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112章:我好享乐怎么了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位御史身上。

    李易看了一眼王漓,丢给她一个眼神:你看是吧,又来了。早说了,不要让他们说话。

    王漓赫然。

    李易呲笑一声,他不以为然的看着朱镇,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胆子不小啊,竟敢在朕的宴会上说这种混账话。你倒是说说看,我哪里奢靡?哪里喜好享乐?哪里不尊礼法?哪里不似明君?”

    朱镇毫不畏惧,挺直了胸膛,大声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陛下自从宣布乾唐合一以来,大兴土木,花费无数,建造之宫殿,轻则用璃璃为墙,重则以钢铁为骨。此非奢靡耶?”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瞬间分成了两派。

    一派知情人面色古怪,哭笑不得。他们知道玻璃不值钱。而钢铁虽然值钱,但是它的产能高啊。

    另一派不知情的人则是面色凝重。

    新都的大体样子已经有了,离旧都又近,许多人都去看过。

    他们见到央都的雏型时,也无一不惊叹于新都的奢华。

    李易与萧青霜笑盈盈的看着王漓。

    一般新派系的官员都知道里面的猫腻。也就只有她的班底还被瞒着。

    主要是李易现在还在用玻璃等物收割财富,不好让他们知道真相。因为一旦他们知道真相,就相当于全天下人都知道了。

    而且,将一文不值的沙子,卖出天价,被他们知道,还不得被他们喷死?

    王漓感觉大乾的官员好像没见识的村野村夫啊。

    就算你不知道东西的成本,但你见到大量的玻璃出现在工地上。你就没点其它想法?好想找块豆腐撞死啊,太尴尬了。

    李易嘿嘿一乐:“你说是就是吧。朕就爱用玻璃、钢铁建房子。反正东西都是我自己产的。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你管得着吗?”

    气氛开始微妙起来,御史头子朱镇也感觉到了大半个朝堂对自己的恶意。

    苏明远那帮子人就不用多说了,一个个憋着笑,看自己像看个傻子。

    两位娘娘也是面色古怪:一个脸带同情,一个怒其不争的模样。

    邹相用大袖挡着脸喝酒,似乎不认识自己一般。

    几名大官皆是平淡中带点嘲讽。

    御史在朝中大臣眼中就是条疯狗。逮谁咬谁,朱镇也知道他不受人待见。

    虽然也有支持他言论的,但是他总觉得他忽略了点什么。以至于,他的观点让更多的人暗自发笑。

    可是什么原因呢?他真不知道,能去做御史的人,头都比较铁,脑子不太转弯。

    想不到原因,李易又直接说东西是自家产的。他也不好反驳了。他总不能说:东西不要留着建都,都拿去卖钱吧?一身铜臭味,不是更恶心。

    “既然是自产自用,臣也无话可说。”

    朱镇放弃第一个观点,转到另一个观点上道:“臣听闻陛下不思朝政,每日留连后宫,更是日日与歌舞戏子为伴。便说方才的歌舞。”

    “臣观之,歌舞姬衣着之华丽,令人叹息。陛下偶有放松享乐,臣并不反对。然,陛下享乐毫无节制,不理政事不止,如今又公然在百官面前炫耀自己的奢靡生活,这让臣等如何心安?”

    百官深以为然,就连两位皇后也点头。李易实在是太过份了。天天只知道享乐,不上朝,不问政,与昏君何异?

    更过分的是,大唐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每天的事务堆成了山。每个人,包括两后都在忙。

    把别人当牛使,而你自己却每天小酒喝着,歌舞看着,戏曲听着。难道你良心不会痛的吗?

    看着众人幽怨的目光。李易冷笑一声,说道:“朕做什么,还需要你来教?你这么会当皇帝,要不你来当?”

    要是一般人听到这种话,早伏地请罪了。朱御史却毫不退让,大声说道:

    “陛下若想要臣的命,只管拿去就是了。何必污陷老臣。臣就是死了,口中的话也是不改。”

    “哟喝,好似你很忠心耿耿一般。我问你,我享乐怎么了,我有用国家一分钱?”

    李易双手抱胸:“商税我一文未动过。朕所用的钱都是我赚来的。我自己用自己的钱,你也要管?也有资格管?”

    “陛下乃一国之君,哪有公私之分。”

    “笑话,没有公私之分,我用国库的钱办自己的事行是不行?”李易笑眯眯的看向萧耀祖。

    一看他不怀好意的眼神,萧耀祖就心跳慢了半拍。真认了此事,国库的钱危矣!

    萧耀祖连忙站起,急声道:“当然不行,陛下自有私库,国库的钱皆有大用,万不可混为一谈。”

    “萧尚书所言极是。”群臣附和。

    “呐,你瞧。”李易得意的睥睨着朱镇:“公私之分不是一目了然。”

    朱镇被噎得满脸通红,他顽强而固执的坚持道:“就算是有公私之分。也不意味着陛下可以随意挥霍。陛下应该以身作则,节俭度日,以为天下百姓之榜样。”

    李易被气笑了,他指了指朱御史,对百官们说道:“你们看看,堂堂大唐官员半点济世之道也不懂,惯会胡说八道,指手画脚。”

    “朕倒要问问你们,朕花钱享受,花大钱享乐,有错吗?”

    百官们互相看了看,一时间没有人敢说话。他们都知道李易的脾气,谁要是敢逆他的意思,那下场通常都不会太好。而且他话中似乎有个大坑。

    享乐跟济世有半毛钱关系?为什么陛下要用它来嘲讽朱镇?

    群臣陷入深思,一时无人当出头鸟。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突然站了出来,他对着李易深深一礼,然后缓缓说道:

    “陛下,臣认为,朱御史所言虽然有些过激,但也并非全无道理。陛下身为天下之主,应该以身作则,节俭度日。这样不仅可以为百姓树立一个好榜样,也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仁德之心。”

    李易看着那位老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这位老臣是朝中的清流,一直以来都以节俭著称。

    他半个脖子入土,一般不太多过问朝政之事。算是个混退休的糟老头子。但是,今天他竟然站出来对自己进言,真让他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