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144章:海外利益

    百姓们突然发现: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以前都是官差逼贫苦人家交税。现在好了,贵人们也尝到被逼税的苦头了。

    对此,大唐的百姓们喜闻乐见,大族的小儿子、私生子们更是笑开了花。整个大唐一时之间,到处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也不是说世族们不想反抗。

    只是大唐打土豪劣绅的事还没过去几年。虽然这次的政策比剐世家大族的肉还狠,但是他们没一个敢不从。

    “你们这是公报私仇!”一位豪门家主愤怒地拍桌而起,面对税务司的官员大声怒斥。

    “公报私仇?”税务司司长冷笑一声,“我等奉陛下之命,执行朝廷之法。何谈公报私仇?”

    “你们就是故意针对我们豪门大族!”豪门家主气得浑身发抖。

    “针对?”税务司司长嗤之以鼻,“豪门大族掌握天下大半财富,本就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何况,朝廷之法明文规定,纳税乃公民之义务。诸位既然享受了朝廷的庇护,自当遵守朝廷之法。”

    豪门家主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深知朝廷这次是真的下了决心要整顿豪门大族。

    “而且,”税务司司长补充道,“朝廷已经明文规定,豪门继承法下,豪门子弟不得无偿继承家族财产。此举旨在打破豪门世袭之弊,让更多人有机会跻身富贵。诸位若是不满,大可联名上书陛下,请求废除此法。只是,到时候陛下会不会采纳,那就不得而知了。”

    豪门家主脸色铁青,他知道税务司司长说的是实话。朝廷这次是真的动了真格,他们这些豪门大族再无以前那般逍遥自在的日子了。

    然而,豪门大族们虽然不满,却也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整顿。毕竟,他们无法与朝廷抗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豪门大族们逐渐适应了新的法规。虽然他们失去了部分特权,但也因此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李易看着手中的奏报,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整顿豪门大族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对于大唐的长远发展来说,却是十分必要的。

    时光匆匆,一晃几年过去。

    大唐国力飞速上升。

    陆地上,大理、西夏、吐番、回鹘四国皆被大唐纳入国土。

    大陆之上,再无敌手。

    西去鞭长莫及,北去一片荒凉,南去皆是高山密林,而东边则是海洋。

    对东南亚一众小国,李易没有多大兴趣。

    他知道以大唐的国力,将其他国家纳进来,分明就是给他们送福利。

    为了建设新收回的四国之地,他已经大出血。实在没必要再为东南亚的小国投入资源。

    除了安南那片土地,他有点犹豫不决,其他的地方,他只想将他们殖民化或者说是将他们纳入大唐的朝贡体系,让他们为大唐输血。

    安南其实也没什么好贪图的,唯一有点用的就是出海口多。那片土地上的人还是算了。历史证明,他们无法融入华夏体系。

    打下那片土地容易,治理就难了。山多林密,人有反骨。除非施行类似倭国的战略,除此之外,想永远占领,难度不小。

    此时,可供占领的土地还有许多,李易没动机,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安南。

    大唐鸿运六年,出征海外的马如龙被李易召回。

    巨大的地球仪前,苏明远、张振宗与马如龙看着李易讲解他的海外设想。

    “未来十年,大唐的重心将放到海外。”

    李易自彭湖岛往吕宋向着大洋州划了一道长线:

    “这一路,由马如龙带领海军打通前往大洋州的海道通路,沿途诸岛皆要拿下。”

    “臣明白。”马如龙应下后,问道:“诸岛土著如何处置,是否……?”

    他表了个划脖子的手势。

    “没必要。”李易摇头:“我华夏与他们并无生死大仇。极端之事轻易不可为。”

    马如龙与张振宗等人对视一眼,皆心中奇怪:倭人又什么时候与我们有生死大仇?非得把他们灭了?

    李易没给他们解释:

    “岛上土著一应迁往大洋州开荒,给他们身份,能同化就同化,不能就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遵命。”

    “另外,外迁之事,在打通海路的同时要一起进行。轮船与物资可有准备好?”

    苏明远回道:“包括罪犯与自愿拓乡团在内,虎门港已有两万余人整装待发。一应物资也早已运到港口仓库。”

    “罪犯的教育进行得如何?”

    “除个别穷凶极恶者被处决外,余者的改造还算成功。能有机会悔过,是他们的福气。”

    “嗯,万事小心点。罪大恶极的就处置掉吧。省得占领大洋州后搞事。”

    “好。”

    “另一条海路。”李易转身指向孔雀王朝方向:

    “东南亚一带还是以建立朝贡体系为主。扶持当地势力与买办,将这一带全部变成我们商品的倾销地与原材料来源地。”

    张振宗沉吟道:“安南一带皆是小国,问题倒是不大,只是孔雀王朝估计不会服从我们。”

    “不服就拆了它!”李易冷漠道:“此地是个搞农资的好地方。当地的种性制度与对神灵的敬畏,你们要利用起来。”

    马如龙疑问道:“何不彻底将其占领?”

    李易无所谓一笑:

    “没必要,占领后,我们还得对它进行治理。以大唐的治理方式,孔雀王朝将会变成我们一个巨大的负担。”

    苏明远也笑道:“以小搏大,用经济的方式收割他们方为上策。”

    “明远说的没错。”李易肃然说道:

    “不管是殖民地、还是以其他方式统治一个陌生的地方。除非将本地人灭掉。否则,长则几百年,短则几十年。必然会被当地人赶走。”

    “而我们又没那么多人口占据更多的土地。所以,没必要把自己的名声搞太臭。相对武力征服,我更喜欢建立经济体系。用我们的纸币换他们的资源。”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

    李易转动地球仪:“对于黑州,我的想法是用商品换取他们劳动力,将他们运往大洋州开荒。但你们要记住了,二十年之内,这些人必须全部遣送回他们原来的地方。”

    “陛下说的是昆仑奴?”张振宗不屑道:“陛下不是说他们都是些原始的野人吗?何必雇佣?直接抓就是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百年,二百年不出事。你能说一千年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