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善人的悠闲生活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自行车

    秦淮茹心里不舒服的回了家,一眼就看见了在沙发上绷着脸的贾东旭。

    里屋,棒梗正陪着贾张氏纳鞋底子,丝毫没有感受到外屋的紧张氛围。

    听到秦淮茹进门后,贾张氏扬起头往外面看来,见秦淮茹空着手,顿时满肚子怨气。

    但她也不好说什么,让儿媳妇去找别的男人要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贾张氏一肚子怨气没地方撒,只好撇撇嘴,然后把力气用在纳鞋底上面。

    一直到把装着衣服的盆放在地上时,秦淮茹还是有点纳闷儿,她搞不懂傻柱是怎么回事,处对象了?

    那可不行,他处上对象了,自己家以后吃什么喝什么。

    “傻柱这是怎么了?怎么乜(nie)呆呆的,见了我也不说话了。”秦淮茹随口说道。

    她这句话纯属无心之言,两口子在家串闲话呗,贾东旭没跟她说话,那她总得找个话题开口吧。

    但谁料,听到她这话的贾东旭却更不爽了。

    你秦淮茹是我媳妇儿,怎么天天惦记那个傻柱干什么,难不成你们还真有事儿不成?

    想到这里,贾东旭直接冷哼出声,然后阴阳怪气的说道:“哼,你去问问呗。”

    “不是,我怎么了?我招你惹你了?一进来就甩脸子给我看,找傻柱要个饭盒不都是为了你和棒梗爷儿俩嘛,我吃过一口吗?”秦淮茹委屈极了,说完后眼圈都有点红。

    贾张氏一听就知道要坏菜,这大计可是一家人的生活标准问题,可不能因为儿子一时不舒服就给放弃了。

    她连忙扔下鞋底子,用不符合她身材体重和年龄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下了床,趿拉着鞋就来到了外屋。

    “东旭,你这是怎么了,淮茹找傻柱要得饭盒儿,都是为了你们爷儿俩啊,我跟你说,你可不能冲动。”

    贾东旭听罢,顿时大怒道:“我再不冲动我就当王八了!”

    “去,乱说什么呢。”贾张氏也急了,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心眼儿小,但这事儿真的没办法。

    “淮茹天天在家待着,寸步不离我跟前儿,什么时候对不起你了。”

    旁边秦淮茹此时都已经哭出来了,哀大莫过于心死,她天天不顾别人的白眼,找傻柱要个饭盒,里面的肉基本都被贾东旭和棒梗吃了,就连贾张氏这個婆婆吃的都比自己多。

    可以这么说,她这么做全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丈夫和儿子。

    可是如今换来的却是丈夫这样一句话,如何能让她不伤心。

    秦淮茹默默的流着泪,虽然没哭出声来,可是眼泪却像一条线似的,哗哗的流个不停。

    看到这一幕,贾东旭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是真伤到秦淮茹了,一时间也不禁有些后悔。

    可他一时又拉不下脸去哄,只好闷坐在原地,阴沉着脸不说话。

    贾张氏见此连忙上去拍了拍秦淮茹,然后又骂了几句贾东旭。

    她天天在家看着秦淮茹,非常确定这个儿媳妇是真的没干出什么对不起儿子的事。

    而且她也很明白,老贾家不能缺了饭盒,就像西方不能缺了耶路撒冷。

    做为饭盒事件最大的受益人,贾张氏必须维护这套规则。

    是的,别看秦淮茹要回来的饭盒都被棒梗爷俩瓜分,她自己沾不上什么光。

    但他们家有了饭盒后,贾张氏就能待在城里了。

    众所周知,贾张氏是农村户口,她是没有粮食供应的。

    贾东旭养着她,纯粹是因为她是贾东旭的母亲。

    这话说的可能很现实,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贾家现在过得很难,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只要把贾张氏送回乡下去,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首先,少了贾张氏一张嘴,贾家的负担一下减轻了一点半还多。

    其次,她没有供应粮,她要是回乡后,贾家就只需要供应秦淮茹一个大人和棒梗一个小孩就够了。

    棒梗才四五岁,现在一顿饭连一个馒头都吃不了,就算顿顿细粮,那能吃多少粮食?

    小当现在才一岁多点,更是连粮食都吃不了,只能喝点米汤。

    可以这么说,只要她回了乡下,那么贾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马上就不是问题了。

    贾东旭一个月的工资,足够养着媳妇孩子。

    更何况,贾张氏还有个吃止疼片的习惯。

    这玩意儿费不了几个钱,但对于老贾家来说,的确是挺大一笔额外支出了。

    贾张氏要是回了乡下,里里外外能给贾东旭省出不少钱来。

    秦淮茹再也不需要低三下四的去找傻柱要饭盒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需要贾张氏做一些牺牲罢了。

    贾张氏今年50多岁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算是已经土埋脖子的人了。

    她对此自然是动若观火,此人虽然不甚聪慧,但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她如何能不明白。

    乡下,她已经在城里活了大半辈子了,哪里还做的了农活。

    更何况,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正是该享福的时候,回乡下去算怎么回事儿?

    难道自己辛辛苦苦把贾东旭拉扯这么大,就是为了晚年回乡下干活儿吗?

    她绝对不能接受这件事。

    但是她害怕呀。

    害怕贾东旭把自己送回去。

    虽然无论怎么讲,贾东旭都应该养着她,但是,关键就在但是上,但是贾家现在过得很难。

    贾东旭要是真的铁了心把她送回乡下,那她也没办法的。

    城里现在一直在动员没有工作的人下乡,别说她没有户口了,就是有户口,没工作的那些大小伙子都要下乡,她一个吃闲饭的老婆子,凭什么一直在城里。

    街道上现在没有动员她,只是看在她年纪大了,又囿于传统孝道,不好直接赶她罢了。

    但是贾东旭如果有这方面想法,那街道上是一定会支持的。

    大不了到时候给她安排点相对轻松一些的活儿,这点小事街道上还是可以安排的。

    但贾张氏不想下乡啊。

    要知道,她下乡可是要回自己村里的。

    老贾家就是城里人,他们家可没地。

    那么贾张氏下乡就只能回自己娘家。

    这一点贾张氏是绝不能接受的。

    她活了一辈子,临了临了让自己儿子撵回了娘家,这让村里人怎么看她?

    所以,贾张氏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一方面她以各种理由拉着贾东旭一起PUA秦淮茹,另一方面她又算计秦淮茹让她去找傻柱要饭盒。

    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保证自己能够留在城里。

    贾东旭并不是一个完全不知廉耻之人,贾张氏毕竟是他自己的亲娘,自己怎么能把她赶回乡下去呢。

    但是日复一日的饥荒,也在渐渐消磨着他的耐心。

    人在饥饿的时候,是顾不得什么的,所以他也非常纠结。

    贾张氏眼看如此,就出了这么个主意。

    别说,傻柱还真吃这一套。

    一时间,贾家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只需要秦淮茹稍微做出一点贡献,而且也不算什么大事。

    贾东旭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这个办法。

    但是这玩意儿,架不住别人起哄架秧子。

    贾东旭平时还能告诉自己别往心里去,他也是个挺抠门儿的人,现在有免费的菜吃,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但自从陈放来了四合院后,贾东旭的心里就各种不舒服起来。

    再加上许大茂那天的话,终于还是让他忍不住了。

    一时间,贾家上下一阵无言。

    秦淮茹在哭,贾张氏在着急,贾东旭也有点儿后悔。

    不过这次他们家倒是没打起来,也没大声骂人。

    所以自然没人上门来。

    贾张氏见此也是松了一口气,又连连劝了秦淮茹几句,一家人这才勉强坐下吃饭。

    ……

    另一边,傻柱自打进了院后,整个人都显得不好了。

    他一直没细想过这件事,现在经过前院几个大妈婶子一提醒,他才猛然间惊醒过来。

    “原来雨水都已经快嫁人了啊。”

    一时间,傻柱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他从小就没了妈,亲爹又早早的跟寡妇跑了,说一句从小跟妹妹相依为命并不为过。

    虽然他这几年就没太过于关注何雨水了,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妹妹。

    乍一听到这件事,他感觉很迷茫。

    “陈放……”

    傻柱不禁开始琢磨这件事。

    站在傻柱的角度,陈放这人,条件确实没得说,干部身份,模样也好,工资也高,而且跟自己兄妹一样,都已经没了父母……

    但他总觉得很别扭。

    陈放哪都好,但就是有点老谋深算,沉稳的不像个年轻人。

    别看他就和陈放相处了几天时间,总共也才不过喝过两三次酒,但他看人一向很准。

    想来想去,傻柱还是啥也没想通,最后他还是决定,不想了。

    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呢,纠结这个没意义。

    刚想到这,陈放居然拎着酒过来了。

    “呵呵,柱子哥喝点儿啊。”

    陈放在家闲着没事,眼看天快黑了,现在出去捕鱼,回来就晚了。

    索性来傻柱家串串门,喝点酒聊会儿天。

    “行啊!”

    傻柱噌的一下从床上站了起来,然后俩人就开始摆开桌子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傻柱开口问道:“兄弟,厂里不是给了你一张自行车票嘛,打算啥时候买自行车?”

    陈放一听连傻柱都在打听这事,便暗叹一口气说道:“明天呗,明儿吃了晌午饭我就去,到时候连带着盖章起照伍的,一起就给办了。”

    “行,这可是喜事儿,买了车得请客啊!”

    “那看伱说的,必须请!”

    “得嘞,来走一个!”

    “来!”

    又喝了几杯后,陈放见傻柱一脸感慨,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开口问道:“怎么了柱子哥,看你好像有心事。”

    “嗨,没事儿!”傻柱虽然这么说,但他还是憋不住了。

    “这不嘛,我还想给我妹妹买辆车呢。”

    陈放一听就想起来了,何雨水好像确实有个自行车,好像还是傻柱给买的。

    “这事儿啊,那挺好啊,买呗,不行明儿咱们一块去。”

    哪知道傻柱听到这,不知道又在想什么,“算算算,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

    “来!”

    俩人又喝了起来,陈放拿来的多半瓶酒,不大会儿就被两人喝完了。

    拒绝了傻柱再开一瓶的想法,陈放告辞回家睡觉。

    次日中午,陈放找周大海说了一声,然后就去了工业器材商店。

    到那一问,凤凰牌自行车,一百三十七块六毛钱一辆。

    陈放咬着牙掏了钱买了一辆,他倒不是多舍不得钱。

    关键是这玩意儿其实挺妨碍他的计划的,原本他想存着这些钱,等有时间了去一趟乡下,看看能不能买些肉蛋之类的。

    什么牛肉羊肉猪肉鸡蛋公鸡母鸡鸭子大鹅,无论是啥他都不嫌弃,只要能买就行。

    但现在一辆自行车算是打乱了他的计划。

    得了,继续努力逮鱼吧。

    好在有了自行车,以后去别远点的河里抓鱼就省事了,也不算太难以接受吧。

    随后他又咬着牙,去了趟税务局,办理上牌证明。

    这玩意儿还得交税呢,一年两块钱的税,跟谁说理去。

    不过人家倒也不白收你的钱,除了牌照办理之外,人家还派了两个人,拿着钢印在侧车座子底下的大架上打了一个标记。

    因为这个时代来说,自行车也算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了,万一被人偷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但是标记打上之后就可以防丢失了,这个办法在现在来说还是非常好用的。

    一来现在人口流动性低,完全是一个熟人社会,谁有没有实力买自行车大家心里都有数。

    再一个就是保有量小,现在街上还远没有后来七八十年代那会儿满街自行车。

    绝大部分人出行就是走路,要么就是坐公共汽车。

    所以一旦谁谁丢了自行车,只要一报警,百分之八九十都能找回来。

    整完之后,陈放就骑着车回了厂里。

    然后去消防科找人上牌。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保卫科消防股。

    消防股全程消防与交通管理股,除了管消防用火和协助厂调度室管理规划交通路线之外,还管给自行车上牌。

    听起来两者八竿子打不着,但事实就是如此,税务局那个条上都写着呢:

    兹介绍陈放同志已将58年度车辆牌照税在我局缴纳,请有关派出所(保卫科)给予办理登记,领取行驶执照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