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长河
繁体版

第十二章 联姻

    项璟斩了孟起之后,齐楚秦三国震动,尤其是秦国和楚国,秦国退守郑城,朝野上下纷纷主张避战,以免黄啸挟大胜之势,长驱直入,故而在郑城修筑工事,加固城墙,开始紧闭城门,决不迎战,黄啸带人围城数月,却又无法断了粮道,才引兵退去。

    楚国这边,听闻项璟阵斩孟起,朝野上下除了袁氏,一片欢腾,黄啸上告楚王,为项璟黄延靖表功,楚王随即封项璟为虎威将军,擢黄延靖为从军将军,黄啸封无可封,仍领原职,不过又给黄啸加了食邑五千户。

    在黄啸与秦军交战的那段时间,期间恰逢齐王贺寿,齐王以贺寿的名义邀楚王于齐国彭陵南一百里处会宴,彭陵乃是齐楚边境的一座城池,彭陵往南,便是楚国的灵州郡界,齐国屯兵十万于彭陵,齐王先书信楚王两人仅带随从赴宴,楚国君臣得知,便无不反对,群臣极力劝谏楚王此行不可,齐王不怀好意,恐楚王有失。楚王也有顾虑,迟迟不决。

    百官皆反对,唯独那翁仲却站出来进言:“大王,臣以为大王此行应去,齐王此举,乃是有意试探大楚,如今强秦在西,齐国又在北边虎视眈眈,大王若不去赴宴,显得我大楚畏那齐国,齐国屯兵边界,是想恐吓我大楚,想是齐国与秦国已经私下勾结,欲借机攻我,大王不去,岂不正中齐人下怀。”

    袁恒站出来反对说:“好你个翁仲,此去齐国数百里,舟车劳苦,大王此行若是有闪失,当如何,你能担待得起!?”

    “大王,昼有日之烈阳,夜有月之清辉,这天地不因为太阳的落下而不可见,我大楚亦是如此。”翁仲不理会袁恒,继续说,这翁仲也是不畏死的谏臣,脱口而出就是这般大胆,幸得他面前的是楚王,若是换了齐王,鲁王,恐怕此时已经被人拖了出去五马分尸了。

    “好大的胆子!口出忤逆,来人,速将此叛逆拿下!”袁恒大声呼叫侍卫。

    “慢着,权且退下,翁爱卿说的不无道理。”楚王挥挥手,叫退上前的侍卫,楚王思来想去,亦是觉得此行必去,于是动身前往彭陵赴会,召翁仲同往。

    灵州郡乃是季楚镇守,季楚闻楚王北上,便出城相迎,一直送楚王一行到边境,离开之前,翁仲又进言:“大王,我等此行来去不过半月,若半月未归,请季将军联络武安君,另立公子启为大楚新君。”楚王应允,写下诏书,交予季楚,同时也命季楚陈兵边界,以待不测。

    到了彭陵,楚王依齐王先前所言,仅带仆从三百余人,哪知等楚王到了才知道,齐王竟然带了甲士三千,在彭陵驻扎,气得楚王直呼齐人无信,而翁仲则是在一旁悄悄提醒楚王,切勿动怒,静观其变。

    宴席过半,齐王喝的兴起,就说:“寡人闻言,楚人擅鼓瑟,今日寡人寿,请楚王为寡人鼓瑟。”随即叫人抬上鼓瑟,楚王强忍怒气,为齐王鼓了一通,这时齐国的史官在旁边记下,边记还边说:“王十五年,楚王于彭陵为王鼓瑟。”此举又是把楚王狠狠羞辱,楚王正要发作,被翁仲劝下。

    翁仲站出来说:“大王,下臣亦闻齐人擅镈,我王私下甚好乐礼,某亦斗胆请大王为我王击镈。”翁仲亦命人抬上一镈。

    齐王嗔怒不肯:“汝好大的胆子,可是要试试我齐剑锋利吗?”

    翁仲闻言,抽出腰间配剑,上前几步:“下臣行伍出身,不懂礼数,十步之内,下臣之楚剑,未尝不利!”这一下,惊动了帐外齐王的卫士,却顾忌翁仲,而不敢上前,齐王无奈,只得为楚王击镈,翁仲于是用剑指着齐国史官说:“王十五年,齐王为楚王击镈,请君记下。”那史官看着翁仲手中的剑,颤颤巍巍的如实记下。

    众人又继续饮宴,等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齐王又发难:“楚国广博,请楚王以灵州郡为本王祝寿。”谁知那翁仲又站出来,丝毫不愿示弱:“来年楚王大寿,请大王以临淄以南为楚王寿!”翁仲此行着实把齐王气得不行。齐王见丝毫占不到便宜,欲意用强,却闻宫人来报,宫人悄悄报与齐王,言:“大王,前线来报,黄啸在龙州郡大破秦军,秦军退守郑城,那楚将季楚又领军五万,屯于灵州郡边界,日日打探我军动向。”

    齐王听到楚军大败秦军的消息,开始动摇,最终放弃了对楚王一行用强,待直结束,放楚王南去,楚王一干人等,出了辕门,便疾步前行,抛去车马之上的重物,一刻也不敢耽误,而齐王放楚王离去之后,又在大臣的谏言下开始反悔,便派大军前去追楚王,可是楚王等人轻装而行,不多时已经跑出去老远,追兵一路追随至灵州郡边界,也未能追上,反而是遥遥望见季楚的军旗,于是放弃追逐,在边境徘徊,季楚望见齐军,对着齐军大喊:“回去告诉齐王,楚王谢过齐王护送,楚王安好,请齐王放心。”齐将闻言,无可奈何,只得率军退去。

    等回到郢都后,楚王即刻擢升翁仲为左徒,代表楚王处理内外事务。楚王本就年迈,前有旧疾,加上去齐国,这一路来回,路上心惊胆战,回到楚国就大病一场,恰逢这时,齐国又遣使来,齐使先是吹嘘了一番楚王,恭贺楚军大破秦师,又命人抬出一车的金玉珠宝,奇珍异货以作聘礼:“大王,我王今日遣我前来,其实另有要事,我王命我前来,欲与大王共结二姓之好,特来向大王替我大齐三公子提亲,还请大王割爱。”楚王先让人安顿好齐使,表示齐使先在楚国休息几日,几日后再做答复,齐使便落脚会馆,等楚王答复。

    楚王就此事召集一众内臣,在病榻前商议,袁恒站出来表示支持:“大王,今天下未稳,四方动荡,秦国虎狼又频频东出,我大楚一国之力恐难以抵挡,只有联络齐国,方能与之抗衡,不如就依齐王,结为姻亲,永世同好。”

    然而左徒翁仲此时却不愿意了:“袁太傅此言差矣,秦人虎狼,那齐人也不是什么守信之辈,前些时日借着秦国之难,施压我大楚,羞辱大王,若不是我军取胜,齐人那肯放过?齐人早就对我灵州郡虎视眈眈,心怀不轨,此时前来求姻,不过是迫于我军之威,若是将公主许他,什么二姓之好,我看是恐怕我大楚又多了一个软肋在齐人手中。”众卿分为两派,一派站队袁恒,另一派则支持翁仲,奈何袁恒在朝中派系复杂,拥趸众多,一时占据上风。商讨几日之后,楚王还是决定与齐国联姻,遣人转告齐使,过段时间便会送平乐公主入齐,让齐使先行回去交差,齐使大喜,率众返齐。

    楚王下诏,从龙州郡宣回项璟,命项璟护送平乐公主入齐,项璟接到诏命,一时内心难以接受,却又要装作若无其事,即刻从龙州郡出发,返回郢都,走之前,黄啸单独见了项璟。

    “子瑜啊,我闻人说,你平日里与公子启多有往来?”

    “是的伯父,公子常邀我同游。”项璟如实的答道。

    黄啸在帐中来回踱步多时,不时停下,过了一会儿才说:“子瑜啊,军人只有一心,此一心全在军中,方能保一方安宁,保自己全身而退。你可明白?”

    项璟聪慧,经黄啸这么一提醒点拨,瞬时明白过来,这黄啸看出公子启有意拉拢项璟,今日之楚王年岁已高,身体每况愈下,重疾缠身,黄啸担心项璟不谙权谋,尤其不懂宫中之事,怕日后项璟会卷入宫中权斗,引火烧身,故对项璟如此告诫。

    “伯父放心,我自有分寸,伯父之言,项璟一定放在心上。”

    “如此便好,快些上路吧,以免误了王命。”黄啸算是放下心来。黄延靖一路送项璟,直到项璟出了州界,才又返回。

    时值盛夏,黄延靖于郢都点五百余人,车十辆,尽载金玉珠宝,算是楚国给平乐公主的陪嫁之物,于北门静候,楚王撑着病体自宫内亲自送平乐公主于北门,父女两依依不舍,楚王含泪相送:“寡人年事已高,旧疾缠身,恐难久支,也不知日后还能否再见你,将你许给齐人,你勿要怪于寡人。”

    熊柔闻言,已是哭成泪人,这泪一半为楚王,一半为自己。

    旁边的公子启也是对这个妹妹万分不舍,千叮咛万嘱咐,随后又与项璟攀谈起来,拜托他千万要照顾好自己这个妹妹。而再看公子羸,却若无其事,压根根本不关心这个妹妹。

    项璟心中刺痛,但还是请公主上车,往齐国方向而去,这五百人行了一月,从郢都到齐楚边境,要说项璟有没有私心,那肯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走上一个月之久,这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全在路上,二人的情愫却更加浓厚,以致于公主随行的婢女常常打趣二人,可越是离齐国越近,二人却越是心忧。

    平乐公主期望项璟能痛痛快快的说出爱意,哪怕是一句,她熊柔就敢调转车头,从此弃了这个所谓大楚公主的头衔,与他项璟私奔,去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去到一个只属于他们两的地方,从此携手,共侯白头,可是,等了一个月,等了几百里,项璟也未说出口。项璟所想,自己不过是亡国之人,客居楚国,说到底也不过是外来之人,身份低贱,如何能配得上大楚的公主呢?两人就这样你猜我瞒,一直走到齐国边境。

    到达齐境之前,项璟也未带人进城休息,而是在城外驻扎,同时遣人去齐国通信联络,那齐人早早探得消息,早就遣一将统军前往两国边境接应,与项璟几乎同时到达,因此未花多少时间,项璟便完成交接,将十车金银转交,亦将平乐公主托付齐将,临行之前,平乐公主叫住项璟。

    “将军,这是我的玉佩,是我自小佩戴,现赠与将军,请将军收下。”熊柔眼中泪花翻涌,她猜想,这一次应当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了,于是心中郁结,几要落泪,熊柔解下腰间的龙佩,便要赠与项璟,项璟自然是明白熊柔之意,双手接下:“臣谢过公主。”见项璟接下玉佩,熊柔立刻转过身,走向车马,不敢再多看项璟一眼,项璟亦是如此,率人返回。过边境不久,约莫半日的时间,忽然一骑飞到,拦住项璟等人的去路。

    那骑拿出令牌,自报门路,原是奉命前来传令的郎官:“将军!郢都来报,廷理府于郢都查出齐国细作,先前探得我军机密,泄漏给秦国,致使我军大败,齐王与秦王密谋攻楚,大王恐齐国求姻是假,命将军即刻护送公主返回郢都!联姻之事,日后再议!”

    项璟闻言,顿时握紧手中的龙佩,心中一惊,久久不能平息,他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担心此时熊柔的安危,亦或是两者都有。来不及细思,项璟立刻清点人马,带着五百人往齐国方向追去,不多时,已能看见齐军,那齐将也发现了项璟,见大队人马向他奔来,于是拉开阵势,有所防备。车中的熊柔也听见了动静,唤来婢女询问,那婢女告诉她是项璟来了,熊柔顿时心中又惊又喜,只不过应当是欣喜多一些。

    “项将军为何去而复返?”

    项璟没有回他,只说:“速速将公主送还!”

    “公主已经贵为我大齐的公主,将军此举甚是无礼,速速退去,我可不告与齐王,若再是无礼,只怕将军悔矣!”

    项璟见客套不行,只得用强,径直率五百人冲了过去,时值盛夏,齐国的大队人马远道而来,未曾有过修整,多有疲惫,齐将没想到项璟竟然敢冲阵,仓促指挥迎战,可那项璟眼中只有公主的车马,一路冲杀,无人可当,不多时已经冲到车马旁边,斩杀围在车马旁边的齐国士卒后,询问公主是否安康,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领着车马又冲了出去,留下那五百人拖住齐军,与齐军死战,殿后的楚军死死咬住齐军,竟然将两千人的齐军整整拖住了一个时辰,解决掉这五百人之后,齐将也率轻骑来追项璟。

    追至楚国境内,眼看项璟就在前方,马上就要追上,正在危机之时,一员楚将飞马而出,带人马赶到,朝着项璟大呼:“将军快走,此处有文让,我为将军挡住追兵!”项璟看清,来人正是项武,原是季楚得知消息,便迅速遣项武来接应项璟,项璟于是对项武说:“将军之恩,项璟来日再报!”说罢,领着公主一行朝稷春而去,齐将追至,被项武拦下,两军大战一场,项武勇武过人,成功退却齐军,齐将负伤而还,项武将齐军逐过边境,有人谏言:“将军,前方便是齐国境地,不便再追。”项武闻言却说:“我大楚哪里受过如此屈辱?”于是带兵越过边境又夺回十车金银,方才罢休,引兵而还。