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小山沟创业路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供货

    薛成龙今天这么乖巧的上山帮薛父,主要目的是他要用牛车和板车,他要把卖白菜的农户和老刘头家的菜全收了。

    下午,在大荒地那结完账,黄德龙把两双毡靴给了薛成龙,把剩下的零钱也给了,薛成龙就带着车和人去了于家村。

    分几次把那两家的菜全给运走,都运到木材加工厂的菜窖里,这是三个大食堂十三天的量,薛成龙净赚了一千块。

    这么一会薛成龙就净赚一千块,高兴的薛成龙乐呵呵的。

    有了这十三天的缓冲时间,薛成龙就不用天天骑着自行车运蔬菜了。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除了找新的蔬菜来源,还有就是找野味、山货、干菜、咸菜、酱菜、粉条啥的。

    其实应该还有一项野菜的,但是现在大冬天的上哪弄野菜去,这个野菜得等开春的时候才有,所以薛成龙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其他几项。

    第一个就是寻找野味。

    寻找野味这个就只能靠陈叔了。

    陈叔是个猎人,当他的猎人技能被激发后真的不得了。他可是一名老猎人,做的套子特别好用,而且还特别会下套。起码比薛成龙、陈家兄弟强多了,他每天花半个小时去收放套子,每天都有收获。

    下套子套野物好啊,不但每天都有收获,还不用花钱,更不用肉票。

    多的那些还能在小张干部那换点布票、工业券,也能在黄德龙那换点猪肺。

    陈叔的下套手艺真是没谁了,而且他也是讲究人,从来没说要报酬的事情。

    他不说,咱也不能当不知道。这一只兔子怎么都能卖个两块钱,这野鸡一只也能卖个八毛一块的。

    薛成龙也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虽然这些野物他们也吃了,但最重要的是薛成龙家是最大的受益人。

    于是,薛成龙买的那两双毡靴中一双就被老爹送给陈叔。

    陈叔很是喜欢这毡靴,推拒两下就收了。

    后来,陈老大告诉薛成龙,一开始陈叔是不打算要什么东西的,毕竟这雇佣费都是按天计算,收放套子应该也算在内的。

    但是这毡靴对他们上山打猎的人很重要,尤其是打猎蹲守的时候,毡靴对于腿脚的保护非常到位,蹲守多久腿脚都不会冷。

    在东北只要你腿脚不冷,你身子基本上也不会冷。再有陈叔常年在山里打猎,已经有些老寒腿了,有了这毡靴可以减轻他的痛苦。

    所以,陈叔就收了这个礼物。

    当然,陈叔也回赠了一个小物件,不应该是一个小物件,应该成为一串物件。

    是一串清朝的铜钱,都是非常精美的铜钱。

    “这些是他长辈留下来的,那些不好看的都用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品质好的,可以用来做些毽子啥的刚刚好。”

    这玩意真的挺好的,是那种黄铜的颜色,黄黄的,特别漂亮。

    薛母看了非常的喜欢,说是可以熔了给她打个手镯、耳环的挺不错的。

    薛成龙有些舍不得熔了它们,它们真的是太漂亮了,他就给私藏了,放到自己的那个铁盒子里。平时就拿在手里把玩,感觉挺有意思的。

    当然了,陈叔弄的那些野味也就够自己、小张干部几人挥霍的,根本不足以供应食堂。

    但是,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叔是猎人,那他肯定认识很多以打猎为生的猎人,薛成龙就去那些猎人那里买野味。

    薛成龙经过陈叔的介绍认识了周边的二十多个猎户,之后这些猎户就成为薛成龙的野味供应者。这些猎户都是经验丰富的猎人,都有不错的枪法和捕猎技术,能够提供薛成龙所需要的野味。

    跟这些人聊天薛成龙知道了一些小知识,那就是他们手里拿的猎枪基本上是两个厂子产的,一个是齐齐哈尔猎枪厂出产鹰牌的单管、双管的12或16号猎枪,这种枪轻巧可靠,上山打猎最是方便。另一种猎枪是国营长安机械制造厂出产的虎头牌猎枪,是国内最好的双管,当然了五连发猎枪也是国内最好,缺点就是太沉,尤其是双管枪太沉了。

    打猎就要买这两个牌子的枪,其他的如辉南猎枪厂的雄狮牌、洞口县民族五金机械厂的哮天犬牌、国营长白机械厂、西峡猎枪厂的松鼠牌、湖南资江机械厂的神雕牌、宽甸猎枪厂的猎犬牌、南京江南机械厂的金鹿牌、国营长城机械厂的神豹牌、齐齐哈尔国营建华机械厂的箭牌都有好枪,但是最好的还是鹰牌和虎头牌。

    薛成龙收集好野味和自己家产的“特级蜂蜜”、“蜂王浆”、“芝麻糖”、“蜂蜜糖”。薛成龙忙的没时间拿着去火车上卖,索性这次拿过来看看食堂的人要不要。

    薛成龙兴冲冲的驮着野味和甜食到大食堂的时候,大师傅却告诉薛成龙,他们只对这些甜食有兴趣,告诉薛成龙这种东西有多少要多少。

    大师傅告诉薛成龙,只要是甜的,那是有多少要多少,多少都不嫌多,再贵也不嫌贵。好吧!这木材加工厂真是财大气粗,咱肯定不负所托。

    但是对于野味他们这用不到那么多,他们也只是偶尔打个牙祭才要,所以他们让薛成龙另外找地方销售。

    三个食堂都是这样,对野味没啥兴趣,让薛成龙把野味找别的地方卖。这些食堂也没个准乎气,当时合同上明明写着要野味的,现在却不要了。

    所以,薛成龙又重新确认了一下,他们既然不需要野味,那是否需要野菜、山货、干菜、咸菜、酱菜、粉条啥的。得到的答案就是野菜不用了,其他的山货、干菜、咸菜、酱菜、粉条还都需要。

    得到他们的肯定答复,薛成龙也松了口气,就野味和野菜不要,这还好办。如果全都不要,那自己还真挣不了多少钱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解决野味的问题,薛成龙已经和那些猎户达成了口头协议,要把他们手头的猎物都收回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薛成龙还得去找野味的买家。

    薛成龙想到的就是林业宾馆,林业宾馆可是远近闻名的高级宾馆,好像还弄了个三星的标志,也不知道是干啥的,反正是贼牛的一个大宾馆。

    据说这里的野味特别出名,需求量非常大,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长期的供货商,不过为了把自己手里的野味卖出去,薛成龙还是要去林业宾馆去看看,备不住有所收获呢!

    薛成龙骑车到了林业宾馆的正门,这居然还有门卫。好像不叫门卫,是叫门童。这大门还是那种旋转门,真是高档。这大门里面还有大厅,金碧辉煌的。但是这门童看薛成龙骑车过来,还穿的破衣烂衫,就把薛成龙截住了。

    “同志!你是干啥的?”一股子的苞米茬子味,看穿着以为是上海人呢!没成想还是东北坐地炮。

    “没看着么!我过来问问你们这收野味不?听说你这生意老好了!连外国人都喜欢过来。”薛成龙自行车驮着那么多的野味,这还不清楚么!真是多此一问。

    还有这林业宾馆好像还有一个名头叫涉外宾馆,好像是可以接待外国人的。

    “去后面!这里是前厅,是客人进的地方,你去后厨,他们负责收野味。”这位门童很是不客气的推搡着薛成龙,让他赶快离开。

    “等等等!你告诉我哪是后门啊!我不认识道啊!”薛成龙是来卖货的,对于门童的推搡也不是很在意,但是怎么也得把路径问清楚了。

    “后厨在后面一条街道那!你绕一圈就过去了。赶快走,这不是你来的地方。”这家伙还是推着薛成龙往外面走。薛成龙都已经往台阶下面走了,你还往外推,这就有点欺负人了。

    “我说我已经往外走了,你还推啥!把我推倒了,磕了碰了,你负责啊!”薛成龙被推的有些生气了,你推一下就行了呗!还没完没了的推,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了东北人在外面穿的特别的厚,摔了其实也没啥事。

    “懒的理你!”这门童翻了大白眼,把薛成龙推出台阶的范围,拍了拍手,就上台阶重新站到大厅门口了。

    “哼!”薛成龙狠狠瞪了他一眼,也没多说啥,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这些公家的人一个个牛气的很,咱也没法跟人家置气。照理说走的时候应该放些狠话的,但是薛成龙现在是做生意的,不是和人打架的,还是一句话没说直接走人。

    薛成龙按照门童的指示去了后厨,整整绕了一大圈,这前厅和后厨离的可够远的。好在,薛成龙把自行车停住,就有后厨的人过来。

    “卖野味的吧?”后厨的人穿的笔挺的白衣服,戴着一顶高高的白色帽子,看起来咋这么像图片上的教皇呢!这着装比大食堂的可强多了,大食堂的大厨们穿的白衣服脏兮兮的,帽子也是医生的那种帽子。这里不愧是宾馆,后厨的人穿的都这么高级。

    “啊!对!”薛成龙光想事情了,忘了回答了。

    “野味挺多的,都是你打到的?”后厨的人看薛成龙驮了那么多的野味,所以才有此一问。

    “哪有!这都是我从猎户手里收来的,现在赚点零花钱。”薛成龙实话实说,自己就是二道贩子,反正靠自己双手挣钱吃饭,没啥丢脸的。

    正常来说,二道贩子应该是个中性词,但是在当时及以后这二道贩子这个词一直有些贬义,谁叫二道贩子一面低价收生产者的货物,一面又要高价卖给买家,造成了卖家总是抨击二道贩子给的价太低,买家总是认为二道贩子抬高物价。

    其实二道贩子也很无奈,不赚这个差价怎么赚钱啊!反正习惯就好,只要有钱赚人家爱咋说咋说。

    “贩子啊!我以为这些都是你打的呢!”听到薛成龙是从猎户手里收的,对薛成龙的态度立马就变了。不是变好,也不是变坏,只是没有原先的那种兴奋了。

    “咋可能!师傅你看你这收不?怎么个收法?”薛成龙现在也就会下个套子,咋可能打这么多。再说这是徐成龙从十几个猎人那收来的,自己再能也不可能比十几个猎人加起来还强吧!

    “收!必须收!你有多少我们收多少。你是不知道现在过来吃野味的人有多么多!”后厨的人帮薛成龙把后座上的野味弄下来。

    “现在野味这么受欢迎么?这玩意也没啥吃头啊!”野味在正常人看来比较腥,而且肉里面没啥油水,所以大家顶多就是把它当做打牙祭而已。

    “你是不知道,最近来咱们这的南方人特别的多,尤其是来自红空的南方人。这些人不但有钱,还特别喜欢吃野味,所以咱们这的野味是供不应求啊!”

    南方人啥时候有钱了,薛成龙知道上海、江苏那挺有钱的,但是他们那的人不是喜欢清淡的么!怎么喜欢上野味了?

    “红空?啥地方?”

    “香港啊!咱们叫香港,他们自称是红空。”

    “香港!难怪了?”最近香港这个词在报纸上可是频繁的出现,听说那里老富了,好像英语中香港叫HongKong。

    “你是不知道他们多有钱?咱们这最贵的那些菜,他们点起来,眼睛都不眨。一桌子菜几百块钱的菜,就尝了几口,他们就下桌了。”

    “不能吧!啥玩意这么贵?”薛成龙对几百块一桌的菜很是惊奇。

    “猴头扒熊掌、纸包飞龙、酒焖驼掌、蒸驼峰、蒸鹿尾、汆哈士蟆油,咋样值不值几百。”后厨的人说了几道菜,可是把薛成龙吓了一跳,这些真都是好东西啊!

    “好吧!确实都是好东西。真是没法比啊!咱们吃口大肥肉就满足了,这些人都是挑最好的山珍吃啊!”

    “那可不?”

    “那他们要蜂蜜和蜂王浆不,我这也有。”薛成龙又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了,他感觉在这卖蜂蜜和蜂王浆能大卖。

    “不要!我们这有专门提供蜂蜜的蜂场。再说,他们对蜂蜜也没啥兴趣!”

    “啊!”

    “啊啥啊?你以为他们香港像咱们这一样啥都缺,他们可不缺吃的。他们只是猎奇而已,喜欢吃新鲜玩意。”

    薛成龙虽然没弄到卖蜂蜜的渠道,但是也没啥,毕竟自己的野味都卖出去,而且是可以长期卖的那种。不但如此,薛成龙还知道了他们的蜂场所在地,如果自己缺蜂蜜了,可以去那里看看。

    解决了野味的事情,薛成龙就开始准备其他的菜。

    薛成龙四处收绿豆和黄豆,回家给薛母,让薛母帮着生豆芽。绿豆芽和黄豆芽是又占分量,又赚钱的的蔬菜,而且生长周期特别短,形成循环,可以天天提供给食堂。这可以算是比较赚钱的了。

    同时薛成龙去沟里收绿豆和黄豆的时候,带捎的也收山货和干菜。沟里的村子喜欢采摘木耳、蘑菇,薛成龙能收的都收过来。还有就是干菜,有些村子喜欢把豆角、茄子啥的弄成干菜,薛成龙正好都收了。

    还有就是村里出现了豆腐坊,这可把薛成龙高兴坏了。是村西头的大老朱家,他家本身就是做豆腐的,因为一些原因不做了,现在又开始做了。

    他向薛成龙买黄豆的时候薛成龙才知道他家要做豆腐,要不还真不知道他家开始做豆腐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其实农村其实都羡慕撑船、打铁、磨豆腐的人,起码这也是门手艺,可以吃一辈子的手艺,怎么也比下地做苦力强。薛成龙其实以前也挺羡慕那些有手艺的,因为有手艺的人家从来不缺吃喝。

    说的有些远,还是说豆腐的事情吧!

    薛成龙早上先把自家的豆芽和甜品装好,再去大老朱那驮三板豆腐,之后到老高丽那打咸菜和酱菜,把这三样交给三个食堂。之后薛成龙骑车子到山沟收野味、山货、干菜,到了下午到林业宾馆,然后再回到家里。

    整整一天薛成龙都要在外面跑,都快成连轴转了,为了他们三个食堂和一个宾馆的供应菜蔬薛成龙真是累的不轻。

    薛成龙还要寻找最重要的老三样,那就是白菜、土豆、萝卜。薛成龙没法把家里的牛车弄过来拉白菜、土豆和萝卜,只能就地雇牛车来拉。

    好在,只要你给钱,牛车还是很好雇的,尤其是牛车出发比拖拉机还要快一些。冬天,拖拉机还要烤油底壳,要不根本打不着火。而牛车就好多了,直接套上牛车就能出发。

    薛成龙只要给个两块钱,就能让牛车跑一天,比用家里的牛车还实惠。薛成龙费了很大的力气把能找的菜都找到了,都拉到大食堂的菜窖了。

    有了几次成车成车的菜,菜窖也有了足够两个月的量,薛成龙就能稍微歇一歇了,起码不用天天担心菜供不上食堂的用量。还真是不容易啊!看来给大食堂供货也挺费劲的。好在不用担心猪肉的供应,如果大食堂让薛成龙供应猪肉,那就玩完了。

    猪肉现在可以这么说,都是肉联厂集中供应,其他零散的也有杀猪的,但是也只是零散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