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孤
繁体版

第四章:天赋与功法

    修仙者,感应到灵气是最基本的入门要求,但绝大多数修仙者都是拿着前人总结编写出来的功法,然后在感应到灵气之时便按着前人之法开始吐纳灵气,开启自己的修炼之路。这样的做法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别人的路终究是别人的路,可以借鉴但绝不可以尽用,不然早晚有一天会被禁锢在与前人相同的困境之中,深陷泥潭难以再有突破。

    当然,你也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修仙者都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般,从开始就自己生生开辟出一条道路,毕竟不是每一个踏足仙途之人都有这样大智慧与大勇气,所以修仙者最终不得不先在前人的道路上走上一段,然后等待着那能走出自己的道的一天。

    正因为这种走了早晚身陷囹圄,不走很难从无到有,历代修仙者对于这一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答案,又不断地有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对前人的探索做出总结,然后继续去探索,如此这般无尽岁月累积下来,目前修仙界中对此事的处理方式就变成了这样:

    让尚未修炼的孩童对修仙有一个朦胧的认知,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看看孩童能否自行感知到灵气,根据前人的经验,能自行感知到灵气的孩童,在未来的修炼之路上大多能比完全照搬前人经验的孩童走得更远,也更加容易突破前人道路的限制与枷锁,从而走出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而且能自行感知到灵气的孩童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稀有,根据历代修仙界情报势力的数据汇总,能自行感知到灵气的孩童高达7%至10%。这样高的比例也间接导致了很多势力为了自己门下的苗子能自行感知灵气,甚至不惜让门下弟子晚上两三年踏入修仙之路,个别性子古怪的势力更会将这个时间延长,而且有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孩童十岁之前,自行感应到灵气的概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小幅度上升。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能否自行感应到灵气,就成为区别天才和庸才的第一道分水岭,而算命老叟也是按着类似的路线在培养元墨,只不过其他有意让门下弟子自行感应到灵气的势力,未必能找出一本媲美《修仙观止》的书籍,毕竟,观止,可不是寻常书籍敢以此命名的。

    在这自行感知灵气的孩童之中,又有大约3%的人可以无意识地将部分灵气吸纳入身体之中,这样的人,在强大的宗门之中才被真正视为天才,而当元墨感受到丝丝缕缕的冰凉之意时,正是天地灵气被其无意识吸纳入身体所带来的效果,这也正是算命老叟认定元墨没有被那些天才和疯子落下太多的原因。

    能无意识将灵气吸纳入身体,并不是天才和疯子们的极限,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些生灵为天地所钟爱,可以远远超过芸芸众生,他们不仅能有意识地控制进入身体之中的灵气,甚至可以生而知之一般的在灵气于体内流动之时,自行觉醒一种修炼功法,也就是所谓的先天功法,这一类功法不一定会很强,但恐怖之处在于,拥有先天功法之人,在学习和修炼任何属性相同的功法之时,都能将其中的一部分融入自身的先天功法之中,而随着修仙者自身的境界不断提高,融入自身的各类功法越来越多,这先天功法会渐渐地变成博采众长的可怕功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说中的强者。

    元墨此时还没有醒来,距离算命老叟发现元墨感知到灵气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之久,虽然元墨周身的气息依旧毫无变化,但算命老叟眼中渐渐地多了一种期待,一种对元墨觉醒属于自己的先天功法的期待。

    而此刻元墨自己仿佛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自身原本感受到的那丝丝缕缕的凉意,渐渐地变得多了起来,而无数凉意的汇聚,也使得这种原本让人舒适的凉意开始变得有些冷,甚至让人觉得冰冷。

    不同于观看算命老叟虚空幻化而出的两仪四象那种不真实感,随着凉意的无限增加,元墨明显感受到了一种恐怖的严寒,这种寒意直达灵魂,甚至有一种将灵魂冰封的错觉,都是元墨觉得自己已经从一开始的瑟瑟发抖,变得似乎连抖一抖都难以做到,自己的面前似乎开始有晶莹剔透的冰晶产生,从小小的如同一片雪花一般,到变成巴掌大的雪球,到变成一人高的冰柱,再到最后似乎整个空间都被冰冻了一半,入眼之处皆是蓝色的冰、透明的冰,又渐渐地这些冰变得有些虚幻,一如那时隐时现的两仪四象一般,让人不自觉地沉沦进去。

    或许是因为身体已经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再次感受到这种不真实的幻境,脑海之中却没有传来一丝一毫的刺痛感,身体没有任何知觉,仿佛除了思维之中,还有元墨这个人存在,现实也好,灵魂也罢,这个人已被冰封,完全丧失人的存在,变成了漫天冰雪的一部分。

    自然,这一切都是元墨自己灵魂的感受,现实之中,算命老叟只能看到元墨目光略显呆滞地躺在躺椅之上,周围的灵气从丝丝缕缕变成一股一股地涌入元墨的身体,当然也有不少的灵气从元墨身体各处的毛孔之中渗出,这便是典型的没有修炼功法的情况,能吸收灵气,却无法将灵气存于己身。

    所谓修炼功法,最简单和基础的功法其实就好比是一种补丁,或者说是一道不那么严实的门,将进入自己身体之中的灵气截留在体内,尽量让更少的灵气通过毛孔逸散出去,当然不管是多么厉害的功法,都不可能完全将灵气通过毛孔的逸散阻断,因此更厉害的功法就诞生了。

    既然出口的阀门只能关住这么多,那么我可以提高进口的速度,也就是加快灵气的吸纳。单位时间内,我吸入的灵气为一,逸散掉10%,剩余90%,如果我能将吸入的灵气变为二,那么同样逸散10%,剩余百分之一百八,我的修炼速度就翻倍了。

    而随着一代代修仙者的探索,发现吸纳的灵气极限速度与经脉的承受能力有关,那么经脉偏弱的人,天生上限就比旁人低了一截,也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新的方法又诞生了。

    修仙者将灵气储存在身体之中,一方面是用其打熬自身筋骨,一方面便是以此为根基,施展法术,布下阵势,锻造武器或者熔炼丹药等,那么同样的,我一个单位的灵力,有的人只能利用60%,有的人却能利用80%,虽然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与改善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明显所修炼的功法也是其中因素之一。所以在之前的基础上,更为强大的功法提高了修仙者的灵气利用率。

    综合以上内容,提高灵气的吸纳,减少灵气的逸散,提高灵气的利用率便成了评定修炼功法好坏的核心要素,而综合分析下来,修仙界中将功法从一到九分为了九级,一级功法最低,九级功法最高,而自行觉醒的先天功法不在此列,因为就历史数据来说,有些人觉醒的先天功法是一级也有人觉醒的先天功法是九级,又因为先天功法具有成长性,理论上任何一个人的先天功法都可能成长为九级功法,甚至可能成长为九级以上的功法,只是这样的功法是否存在,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转眼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元墨周身逸散的灵气似乎受到冥冥之中什么东西的控制,开始减少了,算命老叟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喜道:“元墨这孩子还真是傻人有傻福,明明先天有缺,竟然不仅自行感知到了灵气,眼下竟然还能觉醒先天功法。”

    但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算命老叟脸上的喜色消去了不少,轻声叹息道:“就是不知道他这样的天赋,对他未来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啊。”

    算命老叟的这些话,元墨注定是听不到的,此刻蓝与白组成的冰之世界之中,元墨感觉一切都在走向停止,灵气被冻成了一条条蓝色冰带,空气被冻成了一块块白色的冰晶,似乎还有被冻成无色的风。

    长期待在这一片世界之中,元墨觉得似乎空间与时间也在被缓慢地冰封,就连自己的思维都开始变得迟钝模糊,仿佛也是被冻僵了一样。

    就在一切的一切都似乎被冻结的时候,元墨忽然看到了自己身体,自己灵魂的视角突然从身体之内变成了身体之外,仔细看去,自身的无数经脉被冻成了冰蓝色,而其中蓝与白交错着,缓慢变化着,仿佛冰蓝色在顺着自身经脉流淌一般,而元墨看了很久很久,似乎终于摸到了一丝流动的方向,然后顺着这一点流动的方向,元墨渐渐看清了全身的冰蓝色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与方式在自己的经脉之中流动变化,也就在元墨对于冰蓝色的流动方式完全看懂的瞬间,原本已经被冰封的思维、时间、空间等等瞬间消散了开来。

    现实之中,元墨忽地一下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东方天际那已经泛起的鱼肚白,还有天之尽头,晚了一瞬刺出的金色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