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113章:我是为了百姓才花钱

    李易深吸一口气,看着那位老臣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朕节俭?百姓也会有样学样,天下人都节俭,就会过得更好?”

    老臣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今大唐虽然两季丰收,但是百姓们还不富裕。陛下应该体恤百姓,节俭度日,以示陛下的仁德之心。”

    “臣等请陛下体恤百姓,节俭度日,以示陛下的仁德之心。”

    一时之间,众多大臣纷纷附和。就连一部份新派大臣也起身附和。

    节俭是传统美德,新派官员中有许多人饿过肚子,故此对老臣的话深以为然。

    好好一场酒宴,超过半数大臣“逼宫”。

    苏明远等人牢牢的坐在位置上不动。他们可太了解李易了。话说到这份上,还往里跳,是不是傻?

    两位皇后有点担忧的看着李易,生怕他耍赖、翻脸发火。

    但李易沉默了片刻,却突然大笑起来。他指着那位老臣和朱镇说道:“好,好一个道德绑架。朕今天就来给你们好好上一课。”

    “朕问你们。按你们的说法,朕是越节俭越好是吧?”

    站起的众臣点头。

    “那好,打个比方。我有一万两银子。按你们的理论,我不花才是最好,是与不是?”

    群臣心中一惊,隐隐有些不安:坑要来了!

    邹启开口说道:“陛下,也不是完全不花,只需要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别花。”

    百官都言是这个理。

    还来打补丁?李易轻笑:“罢了,懒得跟你们打哑谜。”

    “还是打比方:我有一万两银子。我很节俭,一文不花,除了库房里有一堆银子。百姓们有所得吗?没有!”

    “但假如我花掉所有银子,用于建宫殿。那么钱就会花出去,劳工、物资供应商皆各有所得。他们有了钱,就会消费,会给家人买衣衫、买水粉、买首饰、买食物、会上餐馆吃唱等等。那朕的一万两银子就流通到了民间。中间直接间接有多少百姓会因此受益?”

    “两者对比,你们说,朕是节俭的好?还是拼命花钱的好?”

    ?

    百官一下子有点懵。

    貌似陛下把钱花了,百姓反而得到好处啊?

    诡辩,绝对是诡辩!但哪里有问题?

    站着的官员们脑海中疯狂思索两者的关系。个别钻牛角尖的,更是口中念念有词,都快魔怔了。

    邹启心下叹息,“陛下,花费恰当的钱,确实可以让库中的钱流通起来,让百姓受益。但也要量力而行。若是人人铺张,不思节俭。家中无余财,家易破。国中余财,国易破矣。”

    闻言,还在思索的百官才算活了过来。

    李易的诡辩太可怕了,差点破了他们的道心。

    “量力而行,我也赞同。”李易微微一笑,满是恶意的说道:“可是我有钱啊。”

    为了恶心他们,李易又加重声音说了一句:

    “我的私库里面!钱财堆积如山。我倒要问了,我有必要节俭吗?我一节俭,钱岂不是要烂在库房里?天下百姓岂不是赚不到这个钱?”

    站着附和的大臣们被李易的话噎了一下,他们没想到李易竟然会从这个角度去说事。

    苏明远等坐着不动的臣子纷纷松了口气:还好刚才没冲动,不然现在尴尬的就是他们了。

    许多大臣不知所措的站着,他们看不起商人,所以经济是他们的盲区。一时之间,群臣竟无一人能突然间找到话来反驳李易。

    明明节俭是传统美德,应该提倡的啊。怎么就……

    “陛下既然有钱,乐意花就花吧。”王漓出来打圆场道:“此事就不要再说了。”

    “是,娘娘。”

    “罢了,给娘子一个面子。都坐下吧。”

    李易也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众臣大喜,连忙行礼:“谢陛下。”

    所有人归位,李易又道:“刚才朱爱卿说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好享乐,二是我不理政事。第一个已经说完了。那我就再来说说第二个。”

    他的话瞬间引起了群臣的恐慌。

    陛下不理事还好,一理事,他们全得累死啊!

    如此敏感的话题也是能说的。

    不止苏明远等人脸色难看,就连邹启等人也没有好心情。他们好不容易慢慢适应了苏明远等年青人的工作节奏。李易要是再来凑热闹,那他们可就完了。

    邹启连忙起身道:“陛下,臣以为君有君道,臣有臣道。陛下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其余小事,自有臣等分忧。”

    苏明远接着起身:“邹相所言极是。朱御史只是臣,如何能懂君王之道。陛下制定大唐方略已是不易。就不用浪费时间在琐碎之事上了。”

    百官纷纷响应,一时之间,整个朝堂达成了共识:陛下不理政事也是可以的。

    如果不是知道你们怕我。我还真以为我被架空了。李易哭笑不得:我也没怎么样啊?就是偶尔指派点任务,又不是像王漓一样天天上朝。你们就怕成这样?有必要吗?

    “好吧。”李易傲视了一眼朱镇:“朱爱卿,你也听到了,不是朕不爱上朝。是没事不用朕上朝。”

    “可……”朱镇还要开口,却被一众同僚怒视着说不出话来。

    “臣失言了。”感受到太多的恶意,朱镇有点委屈的认输了。

    他们御史是头铁,但也不能跟全朝堂作对啊。否则,第二天,御史这个职务就该消失了。

    “朕不跟你计较。”李易连赢几局,得意道:“坐下喝酒吧。大过年的,你还进言,真是难为你那么敬业了。”

    百官无不心中唾弃不已:不是今日酒宴,哪见得了您老人家哟。

    被他一揶揄,朱镇脸一红,自尊心受损,不服气的嚷道:“臣还有一言,陛下与娘娘称呼随意,此不合礼法。陛下发言多有粗言鄙语,此不合礼法。臣请陛下改之!”

    百官深以为然,又纷纷起身,来了个大合声:“臣得复议,请陛下改之。”

    好好一个过年晚会,非得搞成大朝会。

    难道他们在试探我?李易不屑一顾,他好笑得看着惊呆了的萧青霜。

    她刚才一直在好好的吃瓜看戏,没想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来吧?

    王漓倒是很认同大臣们的话,她点头连连,皇家就应该有皇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