,心尖又开始冒泡泡,忍住心中的悸动,低笑道,

    “好,我就继续当你的宣哥哥,你还是我的若儿妹妹。”

    阿若捂着嘴“咯咯”笑起来。

    “听着好肉麻啊,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